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基于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73489605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基于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基于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基于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基于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基于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基于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前言从功能从可靠性来说,没有一个无线网可以与移动通信网相比拟,总体来说,有以下优点:一、覆盖域广,目前移动通信网全国覆盖率95%以上,非边远区覆盖率几乎100%。GPRS 用户可随意分布和移动自己网络点,无须担心线路维护或有线移机时导致通讯中断。建设新监控点无需进行拉线,埋线等工作。较光纤,或专线系统投资较少,设备安装方便。通信距离远,任何场合都可以设中心站。覆盖较好,比较很多无线数据网络(集群,双向传呼,CDPD,CDMA)而言,其网络覆盖是最好。二、GPRS 网络接入速度快,提供了与现有数据网无缝连接。GPRS 网本身就是

2、一个分组型数据网, 支持TCP/IP、X.25 协议,无需PSTN 等网络转接,直接与分组数据网(IP 网或X.25 网)互通,接入速度仅几秒钟,快于电路型数据业务。采用TCP/IP 协议,较以前无线数据网络(集群,双向传呼,GSM短信息)而言,网络接入更加直接方便。三、网络可靠性高。首先网络有较大冗余设备及信道;其次设备复用;再次,一旦基站特殊情况下损坏,移动公司抢修非常及时。四、稳定性好,抗自然干扰能力强;另频段专用,不会受到人为干扰。GPRS 能最好支持频繁、少量突发型数据业务。通信质量稳定可靠,永不掉线。五、GPRS资费便宜,计费合理。GPRS 资费包月比有线电话网络资费还便宜。路灯监

3、控数据采集业务没有大数据量信息传输,不必要采用资费很高专线(DDN、帧中继)。GPRS还可通信数据量和提供服务质量进行计费。GPRS网中,用户只需与网络建立一次连接,就可长时间保持这种连接,并只传输数据时才占用信道并被计费,保持时不占用信道不计费。这样,营业点即不用频繁建立连接,必支付传输间隙时费用。GPRS是移动通信网中一种新技术,完成了无线Internet接入,这种技术数据传输时,将数据进行分组(TCP/IP)传送,并提供透明通道。网络容量仅需要时才分配,一旦分组完成发送任务,信道容量立即释放,提供了即时连接和高效传输,实现了实时线功能。,它是一种经济高效分组数据技术。组网方面主站和从站设

4、备均可使用动态IP和固定IP两种工作方式,当组成小规模监测网时,主站和从站均采用动态IP方式,用动态域名解析使用公网,可节省费用(不用专门租用DDN等专线);组成大网时,主机可采用固定IP,并用专网,以提高系统效率,但条件不具备时仍可使用动态IP和公网,此时效率仅比固定IP低0.2%。1 路灯控制系统发展现状为了高效的进行城市路灯管理,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研究,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城市路灯监控。目前对于路灯监控系统的研究,多采用如下几种方案:1.1 自控型自控型又分定时器控制和光控器控制两种,自控型照明控制器的优点是设备投资少、安装及维修简单灵活。时控法以时间为唯一的开、关灯依据,不论在任何

5、季节气象条件下,均只能在规定的统一时刻开、关灯,但随季节变化,需要人工干预来调整开、关时间,因此存在对环境光照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差的缺点。而光控法是按光照度的差异来控制开、关灯的,则易受粉尘、雨雪污染使灵敏度降低,且功能单一,开关动作不统一,控制不灵活,随时需要人为干预。1.2 有线型在路灯系统中架设电源线缆和控制线缆,由控制中心集中控制,这种方案其优点是控制准确,动作可靠,能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层次、多任务控制,缺点是设备投资大、故障易发点多、维护困难。1.3 无线电台控制型常规无线数传电台控制系统利用常规无线电台的收发信道作为载体,采取双音多频作为控制信令,达到控制照明灯开关的目的。常规无线

