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s**** 文档编号:73512461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财务分析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财务分析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财务分析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 . 财务分析方法探讨摘要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与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与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与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

2、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与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关键字:财务分析;报表;经济管理;经济组织AbstractFinancial analysis and reporting based on accounting data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based on analysis using a seriesfpecialized techniques and methods, enterprises and othe

3、r economic rganizations of past andpresent related financing activities, investment activities, business activities, distribution of activities,profitability, Operating capacity, solvency and growth capacity of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tatu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It is for the companies to inve

4、stors, creditors, business operators and other concerned organizations or individuals that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in the past, the evaluation enterprise status, predict the future to make the right business decisions based on accurate economic information or applied science. Financial analysis and

5、reporting based on accounting data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based on analysis using a series of specialized techniques and methods, enterprises and other economic organizations of past and present related financing activities, investment activities, business activities, distribution of activit

6、ies, profitability, Operating capacity, solvency and growth capacity of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tatu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It is for the companies to investors, creditors, business operators and other concerned organizations or individuals that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in the past, the evaluat

7、ion enterprise status, predict the future to make the right business decisions based on accurate economic information or applied science.Keywords: financial analysis; statements; economic management; economic organization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可翻译 50 多种语言 Es ist sehr interessant! s t La voiture escargots r

8、ouge haydi gidelim nazdar! hoje est ensolarado Je ne sais pas ! Wie bitte? Buongiorno Principessa! Je parle un petit peu franais. Ich bin vierzig Jahre alt Hjelp! hello Vr s snill Wie heien Sie? . dti Pardon ? mijn vriend miracoloso Cmo ests? ! Wie gehts?使用“Google 翻译”,您还可以:目 录摘要33Abstract34目录35第一章绪论

9、36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36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371.3 本论文的主要容38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38第二章财务分析概述392.1 财务分析定义392.2 财务分析的特殊性402.3 财务分析的容402.4 财务分析的主体402.5 财务分析的目的42第三章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指标433.1 财务分析方法体系433.2 目前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44实例145实例2493.3 财务分析指标51第四章财务分析方法探讨534.1 目前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534.1.1 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534.1.2 报表数据的的真实性问题534.2 分析方法的局限性544.3 针对财务报表的局限性的办法5

10、44.4 分析方法的改进554.5 财务指标的改进554.6 对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56实例358总结59致60参考文献61第一章 绪论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财务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的目的是银行家对贷款人的信用调查和分析,借以判断贷款人的偿债能力。现代财务分析早已不限于初期的银行信贷分析和一般投资分析,全面、系统的筹资分析、投资分析、经营分析成为财务分析的基本领域。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财务分析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财务分析在实践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理论研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Harry G. Guthmann在1925年出版的

11、财务报表分析和Stephen Gilmain在1925年出版的分析财务报表, 标志着财务分析学科的建立。从那以后,人们对财务分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涉与到财务分析的容、方法、指标、应用等各个方面。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在帮助管理当局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投资者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百年来,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对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美国经济学家、管理专家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始更多被关注的是财务报告,管理当局讨论与分析是美国对财务报告的一个卓越贡献。威

12、廉克利斯等人在管理当局讨论与分析:英国和美国公司实务评价一文中,将现有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的42个英国公司与42个美国大公司做了比较。研究显示,英国公司提供的报告信息量更多,并注重风险与不确定性方面的分析,以与更多前瞻性的信息。英国的做法更符合SEC鼓励报告前瞻性信息的精神。这时财务分析的必要性已经被间接的提出。简式年度报告:一剂克服信息过剩的良方的作者J.迈克尔.库克(财务基金会主席)与迈克尔.H.萨顿(美国证监会的首席会计师),他们以通用汽车公司和其它公司为例,回顾了简式年度报告漫长而曲折的变迁之路,指出年度报告的核心在于以可理解的方式把关键信息有效的传递给股东。而财务分析恰

13、恰有此项功能。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财务分析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就在他的财务报表比率分析论著中运用了流动比率、净资产/负债、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存货、销售额/应收账款、销售额/固定资产、销售额/净资产七个财务报表比率指标,以便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西方理论界关于财务分析的围的争论,其观点多种多样,比如:Leopold A. Bemtein & John J.Wild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应用与解释和Clyde P. Stikney财务报表分析战略展望中,认为财务分析容应分为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两大部分,会计分析实质上是明确会计信息的涵与质量,即从会计数据表面提示其

