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3717013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安庆宿松县支行尹结红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塑造我国金融新业态,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在此过程中凸显出的操作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声誉和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在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金融业信息化的操作风险、 行业间的关联性风险、 消费者相关的风险等操作风险新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 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信息化健康发展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我国的金融模式产生深刻影响, 互联网金融以其开放的平台、 尊重客户体验

2、、低交易费用、交互式营销等先天性的优势迅猛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20 多家企业获得支付牌照。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去年底今年初出现跳跃式超常规发展, 到 3 月末,余额宝的用户超过 8000 万,集聚资金超过 5400 亿元,累计为客户创造收益达到 75 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为客户创造收益 57 亿元。而随着智能手机客户端的日益普及、 商业银行芯片卡的全面升级、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创新金融业务表现出复杂化、 关联化、精细化的趋势, 同时也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将从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标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引入操作

3、风险管理的新变化入手, 讨论金融业信息化中的操作风险新问题、 行业间的关联性风险问题、来自消费者的风险问题等互联网金融下的操作风险管理新问题, 并在现有管理举措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为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机构的决策选择提供参考,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决定的。 首先,在电子商务体系中, 互联网金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完整的电子商务包括商务信息流,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三个阶段。表现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个方面。银行能够在网上提供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 起着联络双方的

4、纽带作用。 可是,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业主要运行模式。 电子商务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环境, 这种新的经济环境需要金融业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金融业又必须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才能获得在未来的电子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从而金融走向网络化。电子商务使网络交易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控制, 信息获得的成本比传统商务运行方式大大降低。 表现在资金中介作用被削弱, 现现脱媒现象。 电子商务的出现动摇了金融行为在价值链中的作用。 使传统的金融机构失去了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最后,降低成本。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吸引力,建交一个金融网络站。可以每天面对数以万计的

5、用户查询和交易而不降低服务质量,同时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农行专家估计: 银行处理一笔交易的费用, 虚拟形态的网络银行比平均物理形态的分行的成本低几十倍。电子商务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这个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纵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运用于金融产业始于 20 世纪 50年代,但最初应用范围仅局限于银行体系或局域网中,运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国际互联网商业性应用的发展, 传统金融开始向互联网金融转变。 1995 年 10 月,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 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CSFNB,SECURITY F

6、IRST NETWORK BANK 成立标志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真正诞生。互联网金融从此开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兴起。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网络技术全面结合的产物,其包括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金融业务。(二)全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具体表现1 繁荣的网上银行,它凭借低成本,快捷的服务迅速发展。发达国家 85%银行已开始网络服务业务, 像花旗,汇丰,樱花等世界著名的银行集团都有自己成熟的互联网金融部门。2 活跃的网上证券业。最近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的证券交易所通过联网,实现上市股票的相互交易,而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与东京证券交易所, 香港股票交易所,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

7、洲一些交易所也借助网络实现了一天24 小时的证券交易。3、稳步发展的网上保险业。自美国国民第一证券银行首创通过互联网销售保单业务,现美国已有 50%的网络用户, 通过互联网查询机动车辆保险费率, 有30%的用户倾向于网上投诉,英国于 2000 年建立 “屏幕交易 ”网站,提供七家本保险商的汽车和旅游产品。用户数量以 7%速度递增。4、电子货币,信用卡等电子支付产品的广泛应用。英国西斯敏银行和米银行 1995 年开发了智能卡为基础的 MODEEX 电子货币系统。并在伦敦建立国际总部。并向美国,加拿来大推广了这一系统, 大大推动了货币应用。 据 JUPIRER通信公司统计, 2010 年,美国联网