6、电台控制系统的优点是技术成熟、布点灵活、安装方便、功能扩充性好,可实现双向通信,缺点是易受干扰、控制组合较少、主控电台的射频发射功率被限制在10W 以下,受控区域小、容易造成人为误动作和恶意操作,设备投资大,性价比低。2 路灯节能方式探讨绿色照明是当今照明界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在道路照明工程中,电网电压受负荷的影响较大,在负荷高峰时偏低,在负荷低谷时偏高。每当傍晚,道路上交通量高峰时,恰值电网负荷高峰,由于电网电压偏低,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低,路面照度低;而接近午夜时,道路上交通量处于低谷,此时电网负荷也是低谷,由于电网电压偏高,因此光源发出的光通量高,路面照度高。而人眼在黑暗中经过一定时间就有

7、了适应黑暗的能力,深夜时亮度只需刚刚天黑的70%就有相同的“感觉亮度”。因此,路灯在深夜过高电压下运行会大大浪费电能。所以,科学地控制路灯,不仅能满足人们行路行车的安全,还能节约电能及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从而减轻维修工作量和减少运行费用。为改变这种现象,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法:2.1 照明稳压调光控制装置根据W = PT = (U2 t) / R知道,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电能的消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用电时间成正比,电压越高,时间越长,耗能越大。稳定照明电压可以节省大量电能的消耗。稳定调光控制装置的基本性能是在黄昏时分将低于220V 的电压调到220V,在午夜电源电压高到某值时,可按设定的电压

8、180V(高压钠灯)将光源电压调下来,从而有效地降低路灯的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大量节省能源和资金。由于此装置具有稳压软启动功能,可以克服因气体放电灯低压启辉失败而严重影响路灯寿命的不利因素,同时克服了光源电压升高10时光源冷启动大电流冲击烧灯现象。目前,常用的调光控制装置有两种,分别为可控硅调压系统和扼流圈调压系统。可控硅调压系统通过控制器发出相应的电脉冲,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对供电电压做出模拟调节,使可控硅电源按设定值输出电压,供路灯照明使用;扼流困调压系统也是通过微控制器采集电压值,启动调压系统,按预设调压百分比进行电压调整。2.2 半夜灯方式在路灯系统中增铺一到两条电缆,对线路上的路

9、灯分别控制,在接近午夜交通量小的时候,熄灭部分电缆控制路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这样做也有缺点,道路照明的均匀度差且灯光零乱,对城市交通及道路景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系统中重点考虑如何在控制方面进行节能设计。3 总体设计方案3.1系统总体结构按照路灯远程测控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要实现的功能,将系统大体分为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器和路灯控制器3层网络结构。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3.1-1所示。图3.1-1系统的总体结构3.1 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是整个系统的最高控制中心,它的硬件主要包括监控中心计算机、打印机、投影设备、路由器、中心服务器、Internet接入设备、与集中控制器通信模块(本系统通过GPRS模

10、块与集中控制器通信)等。软件部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系统的运行平台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库等。3.2 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在整个系统中起到桥梁作用,它通过电力线磁感线与路灯控制器通信,还通过GPRS模块与中央控制室通信。所以它的硬件组成部分主要有控制器CPU、GPRS模块、电力线载波模块、晶体振荡电路、时钟电路等。它主要是负责信息的采集和发送,控制命令的传递等。软件部分主要是信号的接收和发送。3.3 路灯控制器路灯控制器直接实现路灯开关控制以及路灯控制状况信息的反馈,并且在发送的信号不能到达目标路灯控制器时,要有路灯控制器在其中作中继传递,以保证信号顺利传输。同时,当路灯控制器

11、无法给电力载波调制解调器反馈信息时,也要有路灯控制器作中继传递。这样就要求路灯控制器有这样几部分组成:控制器CPU、电力线载波模块、陶瓷滤波电路、晶体振动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继电器以及电流电压检测电路。软件部分主要涉及信号的采集和信号的中继传递。4 系统通信方式系统的通信方式采用GPRS与电力磁感线通信相结合。中央控制室与电力载波调制解调器之间采用GPRS通信,电力载波调制解调器与路灯控制器的通信是电力磁感线通信的方式。路灯控制器之问的通信采用PLCC通信方式,实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器与目标路灯控制器之间的可靠通信,其实质就是中继通信。下面进行通信方式的比较选择。4.1 GPRS通信GPRS通信

