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3929786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总 则1.指导思想(1)城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物质载体,对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应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2)城市人民政府应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带头执行城市规划,严格按批准的城市规划组织实施,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3)城市规划要切实体现量力而行的思想, 注重现实性和可行性,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市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4)

2、坚持“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方针,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5)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应尊重历史, 面向二十一世纪,促进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建设,有利实现对台“三通”和闽台的合作与交流,突出体现“战略性、科学性、 超前性、示范性、权威性”。2.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并贯彻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始终。城市建设用地应充分挖掘现有用地潜力,有效利用非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

3、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要确定分地区和分阶段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并严格按此实施。4.本次总体规划修订重点是:(1)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综合职能。 进一步明确福州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推动城市与区域、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实现福州与闽东南相关城市的协调发展,带动闽江口经济圈进一步繁荣。(2)顺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调整城市布局结构。依托城市主体,以机场、海港为导向,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有序滚动发展,形成合理有机的城市形态。(3)充分利用福州优越而独特的山水自然条件, 实施“显山露水”工程,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空间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和特色,全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山水园林

4、城市。(4)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国家标准, 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保护耕地。(5)根据国家和区域性的机场、海港、铁路、 公路的建设与发展,调整城市道路网络,密切城市与重要的对外交通线路及其枢纽的联系,建设高速、便捷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6)从整体性和战略性的高度, 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从制约型向适应型和超前型转变,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7)按阶段目标确定空间发展序列, 并使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具有相应的合理性。正确处理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要疏解旧城压力,完善旧城功能,提高旧城改造档次,加大新区开发的力度,提高新区建设水平。5.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

5、19952010 年, 近期至2000年,远期至2010年。6.福州城市规划区范围为:福州市区、杜坞、官头、上街、峡南、长乐国际机场航空城和松下港,总面积1170平方公里。福州市区由中心城和马尾、长安、琅岐三个城市组团组成。中心城由鼓楼、台江、晋安、仓山四个行政区的城区部分组成。一、城市发展目标7.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经营机制,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把福州建成农业基础牢固,工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繁荣,高新技术发展,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科技教育比较先进,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稳定,风气良好,环境优美,人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

6、达国家或地区历时平均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大城市。8.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提高产业素质、效益和技术层次为中心,以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产业关联度为重点,合理确定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质的提高。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多样性的优势,搞好农业的综合开发,实现闽台农业合作,突出发展外向型农业,生产特色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进一步加强电子、轻纺、化工、机械、建筑五个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水产、房地产、建材、旅游四个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围绕金融商贸、科技信息和闽台交流三个重点,形成以中心城为中心、城乡结合,以批发为主、批零结合,以专业为主、

7、专业和综合结合的市场体系;推进与国际接轨,逐步建立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化、系列化、社会化的第三产业体系。9.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社会进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增强“三废”治理能力;提高绿化水平,保障生活质量。把福州建设成为科技进步、教育先进、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卫生整洁、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大城市。10.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从改善城市整体功能出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保证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争取本世纪末,基础

8、设施在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建设、对台“三通”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规划期末,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要从基本适应型向适度超前型转变。11. 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遵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专业分工与协作,提高资源配置整体效益”的原则,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展开布局,增强福州作为全省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以保税区为窗口,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建设沿国道、沿闽江、沿海岸线的经济增长带,积极参与闽东南经济发展的战略分工,加强闽台的合作与交流,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闽江口经济圈的全面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动福州向东拓展,向南延伸,逐步形成产业布局的圈

9、层结构。福州中心城为核心圈层,集中布局金融、商贸、文化信息、行政管理、综合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中心城外围邻近各城镇为第二圈层,主要发展科技中心,大专院校,旅游和高科技、低物耗、少污染的工业;第三圈层为第二圈层之外的市域范围,主要发展城郊型农业、旅游业和大型工业区等。引导和加强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让小城镇为广大农村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发挥联系城乡“桥梁”的作用。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2.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特殊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闽台经济的互补与合作,建设富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城镇群体。基本方针:强化中心城增长极核的作用,重点推进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干线城镇的发展

10、,积极建设小城镇,实行城乡一体化;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中心镇为基础,并向城镇、集镇辐射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城镇体系。规划目标:合理布局人口和生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市域土地及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发展时序上近、中、远期相互衔接,空间分布上市域各级城镇分工有序;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点轴发展与山区城镇梯度推移的发展协调。多极点、分层次,开放型、网络化原则。根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而导致的投资空间指向多极化和投资层次的分异,进行合理有效地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原则。要从各城镇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产业,

11、分工协作,形成外向型的规模经济。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先导型原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引导产业与建设在重点发展的城镇集聚,形成增长极核。生态环境优化的原则。 在城乡经济和建设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求加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13.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引导城市化进程。199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3%。 规划本世纪内城市化水平每年增长1.2个百分点,到2000年城市化水平为49%,城镇人口控制在290万人;2000年2010年,城市化水平每年增长1.1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可达60%, 城镇人口控制在393万人。14.城镇等级与规模:城镇体系规划由五级组成。 第一级为福州市市区,人口

