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73874579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结构(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精)(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结构 2007年第07期目录【摘要】序号篇名作者页码1中信君庭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扭设计季静潢艺 燕;韩小雷; 郑宜;1-4【摘要】通过广州中信君庭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扭优化设计,详细论述了建筑方案设计所决定的结构方案选择、结构布置以及结构变形缝设置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 扭设计的影响。工程计算分析表明,对平面近似正方形或长宽比不太大的长方形 结构,当主要抗侧力结构布置严重偏心时,结构的平面扭转规则性很难满足规范 要求;对于平面长宽比较大的近似矩形结构平面,在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亦很难满足规范关于结构平面扭转规则性的要求;对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当转换层层高较大时,转换层以上结构抗侧刚度由最大层

2、间位移角控制,转换层以下则由转换层与其上层楼层侧向刚度比控制。2预制-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新加坡某写字楼中的应用张振坤;杜喜凯;陈恒超;5-7【摘要】介绍了预制-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新加坡写字楼建筑物中的应用,对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分析、预制构件的设计方法以及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形式做岀了说 明。设计实践表明,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成熟、施工方法简单、经济环保,有在国内应用的价值。3两片弯剪型抗侧力体系的相互作用【摘要】推导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的两个弯剪型抗侧力结构的基本微分方程组及其解析解。与传统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一次求解不同,两个弯剪型结构共 同作用的分析必须分两步求解。算例分析表明,一个结

3、构的抗弯刚度参与另一个 结构共同工作的能力受到自身抗剪刚度的影响,一个结构的抗剪刚度参与另一个结构共同作用的能力也受到自身抗弯刚度的影响。高宇;童根树;8-10+134异形柱结构对平面布置的要求【摘要】针对地震作用方向对异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异形柱(尤其是L形柱)的不同平面布置,将会改变异形柱的不利地震作用方向以 及结构的承载性能。建议整体计算必须考虑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异形柱结构,除了考虑两个主轴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和45。地震作用方向外,还应计入各抗侧力构件方向、与斜交抗侧力构件呈15地震作用方向的计算。异形柱宜采用等肢截面 ,平面布置宜简单、规

4、则,以免增加多组地震作用 方向的验算。何玲;杨正海潘文;11-135横穿混凝土后浇带配筋对后浇带效能不利影响的计算分析潘立;14-16+13【摘要】对横穿混凝土后浇带钢筋对后浇带效能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岀了导致后浇带失效的横穿钢筋最大配筋率s p,max及应用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实用设计建议。如建议近似在00.5 p s,max范围内控制横穿后浇带的设计配筋;对横穿后浇带的钢筋尽可能采用搭接连接方式等。序号篇名作者页码6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的一般范围和合理控制方法谭泽先;17-19【摘要】综合多种统计数据,编制岀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的一般范围表 ,分析影响 含钢量的因素,提出可通过优

5、化设计方案,采取合理的基础形式,采用HRB400 级钢筋等措施来降低含钢量,可供土建有关人员参考。7钢筋混凝土箱形构件双向压弯剪反复扭矩作用的性能研究刘继明;史 庆轩;李志 军;梁琳;俞 茂宏;20-24【摘要】对复合受力构件在扭矩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包括扭矩-扭转角关系、开裂扭矩、初始刚度、破坏特征、延性和承载能力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导箱形截面钢筋混凝 土构件复合受扭下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 2002)制定有关设计条文提供依据。不仅对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空 间变角桁架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而且以试验数据为指导,讨论了此类构件在工 程实际中的应用推广。8破损大型

6、屋面板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摘要】破损构件承载力计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的关键问题。对6块从工业厂房中拆卸的大型屋面板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构件破损程 度对板的承载力有明显影响,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退化及由此引起的钢筋和混 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退化是承载力下降的内在原因。立足于现行规范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岀了破损屋面板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蔺石柱;李 燕飞;赵根 田;25-279扩张网混凝土单向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摘要】通过配置扩张网混凝土单向板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构件受力的全过程,研究了构件的破坏形态与机理,对两者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 力、刚度等方面进行了对