12、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的网络通讯,它支持两种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分别是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和无线连接的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TCP和UDP的主要区别在于:从对系统资源的要求上看,TCP较多,UDP少。UDP程序结构较简单。TCP是基于流模式的,UDP是基于数据报模式的。TCP能够保证数据正确性和数据的顺序,而UDP可能会丢包,数据顺序也没有保证。另外,结合网络的情况具体看它们的区别:TCP传输存在一定的延时,大概是1600ms,UDP响应速度稍微快一些。从协议

13、的包头结构来看,TCP包头至少有20字节,UDP的包头则小很多。从GPRS网络端口资源分析,UDP十分紧缺,变化很快。而TCP采用可靠链路传输,不存在端口变化的问题。该系统中要求中央控制室和GPRS模块能相互的、实时的传输数据。TCP本身就是可靠链路传输,提供一个实时的双向的传输通道,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而对于UDP传输,在一段时间没有数据流造后,端口容易改变,产生的影响就是从中央控制室向GPRS模块发送数据,GPRS模块接收不到。从通讯的可靠性方面来说,不容许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或者最大限度的要求数据的可靠性。否则,根本无法实现远程监控。从这一点来看,很显然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TCP比U

14、DP更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存在更小的丢包牢。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要求降低费用,和费用直接相关的就是流量了,流量低,费用就低了。虽然TCP本身的包头要比UDP多,但是UDP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维护双向通道,就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包数据来维护端口资源。总的比较下来,UDP的实际流量要比TCP还要大。基于对以上几点的考虑,文中认为TCP传输更能满足该系统对通讯的要求,所以在该系统的GPRS通讯部分,选择了TCP协议。中央控制室与电力载波调制解调器之间的通信方式是GPRS无线通信形式。4.2 电力载波通信简介电力载波通信(Power Line Carrier,以下简称PLC)是指利用已有的低压配电

15、网作为传输媒介,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的一种技术。PLC 技术出现于20 世纪20 年代初期,那时主要集中在11kV 以上的高压远距离传输。到了20 世纪50 年代,高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已广泛用于监控、远程显示、设备保护及语音传输等领域。50 年代后至90 年代早期的30 多年中,PLC 开始应用在中压和低压电力网络。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成为国内外电气工程、网络工程等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其解决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实用性。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必须是在充分地考虑了PLC 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4.2.1 工作频段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

16、期,欧洲就提出了BS EN 50065 标准,此标准对与于低压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的频段、频带和电平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迄今为止,这一标准仍是全球唯一具有针对性的标准,全世界范围内在低压电力线上的任何方式载波无不严格地遵循它。此标准的第一部分即:BS EN 50065-1 对频段的规定是:3KHz-9KHz - 电力公司专用频段9KHz-95KHz - 电力公司和经电力公司许可的用户使用的频段95KHz-148.5KHz - 其它用户使用的频段当今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不少重量级的公司(例如Microsoft、Intellon、THOMSON、3COM、AMD 等)都不惜高昂的研发费用,开发低

17、压电力线资源,低压电力线作为一种新的通信载体,将在未来家庭网络技术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低压载波电力线将同无线电波一样变得十分宝贵,因此将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4.2.2 传输速率载波通信的传输速率是自动抄表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也是载波通信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通信速率(波特率)和误码率是一对矛盾,波特率越高,误码率就越高,通信成功率就越低。因此波特率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抄表系统而言,考虑到成本的因素,不宜追求很高的传输速率,在性价比合适的前提下,通常速率应在2400bps 以下。对实际使用来讲,从300bps2400bps 都是可行的,但如果太低(比如300b