14、实际含义;财务分析则在会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专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成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与成果的全面、准确评价。而Erich A. Helfert的财务分析技术管理与计量企业绩效的实践指南,认为财务分析围应重点放在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上,在此基础上从经营分析、投资分析、筹资分析、价值评估分析几个方面,应用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事实上,在现阶段财务分析在许多方面仍还存在许多争论。目前我国有关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也日益增多,但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长期以来企业基本是以经济指标考核企业计划完成情况,基本不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所以我国财务分析的

15、成熟理论较少。早期的财务分析,主要是由在中国的一些外国洋行和中国金融资本家,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所进行的。他们的财务分析侧重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很少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进入90年代以后,一些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经济学者与财会工作者开始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围绕着财务分析设置了一些方便企业考核的指标体系,比如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2007),包括了27个财务指标的数据,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分析体系,更方便于企业财务分析进行横向比较。目前,财务分析己与企业评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国专门介绍财务分析的著作较多,但仍是百家争鸣,金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先治财务分析,等等。前者较早地提出了现金流量分析,后

16、者在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目前更多地学者是将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联合起来对企业进行“诊断”,比如高立法、腾达的企业经营分析与效绩评价与高立法、曲云翠企业财务诊断与治理。财务分析所提供的正确、完整财务分析资料,可以检查财会法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促进企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维护投资者、债权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还可以解决企业间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有效运转。我国财务分析存在若干局限,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给我国财务分析的改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财务分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就我国来看,仍然存在

17、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在写论文之初,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实中一些经典的案例对财务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这样可以理论结合实际,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而且更有收获,简单的说我主要用以下几个方法展开我的毕业设计:(1)选择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企业,对其财务报表等进行分析。(2)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3)善用工具书,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会借助网络、老师、图书馆的资源去解决。1.3 本论文的主要容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容:财务分析背景意义,财务分析的的对象和目的,财务分析作用,财务分析的主体,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的方

18、法,财务分析方法的改进。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 第一章对论文的背景、方法和容进行简单的述,是我选题的出发点和目的。(2) 第二章介绍财务分析产生的原因,以与对象目的等基本知识。(3) 第三章从财务分析的方法中提炼升华出关键因素,对其进行改进。第二章 财务分析概述2.1 财务分析定义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与其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对于财务分析的定义归纳如下:)财务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财务分析是在企业经济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

19、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财务分析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财务分析的涵、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作用、财务分析的容,到财务分析的原则、财务分析的形式、财务分析的组织等,都日趋成熟 )财务分析有健全的方法论体系财务分析优专门的技术方法,如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都是财务分析的专门和有效的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有系统客观的资料依据最基本的资料是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财务分析的目的受财务分析主体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的制约 从财务分析的服务对象看,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部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贷款决策、赊销决策等有着重要作用。 从财务分析的职能

20、作用来看,它对于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评价都有重要作用。 关于财务分析的定义,还有多种表达,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Water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技术。美国纽约市立大学LeopoldA.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的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2.2 财务分析的特殊性由于需求者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对于财务分析的要求也不同。这点企业在组织财务分析时,必须要适当地加以考虑。首先,就企业所有者而言,作为投资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而对

21、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关心的是企业股息、红利的发放问题,对于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则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长期利益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其次,以企业债权人来看,债权人最为关注的是其债权的安全性,因此他们需求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第三,就企业经营决策者而言,他们则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与社会贡献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予以详尽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与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规划和调整市场定位目标、策略,从而进一步挖掘潜力,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第四,就政府管理机构而言,在关注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

22、虑社会效益,在谋求资本保全的前提下,期望能够带来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因此,在考核企业经营状况时,不仅要了解企业资金占用的使用效率,预测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有效地组织和调查社会资源的配置,而且还会借助财务分析信息,来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违纪、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对企业的发展后劲以与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进行分析考核。2.3 财务分析的容1、资金运作分析: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与财务制度,预测并监督公司现金流和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为公司的资金运作、调度与统筹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持; 2、财务政策分析: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分析并预测公司的财务收益和风险,为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管理政策制度的建立与调整提供建议;

