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3793368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3.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海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煤海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煤海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资源描述:

《煤海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海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设计(9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前言本次设计的煤海大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桥梁主跨标准跨径30米,分为7跨,总长为210米。 海大桥下部结构设计是本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一级公路的设计标准来修建,设计荷载:汽车荷载按公路-I级。下部结构的设计包括:盖梁尺寸拟定、内力计算、截面配筋及承载力校核;桥墩内力计算、配筋设计、应力验算;桩基内力计算、桩长计算、配筋及强度验算;桥台恒载、活载、土压力的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地基承载力、基底偏心距、基础稳定性的验算。桩基采用m法。主要的设计依据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桥梁的外观、设计、技术、桥型、施工方法都在逐渐发展、完善。从木

2、桥、竹索桥到石桥、铁链桥,再到现在的各种桥梁。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在面对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时不曾动容,创造了一次次奇迹,迎来一次次辉煌。国内、国外在桥梁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一部桥梁发展的历史,是桥梁跨径不断增大的历史,是桥型不断丰富的历史,是结构不断轻型化的历史。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晚,但近对年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连续梁桥有跨径90m的哈尔滨松花江

3、大桥、跨径120m的湖南常德沅水大桥、主跨125m的宜昌乐天溪桥、跨径154m的云南六库怒江大桥等。国内外桥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跨径不断增大;2)桥型不断丰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方法不断改进;3)结构不断轻型化。近代随着桥梁建筑的发展,对于建桥材料、施工方法、设计理论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1 设计资料与方案比选1.1 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路线道路等级: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00 km /h;设计荷载:汽车荷载按公路-I级 桥面分为左右双幅,单幅12.25m,净3.723+20.5m。标准跨径:30m;计算跨径:29.2m;梁长29.90m上部构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1.2

4、水文地质条件煤海大桥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郊,河流均为独流水域,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平均水深0.5m左右,地表水体为沙河支流,属于季节性河流(勘察时无水),设计洪水频率百年一遇,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最低气温-23,历史最高气温为36,年平均气温为7。年平均降水量为450mm-550mm,无霜期为145-160天。项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第四系覆盖层有薄有厚,表层常为可塑粘性土,厚度一般710m,呈坚硬到可塑状态,其下常为厚度不等粉土层的通常为58m,在下部为中砂砾,呈中密密实状态,承载力高,工程性质较好。1.3 材料(1)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C30混凝土桥墩:

5、 C30混凝土桥墩 (盖梁) : C35混凝土桥台(盖梁) : C30混凝土(2) 钢筋: HRB335、R2351.4 下部结构方案比选1.4.1桥墩的类型及比选结果桥墩的作用是支承在它左右两跨的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传来的竖直力和水平力。有时桥墩建在江河之中,它还要承受流水压力,水面以上的风力和可能出现的冰压力,船只等的撞击力。所以桥墩在结构上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布设上要考虑桥墩与河流的相互影响,在空间上应满足通航和通车要求。具体桥梁建设时采用什么类型的桥墩,应依据地质、地形及水文条件、墩高、桥跨结构要求及荷载性质及大小,通航和水面漂浮物等,桥跨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但是在同一座桥

6、梁内,应尽量减少桥墩的类型。1) 实体式桥墩:主要特点是依靠自身重量来平衡外力而保持稳定,它墩身比较厚实,可以不用钢筋,而用天然石材或者片石混凝土砌筑,适宜荷载较大的大、中型桥梁,或流冰、漂浮物较多的江河之中。此类桥墩的最大缺点是圬工数量较大,因而其自重大阻水面积也较大,要求地基承载力高。有时为了减轻墩身体积,通常将墩顶部分做成悬臂式的。 2)空心式桥墩:外形类似重力式桥墩,但是它是中空的薄壁墩,较适用于高桥墩,它克服了实体式桥墩在许多情况下材料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缺点,而将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桥墩做成空心薄壁结构等形式,这样可以节省圬工材料,还减轻重量,施工速度快。其缺点是抵抗流水冲击和水中夹

