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73959136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0.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与哲学的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要点:1 历史发源上科学源于哲学,科学脱离哲学是相当晚近的事情;2 哲学为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培根对归纳法与经验观察的强调,见第一讲课件最后部分)3 科学与哲学互相扮演彼此的批判者(见第一讲课件中对相关案例的介绍)1. 从历史发生上,科学源于哲学;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具体科学领域逐渐脱离哲学研究的范围,但科学和哲学之间仍然扮演者彼此的批判者和促进者角色。科学本身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哲学)。2 哲学为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弗兰西斯培根:对实验方法和经验归纳的倡导“归纳法就是为获得真正证明的方法。归纳逻辑不是在知识问题上研究,而是对自然的权力艺术的科学”“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

2、的法制的工具,是获得支配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决定作用的形式的方法。”3 科学与哲学互相扮演彼此的批判者赛尔的中文房间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思想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根据Searle,房间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Searle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前提:1语法不足以

3、满足语义。2计算机程序是完全以它们的形式的或语法的结构来定义的。3心智具有心理的内容,具体说具有语义内容。 结论:程序不是心灵,它们自身不足以构成心灵。穆勒五法1.契合法:与AB一起出现,也与AC一起出现。可知,A是的充分条件。如,例1:在两块麦地上施氮肥(A),一块浇水(B),一块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则可以猜想施肥(A)是产量增高()的原因。2.差异法:与ABC一起出现,但不与BC一起出现,可知,A是的必要条件。如,例2:在一块麦地上既施氮肥(A)又浇水(B)又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B)施钙肥(C)则产量不变。则可以猜想施肥(A)是产量增高(

4、)的原因。3. 契合差异法:与AB一起出现,也与AC一起出现,但不与BC一起出现。可知,A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3:在两块麦地上施氮肥(A),一块浇水(B),一块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B)施钙肥(C)则产量不变。则可以进一步肯定施肥(A)是产量增高()的原因。4.剩余法:已知B是的条件(原因),C是的条件(原因),与ABC一起出现,可知,A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4:天文学家观察出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有倾斜现象(、),已知倾斜现象、是受两颗行星(A、B)的吸引,于是可以猜想还有一颗行星(C)影响天王星的轨道倾斜()。5.共变法:A与以同样方式发生变化,而BC则不

5、以这种方式变化。可知,A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5:改变单摆的摆长(A)则单摆的周期()随之改变,但改变摆球的质量(B)和摆球的材料(C)则周期不变。则可以认为单摆的摆长(A)决定其周期()。自然观发展的主要阶段1 泛灵论阶段;2 泛神论阶段;3 一神论阶段;4 机械论阶段;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前哲学时期自然观1泛灵论 ”万物有灵“:泛灵论者相信,自然中的所有事物包括人自身都拥有其灵魂或自然精神,并通过这些要素解释自然现象。动物、植物、山水石等无生物,雷雨电等自然现象也和自己一样,是有意志、有灵魂的。2从泛灵论到泛神论(pantheism)3中世纪:一神教自然观 自然界是上帝创造的。世界存在

6、规律,由此是可理解的。因为上帝是完美而不是混乱的。对自然界进行研究,就是理解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 在强调信仰的同时也强调理性推理a, 我们有一个最伟大(完美)的存在者观念 b, 最伟大(完美的)存在者不能仅仅存在于心灵中,还必须同时存在于在现实中 c, 因此,那个最伟大(完美)的存在者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更存在于现实中。 (安瑟伦关于上帝的本体论证明)4 机械论阶段; A机械决定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受到物理规律的控制和主导;物质世界的事件(事物的状态)是因果决定的(任何当前事件都由之前某事件所决定) B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整个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

7、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它们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空框架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运动定律,保持严格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的原因在物质的外部。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A辩证自然观: 全部自然都处于永远的生存和消亡之中,存在于不停歇地运动和变化之中;自然具有层次性,是物质进化的结果;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是各种物质相互联系的总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当代自然观及其问题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自然作为生态系统,要求生存活动不能将自然破坏到不可恢复的程度。正因为人是自然界中已知的唯一具有高等智慧的和强大科技力量的物种,所以担负

8、着最重要的责任。为何泛灵论曾经如此广泛地为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所接受1. 关于”死后世界“的普遍自然信念;2. 对呼吸与死亡等自然现象的观察;3. 从1-2得出”人有灵“,再通过自身来理解自然得出“万物有灵。3. 儿童心理学证明未经教育和文化影响的儿童普遍具有天赋地泛灵论倾向。泛灵论(animism or panpsychism)”万物有灵“:泛灵论者相信,自然中的所有事物包括人自身都拥有其灵魂或自然精神,并通过这些要素解释自然现象。动物、植物、山水石等无生物,雷雨电等自然现象也和自己一样,是有意志、有灵魂的。1. 关于”死后世界“的普遍自然信念;2. 对呼吸与死亡等自然现象的观察;从1-2得出

9、”人有灵“,再通过自身来理解自然得出“万物有灵3. 儿童心理学证明未经教育和文化影响的儿童普遍具有天赋地泛灵论倾向。J.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也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儿童普遍具有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的认识倾向。随着年龄增长,泛灵观念的范围逐渐缩小。美国心理学家S.霍尔则认为,儿童在个体意识发展的过程中,重演了人类意识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和过程,这个过程或多或少地伴随着某种自发的宗教意识的出现。儿童的泛灵论就是自发宗教意识的特征之一。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证实原则和证伪原则的异同是什么?它们存在哪些问题?(1)异:证实与证伪;(详见课件)证实与证伪在逻辑