23、 3、经营管理分析:参与销售、生产的财务预测、预算执行分析、业绩分析,并提出专业的分析建议,为业务决策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 4、投融资管理分析:参与投资和融资项目的财务测算、成本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活动,配合上级制定投资和融资方案,防风险,并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5、财务分析报告:根据财务管理政策与业务发展需求,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投资财务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公司财务决策提供分析支持。2.4 财务分析的主体财务分析的主体,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投资人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

24、投资人即普通股东。普通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们所关心的,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与风险等。 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与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 2、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 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债权人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债权人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与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为什么需

25、要额外筹集资金; 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 3、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 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经理人员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 经理人员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经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部信息。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 政府机构有关人士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其他人士其他人士:如职工、中介机构(审计

26、人员、咨询人员)等。审计人员通过财务分析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财务分析领域的逐渐扩展与咨询业的发展有关,一些国家“财务分析师”已经成为专门职业,他们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专业咨询。 2.5 财务分析的客体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三类。 筹资活动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借款,以与利用部积累资金等。 投资活动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是企业基本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27、经营活动是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 企业的三项基本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在业绩评价时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 财务分析的起点是阅读财务报表,终点是做出某种判断(包括评价和找出问题),中间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由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财务分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财务报表分析不同于企业分析、经营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等概念。2.5 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进行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

28、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财务分析的目的受财务分析主体的制约,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财务分析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分析的具体目的,财务分析可以分为流动性分析、盈利性分析、财务风险分析、专题分析(如破产分析、审计人员的分析性检查程序) 第三章 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指标3.1 财务分析方法体系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则是指进行财务分析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 ,是完成财务分析目标的重

29、要方式和手段。没有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 ,将无法提供有用的财务分析信息 ,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因此 ,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容。3.1.1 财务分析方法体系要求1 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应具有科学性 经营的重心在于管理 ,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企业能否完成其经营目标 ,关键在于其经营决策是否正确。而决策的正确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财务分析人员是否提供了真实、可靠、有用的财务分析信息。如果财务分析人员采用的分析方法不科学 ,提供的财务分析信息就不可能准确、真实、有用 ,甚至是错误的。在这种错误的、不正确的信息导向下 ,决策者不可能制订出正确的、有效的经营决策。

30、因而 ,经营者也就不可能完成其经营目标。 如果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没有采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财务分析 ,也将不可能获得有用的财务信息 ,同样会影响他们决策的正确性。因此 ,各类财务分析人员应该选择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 ,以保证获得有用的财务分析信息。近代数学的迅速发展 ,出现了专门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分析的应用性科学。比如概率论、数理统计、函数分析、线性规划分析等。在财务分析中 ,大量运用数学模型 ,有利于推广电子计算机处理财务信息 ,有利于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增强财务分析信息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2 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应具有实用性 在建立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时 ,应根据

31、企业外财务分析人员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以与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要 ,选择那些既科学又实用的分析方法。不宜把玄乎的数字符号和数学计算过分地用于财务分析中 ,那样既不便于操作 ,也分析不出有用的财务信息。我们只有同时考虑科学性和实用性 ,才能建立出一套有利于完成财务分析目标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3.2 目前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1) 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一样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

32、下三种方式: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一样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与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有两种方法: (1)定基动态比率。它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2、会计报表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一样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

33、化的一种方法。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这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但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应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实例1:即根据企业或企业中各个部门过去的员工数量变动状况,对未来的人力需求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其步骤

34、如下: 1.确定适当的与劳动力数量相关的组织因素。该组织因素与组织的基本特性直接相关,以便根据这一因素来制定组织规划, 所选因素的变化必须与所需劳动力数量的变化成比例。由于时代监控公司是生产型企业,组织因素为销售额。 2.把过去的趋势直接导向未来是以时间因素为唯一变量的,找出过去的劳动力量与过去的组织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该公司的数量关系为2001-2005年的销售额与劳动生产率。 3.确定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利用收集到的一定时期的组织因素与劳动力数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的生产率变化和组织因素的变化$作出修正$预测未来的变化。根据前几年的趋势,预测未来几年的劳动生产率不变。 由上表可知,根据公司发

