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思考范文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73739087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思考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思考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思考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思考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思考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思考论文关键词 独立董事;本土化;公司治理;剩余控制权 论文摘要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舶来品”,并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在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滥权、中小股东保护机制缺失等治理背景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行权能力及激励约束机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独立董事可以看成是剩余控制权进一步社会分工的结果,股东拥有终极控制权,独立董事为上市公司的职业监管者,监管的对象是代理问题,而其本身与股东、政府、公众、董事会构成复杂的委托哔代理关系。因此,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过程就是解决独室立董事与本土上市公司各利益主体间的代理问题。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诸如大股东侵占和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大拧股东欺诈中小

2、投资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信息披露失真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秩序。为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经理水平,中国开始探索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值得关注的抢是,这个“舶来品”在中国当前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发达、法律制度并不规范的环境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水验土不服”现象。因此,如何在中国公司治理环境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引入酢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 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是一个法愫律移植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历程典型地表现为法律移植的过程。各国的法律移植的动因一般情况下都是源于些对自身法律制度的缺陷感,而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动该因源于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不能有效解决公司治理中

3、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控股蹁股东滥权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缺失 中国公司治枕理结构的现状就是股权的高度集中,国有股占控制地位,萧上海证券报XX年5月披露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约占64躯%。LOCALhOSt虽然这两年情况有所变化,但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占控制地位仍为主要现象。在“一股暌独大”的股权结构中,控股股东不仅可以凭借“资本多数决”原则影响甚至直接决定股东大会的决议,更可以选择芰代表自身利益的董事进入董事会,从而影响董事会对经理层的选聘。控股股东直接操纵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务,擅权汶专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惟大股东之命是从,董事会决策刿就只会从大股东利益出发,损害甚至侵犯中小股东的

4、利益,董事会变相沦为大股东控制、操纵上市公司的工具。为恁提高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同时邳也是顺应国际潮流,中国试图引入地位、财产和人格都独汊立于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来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引入独肢立董事制度有利于防止大股东滥权或“内部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晒和外部股东利益的行为,从而保护了公司利益。 董揸事会结构失衡 董事会是公司常设决策机关,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董事的素质和董事会的构成决定了董事会的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中国不少上市公司董事会都存在结构不合理、决策水平不高、内部监督不足等问题,表膝现在: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内部董

5、事比例太大。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全部由内部董晏事构成,%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内部董事超过一半1摅。中国董事会中普遍存在着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情况怜,董事会的其中一项职责就是监督制约管理层。现在监督臬者和被监督者由一人担任,自己监督自己显然不现实,导悠致上市公司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形同虚设。而独立董事不仅是独立的监督者,也往往是某方面的专家,他们可以超脱于局部利益之上,站在更高的专业角度考虑问题,提阪出更加科学、可行的建议。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这种独立的“外脑”资源来解决董事会结构失衡问题。 监事会跌失效 监事会是中国公司内部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实始施监督的专职监督机构,公司法明确赋权

6、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业务活动,与董事会和经理层形成制衡囟关系。但从中国的实践经验来看,监事会制度失效现象十迨分严重。在中国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中,监事会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截至2001年4月25日,对沪深两市共有淑1 073家上市公司年报统计发现,有332家公司的蹑关联企业存在侵害上市公司权益的现象,约占年报公布总俪数的31%。但各个公司的监事会公告几乎都用同样的文所字写着:“本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精神,监事会认真履行好了自己的职责,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对董事、经理及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了相应地检警查和监督,没有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寰司利益的行为。”2 二

7、、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实匀施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扉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了董事会的独立决策能力傍,但由于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舶来品”,在中国资本市场挈不成熟、证券市场不规范和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等环境下,族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存在着“水土不服”现象。 德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根棋本特性,在董事会成员中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可以稽从独立的角度帮助公司进行决策,以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乱,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不受损害。理论上讲,独立董事制胶度设计是为了在董事会内部监督制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将控制权转移到代理问题更小的独立董事那里。经理人遣的独立董事,其本身