8、商业的营业额为 573 亿美元,其中有一半电子货币,智能卡等支付。5、井喷式互联网理财。 2013 年 6 月淘宝集团宣布支付宝开始进军互联网金融代销货币基金理财后, 其规模实现井喷式增长, 其代销的货币基金天弘基金公司的余额宝瞬间突破千亿规模, 其后屡屡刷新基金理财记录, 随后招财宝、 微理财、活期宝各种宝宝如雨后春笋班出现, 银行业们也纷纷变招应对, 广泛推出对接货币基金的各种“宝” 。(二)、互联网金融特征由互联网金融促进的以上的四方面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 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四大新特征,表现在:1 虚拟化的服务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虚拟化, 互联网金融实行一切交易,服务和办公活动无纸

9、网络化,一切的业务文件,办公文件电子化,电子支票,汇票采用数字化方式鉴名实现了使用票据, 单证的全面电子化, 而交交易信息的传递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通信网进行, 采用数字验证技术和公开密码技术等保证交易的安全可靠, 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往来业务结算。 其次,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虚拟化。金融业可应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络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机构,从事虚拟化的金融服务或者传统金融机构以现有的专用网络与 INTERNET 联网,提供 服务或设立网站。虚拟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信息技术增设虚拟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 金融机构的物理结构和建筑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最后,互联网金融中的交易媒介货币虚拟化。

10、互联网金融中使用的交易媒介是通过信息网络传输的,反映商务活动和金融活动的信用关系的电子数据是不受时空控制的光和电。使得货币在反映经济中的信用关系的同时, 其虚拟性更加突现, 网络货币的流通费用,使用成本低,在计算机的保存的成本也最低。2,模糊化业务边界。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交易工具的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技术使不同金融业务间的信息转换成本大大降低,并为金融机构开展多样金融业务创造了条件, 使原来的金融业务存在的银行, 证券,保险等业务分受到很大的冲击, 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日趋类似, 从而减少了传统金融中各类金融机构针对同一客户的重复劳动,并提供全能型的金融服务,使两者受益

11、。 从此,金融业中的原来以业务为主的板块式分工将在互联网上以客户为中心的条纹式业务综合扎取代, 信息技术将大大的促进金融混合经营发展。3,开放的经营环境。虚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打破传统金融机构及业务网络的地载限制。使得经营活动突破时空局限。 只需设置互联风的终端即可将业务延伸到世界各地。 只需开通互联网金融业务就可以吸引巨大的客户群体, 使得其有能力向其注册地之外向世界各地的潜在客户提供AAA服务,即在任务时候( ANYTIME ),任何地方( ANYWHERE ),以任何方式( ANYHOW )为客户提供 365 天的,每天 24 小时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服务,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或客户通过各

12、身的电脑终端就能随时与世界任何一家客户或者金融机构办理证券投资,保险,信贷期货交易等金融业务, 而在交易中使用的网络货币由于可以摆脱务国货币的束缚(类似金块)而成为国际通行的交易媒介,同时,为市场主体行为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促进金融业务的国际化。4,透明化的市场运行。获取和处理信息都是有成本的,经济主体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的根源即在于交易费用过高。 而实时,快捷的互联网金融交易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 从机时使金融市场运行的透明性极大提高, 表现为交易信息的传递,交易指令的执行, 清算程序及市场价格的形成的透明性, 对金融市场交易者而言的市场充分性, 公开性。在实际生活中, 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上

13、述各方面的透明性较低, 证券市场相对则重透明性较大, 但仍存在具有特权的经纪人参与信息传递和价格的形成, 仍存在具有一定垄断性的清算体系来参与结算。 而互联网金融由于降低交易双方之间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促使直接交易市场的形成,并使市场价格对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透明的, 最终实现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 市场的透明使市场主体能够选择更有利的价格, 增强价格比较和对经济商和监督能力,提高竞争效率, 促使市场交易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时逐渐以透明度低的传统金融机构转向透明度高的互联网金融, 但有关交易者本身的信用况况等信息的透明性则有可能逊色于传统金融活动中交易双方的直接面对面的情况。上述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使互联网

