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3488593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 :善于写“虚”重庆市 邓大林【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学会写“虚”的意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抒情、议论的写虚能力。【教学难点】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写“虚”。【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教学安排】教学过程分为“进入情境”、“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依次进行的四个阶段。“表达交流”为两课时,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教学步骤】第一阶段 进入情境任务:教师:一、 将学生划分成八个组。二、 向学生公布研究专题,讲明研究内容和范围,激励学生研究探讨。研究专题:善于写“虚”三、介绍研究方法:阅读写作

2、“第五单元”,借阅有关记叙文的抒情、议论方面写作知识的书籍,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开讨论会。走进社会,深入生活。看哪些人、事、物、景能触动自己的情和意,自己对哪些事有或深或浅的认识,并与同学、父母、老师交流,随时记录写作知识、研究问题和体会。第二阶段 实践体验任务:学生:一、阅读教材“第五单元 善于写虚”思考下列问题:1.学会写虚有什么意义?明确:写作中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对外界的人、事、物、景总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而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检测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景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将这些情感、态度和看法写下来,

3、就是我们所说的写“虚”。所以学会写“虚”是非常重要的。2.什么是写“虚”?明确:写“虚”是相对写“实”而言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情和意,是作者对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3.记“虚”有哪两种能力?明确:抒情和议论。4.什么是抒情和议论?明确:抒情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有时是直接抒情,有时是结合叙述、描写等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间接抒情。议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5.善于写“虚”与虚构故事是一回事吗?明确:两者不是一回事。虚构故事是指文章写的事本身并不存在,是作者根

4、据需要杜撰出来的。而写“虚”,是指作者对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景的感情和看法。“虚”依托的必须是真实的人、事、物、景等。二、 作文参考题目:1.快乐时刻2.温暖三、 随时记好笔记,特别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四、 每小组召开两次讨论会。教师:调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写作。既要有宏观的指导,又要有具体文章的导引。使学生在写作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并培养学生具备发散思维拟题和选择新颖材料的能力。宏观指导:1.这次作文训练是写一种内心体验,它必须是建立在对事情交代的基础之上的。2.对文章正确使用抒情、议论。3.提倡抒发真情、议论深刻。具体指导:以写今天我真

5、高兴为例进行讲解。在写作中,我们必须要交代清楚,今天我因什么事而高兴,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是参加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详细地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将自己高兴的原因记叙明白,使人读了文章就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高兴、愉快心情。面评学生习作。在评阅时将学生作文分成“写虚的抒情、议论”“书写”、“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作为评改重点。分别指出每位学生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优良得失。从而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有所获。参考文题:1.快乐时刻【写作导引】写这篇作文,我们学会发散,如谁的快乐时刻?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我,还是弟弟、妹妹?。何地的快乐时刻?在家里,还是外

6、出旅游?何种方式、何种场面的快乐时刻?一次同学聚会,一次与亲人久别重逢,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等等。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作文内容进行写作。但文章一定要把动人的情景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才达到了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2.温暖【写作导引】这个作文题绝非太阳的照耀使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运用它的比喻意义。它可以是一种心理感觉,可以是一种温馨的心灵触摸;可以是一个眼神、一双大手、一句话,给你留下长久的抚慰;可以是一次希望工程的助学活动、一次自然灾害面前的救援行动。写作时通过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来揭示“温暖”,但不可在文章中无病呻吟。3.任选一个表心理活动的词为题,写篇作文。内容不限,题目自

7、拟。但文章必须写“虚”。【写作导引】这类话题作文不限内容、不限题目,给学生一个极大的自由写作空间,而必须写“虚”又紧紧扣住了本次作文要求。本单元作文要求在500字、600字左右,为使你的文章有深度,最好只选择一个人或一件事来写。由于本次作文要求写“虚”,所以,坚决反对瞎编乱造,必须是对真实人、事、物、景的真情流露或真实看法。第三阶段 表达交流任务:一、结合阅读和写作实践,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思想交流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教师还要抓住机会,适时设问、解答,以此推动学生认识的提升,扩大研究成果。1.写“虚”是不是在文中对人、事、物、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知识要点:写“虚”并非是对