12、规模200万人。 第二级为福清市区和长乐市区,人口规模1535万人。第三级为凤城、罗源、潭城、樟城、梅城、甘蔗,以及上街、金峰、 龙田、渔溪,其中沿海城镇人口规模1015万人,山区城镇人口规模812万人。第四级为中心镇。 第五级为一般建制镇和集镇。15.规划布局:福州市域划分成四个经济区:即闽江口中心经济区、 沿海南翼经济区、沿海北翼经济区和西部山区经济区。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一、二级中心城市,或三级中心城镇为主,相应地组成四个城镇群体。在城镇群体之下,又以三级中心城市,或四级中心城镇组织城镇组团。主要城镇沿江、沿海展开,呈“T”字型结构。(1)闽江口中心城镇群体是城镇体系的中心。 其中,中心

13、城集中反映福州作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中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教、信息和文化中心的职能。在带动市域发展,协调区域城镇,以及推进闽台交流与合作方面起着核心的组织作用。(2)中心城外围的马尾、长安、琅岐、长乐市区、 青口、上街、甘蔗等城镇,主要是接受中心城的辐射,强化和分担中心城的功能。今后应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与中心城的联系,吸引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形成合理规模,共同推进闽江口经济圈的发展与繁荣。(3)航空城、福清湾投资区、江阴港口、 罗源湾开发区以及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要利用港口和政策优势,内联外引,重点建设工业项目和交通设施,相应地建设新城,成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

14、增长点。(4)凤城、罗源、梅城、樟城、潭城,以及渔溪、 龙田等城镇,都应当按其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按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经济,成为相应地域的增长核心。(5)中心镇是地域中心, 对农村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吸引作用,是城镇体系的基础。中心镇主要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第二产业、服务业和乡镇企业。中心镇在发展过程中应集中紧凑,讲究规模效益,节约土地,保护环境。16.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84万亩,主要分布在沿海小平原、山区河谷盆地。蔬菜基地12万亩,主要分布在靠近城市的乡镇。果品生产基地有:沿海、沿江、沿河柑桔生产地带;西部山区的低山、丘陵橄榄等水果生产地带;长乐、

15、罗源的晚熟龙眼、荔枝的生产区等。在主要城市的郊区建立生活副食品生产基地,同时抓好江、河、湖、海的水产养殖。在福州市区建新、平潭中楼、罗源起步、闽侯上街、长乐樟港等建设五片花卉生产基地。17. 福州在区域中重要的交通地位决定了福州应以“大港口、大口岸、大枢纽”为目标,建立现代化、综合性的立体交通体系。(1)港口:福州港是全国19 个沿海主枢纽港口之一,总体布局为“一港三片八区”,即分为闽江口、福清湾、兴化湾三大部分,下辖台江、马尾、青洲、筹东、松门、长安、松下、江阴八个港区。近期主要是闽江口内港区扩大规模、配套建设,同时开始建设外海的松下、江阴港区,逐步形成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并将成为对台“三通”

16、的重要口岸。(2)铁路: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枢纽。 福州温州铁路和福州厦门铁路是国家沿海铁路主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外福铁路、横南铁路、鹰厦铁路一起构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规划在中心城的南台岛设福州铁路新客站。(3)公路:福州是全国48个公路主枢纽之一。同三线、京福线两条国家公路主干线汇于福州。三条对外辐射的国道、三条省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络线,构成福州市区对外联系公路网。它们与市区到机场、海港,以及空港、海港之间的公路,构成快速便捷的公路网络。规划建设后坂、北站、马尾、洪山、长乐、鼓山等六个客运枢纽站场和后坂、杜坞、鹤林、马尾、枕峰、林朱、福兴七个货运枢纽站场。(4)机场:福州机场

17、设于长乐樟港,为国际机场, 最终规模达到年旅客吞吐量35004000 万人次, 货邮运量150万吨。18.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引导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推进城市发展。(1)电力负荷预测,2000年200万KW,2010年500万KW。电源点除已建成的华能电厂和水口电站外,规划新建连江门边、筱埕、罗源鉴江、福清牛头尾、壁头角等电厂以及长乐山前核电站。不在城市及近郊区建设燃煤电厂。 新建500KV环网及其变电站2座;220KV 建成双环网,其变电站在闽清、永泰、连江、罗源、平潭各一座,长乐、闽侯各二座,福清三座,中心城九座,共二十一座;110KV变电站94座。每座变电站均双电源供电。(2)市话容量预测

18、2000年达到186.6万部;主线普及率达28.5部/百人,长话线路2010年达到20.5万路; 福州长乐福清厦门,福州连江罗源上海,福州闽清永泰通讯实现光缆化。(3)划定竹歧至洪山桥的闽江段、大樟溪口至长乐炎山的乌龙江段、唐坂水库上游的敖江段、永泰县城至葛岭的大樟溪段为水源保护区。为解决部分沿海地区的缺水问题,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各城镇要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完善和建设水厂。(4)城镇燃气气源以液化石油气为主, 在长乐和官头港口选择专门地段建设专用码头及储罐区。大的城镇逐步推行管道液化石油气,其它城镇供应罐装液化石油气。19.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设施投入, 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大型公共设施主