14、金融能够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满足个人及企业客户的丰富个性化金融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各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给各国提出了挑战, 使各国面临着不同的传统的新的金融风险, 上述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各网络经济金融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点。二、互联网金融下的操作风险管理新问题2012 年 6 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2013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 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对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管理办法发布标志着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落地, 为中国银行业监管树立了新的标

15、杆。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 由于内部程序、 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 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种类进行了双维度的划分,一方面将操作风险划分为 8 个业务条线 (包括:公司金融,交易销售,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代理服务,资产管理和零售经纪 ),另一方面根据损失事件类型又划分为 7 个种类 (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制度及工作场所,客户、产品及业务,实物资产的损坏,营业中断及系统瘫痪,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我国银行业引入操作风险概念的时间不长, 对于操作风险的内涵与系统管理体系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 随着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完成、

16、 信息化银行的加速发展,金融业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再加上金融市场全球化、 一体化的趋势,操作风险问题不断增多、 带来的损失日益严重, 此类风险问题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话题。(一)金融业信息化中的操作风险新问题1. 支付方式创新带来的风险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做为基础支付手段的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根据艾瑞咨询 2012-2013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 的数据显示, 2012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 1511.4 亿元,同比增长 89.2%;预计到 2016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 13583.4 亿元。 移动支付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安全

17、性问题已成为阻碍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本文从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主要移动支付模式的安全问题。(1)近场支付的安全问题分析近场支付,是移动终端通过非接触式受理终端在本地或接入收单网络完成支付过程的支付方式。 近场支付是在线下进行的, 不需要通过移动网络, 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依托于NFC、红外、蓝牙等技术实现。近场支付可以用智能手机集成多张银行卡、公交卡、购物卡,或者用金融IC 卡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增加电子钱包、圈存、圈提、IC 卡脱机交易等业务。这些业务给近场交易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技术和业务两方面的安全风险隐患。技术安全方面,目前对金融 IC 卡的攻击技

18、术主要有物理攻击、软件与应用分析攻击和系统攻击等,对 IC 芯片卡的攻击比较复杂、技术难度高,尚未出现此类攻击导致的安全事件。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芯片卡大都是双介质卡( IC 卡和磁条并存),鉴于磁条卡易复制等安全缺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央行规定 2015 年 1 月 1 日新发行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 IC 卡),来自双介质卡的安全问题依然不可低估。 在业务集成方面,基于金融 IC 卡的业务创新中,已集成了多种交易业务,如公交卡、购物卡、交通缴费卡、燃气缴费卡等,一旦交易介质丢失,因业务集成导致的资金被盗将形成连锁效应,直接、间接损失成倍放大。(2) 远程支付的安全问题分析远程支付,是指使用

19、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 与后台服务器之间进行交互,由服务器端完成交易处理的支付方式。 远程支付可以通过网银支付、 电话银行支付和手机支付等完成。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 (智能手机、 Pad等)的快速普及,远程支付已成为客户使用金融服务的重要方式。银行、支付平台、运营商、手机制造商都在积极推动各类远程支付业务的发展。 远程支付的快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便利, 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威胁: 传统互联网交易面临的钓鱼、 欺诈风险尚未彻底解决, 因智能终端系统、 网络环境等自身特点伴生的新型威胁也纷至沓来。在应对传统的网银欺诈方面,面向智能移动客户端的安全软件产品尚不成熟,尤其是对破解并取得系统管理员

20、权限的客户端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第三方软件可能存在的木马程序也不能有效识别。 在应对智能客户端和网络环境安全威胁方面,面临着身份认证局限、客户端环境检测、网络环境安全风险等问题。在身份认证方面,因缺少 U 盾接口,手机移动支付普遍采用的是短信认证、预约码验证及预留信息验证等身份认证措施, 在此方面客户的安全意识薄弱且存在易受到基于客户信息的社会工程学攻击等安全隐患; 在客户端环境检测方面, 尚缺少有效手段完成对客户端的硬件和软件的全面检测, 同时不侵犯客户个人隐私数据且不影响正常的交易相应速度; 在网络环境安全方面, 犯罪分子常利用钓鱼 WIFI 站点或其他攻击手段,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截取