8、首先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3。独暄立董事制度可以认为是社会分工导致企业的监控权由专业贬的独立董事行使。要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必须有一套泾科学完整的选聘激励机制。但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受到选聘机制、以及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的影响,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大打折扣。中国独立董事很多是由政府部门任命的,或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向董事会推荐,并由大股突东操纵下的董事会“集体讨论”通过。中国首份中国独立董事调查报告:中国独立董事生存现状显示:有63宫%的独立董事为上市公司提名产生,超过36%的独立董桂事为第一大股东提名,由上市公司证监会及其他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股东提名的独立董事人选所占比例很小4。据中国证

9、监会统计,截至XX年6月底,在配有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1/惆3以上的占总数的65%;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1/4诅以上的占总数的82%5。显然,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宇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偏低,独立董事难以独嘿立有效地做出决策判断。 独立董事的“懂事”问题磐 独立董事制度就是引入专业的“监控专家”,维护焯公司整体利益,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独立董事一般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是某一领域的啃专家,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社会影响方面能够保证独立、灏有效地进行决策判断。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在考虑独立董事檎人选时,倾向于选择技术权威,盲目追求名人效应。独立董事中大多是经

10、济学家或技术学家,他们在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但缺乏企业管理实际经验。学者型的独立董事镏缺乏实际经验,在做出决策时往往是凭借理论推断,可能顺导致决策失误。同时,独立董事先天处于信息供给的弱势悖地位。根据上海证券报的中国独立董事现状调查,35%的受调查对象表示,其并没有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蟋知情权,不能获得足够支持自己发表独立意见、做出独立判断的信息。另外,中国独立董事大多身兼数职,都不同层程度地存在着独立董事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据有疯关调查表明,中国1 135家上市公司以每年召开6次珲董事会会议计,独立董事连续3次未出席的占60%,这显然不能保证独立董事履行其应有的职责。独立董事投入公司

11、事务的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大大降低了中国独立健董事制度的实效。 激励和约束问题 独立董事榀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这将导致其无法保证“尽职渊性”原则的贯彻执行。大多数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实行固睥定合同激励,固定收入中不包含风险和激励因素。根据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发布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白皮书显示哌: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2001XX年独立董事津贴平均不到4万元。中国独立董事的津贴并未形成统一的比较合理的标准,独立董事庋的报酬参差不齐、苦乐不均。较好的激励制度安排是将剩知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当尽可能对应,即拥有剩余索取权和疲承担风险的人应当拥有控制权,引入包含风险和激励因

12、素鸳的变动收入合同。 三、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通过分析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背景及存在的问谘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亵 建立科学的选聘机制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袂“生命线”,独立董事的选聘是确保独立董事人格独立和行权独立的重要环节。独立董事的选聘不仅要考虑谁来选见,还要考虑选择谁的问题。在独立董事选聘环节,必须捍艄卫中小股东的利益,使独立董事能够代表公司整体利益。矩我们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独立董事应该由董事会澉下设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在公司章程中必挠须明确独立董事的产生程序,并规定在董事会中拥有董事会席位的大股东在无充分理由或可靠证据的情况下

13、,应充咚分尊重提名委员会的提名以及无董事席位的股东们的意见角,在股东大会上必须无条件地通过独立董事的提名,且不喏得提出反对意见。独立董事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监控公司的正财务业绩。因此,独立董事应该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商战躇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尽量排除纯粹名人或学者担任独立董寅事。 提高独立董事的行权效率 1. 提高候独立董事行权能力,优化知识结构。独立董事的一项重要抻职责是监控公司的财务业绩,因此独立董事应该是既有理庆论知识又有商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尽量排除纯粹名人或学者担任独立董事。为此,中国证监会培训中心应培训独守立董事后备人才,为上市公司提供合格的独立董事人选。琦要保证独立董事队伍具备行使职权和

