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73751299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97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龙江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黑龙江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黑龙江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鸡西大学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鸡西大学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申报学校: 鸡西大学 申报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 申报级别: 国 家 级 推荐省份: 黑龙江省 2011年10月8日目 录鸡西大学工程测量技术专业I建设方案I一、专业建设基础1(一)专业概况11专业背景12工程测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13服务黑龙江省东部煤电一体化经济区建设14较好的建设基础2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效显著3(二)专业主要优势31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显著32坚持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果43初步实现走出去的校企无缝对接4(三)专业存在的差距41实践育人发展不平衡42培养方式改革有待深化53教学团队建设有待加强,教师

2、培养培训有待提高54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改革有待深化5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一)专业建设目标51以推进校企对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总目标52以强化实践育人,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为目标63以转变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64以建设教学团队,校企共建“双师”团队目标7(二)人才培养目标71人才培养总目标72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83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8(三)教学质量目标9(四)监测指标9三、建设内容11(一)办学方向、特色与中期办学目标11(二)突出落实以“五个对接”、“十项衔接”为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111制定原则与依据11

3、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提高宗旨的指导思想123毕业生现状134围绕“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人才方案构建135“631”课程体系设置156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15(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81创新课程体系的核心专业课程建设182以创新教材,服务课改为内容的教材建设193修订完善教学管理文件194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9(四)教学团队建设24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252骨干教师的培养25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5(五)信息化平台27(六)社会服务28四、改革举措33(一)改革举措33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332深化校企合作,巩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成

4、果333开发核心专业课建设,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344推进评价模式改革,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345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34(二)保障措施341组织保障342政策保障353经费保障354质量保障36五、绩效指标36(一)绩效指标361质量监控指标预期绩效362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绩效指标37(二)建设目标,预期效果,绩效指标和验收要点38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内容4017鸡西大学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概况1专业背景我校地处黑龙江省东部,是我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煤炭产量9

5、700万吨。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推进,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国家和我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建设内容。作为以矿山测量为主要办学方向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将专业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质量的重点专业,对黑龙江省东部煤电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填补矿山测量人才短缺,促进涉煤专业群的建设,带动引领黑龙江省其他高等职业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工程测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工程测量技术属测绘专业类,在我国除专业测绘领域外(此部分只占从业人员的5%左右,如国家和省级测绘局等),95%的测绘专业人员广泛分布

6、于、矿山、水利、地质、铁路、石油等艰苦行业,人才短缺十分严重。 09年,国家公布的就业信息显示,测绘类专业就业率位居全国第二。3服务黑龙江省东部煤电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我校地处黑龙江东部矿区,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主要产煤区10年煤炭产量9700万吨,是我省十二五规划八大经济区之一的东部煤电一体化所在地。与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道路交通相对滞后,十二五期间道路交通建设是十大工程建设之一。另外作为粮食大省,十大工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列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十大工程的第二位。服务地方经济,为用人单位输送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最主要任务4较好的建设基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08年开始招

7、生,现有在校生413人,专业教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1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4人,双师型教师4人。有长期外聘教师6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有实验室2个,校内实训场地2个,拥有GPS、全站仪等各类测量仪器89台套,仪器设备总值126万元。近五年实验室实训场地设施建设(不含仪器设备)累计投资210万元。工程测量专业是在我校建校伊始的老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积淀多年独立出来的新专业。虽然专业开办时间不长,却是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2009年-2010年,澳大利亚中央职业技术学院在与我校的多次交流访问中,曾点名要求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开展合作办学,交流互访中,专业

8、的综合理训一体化实验室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也是我校近几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做的最好的专业之一。09年至今,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由最早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6家,合作开展的项目由最初的地籍测量发展到目前的涉及4大方向12个子项,这些项目涵盖了矿山测量、航测遥感、水下地形、地籍测量和数字测图等。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效显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效显著,是我校特色办学的重点建设专业。到目前为止,先后有08、09、10级共158人通过师徒一对一模式、双向嵌入模式、校企协作模式,参与矿山测量、水下地形、土地调查等12个类别的测绘生产项目实训,学生参加时间在1-7个月,平均人