19、要布局在中心城及其周围地区,中 小型的在二、三级中心城镇合理分散地布局。 洪山金山上街和仓山是全市、全省的科研中心。结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设洪山、建新 、上街、仓山、马尾、航空城高新技术园区。配套完善洪山金山和仓山已有的高等教育基地,在上街、福清等地开辟新的高等教育基地。在上街建设新的体育基地。在中心城和福清市区建设全市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卫生中心。20.保护特殊而典型的地带性生态环境。 一是普通绿化,封山育林,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 沿高压电线建设林带;在城镇群之间保持“绿心”。二是建立各种类型,特别是水源涵养、生物物种、自然历史遗址、遗产等自然保护区。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大规模

20、建设对生态环境形成的破坏。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绿心”总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80%左右。21.旅游开发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 以闽文化为核心,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沿江、沿海展开布局。形成一城(历史文化名城)一岛(海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线(闽江一线和沿海一线)两区(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的总体格局。 结合城市建设,开发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福州旅游体系的核心和主题。平潭岛以自然景色见长,以旅游度假及康乐活动为主。从水口库区至闽江口沿江一线以自然山水观光为主,既是自然画卷,又是历史长轴。沿海一线依托海滨组织旅游、度假及康乐活动。南部山区以宗教、

21、森林为主组织自然观光和休闲度假。北部山区开展自然山水景观特色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根据福州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的特点, 结合各相关城镇建设规划,布局旅游交通线路和服务接待设施,形成合理的旅游服务体系。三、城市性质和规模 22.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现代化的港口城市。 福州区位优势明显,开放空间较大,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活力较强,在实施闽东南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以实现闽台“三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为契机,加强对外开放,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带动作用,在改革开放中的先导作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转变”上的示范作用,文化中心、科技中心

22、、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的辐射作用,高新技术的扩散作用,交通通信的枢纽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23.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使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其中,中心城2000年以前为7,2000年至2010年内为6。 加强对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和引导,中心城年机械增长量控制在1.01.1万人。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暂住人口的管理。规划期限人口控制规模为:2000年市区实际居住人口163.0万人,其中中心城144.0万人。2010年市区实际居住人口200万人,其中中心城170.0万人。24.“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的土地管理

23、,特别是耕地保护措施必须是十分严格的”,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结合福州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在土地使用上继续从严控制,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控制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000年市区120.2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100.0平方公里;2010年市区161.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133.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000年市区73.74平方米, 其中中心城69.44平方米;2010年市区80.65平方米,其中中心城78.41平方米。四、市区总体布局 25. 市区布局结构要从疏解中心

24、城人口和降低建筑密度,增大经济总体规模,提高经济总体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形成分工合理、布局科学、高效协调的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 构筑福州市区发展新格局。以中心城为依托,以空港、海港为导向,沿江向海,东进南下,有序滚动发展,形成“一城三组团”的布局结构。26.中心城在功能重整、有机分散的基础上, 以内涵发展为主。中心城要形成市域、省域及海峡西岸的经贸、金融、科技、文教、信息的中心,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工业和人口向三个组团和外围城镇转移。三个组团要利用开放政策优势和大型基础设施优势,接受中心城的辐射,成为工业、交通主要发展地区,形成相对独立

25、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城镇,分担和补充中心城的功能。27.国道、铁路、港口、机场, 彼此之间及与城市道路之间建立便捷联系,构成网络。中心城与各个组团,以及各个组团之间要有方便的联系,形成市区的整体。28.福州工业发展, 空间上由中心城向外围组团和外围城镇转移,结构上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层次上实现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工业的转换。中心城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科技园区和工业小区,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相结合,实现福州工业升级换代。马尾以保税区为窗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大力发展电子、精密机械、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长安依托长安港区建设发展以台资为主的新型工业。琅岐以建设农副产品基

26、地为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29. 马尾要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等高层次对外开放的优势,充分发挥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至2010年实际居住总人口12万人,用地规模12.9平方公里。 从马尾用地条件和发展过程的实际出发,规划布局采取“单心双片”结构。马尾旧城向东发展,形成城市中心。港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快安投资区分设在城市中心的东西两侧,两头推进。生活居住北靠山、南沿江,争取较好的居住环境。30.长安拥有闽江口内条件最优的港区。 以港口开发带动工业,是今后主要的发展策略。 在发展中要协调好港口、铁路、国道主干线和城市

27、建设的关系。至2010年实际居住人口11.5万人,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 长安组团发展以现有亭江镇为依托,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工业区和新港区。三个功能区用绿化带相隔离,保留现有山体、水体,构筑良好的城市环境。31.琅岐要利用岛屿的特点,大力开展闽台农业合作,建设有特色、高科技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要利用沿江、沿海的自然环境,发展以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至2010年,实际居住人口6.5万人, 建设用地4.6平方公里。 规划布局以旧镇为依托,向东、向西扩展形成三个片区。西片区为港区、码头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东片区为生活居住和新的公共活动中心区;中部为旧