7、带的泥沙或冰块冲击力的能力差。 3)桩或柱式桥墩:由于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广泛使用,桩式桥墩在桥梁工程中得到普遍采用。多采用就地浇筑混凝土建造,外型美观,圬工体积小。这种结构一般用于桥跨不大于50m,墩身不高于10m的情况。如在桩顶上修筑承台,在承台上修筑立柱作墩身,则成为柱式桥墩。柱式桥墩可以是单柱,也可以是双柱或多柱形式,视结构需要而定。综合以上,本次桥梁下部结构设计采用双柱式桥墩。1.4.2桥台的类型及比选结果桥台是两端桥头的支承结构物,它是连接道路与桥梁的构造物。它既要承受支座传递来的竖直力和水平力,还要挡土护岸,承受台后填土及填土上荷载产生的侧向土压力。因此桥台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并能避免

8、在荷载作用下发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转动和沉降。当前,我国公路桥梁的桥台有实体式桥台和埋置式桥台等形式。1)实体式桥台:U型桥台它是最常用的桥台形式,它由支承桥跨结构的台身与两侧翼墙在平面上构成U字形而得名。一般用圬工材料砌筑,构造简单,可以用混凝土或片、块石砌筑,适合于填土高度在810m以下,跨度稍大的桥梁。缺点是桥的侧墙之间的填土容易积水,结冰后冻胀,使侧墙产生裂缝,而且桥台体积和自重较大,也增加了对地基的要求。2)埋置式桥台:它适应于各种地基,根据桥宽和地基承载力可以选择采用双柱、三柱或多柱的形式,它是将台身大部分埋入锥形护坡中,只露出台帽在外以安置支座及上部构造物。这样,桥台所受的土压力大

9、为减少,体积可以大为减少。但是由于台前护坡用作永久性表面防护设施,存在着被洪水冲毁而使台身裸露的可能,故一般用于桥头为浅滩、护坡受冲刷较小的场合。埋置式桥台不一定是实体结构。配合钻孔灌注桩基础,埋置式桥台一般多采用桩柱上的框架式和锚拉式等型式。由上面各种桥墩和桥台的比较,根据经济造价、地质条件、技术以及本路段填土等要求应选用双柱式桥墩,埋置式桥台,混凝土灌注柱基础。1.5 桥梁下部结构尺寸桥梁下部结构尺寸如下图所示:图1-1 桥墩一般构造/ mmFig. 1-1 Pier general structure/ mm将墩柱的圆形截面换算为0.8倍的方形截面时,a=0.8d=0.8180=144c

10、m,故盖梁的跨高比,故可按深受弯构件进行相关计算和验算; 盖梁的悬臂端,属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盖梁惯性矩:柱的惯性矩: 柱与梁的线刚度之比为:5 (1-1) 故可按简支梁计算。2盖梁计算2.1上部构造恒载上部构造恒载如表2-1所示表2-1上部构造恒载Table 2-1 upper structure dead load每片边梁自重KN/m每片中梁自重KN/m一孔上部结构总重(KN)每个支座的恒载反力(KN)1.5号梁2.3.4号梁5974.161.5号梁2.3.4号梁39.4440.31575.90588.462.2 盖梁自重及内力计算: 图2-1 盖梁尺寸/ mmFig. 2-1 Th

11、e size of bent cap/ mm盖梁自重及内力计算见下表:表2-1 盖梁自重及内力表Table 2-1 The dead-weight and internal force of bent cap 截面编号自重(KN)弯矩(KN/m)剪力(KN)Q左Q右1-1-34.125-34.1252-2-54.375-54.3753-3-74.25223.1254-4168.75168.755-5002.3 活载计算1)、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对称布置时用杠杆法,非对称布置时用偏心压力法。对称布置:(1)公路-级车辆荷载:单列车:图2-2 单列公路I级荷载对称布置/mmFig. 2-2 s