9、均参加生产实训4个月以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与深化,夯实了基础。两年多的校企合作中,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文明、守纪、勤苦、敬业”的过硬作风,为学校赢得了赞誉,为专业树立了形象。实训中学生感动企业、感动老乡、感动老师、感动同学的事迹不胜枚举。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磨练了意志品质、强化了职业道德教育。树形象,创品牌的效应已开始显现,企业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现象开始出现。(二)专业主要优势1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显著 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强化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是:观念超前,突出技能特色,具有自主设计国内领先的理训一体化实

10、训设施,有一套比较系统完善顶岗实训的制度,这些得到澳大利亚中央职业技术学院的赞佩。 走出去的“厂中校”办学模式已经稳健运行,“引企入校”有了实质性突破。围绕数字城市已与南方数码测绘公司达成实质合作共识。 基于生产项目的校企共建共管的三种模式:师徒模式、嵌入模式、协作模式顶岗实训效果显著。实习实训安全保障与管理初步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野外作业防狗咬、防醉汉、防触电、防溺水、防雷击、应对突发事件和饮食健康安全等系列经验与措施。两年多未发生一起人身伤害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2坚持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果转变培养方式取得初步成果,主要是:围绕生产项目过程的“五个一”工程(一套问题;一套

11、答案;一个项目案例;一个技术总结;一份职场心得)贯穿项目始终。以“理论合格,技能过硬,文明守纪,勤苦敬业”为培养特色,围绕“二八能力”培养和“631”课程体系构建的综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初步完成,企业赞助,校企共同设计的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成果图片展等定期举行,表彰和经验交流每年进行。3初步实现走出去的校企无缝对接初步实现走出去的校企无缝对接,主要做法是:理训一体化教学(模拟技能)和基于校企合作多个生产项目的多循环生产实训和顶岗实训。(三)专业存在的差距1实践育人发展不平衡“校中厂”成效显著,但“引厂入校”刚刚起步,缺少支撑的实训与合作的硬件基础,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还在探索中,校企合作的风险管理与

12、控制还缺少体制与制度保证,抗风险能力较弱。2培养方式改革有待深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还在进行中,典型测绘生产项目(均源于2年多校企合作的生产项目)还在整理精化中,基于项目导向的三门核心课程的开发还在筹划中,这是现实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重要一环, 也是未来基于真实项目校内实训的基础。3教学团队建设有待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有待提高对教学团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教师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校企合作中,人才双向交流,引进兼职教师和教师资源库建设仍有很多工作要做。4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改革有待深化针对“二八能力”培养,围绕“631”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的建立,综合人才培养质

13、量,动态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有待加强。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建设目标1以推进校企对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总目标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立足于鸡西及全省煤炭行业及矿山测量企业的经济发展,通过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合格+特长”、“2+1”订单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以综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内涵,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契机,创新“引企入校”(校企联合共建数码工作站),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师徒式”、“嵌入式”以及“

14、协作式”三位一体的生产实训、顶岗实训模式,通过实践育人,以“理论合格,技能过硬,文明守纪,勤苦敬业”为人才培养规格,把工程测量的“二八”职业能力内化为人才培养的标签式特色。完善体现生产性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以强化实践育人,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为目标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巩固“厂中校”的实践教学成果(师徒式、嵌入式、协作式),增加校企合作数量(长期签约发展到3家以上),拓宽校企合作领域(进军数字城市),创新“引企入校”(校企联合共建数码工作站),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标志

15、,完成多项创新改革,使专业在实践育人方面,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3以转变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转变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学习CDIO(做中学)和Po-Op(产学结合)模式经验,重点推进理训一体、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模式,基于“631”课程体系框架和 “二八能力”培养的内涵建设,基于项目引导的

16、课程建设,基于CDIO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12项标准体系,等一系列综合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多项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果,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先进水平。4以建设教学团队,校企共建“双师”团队目标以建设教学团队,校企共建“双师”团队目标,全面提升团队的教学能力,适应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新要求。通过派人国内外学习,提升团队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工学结合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人员互动交流,提升专兼职教师的“双师”能力,使专职教师“能讲会做”,使兼职教师“能做会说”。通过引进人才,特别是从企业中引进生产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生产专家能手,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通过专

17、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人才选拔、培养的良性循环,为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使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同类院校中达到本省领先,国内先进的水平。(二)人才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矿山测量、工程测量为专业培养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掌握矿山测量、工程测量就业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职业岗位的职业工作能力,适应测绘行业的技术应用岗位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巩固完善基于三种实训模式的配套管理制度与办法,