28、城区,应逐步改造,提高环境质量。32.马尾、长安背山面水,用地狭长,港口、 铁路、公路、跨江桥梁的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衔接;规划实施中,交通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五、中心城总体布局 33.福州依江傍海,山水相间, 中心城分布在闽江两岸。 根据城市成长过程和山水条件, 规划把中心城划分为一个中心区和六个分区,六个分区环绕中心区布置,形成“单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34.中心区包括鼓楼和台江,北至铁路,西、 南临闽江, 东至晋安河,规划人口69.48万人(含暂住人口, 下同),建设用地50.01平方公里。中心区既集中体现城市的中心职能特点,又集中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东西河以北,主要布局行政、金

29、融、文体和旅游服务中心;东西河以南,主要布局商贸中心。八一七路及其周围地带,是福州城市自北向南发展的历史轴,以体现历史文化为主展开布局; 沿闽江的江滨地带是福州城市东西延伸的现代化发展轴,以新兴开放的现代城市功能区为主展开布局。35.鼓山分区在晋安河以东,鼓山以西, 登云水库以南,闽江以北,规划人口29.21万人,建设用地25.26平方公里。鼓山分区是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地区,以生活居住和工业为主要功能。南部临江为国际中心、新世纪城等高级功能区,东北部为福兴工业投资区和铁路站场,其余为生活居住新区。福兴投资区要限制发展规模,减少工业污染,避免对鼓山风景区和生活居住区造成不良影响。36.新店分区位

30、于铁路以北,众山环抱。 规划人口17.45万人,建设用地15.12平方公里。 新店分区是城市近中期发展的新区,以发展生活居住和轻型机械工业为主。工业用地主要布置在南平路北侧,南面结合铁路客运站建设物品流通和综合服务中心。临山地区的发展要协调好和森林公园及其它山体林地、耕地、果园的关系。37.金山分区位于南台岛北段,规划人口11.90万人,用地9.95平方公里。洪山桥以南地区是城市的高级住宅区和花木生产基地。洪山桥以北的淮安地区, 是城市的重要文教区。位于该分区内的金山投资区应控制发展规模,主要发展少污染、高科技工业。38.建新分区位于南台岛中段,规划人口8.35 万人,用地6.50平方公里。该

31、分区以发展生活居住为主,保留部分果林、花木种植园,保持“百花园”的特色。39.仓山分区位于闽江南岸, 八一七路历史发展轴的南端,规划人口21.59万人,用地15.95平方公里。该分区是城市的文教区和居住区。要进一步配套完善首山文教区,结合建设仓山高科技园区,保留历史遗留的外国领事馆和住宅建筑特色区域,突出依山傍水的特色。40.盖山分区位于南台岛南段,规划人口12.02万人,用地10.51平方公里。该分区以发展加工工业为主, 适当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生活居住区。41.旧城改造要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 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中心的职能。旧城改建要成片开发,综合配套,增加绿地,增加市政设施和公用服

32、务设施,完善道路系统和交通设施,保护文物,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特色,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42.加快住宅建设,提高居住水平,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中心城2010年人均居住用地比1995年减少3.6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15平方米。居住用地人口毛密度原则上按如下指标控制:鼓台中心区470人/ 公顷, 仓山分区400人/公顷,鼓山、新店、盖山、金山、建新分区350人/公顷,马尾、长安、琅岐外围组团330人/公顷。 旧城住宅区组织结构采取街坊形式, 一个街坊由城市主次干道围合而成,用地面积50100公顷。 新区住宅区组织结构采取居住区椌幼问剑桓鼍幼?4个居住小区组成,一个居住小区20

33、30公顷。新区和旧城住宅区建设均应相应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43. 按市级中心分区中心居住区中心三级布局城市中心体系。市级中心集中布局在八一七路传统发展轴和江滨现代发展轴上。各分区及马尾、长安、琅岐三组团各在其中央地区建设分区中心,为相对应地区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住宅区建设特别是新区住宅区建设中,应严格按规范集中建设居住区中心,配套建设较高标准的服务设施。44.随着城市 “东进南下”发展,江滨地带特别是龙潭大桥至鼓山大桥之间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规划在此安排了城市重要的功能区,逐步形成城市新的核心区。其中在鳌峰大桥至解放大桥之间,用地面积0.6平方公里, 建设中心商务区。在中心商务

34、区东面,用地面积0.5 平方公里,建设国际中心。国际中心再向东建设综合性的工商园区,面积0.7平方公里。45.加快建设以批发、贸易为主,以区域性大型市场为骨干的开放型商品流通体系。重点建设台江小商品市场、亚峰路水产品市场、水果市场、连江路建材市场等。 改造建设东街、南街、茶亭街、中亭街、南后街、津泰路、达道路等商业街和商业区,形成使用方便、市场繁荣的商业服务系统。46.建立多类型、分层次的旅馆体系, 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 布局商务旅馆, 利用山水自然条件布局旅游旅馆。重点完善五四路、江滨路两处旅馆集中区。47.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设施水平, 弘扬福州优秀的文化传统。