12、ingle row road - I level of load symmetrical arrangement/mm 双列车: 图2-3 双列公路I级荷载对称布置/mmFig. 2-3 two row road - I level of load symmetrical arrangement/mm 三列车: 图2-4三列公路I级荷载对称布置/mmFig. 2-4 three row road - I level of load symmetrical arrangement/mm 非对称布置时1)公路-I级车辆荷载 单列车:图2-5单列公路I级荷载非对称布置/mmFig.2-5 Singl

13、e row road-I level of load asymmetrical arrangement/mm (2-1) 已知n=5、e=422.5cm 则: 双列车:图2-6双列公路I级荷载非对称布置Fig.2-6 Double row road-I level of load asymmetrical arrangement e=275cm 三列车:图2-7双列公路I级荷载非对称布置Fig.2-7 Double row road-I level of load asymmetrical arrangement e=125cm 2)按顺桥向活载移动情况,求得支座活载反力的最大值。 公路-I级

14、汽车荷载: a、单孔布载: ,图2-8 公路I级荷载单孔单列布置 Fig. 2-8 Road - I level of load single-hole and single row arrangement 单列车: 双列车: 三列车: (0.78为折减系数)b、双孔布载:图2-9 公路I级荷载双孔单列布置Fig. 2-9 Road - I level of load two-hole and single row arrangement 单列车: 双列车: 三列车: 活载横向分布后各梁的支点反力: (2-2)表2-2 各梁活载反力计算表Table 2-2 Calculation of ant

15、i-beam live load 活载横向分布后各梁反力汇总表 荷载横向分布情况 公路-I级荷载 计算方法荷载布置横向分布系数单孔双孔BRiBRi对称布置按杠杆法计算单列行车0450.10603.400.1881.02108.610.64288.064386.180.1881.02108.61000双列行车0900.20.001206.80.000.62558.12748.220.38342.08458.580.62558.12748.2200.000.00三列行车0.31053.23315.971411.95423.590.82863.651157.800.76800.451073.080.

16、82863.651157.800.3315.97423.59非对称布置按偏心受压法计算单列行车0.648450.1291.66603.4391.000.424190.84255.840.290.02120.68-0.024-10.80-14.48-0.248-111.62-149.64双列行车0.42900.2378.081206.8506.860.31279.06374.110.2180.04241.360.0981.02108.61-0.02-18.00-24.14三列行车0.31053.23315.971411.95423.590.25263.31352.990.2210.65282.3

17、90.15157.98211.790.1105.32141.204)各梁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反力组合: 冲击系数1+=1.253,影响线长度按双孔计: (2-3) 表2-3 各梁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反力组合 Table 2-3 different beam counterforce combination of permanent load and variable load各梁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基本组合编号荷载情况1号梁2号梁3号梁4号梁5号梁1恒载1151.79 1176.91 1176.91 1176.91 1151.79 2公路一级二列对称0.00 937.51 574.61 937.

18、51 0.00 3公路一级二列非对称635.09 468.76 302.42 136.09 -30.24 4公路一级三列对称530.75 1450.72 1344.57 1450.72 530.75 5公路一级三列非对称530.75 442.29 353.83 265.38 176.92 7组合(1+2)1151.79 2114.42 1751.52 2114.42 1151.79 8组合(1+3)1786.88 1645.67 1479.33 1313.00 1121.55 9组合(1+4)1682.54 2627.63 2521.48 2627.63 1682.54 10组合(1+5)16

19、82.54 1619.20 1530.74 1442.29 1328.71 2.4双柱反力Gi的计算 双柱受力见下图:图2-10 双柱反力计算图/mmFig. 2-10 Reactions acting of double Pier/mm表2-4 墩柱反力计算表Table 2-4 Calculation of pier reaction编号荷载组合反力G1(KN)反力G2(KN)11+24141.97 4141.9721+34168.25 3178.1831+45570.92 5570.9241+54065.01 3538.47 由上表可知,对称三列布置时立柱反力最大(G1 = G2),并由荷