35、展战略中的经济指标,在2008年销售额达到3-4个亿,预计2008年销售额将达3.8亿.从2006-2008年3年中每年增加销售额0.5亿的数量趋势作出以下预测。 根据2005年的劳动生产率=23500220=106.81万元/人,预测2006-2008年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2006年的预测人数=28000106.81=262;2007年的预测人数=33000106.81=309人;2008年的预测人数=38000106.81=356人。 通过上述方法,可预测出公司到2008年员工需增加(356-220)=136人。 (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

36、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 1、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某个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 利用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效率比率。它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3、相关比率。它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

37、关系。如流动比率。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业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但采用这一方法时对比率指标的使用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比项自的相关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把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 (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运用比率分析,需要选用一定的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通常而言,科学合理的对比标准有:预定目标,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公认标准。(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

38、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颇为广泛。因素分析法使用注意事项:一、因素分解的相关性 财务指标分解的各个因素一要经济意义明确,二要与分析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必须能够说明分析指标产生差异的在原因,即它们之间从理论上说必须有紧密逻辑联系的实质,而不仅仅是具有数量关系的等式形式。因为有时候财务指标所分解的因素经济意义是明确的,但是与分析指标之间只有数量关系的等式形式而没有紧密逻辑联系的实质,那样分解指标进行因素分析毫无意义。例如总资产收入率这个指

39、标可以分解为:总资产收入率=总资产产值率产品销售率,总资产产值率反映企业每元资产所创造的产值是多少,产品销售率反映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多大比例销售出去,即产销比例。 这两个指标的增加对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来说是有利的,反之是不利的。它们不仅经济意义明确,而且与总资产收入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它们的增加和减少必然引起总资产收入率的增加和减少。假定我们将总资产收入率这样分解:总资产收入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固定资产收入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总资产收入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且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的大小对企业是有利还是不利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分解指标是不正确的,

40、即使进行因素分析也毫无意义。因此分解财务指标不能简单进行数量等式的分解,而要根据影响因素与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这一前提条件进行分解。 二、分析前提的假定性 分析某一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时必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单一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分析某一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而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必须要求各因素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作用是直接且相互独立的,具体说就是某一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不会导致其他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或者该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中不包含其他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例如在分析产品销售收入时将其分解为销量和价格两个影响因素,销量和价格对销售收入的作用是

41、直接且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把销售收入分解为销量、价格和产品质量(产品等级)三个因素,这时候价格和产品质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因为质量好的产品价格高,产品质量通过影响价格而间接影响产品销售收入。因此在分析价格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时,就包含分析产品质量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首先分析价格(含质量因素)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然后再分别分析纯价格因素(不含质量因素)和产品质量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 为保证各因素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指标的分解不是越细越好,指标分解越细各因素之间越可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所以进行指标分解时首先应将那些能够直接对财务指标产生影响的因素

42、即直接因素分解开,计算直接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而那些通过直接因素而影响分析指标的影响因素为间接因素,在分析直接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后,在直接因素下再对间接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间接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三、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在进行因素分析时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替代顺序对每一个因素进行分析。由于分析前提的假定性,在分析某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时必须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为了保证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之和(相对影响为之乘积)等于分析指标自身的变动程度,对于已经替代的因素将其固定在报告期,而还没有替代的因素将其固定在基期。这样因素替代顺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析结果的差异,所以替代顺序的确定

43、必须有科学的原则。 传统的替代顺序选择方法是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这种方法在只有两个因素且一个为数量指标一个为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很容易判断。但对财务指标进行因素分析时经常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且各因素都是质量指标,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 确定替代顺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根据分析指标的涵排列各因素的逻辑顺序;如果是多因素相乘,保证相邻的两个指标之乘积具有经济意义;遵循先外延、后涵,由表与里的逻辑顺序。 首先,根据分析指标的涵,若各因素存在显著的逻辑顺序,应该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一是因为财务指标(尤其是相对指标)分解后的各个因素往往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情况,而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是具有逻辑顺序