18、即:离校前的军训制度、学生实训承诺书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顶岗实训成绩考核办法、优秀顶岗实训学生表彰奖励制度、实训期间违规违纪罚则、顶岗实训自愿加选拔办法、定期整训学习总结及经验交流制度等。探索创新以“引厂入校”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新形式、新办法,以企业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和风险管理与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新的贡献。3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做好两个“结合”,落实育人为本。将校企合作和社会实

19、践有机的结合,将技能培养和育人工作有机的结合既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以往校企合作中取得宝贵经验。在校企合作的广阔平台上,一方面专业打造出了自己“文明、守纪、勤苦、敬业”的过硬作风,为学校赢得了赞誉,为专业树立了形象。实训中学生感动企业、感动老乡、感动老师、感动同学的事迹不胜枚举。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磨练了意志品质、强化了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在校企合作中,改革小三学期社会实践模式,坚持在校企合作中,摸索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齐抓共管育人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又一目标。(三)教学质量目标大型仪器设备总值到达300万元;主要仪器人均占有率:全站仪达到0.08

20、3台/人;GPS0.064台/人。教师培养培训水平显著提高,专任教师每年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专业和教学管理水平,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成效显著,核心课完成配套的教材教材教辅编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改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企业满意率达到95%,学生家长满意率达到90%。长期签约的校企合作企业达到3家以上,年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超过100人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四)监测指标以基于学校内部管理和基于用人单位外部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评价体系,将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分为外部质量指标和内部质量指标。由于有些质量指标和

21、监测指标需要通过本项目改革配套,根据现实惯例和一般统计口径,本次建设提出的质量指标及监测指标具体为:围绕专业建设使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率达到100%;学生家长满意率达到90%;使用人单位满意率稳定在95%以上;双证书获得率达到95%;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年底就业率达到95%,双师团队建设率达到93%。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使督导评教合格率达到95%,学生年均参加生产实训达到100天,学生外业操作能力达到93%。(参加3个月生产实训职业能力提高:是指学生的生产效率与现在技术人员生产效率之比。如内业绘图能力定义:假如现场技术人员每百点绘图时间平均为60分钟,学生每百点绘图时间平均为100分钟,则学生

22、内业绘图能力为60。后面指标同)内业绘图能力达到80%,GIS操作能力达到60%。教学质量指标及其监测指标见表1表1 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质量及监测指标现状建设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11年2012年2013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率(%)100100100督导评教优良率(%)909599学生评教优良率(%)808590教师评教优良率(%)909495双证书获得率(%)909295教学团队双师率(%)607080青年教师平均参加企业生产时间(天)304560就业指标初次就业率(%)949595专业对口率(%)899090年底就业率(%)949696就业一年转职率(%)01010

23、用人单位满意率(%)959595家长满意率(%)909090校企合作企业满意率(%)100100100合作企业数量(个)678合作企业签约数(个)123与企业合作项目数(个)444年人均参加顶岗实训时间(天)9295100校企联合办学校内工作站(个)011“引企入校”校内完成的生产项目(个)011能力指标(学生参加3个月生产实训职业能力提高*)外业仪器操作能力(%)909193内业绘图能力(%)707580测绘产品合格率(%)809095测绘产品优良率(%)808285GIS使用能力405055注:参加3个月生产实训职业能力提高*是指学生的生产效率与现在技术人员生产效率之比。如内业绘图能力,假

24、如现场技术人员每百点绘图时间平均为60分钟,学生每百点绘图时间平均为100分钟,则学生内业绘图能力为60。三、建设内容(一)办学方向、特色与中期办学目标以矿山测量和工程测量为人才培养方向,努力培养适应煤电产业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所需要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按照“631”课程体系框架和 “二八能力”培养目标,结合我校“1一0”合格加特长差异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工程测量技术职业能力培养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的要求,在总结和汲取CDIO(做中学)和Po-Op(产学结合)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技能培养为特色,努力探索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短期内把工程测量专业建设成,在同类院校具有

25、较高知名度,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品牌优势的专业。(二)突出落实以“五个对接”、“十项衔接”为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1制定原则与依据紧紧围绕“五个对接”、“十项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的“两个坚持,两个力争”的原则,即:一是立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以路桥和建筑类企业和矿山为对象,坚持工程测量和矿山测量为人才培养方向。二是立足自身办学资源条件,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发扬成绩,将过去好的做法发扬光大,坚持理训一体化教学,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实现特色办学。三是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的不足