20、载组合(编号3)时控制设计,此时G1= G2=5570.92 KN2.5内力计算2.5.1 恒载加活载作用下的各截面的内力1)弯矩计算: 为求得最大弯矩值,支点负弯矩取非对称布置时的数值,跨中弯矩取用对称布置时数值。 各截面弯矩计算式如下: M1-1=0 M2-2=0 M3-3=0.8 M4-4=2.5+1.7 M5-5=4.252.5 各截面弯矩计算结果见下表:表2-5 弯矩组合表Table 2-5 Combination of moments荷载组合情况墩柱反力梁支座反力各截面弯矩G1R1R2截面2-2截面3-3截面4-4截面5-5组合(1+2)4141.97 1151.79 2114.4

21、2 0.00 -921.43 4161.88 6351.27 组合(1+3)4168.25 1786.88 1645.67 0.00 -1429.50 2618.83 4458.10 组合(1+4)5570.92 1682.54 2627.63 0.00 -1346.03 5264.20 8416.05 组合(1+5)4065.01 1682.54 1619.20 0.00 -1346.03 2704.16 4612.33 2)相应最大弯矩值时的剪力计算:截面11: =0; =; 截面22: =;截面33: =; =; 截面44: =; =;截面55: =; =;表2-6 剪力组合表Table

22、 2-6 Combination of shear forces组合情况墩柱反力梁支座反力R1R2R3组合(1+2)4141.97 1151.79 2114.42 1751.52 组合(1+3)4168.25 1786.88 1645.67 1479.33 组合(1+4)5570.92 1682.54 2627.63 2521.48 组合(1+5)4065.01 1682.54 1619.20 1530.74 续2-6表组合情况各截面剪力截面1-1截面2-2截面3-3截面4-4截面5-5v左V右v左V右v左V右v左V右v左V右组合(1+2)0-1151.79 -1151.79 -1151.79

23、 -1151.79 2990.18 2990.18 875.757 875.76 -875.76 组合(1+3)0-1786.88 -1786.88 -1786.88 -1786.88 2381.37 2381.37 735.707 735.71 -743.63 组合(1+4)0-1682.54 -1682.54 -1682.54 -1682.54 3888.37 3888.37 1260.741 1260.74 -1260.74 组合(1+5)0-1682.54 -1682.54 -1682.54 -1682.54 2382.47 2382.47 763.266 763.27 -767.48

24、 2.5.2 盖梁内力汇总表 表2-7 盖梁内力汇总表Table 2-7 capping beam internal force summary table 截面号内力 1122334455弯矩M自重-10.4125-23.6875-88.7875530.75506.5625M荷载00.00 -1429.50 2618.83 8416.05 M计算-10.4125-23.69 -1518.29 3149.58 8922.62 剪力V自重左-34.125-54.375-74.25168.750右-34.125-54.375223.125168.750V荷载左0.00 -1786.88 -1786

25、.88 3888.37 1260.74 右-1786.88 -1786.88 3888.37 1260.74 -1260.74 V计算左-34.13 -1841.26 -1861.13 4057.12 1260.74 右-1821.01 -1841.26 4111.50 1429.49 -1260.74 2.5.3 盖梁各截面的配筋设计及承载力校核 采用C35混凝土,fcd=16.1Mpa; ftd=1.52Mpa,主筋采用HRB335钢筋,I类环境条件,保护层厚度为30mm,结构重要系数。桥规中规定作为短梁在设计计算时的钢筋混凝土盖梁的纵向受拉钢筋一般应沿盖梁长度方向通长布置,中间不要断开或

26、者弯起,因此1-1,2-2,3-3截面相同,受弯矩作用,在梁的上部配置受拉钢筋,配筋与3-3截面配置相同计算时以3-3截面为例;而4-4截面与跨中(5-5)截面是在梁的下部配置受拉钢筋,4-4与跨中截面配筋相同,计算时以跨中截面为例。 1)跨中截面: 跨中高h=1800、宽1500,设 则有效高度为: 内力:=8922.62 由公式得 解得:= 所需要的钢筋面积: 将代入上式 实际选用25根32钢筋,实际,分两层布置,采用焊接钢筋骨架:上层6根,下层为19根。计算得:配筋率: 满足要求。受压区高度实际承载力: 所以5-5,4-4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符合要求。2) 截面3-3:高h=1800、宽1