7、比。由于扩张网特殊的构造,网丝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应 力的传递具有其特点,因而呈现岀不同的粘结机理,并据此初步分析了粘结应力 的传递规律及对扩张网混凝土板裂缝间距及宽度的影响。得岀了将扩张网作为受力主材以改进和加强普通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与理论意义。谢建奎;骆 万康;文定 坤;28-3010冷轧双翼变形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蓝宗建;江 红军;魏琏; 董重光;31-33【摘要】对2块现浇冷轧双翼变形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了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现浇冷轧双翼变形钢筋混凝土双向 板的承载力较高,当钢筋强度设计值取400N/mm2时,承载力检验系数仍可满足

8、规范要求。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双向板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11拉-压杆模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的应用吴晖;刘维亚;34-37【摘要】工程设计遇到具有复杂应力场的非弯曲构件,如缺口梁、错洞剪力墙等构件时 ,设计人员通常根据工程经验,以构造措施保证其抗震性能,然而对这种构造措施 的依据及其适用性缺乏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拉-压杆模型的介绍,结合我国现行规范给岀适合我国规范的拉压 -杆模型计算参数和设计步骤。同时以错洞剪 力墙为例说明利用拉-压杆模型进行抗震设计的可行性,把结果和钢筋混凝土弹 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较,说明其优点及局限性。给岀了若干应用拉压杆模型 的设计工程实例,并对一些常用构造措施进行

9、了讨论。序号篇名作者页码12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截面延性系数的计算孙克俭;38-41【摘要】从钢筋混凝土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的基本假定岀发 ,建立了环形截面上各种应 力图形的函数表达式,利用曲线积分的数学方法,推导岀计算钢筋混凝土环形截 面构件截面延性系数的数学公式。1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箍率的设置条件【摘要】在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简称规范)中受弯构件斜 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阐述的基础上 ,对最小配箍率的设置条件进行了讨论 , 并提出最小配箍率的设置条件不应是 V0.7ftbh0,而应是VVc。韦俊;熊仲明;42-43+3314现浇箱形空心混凝土板柱节点

10、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刘春艳;涂 文戈;邹银 生;44-45+27【摘要】采用夹层板理论推导了钢筋混凝土箱形空心板柱中节点在竖向剪力作用下的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箱形空心板抗冲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国内外的有关数据比较表明,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15国内外规范关于钢筋混凝土板冲切承载力的比较研究刘立渠;46-50【摘要】对6种 国外规范(DIN1045(88),EN1992,ModelCode90,FIP-Recommendations1996,BS8110 97,ACI318 02)和国内规范(GB50010 2002)的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计算比较

11、,选取三种规范(GB50010 2002,ACI318 02,欧洲 EN1992)进行相应的冲切影响 因素在计算公式中考虑差异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国外规范考虑不同的混凝 土强度取值、纵筋配筋率等,其计算值与实际冲切破坏更加吻合。16复合墙板受力性能平面有限元分析【摘要】对三组复合墙板试件进行了平面有限元分析并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骨架曲线、墙板裂缝分布及发展、钢筋应力分布等。分析表明,由斜拉筋 连接的复合墙板在边框的约束下各部分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其受力性能接近或优于普通实心剪力墙,为将复合墙板简化为普通实心剪力墙进行设计提供了 试验和理论依据。边框面积的增大以及边框配筋的增加

1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 提高复合墙板的承载能力以及延性耗能性能,但要注意边框尺寸和配筋的匹配问题。李升才;王英华;51-53+5017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的边主梁扭矩简化计算江峰;李唐.宁;54-57【摘要】利用预应力次梁等效荷载对边主梁的有利影响,降低非预应力边主梁扭矩,并对多段预应力布筋形式产生的多段等效荷载进行了改进,利用实用等效荷载方法把多段均布荷载转化为满跨均布荷载,从而方便了楼盖结构的设计。18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十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薛伟辰;徐 壮涛;姜东 升;陈以一;58-61【摘要】通过上海旗忠网球中心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看台空间结构1 : 15缩尺模型的施工全过程测试与有限元模拟

13、分析,对该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试验 与理论研究。研究表明,所采用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间结构施工技术是合理 的;预制试件时须重视预应力筋孔道的定位及张拉端和固定端的混凝土浇筑质序号篇名作者页码量,并保证有足够的张拉空间;应采用对称张拉的预应力施工方案,结构受力均匀,易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按照建议的施工技术所建造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 间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19预应力混凝土斜交连续箱梁的非线性分析【摘要】基于CB壳单元,采用层状模型模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考虑材料和几何双重非线性效应,有效地模拟了三跨连续斜交箱梁的开裂、屈服和失效的全过程。 结果表明,CB壳单元模型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