35、以五一广场为中心,包括于山、乌山及其周围地区,形成全省、全市的文化中心。在鼓山分区中心、南台岛和台江江滨建设占地不少于2公顷的三个文化广场,在文化广场附近布局文化设施。另在安民巷-黄巷、南公园、烟台山以及各分区中心建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48.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合理布局, 增加教育科研用地。结合首山、金山、洪山文教区布局科研机构和科技园区,形成大专院校科研基地,综合配套计算机中心、考试中心、科技会堂等服务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和综合研制水平。 中小学、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新区中,严格按标准进行规划与建设;在旧城改建中,通过调整完善,使中小学达到标准。49.福州作为全省医疗卫生中心, 其设施

36、标准按国家规定再提高40%。规划增加10所300床以上综合医院,分别布局于外围各分区;增加休疗养院4所,分别布局于淮安、鼓岭、琅岐以及温泉地带;口腔医院、五官科医院、血库中心、急救中心、检测中心、医疗器械供应中心,在中心区以外各片区布局;传染病院迁至仓山洋洽,职业病防治院迁往螺洲;各街坊或居住区设一处综合门诊部。50.发展体育运动,推进全民健身,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规划要求逐步在上街建设能够进行中小型国际比赛的体育运动设施,将省体训基地迁入。现有省体训基地外迁后留下的用地归入省体育中心,使体育中心面积达到30公顷。每个分区配套建设用地10公顷以上的综合性体育场,每个居住区须配套建设一个用地不小

37、于1公顷的体育场。除此之外,在居住区内还应保证人均0.10.2平方米的运动场地。51.为改善省、市行政机关办公的环境, 提高办事效率,规划调整和完善行政办公用地。省委、省政府在屏山南麓,应适当进行布局调整,控制建设规模,露出屏山。随着城市“东进南下”的发展适时地将市政府迁出乌山,新址选在二环路以内单位调整后的用地。52.为适应对外开放、闽台交往的需要, 在仓山历史上的领事馆区的基础上,规划涉外机构用地,占地0.5 平方公里。重点安排外国领事馆、国际组织机构以及相关的服务设施。53.军队等特殊职能部门的用地严格加以维护, 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以及特殊用地调整可能,可适当地予以

38、完善或调整。54.中心城工业发展采取有选择的对策。 根据工业项目的技术层次、经济效益、用地大小、环境影响,用工业小区或工业园区集中地加以组织。形成有重点、分层次的工业区体系。 二环路以内为工业发展严格控制区, 现有工业企业逐步迁出,不再安排新的工业项目;二环路以外为工业适当发展区,保留和完善福兴投资区、洪山、仓山科技园区、金山、新店、盖山等工业小区。中心城工业发展应选择污染少、占地小、附加值高、技术新的工业项目,对传统工业应进行技术改造,使其产品升级换代。55.结合工业布局和交通设施建设的调整, 加快中心城仓储用地的调整。将中转仓库、储备仓库迁往外围组团或分区,布局在铁路货站、港区、公路货运中

39、心等附近。中心城只保留与市民生活有关和其它必要的仓库。危险品仓库布局在外围城镇。56.按“科学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组织城市用地建设。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为前提,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开发强度,使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协调;严格执行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间距、绿地率、建筑高度以及停车泊位等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特殊功能和重要功能的用地,必须严格控制,按规划组织实施。 严格保护水体、绿地、文物古迹等用地,确保公益事业和其他非营利设施的用地。严格控制各工程专业预留或保留的用地,不容侵占。 严格控制温泉保护地带的土地开发强度,使城区温泉可持续使用。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57.福州历史文化

40、名城的保护, 是以保护福州城市珍贵的文物古迹、纪念建筑物、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达到保持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目的。 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城市现代化建设要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相结合。新的建设要体现时代精神、历史民族传统、地方特色,要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形成福州城市独特风貌。58.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除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外,还要继续调查,鉴定新的文物保护单位。所有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划定其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并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文物保护范围的区划,按文物保护单位

41、的级别和具体情况,划定保护范围和其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依法进行管理和保护。59.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它们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性质相同、形态协调、集中成片,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风貌、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村落、园林景区等。规划确定屏山、乌山、于山、冶山、西湖、三坊七巷、朱紫坊、大庙山、南公园、烟台山、古城山、淮安、林浦、螺洲、鼓山、阳岐等16处为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对其进行具体的范围划定,确定其保护和整治目标。60. 从整体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1)福州的古城保护范围,东起五一路、五四路, 西至白马河(包含西湖),北至屏山北麓

42、,南至东西河。(2)重点保护“三山两塔一条街”空间格局, 使其得以凸显而不受到破坏。由“三山”所构成的三角形范围内的建筑高度、性质、形态等方面,应加以协调和控制。在“三山”之间划定视线走廓,宽度为100M。视线走廓之内的建筑高度限于24M以下, 视线走廊围合的内三角范围内的建筑高度限高48M。 驻山所有单位不得进行新的建设,除必要设施之外,按规划逐步搬迁,实现“还山于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其宽度原则上为2030米;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范围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其宽度原则上为3050米。在建设控制地带中的各种建设,在建设高度、色彩、形式等方面必须与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