27、500,设则有效高度为:内力:=1518.29由公式得 解得:=所需要的钢筋面积:将代入上式 (2-4)实际选用10根20钢筋,实际,布置一层。计算得:配筋率: 且 ,配筋符合要求。受压区高度 实际承载力: 所以3-3,2-2,1-1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符合要求。 表2-8截面配筋设计Table 2-8 The design section of steel reinforcement截面号截面尺寸弯矩M实际配筋b(mm)h(mm)(KN.M)数量面积as取值配筋率Mu(KN.M)111500180010.41 11286773.8500.258 3190.605 221500180023.69

28、 11286773.8500.258 3190.605 33150018001518.29 11286773.8500.258 3190.605 44150018003149.58 253220105600.770 8986.728 55150018008922.62 253220105600.770 8986.728 2.5.4盖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路桥规中规定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及有关设计资料,深受弯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盖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2-5)其中-连续梁异号弯矩影响系数,计算近边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取=1.0,计算中间支点梁段时,取=0.9,钢构个节点附近时取=0

29、.9。-箍筋配筋率。-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取值不宜大于280Mpa。截面应满足下式要求: (2-6)其中,.1)截面验算(1)1-1截面: 所以 1-1截面合格。(2)2-2,3-3截面 所以 2-2,3-3截面合格。(3)4-4,5-5截面 所以 4-4,5-5截面合格。由此可知盖梁的各个截面都满足要求。2)计算各截面配箍率。由得到 斜截面的箍筋采用HRB335,直径(1)1-1截面 1-1截面安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2)2-2截面 2-2截面按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3)3-3截面 3-3截面按计算配筋进行配置。(4)4-4截面 4-4截面按计算配筋进行配置。(5)5-5截面 5-

30、5截面按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3)计算箍筋间距。(1)公预规中规定深受弯构件的盖梁内设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间距不应大于。(2)公路桥规中规定。(3)根据3-3截面的计算配箍率确定箍筋间距 (4)根据最小配箍率,确定最大箍筋间距,箍筋采用直径 由以上四条取最大箍筋间距为(设定各截面箍筋间距都相等)。 。4)验算各截面的受剪承载力(1)1-1截面 承载力满足要求。(2)2-2截面 2-2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3)3-3截面 3-3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4)4-4截面 4-4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5)5-5截面 5-5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5)验算各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按照公路桥规关于复核截面位置和

31、复核方法的要求进行复核外伸梁部分距支座点h/2处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检查截面尺寸正截面的有效高度剪力计算值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并且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仅按照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即可。(2)复核距支座中点向跨中方向h/2处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a检查截面尺寸 正截面的有效高度 剪力计算值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b斜截面顶端位置的确定 以距支座h/2=900mm处为斜截面底端位置即下图B”点,现向跨中方向取距离为 的截面,可以认为验算截面顶端在此正截面上。 下面进行剪跨比M的计算. 由图可知,需验算截面顶端位置距支座中心, 位于4-4,5-5 截面之间,可近似认为斜截

32、面弯矩按线性变化,则斜截面顶端截面的弯矩计算值为 剪力计算值 图2-11 斜截面抗剪验算示意图Figure 2-11 oblique section shear calculation sketch 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剪跨比m的计算值 斜截面投影长度C为 验算斜截面的下端实际距支座中心即图中的B点。C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主筋配筋率为: 因此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而验算截面处的剪力计算值 距支座h/2跨中点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表2-9 盖梁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汇总表 Table 2-9 summary table of the oblique section she

33、ar bearing capacity of beam截面号截面尺寸剪力V(KN)验算截面计算配箍率实际箍筋间距实际配箍率截面抗剪能力 h0(mm)合格(%)(mm)(%)(KN)11左15001750-34.137747.60 0.00000 1000.452400 4430.36 11右15001750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821.01 7747.60 0.07643 1000.452400 4430.36 22左15001750-1841.26 7747.60 0.07814 1000.452400 4430.36 22右15001750-1841.26 7747.60 0.0781

