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和用法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3495820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和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和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和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和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和用法(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和用法第二编 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第三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则修文德以来之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解析】b项的“鞭笞”,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a项的“来”,使动用法,“使来”;c项的“斗”,使动用法,“使斗”;d项的“弱”,使动用法,“使弱、削弱”。【答案】b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c舞殿冷袖,风雨凄凄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解析】c项的“冷”,使动用法,“使寒冷”。a项的“奇”,意动用法,“以为奇”,句意为“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

2、”;b项的“小”,意动用法,“认为小”,句意“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d项的“美”,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答案】c3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苌弘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解析】c项的“帝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帝称王”。a项的“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b项的“师”,意动用法,“以为老师”;d项的“奇”“壮”,意动用法,“认为奇怪”“认为壮美”。【答案】c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惊姜氏 b木直中绳,以为轮c先破咸阳者王之 d齐谐者,志怪者也【解析】d项的“怪”

3、,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a项的“惊”,使动用法,“使惊动”;b项的,使动用法,“使弯曲”;c项的“王”,使动用法,“让做王”。【答案】d5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刘备,天下枭雄c妪,先大母婢也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解析】d项为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a项“为”表判断;b项主语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判断句;c项属于“也”式判断句。【答案】d6下列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解析】a项为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副词“则”构成判

4、断;c项“者,也”构成判断;d项“者也”构成判断。【答案】a7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戍卒叫,函谷举d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解析】c项是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举”这个动词表示意念上的被动。其余三项是省略句,a项为蒙后省,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项为承前省,即“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d项为蒙后省,即“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答案】c8下列句式与“此亡秦之续耳”同类的一项是()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于

5、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止坐【解析】b项与题干中的句式相同为判断句,由“也”构成。a项为一般疑问句;c项是被动句,“于”为表被动的标志词;d项是承前省略句,即“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之)止坐”。【答案】b9从句式的角度看,同类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学于余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b.自言本是京城女帝感其诚c.伐薪烧炭南山中贤能为之用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解析】a项均为被动句。“不拘于时”的“于”;“为所”是表被动的标志词。b项是判断句,判断词为“是”;是被动句,“感”理解为“被感动”。c项是状语后置句,即“伐薪烧炭(于)南山中”;是被动句,标志词“为”理解为“被”。d

6、项为“者,也”式的判断句,是被动句,标志词“见”表被动。【答案】a10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解析】d项前者是宾语前置句,后者虽有否定词“不”,但无前置宾语,故不是宾语前置。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b项分别有否定词“莫”“未”“不”“未”,其代词宾语“之”“之”“自”“之”分别前置。c项因为疑问代词“安”“何”作宾语,故前置。【答案】d11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7、卿欲何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不然,籍何以至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子何恃而往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 b/c/ d/【解析】d项句是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何”前置,句是判断句,句是被动句。【答案】d12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解析】a项是一般的疑问句,因为“何”不在宾语的位置上,故不前置。b、c、d项均为宾语前置句。b、c项是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余”“之”前置,d项是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谁”前置。【答案】a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孙沔征侬徭,请参

8、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校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题干中“唯巫言是用”用“是”把宾语提前,构成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用巫言”,译为“听巫师的话”。选择项中只有d项为宾语前置,“何厌之有”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正常

9、语序为“夫晋有何厌”,译为“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答案】d【参考译文】孙沔征讨侬徭(北宋时壮族首领),请侯可参与军事,建立功绩得到官,作巴州化城县知县。巴地的风俗迷信鬼神而不信医道,只听信巫师的话,娶媳妇必要女人家的财物,穷人家的女孩子到老不能出嫁。侯可制定规章,订立法度,违反的人有罪,差不多改变了当地的风气。由调任华原主簿。有个富人不占有田籍却抵押人家的人田券到一万亩,每年索取地租。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当地的衙役赵至诚贪婪狡诈凶蛮专横,掌握太守以下很多人的把柄,前前后后没有谁能除去他。侯可揭露他的罪行,让他戴上重枷,投入大狱。报告给上一级官府杀了他,大

10、快人心。14(_年银川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妹许某,家敌豪,遽行聘。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下列各句句式与“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一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安在其不辱也 b君何以知燕王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而如姬最幸【解析】a项为主谓倒装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与题干中句子句式相同;d项为被动句。【答案】c【参考译文】鹅笼夫

11、人,是毗陵某户人家的女儿。小时侯,父亲知道女儿肯定会显贵,慎重地选择女婿,当得到鹅笼写的文章,马上定他为女婿。她母亲问:“家庭情况怎么样?”(父亲)回答说:“我把他的文章看做他的家业。”果然,鹅笼家里十分贫穷,几年还不能施行一礼。她妹妹许配给某户富豪人家,很快就行聘礼。头戴高帽系丝带的僮仆将近百人,装聘礼的筐筐连绵一里路左右。亲朋好友压肩围观,有人又 问:“你的姐姐家也像这样吗?”家里的女佣们都围着她妹妹,发出吃吃的笑声。夫人仍平静地坐在那里做她的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20题。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

