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检测地主要指标和方法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3627573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室内环境检测地主要指标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室内环境检测地主要指标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室内环境检测地主要指标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室内环境检测地主要指标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环境检测地主要指标和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案室内环境检测的主要指标和方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系别: XXXX专业: XXXX班级: XXXX学号: XXXX姓名: XXXX按照国家标准目前室内主要污染物质危害和指标有五项:氡 :氡存在于建筑水泥、矿碴砖和装饰石材。国家制定了氡含量的国家标准,新建房标准是小于100BQ 立方米, 已建房标准是小于200BQ 立方米。 氡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导致肺癌,它是除吸烟外的第二大致肺癌病因。甲醛: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木板,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质,主要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于1995 年发布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为0.08

2、 毫克立方米。卫生部和建设部制定的居室内标准仍然为0.08 毫克立方米。 但是,公用建筑和其他建筑物的标准为0.12 毫克立方米。氨 :室内氨气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肤的刺激和损害。2001 年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空气中氨浓度为每立方米低于0.2 毫克。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苯 :苯、甲苯和二甲苯存在于油漆、胶粘剂以及各种内墙涂料中。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容易对人体的造血机能造成伤害。卫生部和建设部制定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苯的标准是每立方米小于0.09 毫克。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从广义上说,室内任何液体或固体

3、在常温常压下自然挥发出来的有机化合物都属于TVOC ,TVOC 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TVOC 中除醛类以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萘、二异氰酸酯等,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室内空气中TVOC 浓度限值I 类民用建筑工程为500mg/m3,I 类民用建筑工程为600mg/m3。有关室内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1 、检测方法简介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目前可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及评估,同时也对建筑材料的放射性进行检测,方法完全符合最新国家标准GB50325-200

4、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具体如下:1). 氡的检测:使用 RCM-2氡连续检测仪进行检测。该设备由北京射线应用研究中心制造,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鉴定合格。2). 甲醛检测:应符合 GB/T18204、 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的规定,(用分光光度计检测)3). 氨的检测: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应符合: GB/T1804、 25-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酚蓝分光光度法的规定,该方法为检测数据发生争时的仲裁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具权威性。4). 苯、二甲苯及苯系物的检测:应符合 GB/T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

5、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有关规定。5). 放射性的检测:用 JFY-1 智能化石材放射性检测仪检测。 该产品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核科联环境科技中心监制、生产,为本行业中广泛采用的检测仪器。2 、室内环境污染的治理污染治理主要指甲醛、苯及苯系物、氨的化学污染及污染源的治理,对具有放射性,释放氡气的辐射源,按目前的技术尚难以治理,只能控制使用,严重的只能拆除。1). 化学方法 :目前一些专家研制了各种类型的甲醛、苯、氨去除剂,由于各自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其核心技术都不公开,但从原理上讲大体是利用污染物的化学活性,运用络合反应、 氧化反应、加成反应、中和反应来破坏、分解、中和甲醛、苯、氨及其他

6、有机物(异味气体),反应生成物为水,二氧化碳及无毒的反应产物,最终达到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目的。2). 物理方法 :A.物理吸附技术:主要指用活性炭或活性氧化铝为吸附载体,通过吸附祛除空气有机污染物的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净化机, 该类产品在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对空气中悬浮物颗粒、细菌、 微生物也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使用一段时间应对吸附剂进行调换或活化。B.空气负离子技术: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其典型产品就是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其主要工作原理是: 室内空气经过滤或超滤吸附进入高压电场,在其中被极化,产生臭氧和负离子,臭氧氧化性极强,可分解空气中的油烟、烟雾尼古丁、甲醛、 苯系物等有机物污染物反应成水和二氧

7、化碳,杀灭细菌和微生物,有效净化空气,消除异味 ;负离子能有效地中和带正电的烟尘颗粒,净化度可达0.0001mm,改善空气质量。负离子可调节人体神经和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素有空气维生素之美誉。人体每天需要 130 亿个负离子,而我们的居室空气仅能提供1 20亿个,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 尤其在冬季或开空调关闭门窗时,空气质量浑浊, 交叉污染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C.光催化技术 :光催化技术也称冷触媒技术,以多元多向催化为主,结合超微过滤, 从而保证在常温常压下使多种有害有机物污染分解成无害无味物质,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化成物理化学吸附,边吸附,边分解 ,增加了吸附的污染颗粒种类,提高了吸

8、附效率和饱和,不产生二次污染,吸附材料使用寿命提高了20 倍以上,是上述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D.纳米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纳米高科技材料的光催化技术,光催化剂纳米粒子在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受激生成电子- 空穴对,空穴对分解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水,产生氢氧自由茎,电子使其周围的氧还原成活性离子氧,从而具备极强的氧化- 还原作用,将光催化剂表面的各种污染物破坏,光催化可在常温下将水、空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毒无害物质。传统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实际上只能达到 清新 空气的效果, 大部分污染物无法消除,活性碳空气净化器则受吸附饱和的制约,而光催化技术在家庭空气净化装置中的

9、应用,可以克服上面两种空气净化器的技术局限性,达到更方便更彻底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效果。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光催化剂可利用特殊的光源来活化,光催化剂在反映过程中并不消耗,用光催化技术制成的空气净化器往往同时具备空气过滤(或HEPA 超滤技术)、负离子发生、臭氧发生等功能,因此对净化空气,活化空气,杀菌,祛除有机物污染等都有显著作用。3) 生物方法 :专家研究发现一些植物能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吊兰、非洲菊、金绿箩、芦荟等对甲醛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常春藤、铁树、菊花可分解甲醛和二甲苯,万年青等常青植物能消除多种有害气体。山茶花、月季花、杜鹃等能抵御和吸收二氧化硫。生物方法比较适合轻度污染的家庭

10、,但对中度以上的室内污染则无法起到净化作用。上面介绍了污染物的检测治理的方法、原理,但我们还需要强调指出,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各界人士应该对室内环境污染加以足够的重视,虽然我们能够采用各种方法(如强氧净化、纳米材料、化学药剂治理、生物技术等)来治理室内环境,但是,污染物治理的手段还不是万能的, 污染物严重超标的居室可能要多次治理才能有效,因此对室内污染我们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附录:名称标准检测方法空气中氡浓度GB 50325-2001氡气检测仪大型气泡吸收管空气中甲醛浓度GB 50325-2001恒流采样器GB/T 18204.26-2000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空气中氨浓度GB 5032

11、5-2001大型气泡吸收管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GB/T 18204.25-2000空气采样器 (流量稳定 )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活性炭采样管GB 50325-2001空气采样器空气中苯浓度GB/T 11737-89微量注射器微量注射器热解吸装置气相色谱仪热解吸装置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毛细管柱GB 50325-2001( TVOC )浓度空气采样器吸附管中国室内环境一级资质检测标准表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现代仪器ISTIC -2001年 6 期 彭清涛,胡文祥,张光友 期刊论文 环境科技ISTIC -2009年 z2 期 贾祥焱,张庆松,顾永松 期刊论文 江苏建筑-2009年 6期贾祥焱,孙晋,张庆松 期刊论文 河南建材-2010年 6期吕富春 期刊论文 科学之友-2010年15期刘义和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7期张娟 期刊论文 化学分析计量ISTIC -2003年 3 期精彩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