18、ps 以下),仅仅用于抄表尚可以使用,但如果系统具备较强的管理功能,太低的传输速率就无法满足了。另一方面,速率太低,多数情况下需要设备长时间地处于发送状态,整体功耗就会很大。4.2.3 双向通信在抄表系统中,低压载波通信必须是双向的,这是因为:低压电网上丰富噪声而且是客观存在的,对载波信号所呈现出阻抗也是动态的,而且在用电负荷很大时,阻抗是很小的(Z1 是可能的)。因此,设计通信时必须面对这个客观事实。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数据通信的成功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从集中器到表端设备通信的持续性失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系统有中继的功能,而切实可行的中继方法是表端设备(采集模块或采集终端)在

19、集中器的干预下进行中继,这就要求从集中器到表端的载波通信必须是双向,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完整性,有时会因为通信的原因迫使用户更换采集模块,其麻烦程度和经济损失是不言而喻的。4.2.4 调制解调方法由于电力线信道中存在着大量的无规律干扰源,有窄带的,也有宽带的,并且电力线的阻抗随机变化,对载波信号的衰减很大。目前市场销售产品的调制/解调方法大致分为点频和扩频,而扩频又分为窄带扩频和宽带扩频。通常点频方式需要较大的发送功率,载波信号幅度有可能超出规定标准。宽带扩频容易提高传输速率,但成本较高,而且占用较宽的频带也是资源的浪费。4.2.5 扩频通信原理PLC是以电力网为通信信道,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

20、交换。与其它通信方式相比,可大大节省通信网建设费用。扩频通信是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手段之一,具有窄带通信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如抗干扰性强,误码率低等优点。即使在背景噪声恶劣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可靠的通信。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将扩频技术应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可行的。扩频通信的主要优点: 频谱密度低,电磁辐射小扩频通信在相对较宽的频带上扩展了信号频谱,降低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使信号能量不再集中在一个很窄的频带,降低了电磁辐射的发射功率,降低了对其它通信系统的干扰。 抗干扰性强,误码率低扩频通信在空间传输时所占有的带宽相对较宽,而接收端又采用相关检测的办法来解扩,使有用宽带信息信号恢复成窄带信号,

21、对于各种形式随机干扰或其他窄带或宽带(扩频)系统的干扰,只要波形、时间和码元稍有差异,解扩后仍然保持其宽带性。这样,通过窄带滤波技术提取有用信号时,各种干扰信号只有很微弱的成份,信号的信噪比很高,抗干扰性增强。 可以实现码分多址由于在扩频通信中存在PN码序列的扩频调制,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码型的扩频码序列之间优良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在接收端利用相关检测技术进行解扩,则在分配给不同用户码型的情况下可以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提取出有用信号。 安装简便,易于维护扩频通信设备是高度集成的,采用了现代电子科技的尖端技术,因此十分可靠、小巧,大量运用后,成本降低,安装便捷,易于推广应用。实现扩频有三种途径

22、:直接序列调制(DS)、跳频载波(FH)、线性调频(Chirp)和跳时调制(TH)。在电力系统应用的主要是直序调制和线性调频扩频系统。在这里只讨论直序扩频调制。所谓直序扩频调制,就是用高速率的伪噪声码序列(PN码)和低速率信息码序列相乘,从而将基带信号扩展到很宽的频带范围内,达到扩频的目的。扩频信号经过BPSK调制后发送到线路;在接收端,在保证同步的情况下,利用相关接收技术,接收端产生的伪噪声码序列和发送端伪噪声码序列相同时,就可以正确地解扩出信息码。4.3 PLC技术可行性研究目前的路灯监控系统只能实现对每条支路路灯的开关灯控制,不能实现对每盏灯的单独控制,无法了解各条路灯线路上的具体每盏灯

23、的工作情况,无法实现对每盏路灯的调光节能控制,也实现不了系统自动识别每盏路灯是否故障。为了克服上述,利用最新的低压电力线载波(PLC)技术可以实现单灯控制器。它通过现有的220V低压电力线利用载波技术远程控制每盏路灯,检测路灯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调光节能,而且可以自动识别路灯故障。采用PLC技术的优点:a. 考虑路灯实际情况,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减少系统投资。b. 可以自动监测路灯网中的任一盏灯的工作状态。c. 投资回报率高,可节省大量电费。d. 可延长路灯的使用寿命。设计的单灯控制单元接路灯的输入端,具备可识别的独一地址,并由微处理器、载波单元、A/D转换单元、存储单元、继电器等组成。单灯