12、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讼者,抶不过十。诸所催科,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

13、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节选自明史•徐九思传)【注】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催科:催收租税。中贵:有权势的太监。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 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惴恐:恐惧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雨雪:下雪d甃以石,行旅便之 行旅:行走旅游【解析】d项的“行旅”是“行人旅客”之意,名词,而不是动词“行走旅游”。【答案】d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郡吏为叩头请,不许谁为

14、大王为此计者b.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天将以酬长厚者c.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d.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则在舟中矣【解析】d项前句的“则”相当于“就”或“那就”,表示假设的推断或结果;后句的“则”,可译为“早已”或“早就”,不表示假设的推断或结果,而表示由它领起的事情(后一分句)发生在前一分句所述的事情之前。a项的“为”都是介词,“替”;b项中的“以”都是介词,“用”,而且它们后面都省略了宾语“之”;c项的“而”都是表顺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答案】d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c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

15、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解析】c项中的“就”是“靠近”之意。a项的“袖”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义为“袖藏”;b项的“食(s)”,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给吃”之意;d项的“全活”也是使动用法,“使(得到)保全”。如“臣活之”(鸿门宴)的“活”,译为“使活”。【答案】c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一组是()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a bc d【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选取、概括和对信息的把握能力。句所述均体现徐九思为民谋利的品德。句是表现徐执法严,不徇私情。句是表现他严正执法。句是

16、表现巡抚勤政爱民。【答案】c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则尽力施恩于孤苦无依的平民,严加管束邪恶奸猾的势力。b徐九思关心百姓疾苦,他翻修道路以方便交通,又在朝廷祭神扰民的情况下,请求动用府库中的盐税收入赏赐百姓,以减轻百姓的负担。c徐九思处理政事灵活变通,灾荒年份巡抚平价卖粮,他认为只有富豪才有能力买粮,因而动用部分粮食无偿周济濒于死亡的饥饿贫民。d徐九思注意水利建设,为避免河水泛滥淹没良田,他兴建工程沟通漕河、盐河,使水溢时能泄水入海,水少时又不致干涸,使百姓永久得利。【解析】a项中的“郡中上司求情”是对原文

17、信息“郡吏为叩头请,不许”的歪曲,“郡吏”即郡中差吏,显然不是上司。此项的后半“治理百姓奸猾的势力”可在“为治特严”中找到依据。b项可从“县东西通衢民无所扰”一段文字中找到依据。c项可从“岁侵全活甚众”。d项可从“积九载遂为永利”中找到依据。对这种无端的歪曲概念,淆乱是非,考生只有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答案】a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隶莫敢至乡落。译文:_(2)贫民虽平价不能籴。译文:_(3)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译文:_(4)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译文:_【解析】(1)中的“隶(衙役)”“莫(没有谁)”“乡落”(村落)”为关键词。(2)中的“不能”是个古今异

18、义词,理解为“没有能力(财力)”,而不是“不可以”。(3)中的“乃(于是)”“直(通“值”,引申为价钱)”。(4)的关键词有“称力” 和“负(负荷、背)”。【答案】(1)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骚扰百姓)。(2)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3)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4)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参考译文】徐九思,是贵溪人。嘉靖年间被任命为句容知县。刚到职开始工作,处处小心谨慎,好像没多少本领。不久有个小吏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徐九思指出他的罪责,按法律判罪。州郡的官吏替那人叩头求情,九思没有答应,从此人人心怀恐惧。治理县务,对那些孤苦无依的平民一定要

19、给予好处,但是管束邪恶奸猾之人特别严厉。吃官司的,鞭打不超过十下。催收的各种租税,约定期限,过期不缴的就让里正把他们逮来就是了,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骚扰百姓)。县里有条东西七十里的大路,上面淤积了很厚的泥土,下雪天,泥浆淹没到大腿。九思节省公家开支,铺上石头,从此百姓行走方便。朝廷多次派有权势的太监到三茅山祭祀山神,百姓苦于供应物资。九思找出旧的公文,发现官府里长期储藏着商人运销官盐的盐税收入,便请求用来补偿百姓,百姓没有受到干扰。荒年,稻谷价格暴涨。巡抚打开仓库拿出几百石稻谷,让官吏把稻谷平价卖出而把粮钱交付官府。九思说:“那些买稻谷的都是富豪。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用剩下的粮煮粥给饥饿的人吃。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那些住在偏远山谷的,就让他们就近取富贵人家的稻谷,官府替他们偿还,使得很多人活了下来。在任九年,升任工部主事,后来又任郎中,治理张秋河道。漕河和盐河相互靠近却不相通,漕河水满就会泛滥成水涝。九思建议在沙湾修筑减水桥,使两河相通,漕河水满,就有地方排进大海,而不会侵犯农田,水少又有所控制不至于使农田干涸。工程竣工,于是成为长久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