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设计应用问题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73569893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源热泵设计应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源热泵设计应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源热泵设计应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水源热泵设计应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源热泵设计应用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源热泵设计应用问题1 引言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如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江水及湖泊水中蕴含的低位能源作为热泵的低温侧热源,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水源热泵机组代替传统的制冷机组和锅炉或风冷热泵机组,以自然界的水体作为热泵机组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源,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通常水源热泵COP值在5左右。水源热泵机组运行时对大气没有废热污染,不需要使用带来飘雾的冷却塔,供热时可代替低温热水锅炉,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因此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水源热泵系统可以只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也可以作为空调系统和生活热水的制冷与供热设备。现有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系统可以由

2、一套水源热泵系统替换,特别是对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要求的建筑物,水源热泵的优越性更加显著。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均可以采用水源热泵,小型的水源热泵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但水源热泵应用中有些技术问题应该引起重视的1。 2 水源热泵系统设计2.1 水源热泵空调水循环系统设计 一般的空调水系统,可采用单次泵系统或复式泵系统(一次泵系统与二次泵系统)。系统流量控制可采用定流量控制或变流量控制。复式泵系统中的一次泵、二次泵皆可以采用定流量或变流量控制。为了节约运行费用,二次泵运行应该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深井泵也应采用变流量控制,且最好采用变频控制的方式。北京某公寓闭式地下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3、运行测试表明2,在冬季供暖期二次循环泵耗电量为水泵耗电总量的80%,夏季供冷也有同样趋势。冬季一次泵与深井泵耗电量非常接近,但夏季一次泵的能耗大于深井泵。如果二次泵24h不间断定流量运行,无论环路中有多少台热泵运行,二次泵总处于满负荷工况,影响整个系统的节能。 2.2 水源热泵用深井水系统设计 地下水是宝贵的资源,地下蓄水层的构造、水质等是影响水源热泵深井水侧系统配置的第一个因素。地下水温是影响水源热泵效率的主要因素。地下水温度既是地下水水源热泵的冷凝温度又是蒸发温度。夏季,地下水作为冷却水,水温越低越好;冬季,地下水作为热泵热源,温度越高越好,但蒸发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

4、压缩机内润滑油可能会炭化。综合考虑,地下水温度20左右时,水源热泵机组的制冷和制热将处于最佳工况点。 当采用板式换热器时,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循环水进出口水温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主要是指夏季空调湿球计算温度)及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决定。一般情况下,冷却水的供水温度 要比当地的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高46 ,冷却水的温差为46 ,循环水的出水温度 比冷却水的供水温度 高2 左右,循环水温差取5 左右7-2。 地下水水质是直接影响地下水源热泵机组的使用寿命和制冷(热)效率的第二个因素,也是影响水质处理环节复杂程度的决定因素。要注意水质中的腐蚀性、结垢、混浊度与含砂量 3 。水中杂质在

5、地下属于缺氧状态,与大气接触后会发生改变,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地下水中的2+以胶体形式存在,2+易在换热面上凝聚沉积,促使碳酸钙析出结晶,加剧水垢形成。而且,2+遇到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3+,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絮状物的氢氧化铁沉积而阻塞管道,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当地下水质不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水质处理3 8。一般深井水在使用前,应进行基本的除砂,去除水中的泥沙等。经过水过滤器和除砂设备后再进入机组。目前多用漩流除砂器,也可用预沉淀池,前者初投资较高,后者较低。空调系统多只采用中间水池作基本的沉淀处理,兼作曝气除铁。地下水也可用电子水处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对水体的上的离子施以电磁影响,

6、达到阻垢的作用。 灌抽比是决定回灌井与抽水井数量的重要参数。国内的地下水回灌基本上采用人工回灌,主要有压力回灌和真空回灌两种。真空回灌仅适用于低水位和渗透性好的含水层,现在国内大多数系统都采用这种方式的地下水回灌 4。地下水灌抽比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100%,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地下水回灌技术尚不成熟,特别在含水层砂粒较细的情况下,回灌井极易被堵,回灌的速度大大低于抽水的速度。对于砂粒较粗的含水层,由于孔隙较大,相对而言,回灌比较容易。表1列出了国内针对不同地下含水层情况典型的灌抽比、井的布置和单井出水量情况。 表1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系统设计参数含水层情况灌抽比%井的布置井的流量/(

7、/h)砾石80一抽一灌200中粗砂5070一抽二灌100细砂3050一抽三灌50在国内,回灌井的维护,通常采用回扬清洗的方法来维持地下水的回灌。回扬次数和回扬的时间视含水层的透水性大小而定, 其次要考虑井的特征、水质、回灌量和回灌技术方法。对于中、细砂的含水层,压力回灌每天需回扬23次,真空回灌每天需要回扬1次。回扬时间的确定,以每次抽完浑浊水后出清水为限,一般需要1530min。在停用期,2030天回扬1次。对于一般轻度堵塞的回灌井,可直接用连续回扬的方法处理,直至井的单位开采量和动水位恢复,方可继续进行回灌。在回扬过程中需按时测定井的回扬量、静动水位,取水样分析化学成分等。对于堵塞严重的回