34、4 1000.452400 4430.36 33左15001750-1861.13 7747.60 0.07984 1000.452400 4430.36 33右150017504111.50 7747.60 0.38962 1000.452400 4430.39 44左150017404057.12 7703.33 0.33587 1000.452400 4708.77 44右150017401429.49 7703.33 0.04170 1000.452400 4708.77 55左150017401260.24 7703.33 0.03241 1000.452400 4708.77 55

35、右15001740-1260.24 7703.33 0.03241 1000.452400 4708.77 图2-11盖梁配筋图/cmFig. 2-11 Cover beam reinforcement figure/cm2.5.5验算跨中出最大裂缝密度 双柱间盖梁接短梁进行跨中截面裂缝宽度计算盖梁跨中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组合弯矩计算。 a.盖梁自重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b.上部结构在盖梁中产生的弯矩。 汽车荷载在盖梁中产生的弯矩 双孔三列对称布置 双孔三列非对称布置 d.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弯矩计算值 e.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弯矩计算值 计算系数 带肋钢筋系数 钢筋应力的计算 (4) 换算直径的计算对于焊

36、接钢筋骨架 (5)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计算 (6) 最大裂缝跨度的计算 抗裂满足要求。3桥墩墩柱计算3.1各个墩水平力计算桥梁分为7跨,的先简支后桥面连续铺装的桥梁,采用双柱式加盖梁的柔性桥墩,各墩高度相等都为3.0m。板式橡胶支座在桥墩上双排布置,每个桥墩上布置10个;在桥台上单排布置,每个桥台上5个支座,支座尺寸为,厚度为0.044m,剪切模量1100。3.1.1支座的抗推刚度为:每个桥台上的支座总面积 每个桥墩上的支座总面积 对于桥台上的支座 对于桥墩上的支座 3.1.2 桥墩刚度计算桥墩采用C30混凝土,其弹性模量 1)各墩抗推刚度计算 (3-1) 2)桥墩的抗弯惯性矩为: 3)各墩

37、的抗推刚度为: 4)各墩台组合抗推刚度 (3-2)5)按A种模型(桥垮结构中所有墩、台上面均布支座)计算的抗推刚度组合见表3-1表3-1 墩(台)抗推刚度组合表Table 3-9Combination of Pier (Taiwan) resistance to push stiffness墩(台)号墩高L0(台)-1323334353637(台)-13.1.3制动力的分配1)制动力计算公路I级荷载布置如图3-14。制动力按车道荷载进行计算。 根据桥涵通用规范规定不得小于,取两者中较大者,每座桥墩(台)分配到的制动力则按下式计算: (3-3)3.1.4温度影响力的计算 1)确定受温度影响时温度

38、偏移值为零的截面位置 : (3-4) 则 2)计算各墩温度影响力:a.温度影响力的水平位移量可按下式计算为: (3-5) 式中: b板式橡胶支座顶面所受到的温度影响力为: (3-6)3.1.5汽车荷载引起的垂直力和偏心力矩计算1) 汽车冲击系数 对左侧柱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对左侧柱的荷载横向分布布置如图,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可用杠杆原理画出图3-1 4号墩桥面荷载纵、横向布置及支座反力影响线(m)Figure 3-1 4 # pier bridge deck loa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ayout and bearing reaction force influe

39、nce line (m)求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为 作用于墩顶上的垂直力及偏心初力矩计算2) 现以4号桥墩作为例子介绍计算过程: 可计算得到左侧支座反力 可计算得到右侧支座反力 由此可按支反力的偏心距离e求得偏心力矩 垂直力 当计入汽车冲击系数以及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后,便可得到其中一个墩柱将要承受的最大外力, 即 由于汽车制动力的温度影响力均由每座墩(台)按全宽承担,故为了统一分析将此外力值乘以每座桥墩(台)的桩柱数,本桥为双柱式所以乘以2,即 综上过程归纳得到 令荷载综合增大系数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每座墩的。2)等效水平力计算a墩顶在悬臂状态下和计入非线性效应的总水平位移a,仍然以4号桥墩为例进行计