24、控制单元可实现路灯开关,调光控制,状态检测以及PLC通信等四部分功能,其中前三部分功能模块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单灯控制单元的PLC通信采用主从式链状网络,按照各个单灯控制单元在通信中的功能不同,区别为主节点和从节点。通信时由主节点对各从节点轮询,所有通信都由主机发起,通信的目的从节点是唯一的,从机只有得到主机命令后才可以向主机回复命令,这样的仲裁机制保证了在同一电力线上同一时间最多只能有一个PLC模块向外进行通信。由于一般单个PLC的通信一般500米以内,而对于路灯支路来说,这样的通信距离是不够的,因此在通信链路上,相隔一定数量的单灯控制单元,必须设定通信中继节点,这些节点也是主节点,负责链路的

25、中继传输。各个中继之间距离合适,这样才能够保证整条支路的正常通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在本系统中采用PLC在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与路灯控制器之间通信。5 硬件和软件设计通过总体设计结构的介绍,主要是对路灯控制器的设计、电力线载波模块的设计、GPRS模块的设计。5.1 GPRS模块的硬件设计GTM900B共有40个引脚,通过ZIF(Zero Insertion Force)连接器分别与电源电路、启动与关机电路、数据通信电路、语音通信电路、SIM卡电路、指示灯电路等连接。这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5类,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第110引脚为电源部分;其中15脚为电源电压输入端VB

26、AT, 610脚为电源地GND;11、12为RXD1,TXD1引脚(用于跟踪和调试);13脚为模块正常启动指示信号,对外输出电压(高电平有效,严禁外部拉低);14脚为模拟数字采样引脚;2429脚为SIM卡引脚:分别为SIM_CD、SIM_RST、SIM_DATA、SIM_CLK、SIM_VCC和S1M_GND;3340脚为语音接口用来接电话手柄。15、30、3l和32脚为控制部分:15脚为开关机控制信号线PWON,当供给GTM900B的电源大于33V,同时给PWON一个至少10ms的低电平,模块开始工作。反之在模块正常工作时,如果外部CPU将GTM900B的PWON信号拉低23秒,模块将进入正

27、常关机流程,保存一些信息,完成网络注销;30脚为备份电池供电信号线Vbackup;31脚为复位信号线RST:32为指示灯状态控制信号线LPG。1623位数据输入/输出分别为UART_DSR0、UART_RI0、UART_RXD0、UART_TXDO、UART_CTDO、UART RTS0、UART_DTR0和UART_DCD0。GTM900B的外围电路连接图如图32所示图5.3.1-1 GPRS发送模块的电路原理图5.2 电力线载波模块的硬件设计图5.2-1电力线载波模块的硬件设计框图 5.1.1耦合电路一般来说,要把扩频载波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上去,在电力线扩频收发器和电力线之间需要一个耦合器。

28、耦合器在电路中主要有三个作用:内部的高频耦合线圈实现强电侧和弱电侧的物理分离;内部的高通滤波器保证导通高频信号而阻断电网工频;实现阻抗匹配。本系统采用的带有高通效果的耦合电路如图5.1-2所示,主要由电容C1和耦合线圈TR1(N1:N2=19:32,220V侧19圈,弱电侧32圈)构成。由于低压电网的工频(50Hz)和本系统扩频信号的信号频率(120KHz)相差将近2500倍,所以电容C1和耦合线圈原边电感对这两种频率信号的阻抗各不相同。对于工频信号,电容CHI的阻抗远大于线圈原边电感的阻抗,所以电容C1承担了电力线上的交流电压;对于120KHz的系统信号,线圈原边电感的阻抗远大于电容C1的阻