26、,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四是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提高宗旨的指导思想理训一体、工学结合就要以综合理训实验室为依托,以理训一体化教学为重点,在校内完成学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准备,通过后续的校企合作,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将学生的“二八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完成全过程控制,培养出学生必备的“二八能力”。理论合格,教学内容组织上精挑细选,做到少而精;在教学把握上点面结合,深度适宜,够用为度;理论考核中难易适中合格为底。技能过硬,充分考虑目前大众教育下的学生实际情况和接收消化理论知识的能力,以

27、传授知识精神为主旨,以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狠抓技能培养环节,以实验室开放为手段,以技能考试和学分为杠杆,通过校内理训一体化教学和模拟实训、校企合作的真兵实练,以校企合作、顶岗实训成果为升华,全面打造学生内外业操作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材施教,学有所长就是要贯彻“1一0”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在保证一般性的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对尖子生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量身定做,引导他们培育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优势和职业技能亮点。3毕业生现状从多方搜集的信息看,目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外业能力不足:识图用图能力、综合判断取舍能力、作业组织协调能力、测量规范理解与把握

28、能力、技术设计书的理解能力。 基础知识与内业能力不足:图式的属性信息使用与理解能力、地籍测量理解与执行能力、内业计算能力、绘图软件熟练与技巧运用能力、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操作能力、技术方案与总结的撰写能力。4围绕“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人才方案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知识模块的主要依据。基本知识:主要有应用数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CAD、建筑矿山等各类工程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毕业生的职场表现,主要由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决定。通过多方调查,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归纳为 “二八能力”(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下的十六种

29、能力),即:职业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与测绘软件应用的能力;具有工程识图的能力;具有测量仪器操作的能力;具有地形测绘,地籍、房地产测量的能力;具有控制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的能力;具有各类工程测量的能力;具有一定的GIS数据库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字化成图,航测控制、航片处理、外业调绘的能力。职业素质与非专业能力:具有自我学习、创新的能力;具有与人交流与表达的能力;具有沟通协调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应急处理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耐苦耐挫的能力;具有敬业的精神。5“631”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一般认为有四种模式:科学导向课程体系(学科知识本为,不直接涉及能力

30、)、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科组织,以能力项目交织)、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围绕项目组织,以学科知识交织)、学徒模式(基于项目过程,较少涉及学科介绍)(图一)。图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根据实际情况,仍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主体(60%),以项目课程体系为辅助(30%),以学徒模式为补充(10%),即所谓为“631”课程体系模式。6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按照“631”课程体系框架和 “二八能力”培养目标,结合我校“1一0”合格加特长差异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工程测量技术职业能力培养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要求,将课程分为基本知识与素质模块和职业能力与素质两大模块,并将差异教

31、育在课程模块中加以细化,以指导具体课程教学尺度的拿捏。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可用课程设置的拓扑关系图(图二)加以说明。图 二鸡西大学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创新课程体系的核心专业课程建设见表2。 表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一览表 (单位万元)序号课程名称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合计完成时间1工程测量技术基于线路测量项目导向,与中铁22局和鸡西市交通局合作,建成CDIO模式的优质核心课。现场调研7652013联合制订课程标准8联合建立能力评价体系8建立教学情境6课程素材库8职业技能训练题库8特色教材和实训指导12教学课件82矿山测量技术基于贯通测量生产过程,与

32、鸡煤集团和下属企业合作,建成CDIO模式的优质核心课。现场调研7652013联合制订课程标准8联合建立能力评价体系8建立教学情境6课程素材库8职业技能训练题库8特色教材和实训指导12教学课件83地籍测量技术基于解析发证工作过程,与六二五公司合作,建成CDIO模式的优质核心课。现场调研7642012联合制订课程标准8联合建立能力评价体系8建立教学情境6课程素材库8职业技能训练题库8特色教材和实训指导11教学课件8合 计194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即“二八能力”, 在“631”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我们拟将矿山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三门课,建成基于项目引导下的课程,即CDIO