40、算。 4号桥墩:t=3m H=-120.67KN (逆时针方向) 由于产生的水平位移通向且向左,可以用负值带入公式得到 (3-7) 求得a=-0.0005403(向右)b墩顶弹性初位移 (向左) (向左)c等效水平力 墩顶分担的附加水平力为: 墩顶处附加水平位移为 (3-8)表3-2 初始垂直力N、水平力H及初力矩M0计算汇总表Table 3-2 H initial vertical force and horizontal force and mo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M0 calculation summary table墩台号0(台)1234567垂直力N恒-

41、5974.165974.165974.165974.165974.165974.16N汽-2493.32493.32493.32493.32493.32493.3N =N恒+N汽-8467.468467.468467.46-8467.46-8467.46-8467.46初力矩M0(KN/m)-484.06484.06484.06-484.06-484.06-484.06水平力(A模型)KNK组i/K组i0.0749 0.1417 0.1417 0.1417 0.1417 0.1417 0.1417 0.0749 H制i-18.74 -35.44 -35.44 -35.44 -35.44 -35

42、.44 -35.44 -18.74 温度长度Xi(m)-105-75-45-15154575105-25C温度位移(m)0.015750.011250.00675-0.002250.002250.006750.011250.01575H温315.00 424.95 254.97 84.99 -84.99 -254.97 -424.9507365-315H初=H制+H温296.26 389.51 219.53 49.55 -120.43 -290.41 -460.39 -333.74 a值0.0009386 0.0006904 0.0004423 -0.0005403 -0.0007859 -0

43、.0010316 墩顶位移a00.0005739 0.0003235 0.0000730 -0.0001775 -0.0004279 -0.0006784 am0.000300 0.000300 0.000300 -0.000300 -0.000300 -0.000300 H墩i43.904408 45.503925 47.103443 -42.709367 -39.41537024-36.12137359墩顶处附加水平位移i6.1099E-056.3324E-056.5550E-05-5.9435E-05-5.48514E-05-5.02674E-05墩顶分担的附加水平力41.46 42.9

44、7 44.48 -40.33 -37.22 -34.11 3.2 恒载计算:恒载计算:由前面的计算结果得:(1)上部构造恒重,一孔重:5974.16(2)盖梁自重(半根盖梁):391.875(3)墩柱自重:(4)横系梁重:作用在墩柱底面的恒载垂直为: N=5974.16+84.82+349.5=3463.78 (3-9)3.3 活载计算:(1)公路-I级 a) 单孔荷载:单列车时, , , 相应的制动力:按桥规取制动力应大于90KN,取90.02KNb)双孔荷载:单列车:相应的制动力:T=取制动力为120.68汽车荷载中双孔荷载产生支点处最大反力值,即产生最大的墩柱垂直力;汽车荷载中单孔荷载产

45、生最大偏心弯矩,即产生最大墩柱底弯矩。3.4 双柱反力横向分布计算 1)汽车荷载: 单列车: 双列车: 三列车: 3.5 荷载组合3.5.1 最大最小垂直反力计算(双孔) 汽车荷载: 单列车: 双列车: 三列车: 3.5.2 最大弯矩计算 弯矩计算入下表:表33 可变荷载组合垂直反力计算(双孔) 单位:KNTable 3-3 variable load combination units vertical counterforce calculation (double hole) /KN编号荷载情况最大的垂直反力(KN)最小直反力(KN)横向分布N横向分布N1汽车荷载单列车1.1671.25

46、3882.32-0.167-188.372双列车0.8271.2531250.520.173261.63三列车0.6491.2531148.190.351620.98表34 可变荷载组合最大值弯矩计算(单孔) 单位KMmVariable load combination maximum bending moment calculation table 3-4 KM m. (single) units编号荷载情况墩柱顶反力计算式B(1+)垂直力(KN)水平力H(KN)对柱顶中心的弯矩()0.35H1.561上部构造与盖梁重3336.580002双列车932.820932.8250326.487783.6 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3.6.1作用于墩柱顶的外力1)垂直力: 最大垂直力: 最小垂直力(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