29、抗,所以系统扩频信号几乎都加在了耦合线圈上。这个电路能把工频与扩频信号叠加和分离开来。图5.1-2耦合电路5.1.2 功率放大电路和整形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将PL3106的P1.7脚输出的载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耦合到电力线上发射出去,当芯片的载波功能被使能并处于发送状态时,载波信号由PL3106管脚P1.7(PSKout)输出,此脚输出时应接一个上拉电阻,载波输出时PSKout点的波形为05V变化的方波,其中含有丰富的谐波;经过推挽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P1.7的方波信号被放大为A点信号。功率放大器工作在开关状态。由于正常的发射时问很短,所以在选择三极管时应注意其功率参数,而在测试时要注意工作时

30、间不能太长,否则会损坏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三极管。载波发射功率的大小与该放大电路的电源幅值的高低、电源电流提供能力比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电源功率,提高电源幅值,可以有效增加发射功率,从而得以延长载波通信距离。由于放大后A处的信号富含谐波,为了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在耦合发送至电力线之前需要进行滤波整形。由电容电感完成整形滤波后,再发送至耦合电路。其载波信号功率放大图5.1-3如下所示。图5.1-3功率放大电路和整形滤波电路5.1.3 接收电路如图5.1-4所示,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中R11隔离,在本地强信号下可以有效的吸收衰减,电感L11和电容C11,组成了并联谐振回路,具有对120KHz信号的选

31、频作用,以完成对有效信号的带通滤波,若选择电容C11为15nF,则由谐振公式:算得电感L=117mH。良好的选频回路可以提高载波接收的灵敏度。接收的载波信号被二极管D14和D15控制在07V,接收信号经电容C19引入到芯片内部进行混频处理,SIGIN被内部上拉后平移到25V07V,以利于后续处理。图5.1-4接收电路5.1.4陶瓷滤波电路接收到的120KHZ信号经并联谐振后由SIGIN脚进入芯片,和内部的600KHz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带宽的差额信号频率为480KHz。该混频信号从陶瓷滤波器FLTl脚进入到陶瓷滤波器的输入脚,陶瓷滤波器滤波后再送回芯片的FLT0脚进行内部限幅放大。然后由

32、芯片内的硬件解扩电路进行有效数据的还原;还原后的数据位锁存到P17脚,同时产生同步HEAD信号的低电平。陶瓷滤波器接口电路图5.1-5如下所示。图5.1-5陶瓷滤波电路5.1.5 存储电路存储电路是由CAT24WC32组成,其接口电路如图5.1-6所示。CAT24WC32是一款专用的EEPROM,与PL3106的MCU通过Ic总线串型通信接口,共有32K个位,可存储4096字节的数据。图5.1-6存储电路5.1.6 直流电源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如图5.1-7所示,为系统提供+12V,+5V,+36V电压。将220V交流电通过工频变压器转变成约30V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经过开关

33、电源:占片LM2576降压为12V,为继电器和载波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电源;通过LM7805降压,为单片机提供+5V电源:在整流桥的直流侧引出一路电源通过LM2576为GTM900B模块提供+36V电源。图5.1-7直流电源电路5.1 路灯控制器的硬件设计路灯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框图如图5.1-1图5.1-1路灯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框图5.1.7 继电器电路 如图5.1-8所示,在控制线圈上加上保护二极管D13。作用是释放线圈储存的电能,保护控制三极管Q6。图5.1-8继电器电路5.1.8 电压检测电路本路灯控制器内选用电流型电压互感器,输入和输出端均为mA级电流,因此在电压互感器TV1的原边需要使用电阻

34、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在互感器的副边使用电阻将电流信号再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过比较器LM339可以判断是否有电压,当有电压时可检测到方波,而没有电压时则为一个高电平。图5.1-9电压检测电路5.1.9 电流检测电路电流信号调理电路采用电流互感器TI1,与电压调理电路类似,需要负载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过比较器LM339可以检测出是否有电流,若有电流则会检测到方波,没有电流则为一个高电平。图5.1-10电流检测电路5.3 GPRS模块的硬件设计5.31 GPRS发送模块电路设计 5.32 电力线载波模块设计5.3.2 系统软件设计系统主要采用无线Modem CMS91来进行历史数据、实时数