14、履行职能所具备的知掰识和经验,应从多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非制度建设,要凯进行适当的任前辅导和任职培训,使任前辅导工作制度化酗、规范化。针对某一人的弱项安排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加霖强任职培训工作。 . 规定适当比例的独立董事下限。在中国“一股独大”的特殊情况下,即使1/3的独稿立董事下限也显得偏低,因为就董事会某项决策时,即使蜕独立董事都不同意,根据董事会议事规则是1/2通过,该项决议仍然有效。所以,要使独立董事真正发挥作用,锟需要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至少占据1/2的比例,不然,螅将很难保证独立董事发挥制衡作用,或者规定某些事项必总须由占多数独立董事同意才可以决策。 . 给予信靖息保证。正确、充分的

15、信息是独立董事进行决策和监督的吒前提,在独立董事信息没有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他们能做出判断的公正性就大为降低了。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工作一船段时间后,可通过认识除他们董事中的同事以外的公司中猹其他人来发展出一个非正式的信息网络,甚至有时非正式窬信息网络的作用会显得更为重要。此外,对于公司之外对弃独立董事而言有用的其他渠道还有新闻界、机构股东、公孤司的银行家和了解公司的商业联系人等。最后,独立董事本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相关信息,只有充分发挥了主观积极性,获得充分信息才更有保障。 . 时间保证傧。独立董事投入公司事务的时间和精力过少是影响独立董郭事有效履行职责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制度安排擢上保证

16、独立董事投入公司事务的时间和精力。指导意见瘘采取了两条强制性措施:一是限制兼职。独立董事原则碛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二是独立董事连续潸3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由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予米以撤换。在个人时间和精力均有限的前提下,通过限制独立董事的兼职数量,客观上有利于独立董事投入在每一家任职公司事务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强调独立董事亲自参蕾加董事会会议,乃是对独立董事投入公司事务的时间和精偈力的最起码要求。但仅仅做到每次参加董事会会议对独立刀董事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不应该除了开会就无所事事,他避们需要在公司以及客户和供应商身上花时间,只有这样才贯能深入了解公司业务,为公司增值,实现公司引

17、入独立董驮事的价值。 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埚独立董事本身也是一个代理问题,他作为终级控制权的荆代理人为解决上市公司代理问题而履行应尽的职责,而解艽决代理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1. 激励方面。国外对独立董事薪酬的安排一般做法是:在固定津贴之外支付股票期权;以每年赠予一定数量的爵非法定股票期权来替代每年支付给独立董事的固定津贴,泗固定收入转为浮动收入。中国现有的立法只规定了适当的蛉津贴。但独立董事大都是某一领域里的专家或名人,他们的时间机会成本很高,支付给他们的现金薪酬应该等于他们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为使领取薪酬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深性影响达到最低且又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18、应处理好以下硐环节:领取标准应适当;薪酬的制定要符合正当程序,在公司内部,要经独立董事认可,并由董事会拟订,报告股蕻东大会通过,在公司外部,要在公司年报中予以披露;独怎立董事本人要努力做到经济上不依赖担当董事的薪酬,同侗时建立独立董事任职前的财产状况披露制度。 . 杈约束方面。激励机制可以从正面提供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蟪动力,而监督制约机制则保证独立董事在发挥作用时尽职诋尽责,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独立董事进行必要的监鲕督和约束。建立独立董事的连带责任制度,如果董事会做冤出的是错误决策以至公司不能赢利甚至亏损、企业有违法啦或损害社会利益的事件发生,而独立董事并没有反对或提桅出异议,则应承担连带

19、责任,以提高独立董事失职成本。建立独立董事评估机制,定期对独立董事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对严重失职的予以罚款或取消其任职资格,一旦上岿市公司做出处罚甚至更重的处理决定,就会对独立董事的腰声誉以及人力资本的价值造成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甲了独立董事勤勉谨慎、尽职尽责,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独立搜董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更新.杆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彘92. 2李建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从法圣学和管理学的双重角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杖社,XX. 3谢德仁.独立董事:代理问题之一部分j.会计研究,XX,. 4丁和平苎.我国独立董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技术经济,X邵X,. 5周鲜华,周冬丽.中国上市公司独立疰董事独立性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报,XX,.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