8、灌井,可用回扬与间歇停泵反冲的处理方法,或用回扬与压力灌水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为了清除滤水管的沉淀物和铁细菌,一般对水进行化学处理。用(浓度10%,加酸洗抗蚀剂)处理滤水管的沉淀物,通过水中加药或提高值(加石灰)使之变为碱性水,以抑制铁细菌的生长。回扬和清洗处理都是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大大增加了用户的维护工作量。另外,这种操作对井的损害也很大,会造成系统寿命的降低。 2.3 空调与生活热水同时使用的设计时的系统运行设计 现在有人看好空调与生活热水联用的水源热泵应用方式,并大力推广。据笔者了解,一般冷水机组运行时,只能控制蒸发器侧水温或冷凝器侧水温,二者很难同时控制。市场上的常规水源热泵机组(高温机

9、组除外),其制冷工况下的冷凝器侧水温一般为35左右,难以达到60水温,要达到60水温,必然需要降低机组的COP值,其下降程度不低。制热工况下的冷凝器侧水温,当采用R134a时一般为55左右。因此,两者共用时,将会存在下述问题。 在夏季,当常规水源热泵机组工作于制冷工况时,热水出水温度就会偏低。随着空调负荷与热水负荷的变化,二者之间存在不同步现象,导致空调的除热量不等于热水系统的需热量,而二者水温又必须同时控制,这造成了水系统运行管理上的许多麻烦,如加辅助热源,固定一侧负荷等控制措施。 在冬季,当常规水源热泵机组工作于制热工况时且无冷负荷时,所有空调设备皆需供应热水,空调水与生活水变成一个系统,

10、这样空调系统的供水温度必为热水温度,空调系统设备的放热量就偏大。为了节能,冬季空调水流量应当设计成不等于夏季空调水流量的变流量系统。这一要求导致水泵的初投资增加以及水温差的变化。 在过渡季,空调系统停止工作,热水系统依然要工作。因为环境水温度的变化,热水系统的需热量比较小,当热水循环所需的热量不到热泵主机制热量的10%时,极可能引起机组的自我保护而停机,造成机组系统频繁启动。 分析过渡节、夏季、冬季时水温、冷热负荷、不同的水路连接等因素,可以看出,空调与热水联供的系统水路的工况转换是比较麻烦的,甚至需要很高的自动控制水平,对转换阀门与主机的使用寿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武汉某大厦,选用二台上海

11、开利生产的350A-HP2双螺杆水源热泵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首期工程投入一台。该机组名义制冷量为1135kw,名义制热量为1288kw,输入电源为三相交流电,制冷工况下工作电流为486A,制热工况下工作电流为649A,总运行重量为5553kg,采用R134a为制冷工质。制热工况下热水最高温度达60度,一般为55度,温差为5度。机组同时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为了减少成本,提高能量利用系数,系统采用空调与热水分供的方式,在夏季空调运行时,热水加热系统停止,生活热水靠热水箱的水供应,当热水温度偏低时,关闭空调,主机切换至制热工况,15分钟后切换回制冷工况,切换相应阀门后,进入空调模式。可见,系统转换频

12、繁,温度必产生波动。水流程图如图1。 2.4 水源热泵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调查 水(地)源热泵系统在工程中的常见有冷天气问题、舒适性抱怨、装置问题、频繁自动保护、泄漏、噪声、运行费用、回水井堵塞溢出、装置不合适、防冻问题、建筑密封、控制、地源换热器设计、地源换热器安装、热泵压缩机、热泵换热器、热泵内部控制、水流泵、系统机械设计共19项5。通过对29个实例工程调查后,发现冷天气问题占1.1%,舒适性抱怨0.18%,装置问题0.18%,频繁自动保护1.45%,泄漏0.9%, 噪声0.9%, 运行费用1.45%, 回水井堵塞溢出0.18%, 装置不合适0.36%, 防冻问题0.54%, 建筑密封1.1

13、%, 控制问题1.63%, 地源换热器设计0.72%, 地源换热器安装0.54%, 热泵压缩机0.36%, 热泵换热器0.36%, 热泵内部控制0.72%, 水泵1.1%, 系统机械设计2.18%。 可见,控制问题、频繁保护、系统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3 结论 水源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设备,用它组建的系统,初投资与常规空调系统相差不大7,标准煤能耗与火电及水电相比耗量少6,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应该从水系统设计上充分发挥它的技术优势,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减少运行费用,针对不同的水源特点进行不同的处理。当采用深井水时,水质处理与回灌带来的影响不可忽略。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时,一定要详细了解热泵不

14、同状态下的温度参数与调节能力,否则将会导致系统运行管理不善,问题多多。图1 水系统流程图 参考文献1 田刚,李晓东,陈申迅.水源热泵在空调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2):230-233 2 陈超,倪真,李小军,等.住宅建筑中闭式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暖通空调,2004.34(6):72-77 3薛玉伟,李新国,赵军,等.地下水水源热泵的水源问题研究.能源工程,2003(2):10-13 4邬小波.地下含水层储能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回路与回灌技术现状.暖通空调,2004.34(1):19-23 5张群力,王晋.地源和地下水源热泵的研发现状及应用过程中的总是分析.流体机械,2003.31(5):50-54 6姚镝,王建华,李波.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的能量评价.矿冶,2004.13(1):117119 7郎四惟,徐伟,冯铁栓,等.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用若干问题探讨.暖通空调,1996(1):15-19 8高湘,张建锋.给水工程技术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 9王增长,曾雪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