10、上的不对称性证实:肯定后件式。如果P,那么Q;证实Q并不意味着P成立;例子:1,如果“所有天鹅都是白的”,那么“英国的天鹅都是白的”。2,英国的天鹅都是白的;3,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是一个逻辑上明显无效的推理,通过的后件在经验上的确定并不能”证实“前件。证伪:否定后件式。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例子:1,如果“所有天鹅都是白的”,那么“澳洲的天鹅都是白的”;2,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澳洲有黑天鹅);3,所以,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是一个有效的推理,其结论具有必然性。这就是波普尔证伪主义划界标准的逻辑依据。通过诉诸“可证伪性”来界定科学命题可以挽救全称命题作为科学命题的地位。2

11、同:同样看重经验观察在科学理论中的基础性;3问题:证实原则无法保留全称判断的科学地位;证伪原则无法保留特称命题的科学地位;同时二者都会让其他一些明显的科学命题被排除出科学的范围(详见课件)1.某些明显的科学命题将被“扫地出门”a.概率陈述b.特称命题证伪原则解决了证实原则无法解决的“全称命题”疑难,但是虽然全称命题可以被证伪而不可证实,特称命题却是可被证实不可被证伪的。所谓“证实/证伪逻辑上的不对称性”并不是单方面,而是双方面的。 证实“有些哺乳动物是卵生的”,只需找到一种“卵生哺乳动物”,而证伪它却逻辑上等价于证实一个全称命题“所有哺乳动物都不是卵生”。这是由于全称量词(所有)与存在量词(有

12、些)相互定义的关系。c.特称全称量词混合命题(既不可证实又不可证伪) ”所有物质都有溶剂。“如果要证实这个句子“所有物质都有溶剂”,就需要穷尽“所有物质”,而这不可能; 如果要证伪这个句子,好像只需找到一种“没有溶剂的物质”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要使这种情况成为可能,就要证实这样一个全称命题:“所有溶剂都不能溶解某种物质”,而这也不可能。2.解释科学史时遭遇尴尬冥王星和海王星的发现:牛顿力学预测天王星轨道不符合预测有一个星体影响发现海王星仍然不符合预测还有一个星体发现冥王星。一个划界标准首先必须具备实际的约束力(能够真的排除些什么),在理论上还要能自洽,最后还要能和科学史和科学实践的实际情况相

13、容。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波普尔的证伪原则,还有很多学者提出过他们自己的见解,但是可惜的是,至今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达成过共识。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可操作的标准来在竞争理论直接进行选择。比如,本体论上的简洁性(承诺更少的不可观察实体);理论的精确性;有效范围;学科理论的发展性等等。6、用课堂中讨论的”科学划界“标准评价一些处于”科学/伪科学之争“风口浪尖的问题;如果你不认同证实、证伪原则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提出你反对它们的理由,并对相关问题(中医、星座是否是科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医是科学吗?H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14、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7、介绍亨普尔的覆盖率模型及其困难亨普尔的覆盖率模型:归纳-统计”(inductive-statistical)即I-S模型。由于D-N模型和I-S模型都必须至少包含一个普遍规律(或统计规律),因此,合称为科学解释的覆盖率模型,意指在科学解释中援引的定律覆盖或包含了被解释项的内容,覆盖率模型被成为科学解释的标准模型困难:从方法上

15、看,科学解释的覆盖率模型所使用的方法是逻辑演绎和经验归纳。从内容上看,两个模型都强调定律的重要性,亨普尔之所以称它为“覆盖率模型”,就是为了强调普遍性定律和统计性定律在科学解释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亨普尔是经验主义者,而且是早期的逻辑经验论者,所以在认识科学解释这个问题时,只注重逻辑形式的分析,而忽略了Explanans 解释项与Explanandum被解释项之间除逻辑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相关。归纳覆盖率模型遇到的困境,可概括如下:1 关于理想化的论据和实际解释之间关系的困难2 解释与预测的对称性困扰标准解释模型认为解释与预测是对称的,它们在逻辑结构上是同一的,预测是潜在的解释,解释

16、是已知的预测,它们之间只是知识状态的不同。但是对于这样的说法,很多人提出了质疑,1966年Sylvain Bromberger提出了旗杆和影子的反例:一旗杆立于一平地上,当给定太阳方位和旗杆高度时,我们可以根据光线直线传播定律等,推出阴影的长度。类似,当给定太阳方位和阴影长度时,我们可以推出旗杆的长度。两者都符合D-N解释模型,但是阴影的长度并不能解释旗杆的长度。这个例子推翻了亨普尔提出的解释与预测的对称性,而且我们知道,当A解释了B时,B不能解释A,否则便是循环论证和因果反向,所以解释应该是单向的、非对称的。但是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DN模型存在这样的困扰,而且是它自身消除不了的。3 无需定律的困扰在科学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无须定律的解释实例,例如1959年H.Scriven 提出的威廉大帝不入侵苏格兰的反例:对于此的解释可以这样阐述,威廉大帝不想占领苏格兰的土地,而只是想通过打败苏格兰王使他效忠自己从而巩固北方边界。这个解释不含任何定律,所以覆盖率解释模型并非普遍适用。在DN模型中,规律起了本质的作用,而现在这个本质的作用被取消了,这就对覆盖率模型提出了挑战。4 统计解释模型的高概率困扰亨普尔认为,如果前提并不能给结论以高概率支持,其理由的解释力就会削弱,所以就不能算作真正有效的解释。但是,对于此问题,很多人又提出了质疑,1986年Salmon提出了心理治疗反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