44、的,如企业先有产值,接着实现收入,然后形成利润,最后收回现金流等。二是因为因素分析中各因素的替代是将该因素由基期替代为报告期,其实质是因素从基期到报告期的变化,所以理当逻辑顺序在前的因素先变化、逻辑顺序在后的因素后变化。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可分解为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三个指标。权益乘数反映的是企业的筹资环节,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销售净利率反映的是企业销售与财务成果形成环节。该分析体系具有显著的前后逻辑顺序,因此权益乘数排列在第一,接着是总资产周转率,最后是销售净利率。同时相邻两个因素权益乘数与总资产周转率之乘积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净

45、利率之乘积为总资产净利润率,都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 其次,若各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逻辑顺序,就根据先外延、后涵,由表与里的原则确定。数量指标一般反映事物的外延,而质量指标反映事物的涵。为了单纯反映数量指标的变动影响,在衡量数量指标的因素影响时人们更关心在现有的质量指标情况下数量指标变化如何影响分析指标。在衡量质量指标的因素影响时人们更多关心在数量指标变化后质量指标因素的变动影响。例如人们更关心销量变化后价格如何影响销售额,所以分析价格因素影响时把销量固定在报告期,而分析销量因素对销售额的影响时人们更关心在现有价格水平下销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数量指标替代在前,质量指标替代在后,这也符合先外延、

46、后涵,由表与里的逻辑顺序。 四、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进行因素分析时,在排好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后必须严格按照替代顺序,将某因素的替代结果与该因素替代前的结果进行对比,一环套一环。这样才能保证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程度的可分性,且便于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为只有连环替代并确定各因素影响额,才能保证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之和(相对影响为之乘积)与分析对象相等。实例2:因素分析法在社会保险基金统计中的应用因素分析法是以统计分析方法中指数体系为基本依据的。若干因素指数的乘积应当等于总变动指数,若干因素影响差额的总和应当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根据这个原则,社会保险费征缴总额指数可以分解为四个指数形成一个指数体

47、系: 征缴总额指数=参保人数指数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费率指数征缴率指数。 因素分析法的结果既可以用相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绝对数表示。如征缴率分析的结果用相对数表示为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用绝对数则表示为由于征缴率的增减影响征缴额增加或减少的实际金额。 市社会保险费实行“据实结算”管理以来,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相关统计指标做了调整。社会保险费应征总额和实征总额两项指标已分别用核定缴费额和核定结算额替代,征缴率已用结算率替代。为客观分析一个时期当期社会保险费征缴各因素的变化对征缴总额的影响,在使用因素分析法时,应剔除历年补征集、补欠缴与个人窗口缴费等因素,使各项因素保持一样的统计口径。下面以市某区

48、养老保险征缴情况为例:某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007年度和2008年9月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如下表所示。 2007年9月与2008年9月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表 性质缴费人数(月均/人)人均缴费基数(元/人/月)缴费率(%)结算率(%)核定缴费总额(万元)核定结算总额(万元) 200720082007200820072008200720082007200820072008 a0a1b0b1c0c1d0d1a0b0c0a1b1c1a0b0c0d0a1b1c1d1 合计50314627251808212928281001002547373925473739 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在此省略计算过程,计

49、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养老保险费征集总额因素分析表 因素征集总额(万元)指数2008年9月比2007年9月增减额(万元) 2007年9月2008年9月因素共变影响25473739146.801192 缴费人数影响25473176124.70629 平均缴费基数影响31763739117.73563 费率影响37393739100.000 结算率影响37393739100.000 通过因素分析表可以看出各因素的变化对2008年9月当期养老保险费征缴额的影响: 1.由于缴费人数增加使养老保险费征缴额增加629万元,增长了24.70%。 2.由于平均缴费基数增长使养老保险费征缴额增加563万元,增长了

50、17.73%。 3.由于费率没有调整,养老保险费征缴额未受到影响。 4.由于结算率没有调整,养老保险费征缴额未受到影响。 共变因素影响使2008年9月比2007年9月多征缴养老保险费1192万元,增长46.80%。缴费人数增加和缴费基数的增长是养老保险费征缴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费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要使社会保险费征缴额不断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征缴覆盖面,增加参保人数,加强征缴管理,提高缴费结算率。 3.3 财务分析指标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 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

51、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一、偿债能力状况指标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存货) / 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计算公式: (现金+现金等价物) / 流动负债 4、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流动负债 5、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例,计算公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2、股东权益比例,计算公式: 股东权益总额