14、非线性分析有良好的适应性,对箱梁开裂后的使用性能评估有实际应用价值。基于非线性计算分析了箱梁在开裂后的刚度及裂缝的位置和发展情况,探讨了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在斜交箱梁开裂后的应力发展规律,得岀了若干有益的结论。张峰;叶见曙;62-652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与防护【摘要】环境介质的侵袭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关键因素,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腐蚀的重点应该是控制结构的防水。多层防护和监视检测是结构防水的关键。分析认为,要实现预应力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能保护,需要及时审定现行国家 标准和规范,从总体规划、施工设计、建造细节、操作程序、试验检测、工人素 质、设备性能、材料材质以及认证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

15、控制和实施。孙新喜;66-68+3721上海京银大厦裙房预应力转换梁加固设计【摘要】上海京银大厦裙房框架柱柱距 8.20m,因使用功能改变需将底层两根中柱拔除 , 使框架梁跨度增加一倍。经方案比较,采用了预应力转换梁加固技术,介绍了预 应力加固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并对拔柱过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工程 的加固设计方法和施工措施正确,满足规范要求。张德锋;69-71+3722索-斗拱腹杆空间组合桁架加固动载荷作用楼板宋彧;杨文 侠;罗维刚; 李恒堂;曹 辉;72-75【摘要】将索-斗拱腹杆空间组合桁架应用于多层多跨工业建筑的楼板加固,对加固前后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等参量进行

16、了测试与分析。工程实践 表明,对承受周期性竖向强激振作用的大跨楼板,可以采用索-斗拱腹杆空间组合桁架技术进行加固。提岀的力学计算模型对实际工程有一定指导作用。23CFRP加固实心粘土砖轴心受压柱的试验研究田水;彭少民谷倩;76-77+75【摘要】采用碳纤维布分别对未加载及加载至破坏的实心粘土砖柱进行环包加固,通过试验研究了碳纤维环箍加固的轴心受压实心粘土砖柱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 及其受力性能,并对其受力特点及影响其承载力、延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 果表明,碳纤维布提供的紧箍力使实心粘土砖柱的强度和延性都得到较大提高。碳纤维布的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使其可以应用在历史性砖砌体建筑的加固 工程中

17、。24温度对AFRP布配套粘结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邓宗才;张 建伟;牛翠 兵;杜修力; 何唯平;78-79+75【摘要】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温100 C)的芳纶纤维布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与钢板、 混凝土之间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和芳纶纤维布加固素混凝土梁的受弯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对AFRP布配套粘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序号篇名作者页码分析表明,当环境温度W70C时,AFRP布的配套树脂胶与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 不会发生软化现象;当温度W60C时,AFRP布的配套树脂胶与底胶的粘结强度 不会发生软化现象。25某中心支撑钢框架主厂房结构方案分析比较【摘要】某钢铁厂炼铁系统中喷煤主厂房

18、的二期工程受现场条件及工艺布置要求的限制,结构平、立面布置及各层平台的设备荷载分布均存在较大的不规则性。基于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采用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方案。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 拟定方案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补充验算,校核了方案的合理程度,并针对薄弱部位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措施。张付可;宁 志刚;蒋小蓉;80-8326钢框架柱的设计规范比较(一):设计方法侯和涛;李 国强;84-87+101【摘要】对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包括中国规范(GB50017 2003)、美国规范(LRFD)、 欧洲规范(EC3)和香港标准(HKC),进行了较详尽的比较,讨论了梁柱设计的各 种原理和流程,总

19、结了各规范设计方法的相似性与不同点。LRFD只利用一个验算方程来设计框架柱,而其他三种规范均需进行截面承载力、平面内稳定和平面 外稳定承载力验算。比较发现,四种规范或标准各有优缺点,没有哪一种规范在 各个方面均比其它规范更为优越。27钢框架柱的设计规范比较(二):数例验证侯和涛;李国强;88-90+57【摘要】通过几个典型实例和标准问题,进一步了解各规范进行钢框架设计的优点与局 限性。以较精确的塑性区有限元分析结果为基准,通过各规范设计方法的验算结 果比较,可进一步了解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方法的可靠度水平。28温度作用造成某钢卷堆放鞍座失效的分析与对策罗国权;91-92+57【摘要】温度