43、保护区保持和谐、协调,不得破坏其历史风貌和优良景观。(3)保护八一七路的古城历史发展中轴线。 八一七路贯穿古城南北,形成“三山鼎立、两塔对峙、西湖独秀、闽江萦绕、河池纵横、浓荫覆盖、一线贯串”的城市特色,在轴线上留下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规划在历史发展轴的节点地段,保存历史环境,开辟城市广场。(4) 保护和恢复与古城沿革兴衰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及其风貌。主要有西湖、白马河、晋安河、琼东河、安泰河、屏东河、公正河、路通河、东西河等。治理污染,整治环境。(5)精心设计古城的绿化, 加强保护以古榕树为代表的古树名木,保护“榕城”风貌。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古迹,应细心加以保护。同时,应培植新的榕树,弘扬“榕

44、城”特色。61.福州的隐形历史文化,十分丰富并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对旅游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应当结合名城的保护,进行积极的保护和弘扬。七、生态环境规划 62.福州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有利的自然条件,建设成为依江傍海的山水园林城市,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中,应合理调控城市开发强度,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确定并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形成以自然山水为骨架,大片林地、农田为基础,园林绿地为重点,多样化的园林绿地系统为依托的城市生态环境。63.采用“圈、环、带”, “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建成“内外渗透、纵横交错、重点突出

45、、全面覆盖、接近市民、造福万代”的网络式园林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体系。规划期末,人均公共绿地大于9平方米, 城市绿地率大于35%,城市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64.福州“众山环抱,闽江穿越”, 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鼓山、鼓岭、恩顶、北峰、旗山、五虎山等环城众山应实行封山育林,面向城市一重山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乌龙江和闽江的两岸各形成宽度50100米的生态林带,构成城市生态圈。65.市区、中心城及城市各组团均应利用自然山水条件建设外围生态环,中心城四周环城市生态环基本绿化宽度控制为50500米。 各外围组团生态环基本绿化宽度控制为50米。中心城要利用金鸡山、金牛山、光明港以及入城道路、铁

46、路等的绿化走廊,使生态圈和生态环的绿化空间楔入城内,改善城市环境质量。66.中心城内主要内河两岸、二环路和三环路两侧都要形成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带。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地区,即“三山两塔一湖”的周边形成“绿链”, 共同构成中心城绿地系统的基本网络。 城市建设项目绿地率严格按旧城不小于25%、 新区不小于30%的规定控制。住宅区建设中,人均公共绿地, 旧城不低于1.0平方米,新区不低于1.5平方米。这些绿地构成绿地系统的基础。中心城绿地面积将达2280公顷,居住区公共绿地170公顷。67.规划扩建市级公园12个,新建市级公园9个, 新建区级公园34个,扩建区级公园8个,公园面积达1899公顷,

47、其中,中心城1618公顷。规划新建江滨、仓山、鼓山、金山等四个广场;新扩建晋安河、白马河、光明港、苍霞洲四处滨河绿带,总面积150公顷。在城市外围生态圈中规划建设鼓山、青芝山、闽江口和北郊四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700公顷。在不适合建成公园的滩地、山地建设17片风景林,面积950公顷。沿铁路、公路、环路建设7条防护林带,总面积373公顷。 在城市东北部和南部规划园林生产基地270公顷。68.城市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以及对污染源的综合整治,把福州建设成为清洁、优美、舒适、安静、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市。到2000年,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以基本控

48、制,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空气、地面水和声学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郊区宜林荒山全面封山育林,城区普遍绿化,环境得以初步改善。2010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得以进一步改善。69. 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为一类和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与二类区之间设置缓冲带,宽度不小于 300 米。 一类区和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执行GB30951996一级和二级标准;缓冲带环境空气质量原则上执行一级标准,非总量控制项目,在保证一类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允许执行二级标准。一类区为三个郊区风景区。加强对汽车排气污染的控制,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污染少的新型汽车燃料

49、。水环境功能区划为三类。一类为水源保护区,包括闽江、乌龙江的城市自来水水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或类标准;二类为娱乐用水区,即西湖水域,执行类标准;三类为一般景观水域,指市区内河,执行类标准。闽江市区段除水源保护区外的水域执行类标准。声学环境功能区划分成4级标准适用区。居住区、 风景区为1级标准适用区,居住工业混合区为2级标准适用区,工业集中区为3级标准适用区,交通干线为4级标准适用区。2010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0%, 工业和医疗主要有害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70.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环境建设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坚持“

50、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方针,大力开展废物资源化的研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积极开展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和控制。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坚持 “合理布局、 方便群众、因地制宜、清洁环境”的原则。(1)继续扩大管道石油液化气的供应范围,2010年气化率达至95%以上。(2)在市区按照雨、污分流的原则,逐步建设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等级为二级,达标后排入闽江。(3)建立甘蔗洪山桥、苍霞洲前横大桥、 快安马尾老港区、长柄长门、以及市区乌龙江段五个水源保护区。严格执行水源保护区的有关规定,整治江河环境。(4)建设大腹山和新西河引水冲污工程, 综合治理市区43条内河。 保护地下水和温泉,开展温