33、模式。此项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包括以“二八”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实训条件相适应的教学环节设计。2以创新教材,服务课改为内容的教材建设组织校内外行业专家、教学骨干完善、修订、编写各种类型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等教学文件,编写与课程内容与实施形式相配套的特色的适应能力培养的系列校本教材。3修订完善教学管理文件围绕教学组织,建立修订有关运行管理的文件,全方位覆盖整个教学组织。4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室建设本专业现拥有矿山模型室、测量综合理训室、地下模拟矿山巷道测量实训基地(建设中),前期累计投入达140万元。目前可完成部分基础实训项目和解决校企合作难以解决的定岗实训问题

34、(还有待完善)。为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和质量,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落实校内实训环节,确保与校企合作的有效衔接,计划二年内新建1个实训室,扩建2个实训室。 实训场地建设为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和质量,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落实校内实训环节,确保与校企合作的有效衔接,计划二年内新建1个实训场地。实训室、实训场计划投资详细情况见表3和表4。表3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预算表 (单位万元)序号实验实训室名称建设性质资金投入资金来源2012年2013年合计1测量综合理训一体化实训室扩建84084中央财政省财政2数字化实训室扩建181735中央财政省财政3地理信息实训室新建78996中

35、央财政省财政4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场地新建055市财政合 计220表4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细表 (单位万元)序号实训基地名称实训项目设备名称数量参考单价金额资金投入中央财政省财政市财政合计1测量综合理训一体化实训室(扩建)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使用,基本的角度测量、高程测量、导线测量、交会测量,基本仪器的检验校正。RTK61272363684电子水准仪1222防爆全站仪22.555手持RTK13 33测距30.10.30.3编程计算器卡西欧500.0341.71.7小 计36482数字化实训室(扩建)基本的绘图处理,基本的地形图、地籍图、房地产图、横断面图的绘制,数据属性的入库、整合I7

36、以上高配电脑200.8161635ARCGIS Desktop(单机版+9个模块)1202017监控系统1222小计18173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场地(新建)全面考核测量各种仪器的使用以及测量各种方法和手段设计费10.50.50.55材料费1333施工费11.51.51.5小计54地理信息实训室(新建)数据的入库、检核以及拓扑检查航片的内业处理Virtou Zo及PARB111111196JX-4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及 JX-4软件107703535EPS地理信息系统101.5157.57.5小计53.542.5合计220(3) 以强化行业指导,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内容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我校工程

37、测量专业有校企合作企业六家,其中长期合作的企业有3家。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师徒模式,学生以学徒员工的身份,在公司技术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与企业员工一起从事测绘生产项目,生产用仪器设备学生食宿等均企业承担,报酬等同或于企业见习员工。二是嵌入模式,项目作业主体是学生,企业只配备技术管理人员并负责简单的人员培训,生产用仪器设备由企业提供,在规定的时间各技术标准前提下,按一定的定额,学生以绩效多少获得相应薪酬。三是协作模式,这类项目一般由学校自带仪器设备,在约定的生产定额下,独立完成某个环节或全部的测绘生产任务。实训队伍对分包项目的工期和产品质量承担责任,所有费用自理。(

38、表5汇总了2010年到2011年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概况)表5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基地名称基地类型实训项目项目作业天数接纳学生人数(人/学期)完成时间(年月)1黑龙江省源泉国土资源勘察测绘公司顶岗实习基地加格达奇区城镇地籍调查,嵌入模式421210.6-10.82黑龙江陆贰伍公司顶岗实习基地黑龙江省海林县柴河等4乡镇地籍测量,协作模式451810.10-10.113黑龙江陆贰伍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南乡地籍调查,协作模式341911.4-11.54黑龙江陆贰伍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延寿县地籍测量,协作模式461711.5-11.75黑龙江陆贰伍公

39、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延寿县土地调查,师徒模式382311.5-11.66黑龙江陆贰伍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望奎县建制镇地籍测量,协作模式723611.5-11.77黑龙江陆贰伍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明水县建制镇土地调查,嵌入模式20411.5-11.68黑龙江陆贰伍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明水县建制镇地籍测量,协作模式402411.5-11.69黑龙江省源泉国土资源勘察测绘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安达市益民等10个镇建制镇国土二调,师徒模式321811.5-11.710黑龙江省源泉国土资源勘察测绘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四方山农场等3个农场土地调查,嵌入模式20611.5-11.