35、据以及报告信息的远程传输。通过单片机AT指令对CMS91进行上网前的设置和数据的传输。当收到CMS91的正确反馈回答后,1条物理信道就在CMS91和GPRS网络之间建立起来。单片机通过向Modem发送不同的AT命令来控制其工作。CMS91加电后,应用程序需通过P0口操作CMS91的ONOFF控制位,CMS91正式启动的过程大约35 s,若CMS91接有有效的SIM卡,CMS91将附着在GPRS网络。对CMS91的串口读写操作仍然由中断服务程序来实现,复位上电后,程序先进行工作频率等参数的设置,然后进行拨号和PPP协商。PPP协商成功后,将得到系统本地IP,一旦获得自己的IP,系统实际上就已经连

36、入Internet,但要和连入Internet的另一IP终端通信,就还需要与另一IP终端进行端对端的TCP连接。在TCP连接成功后,整个程序将保持这个连接状态。进入TCP连接状态后,可能会收到TCP连接的另一IP终端发来的数据,在层层解包处理之后,便可以得到TCP层之上的种种应用层数据。如果要向对方发送数据,则要先进行中断请求发送,在等到TCP连接建立之后方可发送。这部分TCPIP协议的处理由CMS91内嵌的单片机来完成。GPRS模块发送子程序和接收子程序的流程如图3.4-5所示。图5.3.1-4 GPRS模块发送子程序和接收子程序流程图5.4路灯监控器软件设计本系统软件采用keil C作为开

37、发工具。除CPU程序外,还要开发一个对时钟芯片进行时间预置的程序,以便于批量生产。路灯监控器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进入上电初始化程序,对路灯监控器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包括全夜灯、半夜灯状态、手动三遥状态、报警状态等变量进行初始化。然后初始化MAX3100和时钟芯片,读取设备的编号,初始化串口,读取当前的电压电流,然后进入主循环程序。系统采用中断方式接收GPRS串口数据,根据通信协议规定的数据格式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正确,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不到数据后自动返回主程序,串口中断子程序为:while(RI=0)&(xj=5000)|(SBUF!=Device_Codeh)RI=0;return;Else

38、xj=0;RI=0;一帧数据接收完毕后,给串口中断标志置位,然后在主程序中判断传口中断标志,如果该标志被置位,则开始判断控制位,并进入相应的子程序,如设置开关灯时间,查询工作参数,查询工作状态,实时开灯,实时关灯等,在执行完相应的子程序后将中断标志复位。控制位判断程序为:if (sflag)IE=0x00;switch (Gprs_Data0)case 0x01: res1(); break; case 0x02: res2();break;case 0x03: res3();break;case 0x04: res4();break;case 0x05: res5();break;case

39、0x06: res6();break;case 0x07: res7();break;case 0x08: res8();break;case 0x09: res9();break;case 0x0a: resa();break;case 0x0b: resb();break;case 0x0c: resc(); break;default:erro_report(); break;sflag=0; 在主循环中同时执行自动开关灯的处理和门开报警的判断。为了实现路灯监控器与通讯服务器的可靠通讯,制定合理的通讯协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制定协议时,充分考虑协议的格式,使之规范化,使之具有良好的扩

40、展性,规定好协议的起始标志、设备的编号、设备类型、控制码、控制类型、数据长度、数据域、结束标志及如何进行校验等,达到预期的功能,又最精简。5.5路灯控制原理图图5.5-1路灯控制原理图5.6路灯控制PCB图图5.6-1路灯控制PCB参考文献1王海韬:城市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电子工程师,2001,P3P52王振宇: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在城市路灯管理中的应用,电子工程师,2002,P17P303宋筠毅:GPRS通信在路灯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南京理工大学,2004,P76P894王刚: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4,P36P595郭寰:SCADA技术在供水调度中的应用,给水排水杂志,2001,P21P226李国辉:基于GPRS技术的路灯监控系统的设计,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 P56P897张洪润:单片机应用设计200例(上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P176P1918曹达仲,侯春萍:移动通信原理、系统及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P125P154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