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3514183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州新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新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新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广州新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新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NEW GUANGZHOULIBRARY广州新图书馆这次认知实习我选择的场地是广州新图书馆,为什么选择广州新图书馆呢?因为,在我看来广州新图书馆是广州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提供给大众的文化聚集地,更是已一件艺术品,一个经过精雕细琢的建筑杰作,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广州新图书馆进行一次比较深入的探索。首先,要了解广州新图书馆就得先了解他的由来。广州图书馆是由广州市政府设立、为所有公众服务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机构,以纸质文献、音像制品、数字资源等各类知识信息记录的收集、整理和存储为基础,提供资源借阅与传递、信息咨询、

2、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化展示和数字化网络服务及公众学习、研究、交流空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 新馆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82万册(件),阅览座位4000个,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500个,有线网络节点4000个,无线网络覆盖范围100%,是一个集学习阅读,信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全环保,具有鲜明时代风格和岭南人文蕴涵的图书馆,是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具有文献存储,文献传递,文化教育,信息导航,信息加工,图书馆学研究,对外文化交流等7项功能。了解了广州图书馆的由来以及配置情况,下面我将对其进行一个细致的建筑分析。新馆相关介绍1. .场地分析

3、2. .设计理念3. .交通规划4. .外观造型5. .结构设计6. .空间设计7. .景观系统8. .总结分析1.场地分析广州图书馆新馆坐落于珠江边上、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交汇处的花城广场。花城广场是广州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城市客厅”,而广州图书馆正是这“城市客厅”的文化窗口。广州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与周围文化建筑的融和. 及以小蛮腰为中心的新城轴线的呼应关系, 以APM线为中心,形成了类似镜像共生的呼应。纵观整个海珠广场,所有的建筑都有其特立独行的一面,或者大气磅礴,或者婉约精致,广场广阔的地理条件使得其拥有很好的视野,使得我能够很好的的360度观察到广州图书馆以及其他的建筑。

4、反观如果将广州图书馆放置于城市中比较拥挤的地区,反而其标志性的外观就不能完美的体现出来,周围拥挤的街道以及高楼大厦都阻碍了观赏性,并且坐落于海珠广场的最大便利在于整个环境比较安静,噪音的最大制造者不是人而是来往的车辆,而海珠广场很好的拥有了这个条件,完美的避开了吵闹的车流。广州图书馆充分的利用场地的位置和形状, 采用以东西为长向的L型布局方式并使之与规整体量的博物馆之间, 形成碧水绿波的入口广场,此广场既为图书馆的正面入口. 又有机地融和了2个大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关系,采用东西布局, 确保了图书馆的南北朝向,满足各主要空间的自然采光通风要求,北侧体量线与相望的少年宫进行统一设计. 加强互相之间的

5、呼应关系。周围的广州大剧院,省博物馆,还有少年宫,虽然形态各异,却都是新兴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很好的一种传承与延续。2. 设计理念创意之源美丽书籍每当我们将装帧得颜色各样的书拿到手上时, 可以感受到和书籍内容相称的重量感,散发着纸和油墨的芬芳. 一册一册. 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内容. 整齐而安静地排列在书架上. 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和知识的气息像美丽心灵一样,因而,广州图书馆的设计灵感便是来自我们日常阅读的书籍,而这恰巧的迎合了图书馆的这个主题,以书为设计灵感。 广州图书馆的场地原型是一个南北约6Om .东西约1OOm .充满了理智的体量,在这个体量上进行分割寓意受到重力,摩擦等自然力的流动

6、作用后形成书所特有的优雅造型,这, 就是本方案设计的建筑雏形.之-造型分割线的位置,角度,深度均以保证图书馆建筑所必须的适当进深. 满足大开间平面的各个方向所必须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为前提充分考虑广州的气候,风土特征进行计算和设计.这个巨大的图书馆, 又作为一册物理性的书来进行造型设计,外观采用石材的随机堆砌, 让人联想堆积起来的书本, 或者感受到文化的历史层积, 石材的硬固表情, 好像书的封页一样以朴素的外观引诱人们去走进和探索开放的砍痕, 是书被翻开的页. 是知识的发现和惊喜.透过体量的分割. 可以看到巨大的书架, 整齐地排列着书籍,当你把她看成一页书时, 似乎又可以感受到她就像书页上一排

7、排的活字和插图。当进入这个图书馆时,如同遨游, 漂流在350万册开架图书所形成的书山,书谷中, 享受一趟探索文化的安详旅行。骑楼-岭南特色所谓骑楼, 是一种商住建筑,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具有遮风挡雨、遮阳凉爽的特点,很好的结合了西方建筑,非常适用于岭南地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广州图书馆正是引用广州地区典型的骑楼下空间. 对各主要入口进行挑高设计. 在室内与室外之间形成空间的自然过渡。3. 交通规划车辆入口:对于广州图书馆在城市干道的接流设计中,其在 地面上布置北,东各一处入口, 地下则布置在西侧,各入口自成系统的同时均有

8、连通, 方便停车场的统一管理与使用。普通群众入口:在地面层将步行者的主要出入口设计在用地西侧, 面对正面的文化艺术广场,与公共交通的组合连接主要设计在地下1层,通过下沉式庭园,开放式大阶梯等建筑设计手法, 将建筑的地下层及地面层加以连接. 形成连通的空间整体。工作人员入口:在建筑北面设置内部人员专用出入口. 在基地背面设置服务车流入口,在地下层分别设置货物装卸平台。各入口分配合理,处于不同的平面和方向,合理的分流了车辆和人群,从广州图书馆的交通流线规划上可以看出一个建筑的空间流线规划是多么的重要,他从侧面影响到了人流量的多少和对紧急事件的处理办法。4.外观 造型广州图书馆的外观造型参考了 之