40、611南方测绘数码公司哈尔滨分公司专业实训基地国土二调GIS项目,嵌入模式90411.6-11.812黑龙江陆贰伍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鸡东县土地调查,师徒模式602511.8-11.913黑龙江陆贰伍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密山地籍测量,协作模式602511.8-11.914哈尔滨新空间全数字技术测绘有限公司专业实训基地吉林省九台市航测外业调绘,师徒模式20411.5-11.615哈尔滨新空间全数字技术测绘有限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岗地形测量,师徒模式20411.6-11.716哈尔滨新空间全数字技术测绘有限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黑河市像控测量,师徒模式7411.5-11.61

41、7恒瑞地质勘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水深测量,师徒模式25411.6-11.718哈尔滨新空间全数字技术测绘有限公司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虎林庆丰农场土地测量,师徒模式34411.6-11.719名罡测绘公司地形测量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建三江鸭绿河地形测量,师徒模式15211.6-11.720名罡测绘公司地形测量专业实训基地黑龙江省伊春嘉荫地形测量,师徒模式15211.6-11.7所有模式参与实训学生均需签订一份顶岗实训承诺书,校方均需与企业签订一份正式合同。师徒模式和嵌入模式,学生的实训成绩均由企业现场负责人按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实训成绩考核表填写,并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

42、协作项目这项工作由带队教师完成。在进行校企合作中主要的管理办法有,离校前的军训制度、学生承诺书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顶岗实训成绩考核办法、优秀顶岗实训学生表彰奖励制度、实训期间违规违纪罚则、顶岗实训自愿加选拔办法、定期整训学习总结及经验交流制度等。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未来两年深化校企合作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是: 针对过去的经验,将实训中的常见技术问题汇编成册,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常见问题100问,预计今年底完成初稿,12年修订完成。 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安全风险和以往的经验,汇编完成工程测量校企合作安全常识100问,计划分健康饮食安全篇、人身安全篇、仪器财产安全篇、和常见突发问题应急

43、处理几个部分。 将过去校企合作中的典型测绘生产项目提炼成工程测量校企合作案例,并作为任选课工程测量案例分析教材。 探讨在长期合作的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互派人员,互相讲学,双向人才培养与人员定期交流制度,联合开展社会服务机制等。 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研究建立校企合作中的风险管理制度。这些风险是:项目管理风险、学生人身伤害风险、仪器设备使用管理风险等。 作为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使之对同类院校和相近专业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四)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二年建设,引进测绘工程、航测遥感、地理信息等方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3名,中级以上职称硕士学位测量软件工程师1名,专任教师达到10人,培养

44、专业带头人1人,专任骨干教师4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聘任生产一线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8名为兼职教师,培养“会做能教”的兼职教师达到10人,使教学团队中来自企业一线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打造出一支 “会教能做、会做能教”、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中央财政投资6.05万元,省财政投资7万元,市财政投资19万,校财政投资8万,合计投入40.5万元,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培训与学习,更新职业教育理念,开阔视野;通过到德国(重点是Co-Op模式)、美国(重点是CDIO模式)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经验,以及去企业锻炼,参加学术

45、交流等途径,使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等方面带领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能力,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的领军人物。2骨干教师的培养按照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中央财政投资4.5万元,地方财政投资3万元,市财政投资44万,校财政投资25.5万,合计投入77万元,培养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测绘专家型骨干教师。完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共享型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目标与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与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测绘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构建终身

46、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煤炭企业、测绘生产企业行业一线精通工作程序和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与长期合作企业的人员互派和交流制度,稳定聘任一批企业在各个领域和方向的专家能手,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筛选,培养一支“会做能教”稳定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见表6。表6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师培养一览表单位:万元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时间实施地点经费来源(万元)中央财政省财政市财政校财政专业带头人培养国外进修2012德国学习考察4.053198科技服务2012鸡西、四平、哈尔滨11国内进修2013汕头、武汉大学13小 计6.057198骨干教师

47、1课程研发培训、航测遥感、地理信息项目生产项目运营管理2012国内师资培训中心西安科大、吉林测绘一院等遥感地理信息运用单位104骨干教师2课程研发培训、数字化测图、土地规划设计与评估2013国内师资培训中心西南交大、武汉大学、东北农大1109骨干教师3课程研发培训、方案设计、三维数码技术2013国内师资培训中心南方数码测绘公司、香港大学、香港职业训练局4.56.5骨干教师4课程研发培训、三维数码技术、数字化测图2013国内外师资培训中心武汉大学、加拿大19骨干教师5课程研发培训、地籍测量、土地规划设计与评估2012国内师资培训中心南方数码测绘公司、香港大学256小计4.534425.5聘任兼职