21、或篡改,对客户资金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2. 银行安全防护体系面临的新问题中国的银行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已经形成由自助银行、 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建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 为适应客户需求, 抢占电子银行领域的市场份额, 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却没有同步完善, 在日益翻新的攻击手段和木马病毒威胁下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已因安全防护体系不足造成了重大损失。 黑客组织通过攻击大型金融公司的网站和服务器, 中断正常的金融服务, 删除数据信息, 甚至盗取客户资料, 对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

22、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目前针对金融机构网上业务网站进行的跨站脚本、 SQL 注入等攻击手段日益增多, 客户端木马病毒、 假冒网上银行网站的欺诈技术也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对网银系统的安全防护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3. 银行业务运营系统的风险防控新问题在银行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 银行的业务运营系统集中化的形势下, 单个操作风险问题,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对电子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防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国内和国际银行界爆发的几次风险管理问题, 凸显出银行业操作风险控制方面的新问题。2013 年 5 月 10 日,摩根大通( JPM)宣布公司一位名为 “伦敦鲸鱼 ”的交易员导致公司亏损

23、20 亿美元。事件的原因在于摩根大通的风险控制部门未对该交易员的交易 CDS(信用违约掉期)头寸进行及时审查和控制; 在此之前, 巴林银行就因为一个交易员的违规操作,利用操作监管的局限,谋求不当利益,从而导致这家百年银行破产,这也是促使巴塞尔协议修正的原因之一。 在业务系统集中处理中, 对交易额度的风险控制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操作技术问题, 由此引发的风险问题会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安全事件,暴露了在银行风险管理及当局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 对银行信息化形式下的操作风险问题尚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在应对关键性系统操作上缺乏有效的事前风险发现和事中应急处理机制。(二)行业间的关联性风险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创

24、新中, 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不仅要考虑自身的风险因素, 还要考虑来自相互联系的其他金融企业,甚至是其他行业的风险影响。1. 金融企业间的关联风险新问题统一的支付平台架构是支付方式发展的趋势, 在向统一支付平台发展中, 银行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 金融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增强, 相互之间风险的传导性和对平台安全风险的敏感性大大提高。当前, “超级网银 ”跨行转账管理功能已经成为黑客恶意利用的目标, “超级网银 ”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缺乏对授权查询和转账操作的双方身份验证;授权操作过于简单, 仅需点击授权页面的链接即可在不同电脑上实现授权; 部分银行没有在授权界面中提醒用户设置额度, 获得授权的账户

25、可以无限制转账; 个别银行解除授权的操作比授权更复杂, 甚至只允许被授权账户确认解除。 在金融企业间业务关联性增强、 风险感染威胁加大的形势下, 加强对各关联交易业务的风险挖掘及对综合性交易平台的安全风险防范是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2. 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形势下, 金融业务的开展极大地依赖于互联网技术, 来自于互联网企业的风险问题对金融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互联网企业中, 搜索引擎可以用来进行组织信息, 为金融业务创新和开展提供标准化的信息接口。 金融业务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决定了其容易受到搜索引擎的风险影响。 据社交媒体信息, 2012 年 12 月左右,国

26、内多家商业银行频频爆出客户使用搜索引擎而被引诱登陆假冒银行网站造成资金损失的案件。 此类案件的直接原因是国内某搜索引擎进行了排名算法调整,增加了区域性搜索排名功能,搜索引擎会根据用户 IP 所在地理位置,进化该地区的搜索排名。 搜索引擎推出此创新的目的在于使自然搜索结果更好地满足地域性用户的需求,但同时对部分金融机构产生了安全威胁。在中部和西部的某些地区, 因网络银行使用量和搜索量相对较少, 黑客可以比较轻松地运用一些技术手段, 利用区域性搜索排名的漏洞, 将其制作的假冒银行网站排名上升到搜索排名的前几位。当用户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相应的网络银行时, 就较容易被引诱至黑客制作的假冒网银站点中,因此