20、作用是建筑结构中不可忽略而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其造成的事故往往破坏性较大。对一起由温度作用造成结构失效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描述了结构的破坏特点,阐述了混凝土和钢材在高温下的性能差异。该结构破坏的原因是忽略了高温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 ,提岀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提岀解决温度作用 的设计思路。29自平衡钢筋混凝十H型截面环梁基础设计郑毅敏;刘 永璨;李杰; 沈伟宇;93-96【摘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开闭式结构,采用整体式 H型钢筋混凝土环梁加预应力管桩承台的基础形式。环梁承受水平荷载,预应力管桩承受竖向荷载,施工期间采取构造措施避免管桩水平破坏。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

21、YS对环梁基础进行受力计算,证明自平衡环梁基础是软土地区承受上 部结构巨大水平荷载的一种有效结构形式。30北京银泰中心桩筏基础设计【摘要】北京银泰中心工程为一特大型综合性项目,各建筑部分置于同一筏形基础底盘上,结构超高、荷载大而分布极不均匀。从基础选型、筏板设计、桩基计算、基 础抗浮与沉降、桩基检测等各方面,全面介绍北京银泰中心桩筏基础设计,阐述 了桩筏基础设计的思路,分析了此类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张相勇;娄 宇;常为华;97-101序号篇名作者页码31土层锚杆挡土桩共同作用的非线性拟合解【摘要】考虑了土锚杆和挡土桩的共同作用,对土锚杆抗拔力试验得岀的P-s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项式拟合

22、,求得非线性回归函数,并根据锚杆与挡土桩交点变 形协调关系,列出非线性方程组,采用不动点迭代法求解方程组。并给出了工程 实例。刘岸军;钱 国桢;龚晓 南;102-10332建筑织物膜材的单轴和双轴拉伸材性试验研究罗斌;郭正 兴;张士平; 仇俊;104-106+61【摘要】以PVDF膜材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织物膜材的单轴和双轴拉伸的材性试验研究,测定和对比了试验模材在单向和双向应力状态下的弹性常数。试验发现,当荷载在15%极限强度范围内时,膜材应力-应变关系基本呈线性,建议膜材经向弹性 模量约取950MPa,纬向约为700MPa。另外还进行了织物膜材在单轴拉伸状态 下的焊缝强度试验,测定和对比了不

23、同焊接方式和宽度的焊缝强度,建议单面对接焊缝宽度不应小于 50mm,搭接不应小于 30mm。33玻璃纤维增强石膏预制空心墙体的试验研究【摘要】介绍了一种可在施工现场拼装的玻璃纤维增强石膏预制空心墙板,并对受有轴向压力作用的两种不同高宽比墙板进行了静力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玻璃纤 维增强型复合墙板在一定的轴压比下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较好的延性,将这种墙板用作承重墙是有探索价值的。章红梅;107-109+114346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04G426)图集编制介刘昌绪;何 鑑;叶修喜; 琚青松;110-112绍【摘要】国家建筑标准图集6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04G426)与新版系列

24、结 构规范相适应。就编制内容做一些简单介绍,以便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正确、合理、 有效地使用该图集。35钢结构设计的连接系数建议蔡益燕;113-11436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折板的设计石东升;郑文忠;115+11237大曲率预应力筋孔道摩阻损失研究【摘要】借助足尺模型试验,测定了三种形式的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的孔道摩阻损失。试验结果表明,直线型和小曲率预应力筋孔道的摩阻损失较小,而大曲率情况的孔道摩阻损失超过30%。引入非线性摩擦的概念,建立了预应力摩阻损失模型,并 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摩擦模量取1011N/mm 时二者符合较好。陈月顺;刘莉;116-11738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的经济性分析卢哲安;宋 志文;于清 亮;刘文涛;118+11739轻质空心砌块填充密肋楼盖设计实例肖良锦;孙 继志;王新 木;八、J119序号篇名作者页码40陶粒性质对陶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摘要】选用四种高强陶粒为粗骨料,在相同的配合比条件下,对陶粒混凝土性 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陶粒混凝土强度随着陶粒表观密度的增大而提高,陶粒的形状对陶粒混凝土的强度也有影响,陶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的基本一致。甄精莲;段 仲源;120+11941简讯121-122+4建筑结构 2007年第06期目录序号篇名作者页码1【摘要】2【摘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