48、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高水平测工(技师、高级技师)来校进行实训教学2013253.5小计253.5总计127.55通过“进学校、上课堂、带学生”等措施培养和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兼职教师每人每年要承担一门与技能水平相适应的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学习与培训等措施,使兼职教师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会做能教”的目标。通过专兼职教师开展“结对子”,专职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兼职教师指导专职教师实践,共同参与课程建设,达到专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五)信息化

49、平台建立利益相关者群体参与的第三方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与联系,建立用人单位和就业信息反馈互机制,信息平台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校信息化校园局域网和万兆带宽的外网均已建立,每个办公室,每个学生宿舍均有网络连接。这里所说信息化平台主要是指资源库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及其辐射的专业群网站建设,其任务和功能应当满足如下需求: 信息管理平台(资源库)。包括学习参考资料查阅下载和复习网上模拟测试学习成果两大功能。如测绘图书、测量规范、与测绘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这个平台应是开放的数据库,能够更新录入和维护;试题库建设是这个平台的另一功能,该设计应满足学生

50、日常课程学习,复习考试自我测评,除此之外还应满足学生升本和所需资质证书的需要。资源库是这个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 毕业生就业跟踪平台。主要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基础信息。此外,对信息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各类调查方案设计,都需要有比较专业方法和软件开发。 用人单位信息及反馈平台。主要为学生求职服务而设计。筛选和链接专业招聘网站和学生就业岗位群相关单位网站,是实现该功能的主要任务。 交流互动平台。类似论坛,主要功能有,学生网上评教、心得体会交流等。参与群体为学生、专兼职教师、毕业生、学生家长、关联企业相关人员等。(六)社会服

51、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测绘生产项目。两年来校企合作,工程测量通过协作模式和嵌入模式已累计实现产值超百万元,比五年发展规划提前三年完成规划目标。 与长期合作企业联手,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市场。随着2个实训室的扩建和新实训室的建成,依托东部煤电一体化经济圈与企业携手开发测绘市场,为社会提供综合服务,将成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未来校企合作最主要的形式。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横向科研课题研究。 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对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29鸡西大学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表9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资金分年度投入预算总表单位:万

52、元建设专业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投入省级地方财政投入市级地方财政投入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投 入 合 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合计重点专业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5453.5107.55552.5107.5055000109111220师资队伍建设5.055.510.55661234346818193763.0564.5127.55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30.54575.53234.566.520.511.5329112092102194校企合作信息平台66125497613549232043风险金0005813

53、12310171017实训材料费6.56.51355.5510.552.56.592131619.5535.55小计102.05116.5218.55108110.55218.556565130353570310.05327.05637.1投 入 合 计637.1重点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编号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省级地方财政投入市级地方财政投入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投入合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合计合计102.05116.5218.55108110.55218.5565651303535

54、70310.05327.05637.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测量综合理训一体化实训室360364804800000084084数字化实训室1801801717000000181735地理信息实训室053.553.5735.542.500000078996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场000000055000055小计5453.5107.55552.5107.5055000109111220师资队伍建设进修培训4.0515.05336191938891734.053266.05双师队伍建设14.55.53361515301010202932.561.5小 计5.055.510.5566123434681819

55、3763.0564.5127.55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513183811426134132639专业核心课程建设12.5618.595.514.53.52.56224271643特色教材(多媒体课件)47116511325123141630新课程开发21113459325213111930教改项目2356511325123121224教学资源库55104610415213151328小计30.54575.53234.566.520.511.5329112092102194校企合作信息平台66125497613549232043风险金0005813123101

56、71017实训材料费6.56.51355.5510.552.56.592131619.5535.55小计12.512.5251517.5532.5510.514.52585134649.5595.5532四、改革举措(一)改革举措以推进校企对接、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提升教学团队能服务力、实施第三方评价等方面改革为重点的改革举措有:以推进校企对接、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提升教学团队能服务力、实施第三方评价等方面改革为重点的改革举措有: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构建工程测量专业基于“Co-OP”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突出本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成果,凝练出严谨科学、便于推广交流在全国同类专业有示范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