27、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风险。3. 电信运营商带来的风险影响在互联网金融中,电信运营商为金融服务提供了接入渠道和部分认证信息的发送渠道,运营商渠道信息的安全性和部分服务会对金融体系的风险产生影响,对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型需要加入对运营商侧服务的考量。在移动支付方式中,无卡支付正在成为主流, 基于手机渠道身份认证的使用越来越多, 支付安全性越来越多地受到运营商渠道的影响。 通过利用运营商渠道漏洞进行的电信欺诈和资金盗窃已经成为电子银行欺诈案件的主要手段之一。 另外,电信运营商的接入渠道做为电子银行的基础设施, 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大地影响着电子银行系统的稳健运营, 来自外包的运营商网络链路风险管理已

28、成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三)消费者相关的风险问题传统的金融监管主要关注宏观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者行为特征在金融业务创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来自消费者的操作风险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互联网金融下的风险管理新问题, 也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1. 消费者的 “操作 ”风险新问题在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活动中,业务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之间的矛盾博弈,需要加入消费者操作行为分析这个重要的要素, 甚至可以说,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行为习惯。随着 3G、无线技术的快速普及,公用和免费 WIFI 也成为电子银行欺诈事件的重灾区。黑客分子利用大众对 WIFI 安全

29、性了解不足的弱点,建立假冒 WIFI 站点,套取客户的银行账号和密码,进行非法活动。近期频繁发生以假冒银行短信提示密码器升级、 诱骗客户登陆假冒银行网站等手段诈骗资金的事件, 已造成了重大资金损失, 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银行声誉和消费者权益。总之,在此类风险问题中, 因银行对创新业务的安全风险宣传不足, 客户对新型欺诈手段了解不足、 相应的金融业务安全防范意识和业务安全使用习惯尚未完全建立,产生了一系列操作风险问题。2. 大数据下的消费者信息安全新问题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数据分享和数据挖掘。随着社交网络、新媒体、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的发展,个人交易数据等

30、敏感信息被广泛搜集,对金融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互联网金融形式下,攻击者可以利用泄露的客户敏感数据信息进行金融欺诈, 对金融业务安全保障提出了严峻挑战。 对互联网金融下的信息及资金安全管理、 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引入金融风险管理的新课题, 需要相关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三、操作风险新问题的管理举措及改进建议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下的风险管理新问题, 内涵非常丰富, 涵盖了金融业及其关联行业、 消费者相关的风险问题等, 对金融企业产品创新和业务运营的风险防控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对此类风险管理问题的现有举措进行了一些分析,并相应提出部分改进

31、建议, 以供银行业和金融监管机构参考, 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一)大力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互联网金融的软件平台和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主要以消费行为方式引进。 金融企业关注较多的消费技术, 而非研制开发和设计技术, 其结果是对国外电子核心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金融安全基础极为脆弱。其中绝大部分涉外资金的重要网络都缺少完备的网络安全防范打措施,这种相对落后的信息技术增大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所以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 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 在硬件设备方面声速缩小与发达国这之间的差距

32、, 提高关键制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我国目前的加密技术,密匙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都落后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大力开发网络加密技术, 这是防范和减少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 提高网络安全性能的根本措施。(二)健全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体系。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网上金融业务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其风险的非行业性和外生性。由于缺乏安全审计系统,金融企业很难发现各种潜在的安全漏洞, 特别是因系统配置不断更新而造成的漏洞以及操作系统本身漏洞。 那么从金融系统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上防范和消除网络安全风险, 搞好金融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 并建立专管理和专门从事防范计算机犯罪的技术队伍落实的