9、字造型,以书籍的形状为模板,同时运用石材作为其建筑表皮,整体的造型给人以非常现代却又稳重大气的感觉。建筑的南北立面设计为层叠的墙面肌理, 寓意书籍的重叠和文化历史的沉积,墙面考虑使用石材, 体现建筑的稳重性格,东西方向采用墙体为主形式避免南方地区夏天强烈日晒的影响,在视线的适宜高度进行开窗. 在满足眺望视线要求的同时, 减少幕墙建筑由于日照所导致的大量空调能耗,具有较大厚度的层叠外墙, 形成合理的遮阳系统, 可以有效地阻挡夏季强烈的直射日光保证阅读的高度舒适性。同时,我观察到,广州图书馆完美的运用了玻璃这一非常具有现代感的材料作为其建筑表皮的一部分,整个建筑以石材为主,玻璃为辅,在其正门的入口

10、处全部以通透的大型玻璃为材料,一方面使其造型美观化,另一方面合理的运用了 之 字造型的空隙,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采光,走进其中通透的中庭给人以非常广阔的视野,可以很好的将室内结构看清,在我看来,玻璃与石材的运用可谓是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5.结构设计结构采用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系统, 外周柱子主要布置在分割缺口处内部采用约9m柱网作为结构设计的基本模数,在分割缺口处采用有大梁的框架结构,在建筑内部一般位置采用在短方向设立大梁在其直交方向布置小梁板方式。最上部的2个分栋间在3个地方通过钢架子予以相连. 承受各栋倾斜造型所产生的倾斜轴力,覆盖分栋间地下部的大屋面. 采用柱距25m的钢结构体系,连接桥也采

11、用钢结构.一侧为固定端.一侧为滑动端以吸收各栋之间的位移南、北楼 外形上均呈平面圆弧、竖向倾斜,南楼结构框架向内倾斜817,北楼向内倾斜810、向外倾斜512,两侧也随建筑扭转而倾斜,结构设计利用南、北楼各自相对倾斜的特征,在层8设置连杆和局部楼面连接,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6. 空间设计内部空间的设计:现代图书馆空间的灵活性空间体块化趋势日渐明显,因为一个良好的中庭空间不仅能够提供很好的采光,更能够构建一个流畅的交通空间和视觉空间。广州图书馆的中庭设计很好的缩短交通流线, 增加了流动性和灵活性,二侧小中庭及天窗采光也和中庭形成呼应,使空间多元化。公共空间的设计:入口大堂1.以玻璃幕墙围

12、合的高大空间2.自然采光和风景充分引进室内3.与广场的水景、雕塑空间上融为一体4. 对外服务中心。整体感觉给人以流畅通透的感觉,内部的交通感觉并不像外表看似的复杂,进入内部后很容易区分南北两侧楼。阅览空间的设计空间的多样化有助于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所需要的空间,而广州图书馆的空间设计非常多元化,但是却不杂乱,读者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阅读空间,图书馆很人性化的将一楼设置为残障人士阅读区,同时我也观察到,图书馆内没有台阶或者太大的高差,这都是为了残障人士也能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感。同时,一楼更多的设置了杂志报纸期刊的阅读体验区,因为我观察到这些区域的读者大多为一些中老年人,一楼的地理条件能很好的为其提

13、供一个便利性。7. 景观系统广州图书馆在西侧设置宽敞的入口广场,在入口广场设计并列有序的水景及绿化,,体现南国建筑灿烂明媚的特点. 结合景观序列, 布置连续的雕塑群组强调图书馆建筑的性格特征。在外环境规划上地面处理采用随机的条纹分割手法. 有序均衡地布置水面.铺石和绿化. 并通过按同样序列布置雕塑群组使广场整体形成巨大的环境景观艺术. 体现图书馆建筑浓厚的文化气息。水景的一部分水面通过采光顶棚和下沉式开口充分引进自然采光及通风. 满足地下空间的舒适使用和现代建筑的节能要求。在建筑之字形屋顶上布置屋顶花园通过植被的隔热作用减少建筑的能耗. 花园的几何构图与地面广场为同样序列. 将建筑与大地景观融

14、为一体。8. 总结分析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说书是一艘满载知识的航船,那么图书馆便是它的避风港。在图书馆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乐趣。从杂志到报刊,从当代小说到古典巨著,从名人访谈到纪实传记,从一些商业指导到心理刊物,图书馆里应有尽有。歌德曾说过“读一切好书就如同是跟高尚的人对话”。钱钟书、张爱玲、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罗曼罗兰在图书馆,总能找到可供我们从中吸取滋养心灵的养分:牵动于雾都孤儿的奥利弗那悲惨、可怜人生;惊叹于基督山伯爵那酣畅淋漓的复仇故事;陶醉于雨巷诗人丁香一样慢慢行走的姑娘。在书籍中可以找寻到一种心底里的慰藉,用以弹去曾经岁月的尘嚣。这次对广州图书馆的一次细致分析也让我更加了解认识到了一个伟大建筑的必要性,广州图书馆我已经去了不止一次了,每每漫步在广州图书馆,闻着从书里散发出来的味道,听着别人翻书时的那种从容稳重,享受着那一份沉寂,欣赏着这一美妙的建筑,这种感觉是难以言表的。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