51、泉有效补给办法的研究并执行相应措施。(5)集中布置工业,合理调整交通设施布局,加强车辆管理,以减少工业和交通的噪声。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2010年要达到80%。(6)预测生活垃圾总量2010年将达到2099吨/日, 要建立有效、快速的收运系统,进行100%的无害化处理。工业及医疗的废弃物, 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建立城市垃圾收运体系,在红庙岭、长安和琅岐建设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城市垃圾。八、对外交通规划 71.福州是全国、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对外交通建设应从制约型转向适应型、超前型。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合理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交通管理进一

52、步科学化。要按“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等原则,做到公路客货运站场、水运港口、铁路站场、机场相互衔接,信息互通,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结合,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 高效率、多功能、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72.以国家沿海铁路主动脉为主, 结合福建省铁路网的建设,使福州成为福温铁路、福厦铁路和外福铁路的枢纽。在亭江控制铁路港前站建设用地。扩建福州铁路客运北站,在城门建设福州铁路客运南站,继续控制樟林铁路用地,区域性大型编组站结合福厦、福温铁路选线一并考虑。73.同三、京福国道主干线的建设, 316、324、104三条国道及其相互联络的公路的建设,形成

53、城市外围公路环线,加上三条省道、机场专用公路、疏港公路等建设,使福州形成放射加环状的市域公路网。在放射形公路与环状公路的节点上建设公路主枢纽的各项交通设施。国道主干线按高速公路,国道按一级公路,省道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在市区改扩建或新建客运北站、马尾客运站、洪山客运站、鼓山客运站和后坂客运中心站,建设后坂货运中心站、鹤林货运站、马尾货运站、林朱货运站和福兴集装箱中转站。74.福州港是我国水运主通道上的主枢纽港之一;是具有工业港特色的内、外贸运输并重的重要口岸,其发展方向是以能源、原材料、矿建和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主,客货兼营,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并将成为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闽江口内港区主要

54、是挖潜改造,扩大规模,配套建设;外海港发展松下港和江阴港。恢复和开发闽江航运,使300500吨的船队做到干支直达、江海连通。75.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机场,要严格控制机场总平面规划远期三条平行跑道的用地,分期建设。切实注意保护好机场的周围环境,加强管理机场周围土地的使用和建设,以及净空控制范围。近期完成一期工程达到年旅客吞吐量375万人次,货邮运量6万吨。远期达到年旅客吞吐量650万人次,货邮运量1012万吨。 远景规模达到年旅客吞吐量35004000万人次,货邮运量150 万吨。九、道路交通规划 76.福州城市交通要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安排,适当超前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积极

55、引导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建立方便、快速、安全、准时的客运交通体系;加强对静态交通的管理和建设。逐步形成交通运输结构合理、道路网络快速便捷、客货运输安全可靠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77.福州城市道路系统由八条对外放射道路、三个环路和若干条东西向、南北向贯穿的城市干道组成,各分区和外围组团各具有相对完整的道路体系。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街区道路四个等级。中心城规划主次干道和快速路总长402.5公里,干道网密度2.91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0.76平方米。78.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由二环路、三环路、 机场专用公路、高速公路联络线和东西向的国货路组成。以上道路应严格按快速道路标

56、准建设和管理。其中二环路上设17座互通立交,三环路上设14座互通立交。79.过江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关键,规划长门、 南磐、青洲、魁岐、鼓山、前横、达江、龙潭、尤溪洲、祥坂、淮安、湾边、峡南等处设过江大桥,桥头两端的用地需严格控制,应加快大桥建设的速度。80.规划在城市出入口、主要交通设施、 大型公共活动设施、新建住宅区等因地制宜地布置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面积宜达到0.81.0m2/人,服务半径200300M。停车场的配建严格执行有关规定。81.适时建设快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使之成为客运交通的重要承担者。轨道交通先建成南北向新店城门,东西向鼓山建新的干线。远景再建设环线,并延伸到国际机场。规划2

57、000年公交车辆增加至960 辆,2010 年增加至2350辆,2010年城市公交里程291公里,公交线路网密度2.11公里/平方公里。要适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汽(电) 车保养场和公交停车场。十、市政公用设施规划8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逐步提高电力、电信、邮政、燃气、供水、排水、防洪、排涝、消防、人防、抗震以及环卫等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83.预测2010年福州用电总负荷247万千瓦(其中, 中心城196万千瓦),平均负荷密度1.53万千瓦/ 平方公里,总用电量140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7000千瓦时。 主要由省网供电