33、相应组织。 全面清理现行计算机安全制度,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新防范制度; 完善业务的操作规律,加强要害岗位管理,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三)加强防范和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制度建设1、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已初步制定关于网上证券交易,计算机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立法,但远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如,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的采用的规则都有是协议, 而涉及的责任认定, 责任承担, 仲裁结果的执行等法律关系难于确定; 交易的数字签名也未得相关法律的认可。 各银行网上支付标准不尽相同, 使用的安全协议也各不相同, 增加跨所支付的难度。 应当借鉴它国成功经验, 在

34、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及时制定和颁布有关法律, 如在电子交易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保密, 禁止用计算机犯罪等方面加紧立法,修改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条文中不适用互联网金融发展成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只有针对问题有法可依,才能为惩治互联网金融犯罪提供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或许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但为互联网金融的规范, 健康发展是有必要和值得的。2、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减少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来规范发展的保障。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人们就会减少经济行为 的确定性预期,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会使这种不确定性预期得到

35、强化, 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正常发挥, 也会增加法律调节的障碍和成本。 网络银行业务在美国得以较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具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根据最新统计, 在发达国家里,企业逾期应收帐款占贸易总额的 0.25%-0.5%,而我国在 5%以上。个人信用体系在我国还属空白。因此,大力培育我国社会的信用意识,客观,公正的企业,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电子商务身份认证体系, 使诚信成为我国社会的道德基础,以减少信用风险。3、加强金融制度建设。为有效控制流动风险,应有效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数量。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和电子货币的种类进行必要的限制。 在确定电子货币发行者时,应当首先考虑电子货币发行的信用等

36、级; 并根据其信用等级决定获取发行电子货币的资格, 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 种类和业务范围。 电子货币的信用等级应当每年进行核定, 考核的指标可以选资本金, 已发行的电子数量及其余额,流通速度,外汇交易额,准备金和存款保险等。此外要对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特别是发行电子货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 必须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进行同等的控制与监控, 对其发行的电子货币余额要求在中央银行存有相应的准备金, 以实现发行者流动性的管理目标。 若能将电子货币和传统货币区分开来,分别制定各自的准备金率,更有利于流动性风险的控制。4、建立发展金融机构的总体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互联网金融体从

37、一开始就根据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分阶段,分系统开发的。 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走的是先建立后规划的路子。由于缺乏开发大规模事务处理系统的经验, 和标准化意识不强, 所开发的各类业务系统缺乏统一的业务规划和信息格式标准。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制定金融业统一的技术标准。 使我国的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统一规划, 商业银行技术准备, 技术规划和商业银行间使用的安全协议。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和统一指标, 增强互联网金融系统内的协调性, 减少支付结算风险, 并有利于其它风险的监测。 有利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督防范

38、,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5、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开放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环境,快捷的交易信息传递强化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染性。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使各国间的市场屏障大大减少了。各国互联网金融业务和客户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巨额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 使国与国之间的风险关系日益加强,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在金融监管包括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金融危机风险控制的国际协调合作日益受到重视, 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这一行列, 监管合作范围由传统的银行业扩展到证券,保险,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等各个领域。监管国际化有利于共享信息,通过协调合作交流提高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和效率, 有效地防范和

39、控制金融风险引起的区域性风暴, 为有效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 建立与国际体系中其它金融制度相适应的体系和市场标准, 并与它国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必要合作,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参考文献:1 梁珂,杨维新。论网络化与我国的金融监管 .理论探索2 王元月,马蒙蒙,彭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在我国的发展。金融教学秘研究, 2002 年第 6 期。3 忻友,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上海金融, 2000 期第 4 刊。4 何光辉,电子货币系统的风险及其控制。金融研究, 2000 年第 11 期。5 .王兆星,巴塞尔落地 银行业监管迎来新标杆 N , 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6月15日6.阎庆民,中国商业银行

40、操作风险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年 4月: 3-47.杜金,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正发生转变N ,金融时报, 2013 年 1 月 25日8 . 中国人民银行,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 S ,2012 年 5 月:29-342010 年读书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二、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

41、个人小书库。2 、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4 、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三、活动实施的计划1 、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2 、 举办读书展览: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 、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 、“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3 、 出读书小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