课例研修报告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73975858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例研修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例研修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例研修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课例研修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例研修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例研修报告 一、 研修背景: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自主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更好地学习到更多有意义的知识,在影子基地仙桃三中进行了系列教研活动。1、研修课题:第一课时2、研修学科: 初中语文3、影子教师:易治国(“国培计划”2014长江大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初中语文班学员)4、指导教师:赵镝(仙桃三中教师)5、研修方式:我们主要采取小组集中和组内自由进行听评课的方式进行,授课对象为影子教师和仙桃三中113班学生,在系列听评课活动中必须做到认真听、认真评,发现亮点,补足缺点。6、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何转变课堂上教师

2、的传统角色变老师为导师。2014年10月12日,我有幸来到“影子基地”仙桃三中进行教师置换脱产跟岗研修学习,在“影子教师”赵镝的指导下,我精心备课、上课。将“如何转变课堂上教师的传统角色”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贯彻新课程理念,树立新课程课堂观。下面就将我对济南的冬天的课例研修汇报如下:二、研究过程: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文章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来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

3、的魅力,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二). 学情分析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本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

4、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4.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

5、3段和第5段。5.教学难点:1)、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2)、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试教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说到北方冬天,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

6、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同时教师也点到了济南的冬天与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处,给学生以提示。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默读课文,然后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济南的冬天温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

7、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四、再读课文,感受。1、教师设置情景导入,让孩子们想象济南的冬天的画面。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预设:去感受济南的冬天。3、配乐创设情境,朗读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之后,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可以让学生交流的过程更加整合,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有更热烈,有更多的感受与同伴分享。课后小结:略指导老师提修改建议:应该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能导学。第一课时(再教过程)一、 导入新课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

8、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二、简介老舍及其创作(多媒体显示)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

9、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三、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教师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

10、,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投影:(1)注音:济南(j) 镶(xing) 水藻(zo) 贮蓄(zh)发髻(j) 澄清(chng) 着落(zhu) 看护(kn

11、)(2)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设若:假若。秀气:文雅,不粗俗。贮蓄:储存积蓄。澄清: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3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1)济南冬天的“温晴”。(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

12、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3)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13、、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5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投影:(1)全段的中心句是:(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

14、是:(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明确:(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3)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5)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8)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

15、的。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

16、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3吟咏体味第3语段。六、课堂练习阅读课文第4、5语段,完成下列题目。投影:(1)第4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2)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 )A暖 B绿 C清 D亮(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4)“这是张小水墨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暗喻 暗喻

17、明喻 明喻B明喻 明喻 暗喻 明喻C暗喻 暗喻 暗喻 明喻D暗喻 暗喻 借喻 明喻(5)“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_。(不超过20个字)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老舍) 季节特征 温情宝地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摇篮) 景物特点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淡雅-小水墨画)暖而绿的河水(清亮、蓝汪汪-蓝水晶)课后导师评价: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密度合理,体现了现代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思想;善于启发,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展示了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了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发现,学生参与度高,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遗漏薄弱点加以重点讲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自主学习。教学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