58、。84.福州电网以500KV线路为骨干,220KV、110KV线路为主体,10KV网络为基础,全面覆盖。其中,500KV 为单环网,220KV为双环网,110KV成网络状。规划期末,新建50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1座,110KV变电站57座, 进入中心城的供电线路逐步实行电缆化,变电站为户内式,其他供电线路也要按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改造。要严格控制高压走廊保护区,220KV 线路控制宽度30M,110KV线路控制宽度20M。85.通信规划必须坚持“新技术、高起点、大容量”,“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的原则。2010年要实现市话普及率55部/百人,主线普及率46部/百人,市话用户92万户,

59、移动电话200万路端,无线电寻呼400万户。规划2010年要建设2个长途电信枢纽和38个母局,10个模块局。同时,相应地建设电信主干线和配线管网,电信线路实现“光缆化”。86.结合城市布局增设邮政网点,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至2010年共设邮政枢纽五处,邮电分局12处,邮电所100处。87.燃气气源主要采用液化石油气, 并逐步向天然气转换,推行管道化。气化率2010年达到95%,供气总量18.57万吨/年,管道普及率80%。88.城市供水水源取自闽江。 敖江作为饮用水第二水源,由山仔大型综合利用水库补给饮用水。89.中心城综合用水定额2010年采用0.7320.788m3/人.日,自来水普及

60、率达到99.5%,预测用水总量达到138.6149.0万m3/日。建设西区、北区、东南区、新东区、山、城门7个水厂。2010年供水能力要达到157万m3/日。要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市区三组团各自建设水厂,独立供水。综合用水定额采用0.65m3/人.日,预测马尾组团总需水量为8.4万m3 /日,长安组团为7.82万m3/日,琅岐组团为4.42万m3/日,建设水厂规模分别为:马尾水厂9万m3/日,长安水厂8万m3/日,琅岐水厂5万m3/日。90.预测2010年中心城污水总量96万吨/日。建设祥坂、洋里、连坂、浮村、建新共五个污水处理厂,2010年污水处理能力要达到55万吨/日。同时,

61、近期适当推广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2000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5%,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50%,医疗卫生单位污水处理率达到80%,2010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50%,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卫生单位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预测马尾组团2010年污水排放总量达6万吨/日,分为快安、马尾两个污水排放系统,分设快安、马尾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万吨。预测长安、琅岐2010 年污水总量各为每日2万吨,各设一个污水处理厂, 日污水处理能力各2万吨。91.福州地下温泉为福州的特色, 开发利用要坚持“集中管理、统一开发、加强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温泉限采量9800M3/日,建设北区温泉水厂和莲

62、宅温泉水厂,实现统一供应。十一、防灾规划 92.提高城市防洪、防潮、排涝标准,增加防洪、 防潮、排涝设施, 确保城市安全。 闽江水口以下防洪岸线总长320公里,规划调整岸线75公里。根据防护范围的重要性,区别不同堤段,采取不同的防洪标准。其中,闽江下游北港北岸,规划设计防洪能力为200年一遇,其它的为100年一遇。防潮标准采取50年一遇的潮水位,加对应11级台风风浪爬高,再加0.5m的安全超高。排涝标准采用五年一遇内涝洪水内河不漫溢,采取措施逐步把重点地区的排涝标准进一步提高。93.防洪、防潮、排涝采用堤坝与电排结合的方法。 一方面要加强加高堤坝,另一方面,中心城在东西两边建设 4座电排站,总

63、设计能力245M3/S,南台岛建2座排涝站,设计能力56M3/S。同时,拓宽加深内河,配套建设雨水排放系统,2010年中心城雨水管服务面积达到80%以上。94.消防规划要执行“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居安思危、综合减灾”的方针。规划按站小点多、综合配套,水、陆、空并重的要求,使均衡布局与重点控制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站网。至规划期末,共新建21个普通消防站(中心城 15个,马尾3个,长安2个,琅岐1个)、3个水上消防站。 近期先建4个普通消防站, 2个水上消防站。同时, 建设消防指挥中心、后井消防训练基地、快安消防后勤基地。95.福州属于全国人防一类重点城市和三级重点保护目标,要求从总体上加强城市综

64、合发展能力和防护能力。人防规划的原则是:“长期坚持、平战结合,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建为主、改建结合,综合开发、注重效益”。2010年实现人防工事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86万平方米,达到能坚守城市三个月的要求。加强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结合,建立完整的人防体系。以城市轨道交通、环路、放射路及主干道作为主要疏散通道,地下地上结合,连网成片,增强城市总体防空抗毁能力。96.福州属于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必须严格执行抗震防灾的有关规定,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保障要害系统不受或减少地震破坏,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

65、复生产,人民生活很快恢复正常。(1)60年代以前的木屋、低标准住宅, 应作为旧城改造重点,必须保留的要进行加固处理,对原来按6 度设防的建筑及不符合规范的工程必须加固。(2)确保生命线工程在震灾发生时能安全、 正常地运行,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建工程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设防。(3)要从人民防震安全的高度保证公共绿地、广场的面积和道路的宽度,保证建筑物之间足够的间距。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97.从现在到2000年是福州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 二十世纪基础打好了,二十一世纪发展才有后劲。近期建设应为远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市域、市区、中心城都应选择条件具备的几个片区,集中项目、集中投资、集中力量,建设一片、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