52、/ 资产总额 3、权益乘数,计算公式: 资产总额 / 股东权益总额 4、负债股权比例,计算公式: 负债总额 / 股东权益总额 5、有形净值债务率,计算公式: 负债总额 / (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额) 6、偿债保障比率,计算公式: 负债总额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7、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8、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 / 现金利息支出 二、营运能力指标1、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 2、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赊销收入净额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53、销售收入 / 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4、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净额5、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 / 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能力指标1、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 / 平均资产总额 2、净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 / 平均净资产 3、股东权益报酬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4、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 / 销售收入净额 5、销售净利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 / 销售收入净额 6、成本费用净利率,计算公式: 净利率 / 成本费用总额7、每股利润,计算公式: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数 8、每股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

5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数 9、每股股利,计算公式: (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数 10、股利发放率,计算公式: 每股股利 / 每股利润 11、每股净资产,计算公式: 股东权益总额 / 流通在外股数 12、市盈率,计算公式:每股市价 / 每股利润 13、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四、发展能力指标1、营业增长率,计算公式: 本期营业增长额 / 上年同期营业收入总额 2、资本积累率,计算公式: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 年初所有都权益 3、总资产增长率,计算公式: 本期总资产增长额 / 年初资产总额 4、固定资产成新率,计算公式:

55、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 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第四章 财务分析方法探讨4.1 目前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4.1.1 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财务分析所根据的都是反映在会计报表上的历史资料,分析历史性资料,评价以往的绩效,虽可供企业决策参考,但企业面临的毕竟是现实问题,不能对这些历史资料依赖过重。因为这些资料往往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和物价的变动,财务分析的依据均以原始成本为基础,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以原始成本为基础进行分析,如果不加调整,显然会受到物价因素的干扰而失去其应有的现实意义。4.1.2 报表数据的的真实性问题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报表数据数据真实、可靠。但是,在企业形成其财务

56、报表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与对信息的偏好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并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其结果极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4.1.3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都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报表上的数据在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难以有意义。比如,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帐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

57、一样,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与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对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发生歪曲。4.1.4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核心资源。然而,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由于不能可靠计量,不能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在报表上予以反映,这无疑会低估企业的价值,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不够全面。4.2 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无论是何种分析法均是对

58、过去经济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我们在分析时,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4.2.1 财务比率体系的局限性财务比率体系不严密每一个财务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每一类比率都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导致整个指标体系不严密。财务比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我们在判断某个具体财务比率是好还是坏,或根据一系列比率指标形成对企业的综合判断时,必须注意财务比率本身所反映情况的相对性。因此,在利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好对财务比率的“信任度”。4.2.2 财务比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比如,对流动比率,人们一

59、般认为比率为2是比较合理的,但许多成功的企业的流动比率都低于2;而对速动比率则认为1是合适的,但不同的行业此比率有很大差别,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企业,几乎没有应收帐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帐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因此,在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比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对比。4.2.3财务比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比如,对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有的用销售收入/存货,有的用销售成本/存货;对流动负债的计算也是如此,分子流动负债的计算可用年末数,也可用平均数,而平均数的计算又有不同的方法,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一样,不利于评价比较。 4.3 针对财务报表

60、的局限性的办法(1)进行报表分析时应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与国际惯例接轨,用“时价会计”进行调整;(2)注意对审计报告的分析,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文件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与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目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审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所以应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分析,注意审计报告的措辞。(3)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容而对报

61、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在对会计报表进行趋势分析、结构分析以与比率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相关信息,以弥补报表信息的不足。 4.4 分析方法的改进4.4.1 注意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和竞争优势的分析行业环境对本行业的所有企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一个行业属于产业,即使财务报表反映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润率较低,但由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仍易于借到资金偿还债务;反之,若一个行业属于夕阳产业,即使各项财务指标良好,但由于市场缺乏持续增长的需求,该企业的前景也不容乐观。4.4.2 把经营环境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在采用趋势分析时,若以本企业的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础,由于历史数据反映的是过去的经营情况,并不代表数据的合理性,因为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指标相对历史有所改进,并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应达到的水平,甚至并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同样,在进行实际与计划比较时,也要考虑经营环境的变化。4.4.3 各种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都是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