8、人、事、物、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而是根据文章表达中心的需要,在文章中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景的情感流露和看法阐述。2.抒情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文中的议论属于写“虚”吗?知识要点:抒情散文中的抒情、议论文中的议论也是属于写“虚”。因为他们也都是对外界的人、事、物、景产生的感情或看法。3.议论文中的议论与记叙文中的议论有何区别?知识要点:议论文中的议论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4.写虚中的抒情和议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进行合适?情随景(人、物、事)生,情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文章中自然而然流露

9、出来的,作者在写作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情到深处自然发。议论一般在叙述之后进行。5.写“虚”的抒情和议论应该注意些什么?抒情必须发自内心,不是硬加上去的。议论要源于真知,切忌空泛抽象。二、集体构思:作文题目“快乐时刻”。展开讨论,激发灵感。通过问题设置逐渐提升学生的认识:问题一,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拟题。问题二,引导学生学会选材。1.你是怎样拟题的?2.你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第四阶段 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对本单元的作文研究进行总结。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再交到各组组长处,由各组组长写出小组研究总结,各小组又将总结交到本次研究负责人处,由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语文老师,一份在教室学习

10、园地张贴,一份交学校“研究学习课题组”。结合第三阶段的成果交流,总结经验,确定一个最佳方案,重新写作,争取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创新例文】1昙 花 一 现童金花一晚,一位大家公认的欣赏水平极高的女欣赏家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花园里,观赏昙花。女儿似乎有着前所未有的兴致,她手里也拿着一株刚买的花苗。昙花还未开放,母亲开始了她的介绍,这是她的本能,也是她的自豪面对大多数植物,她可以对它的质地、生长等作出详细介绍。她也常常引以为豪,然而她那5岁的女儿提出的问题却往往让她无言以对。她曾经想过把女儿培养成和自己一样水平的欣赏家,但她见女儿想象力异常地丰富,便决定放弃以前的打算,随女儿自由发展。昙花开了,母亲

11、还在向女儿介绍。她的女儿则耐心地听着,看着;“昙花是一种著名的常绿灌木,主枝圆筒形,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白色的花朵又大又美,但多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极短,你看,它又谢了!它原产自哪儿?你知道吗?”母亲又本能地留给了女儿一个问题。“我当然知道了!”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它不是从它的枝杆里长出的吗?”这个答案令在场所有观花的人都惊讶;但没有一个人能说这个答案是错误的。的确,这是一个连成人都很难想象到的非常正确的答案。但接下来女儿的回答是让人吃惊:“妈妈,这也是花,对吗?”她仰起小脑袋举着手里的花苗问。“对,我的乖女儿!”她抚摸着女儿的小脸蛋。“那它干嘛不开花?它很懒吗?”女儿歪起了脑袋

12、,似乎对这株花苗有些不满,就因为它现在没有开花。“干吗非要现在开花呢?”母亲对她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刚才您不是说它也是花吗?现在它的同类都开了它还有什么理由不开呢?”“可那是因为同伴在土里而且到了它开花的时候嘛!”“它没在土里,可它在我手里呀!不是一样吗?”“孩子,你听我说,它不是懒,是因为它没有吸收养分,懂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吸收养分?”“因为要吸收养分它才生长啊!就像你必须吃饭一样!”母亲耐心地讲着。“妈妈!那您干什么不把我也栽到土里,让我也开花呢?那样你就不用教我吃饭,给我讲故事了,我可以吸收养分长大!然后开花,一定会很漂亮!妈妈您把我和这昙花栽进去吧!”她稚气地摇着母亲的手。“这”母

13、亲哑口无言,在场的各位都哄堂大笑,甚至有的说:“这孩子真傻!”但这聪明的母亲并不这么认为,从此,她开始培养女儿的创新才能。终于,女儿在母亲的培养下,成了一位和母亲齐名天下的发明家!难道我们能说这是昙花所带来的成就吗?不!是想象力,每个人都拥有的想象力啊!【创新点评】这是我在一次让学生自由作文中,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出的题目是“想象力”,这篇文章紧紧抓住“想象力”编叙故事。通过小女孩与母亲的对话,引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想象力就是勇于想象的能力的道理,文章比起一般的说教文章来,要高明得多,是该次作文中产生的优秀习作。【创新例文】2温暖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

14、扑克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肩上。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了!一张桌子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路就会被打乱。爸爸没有读过书,就分外晓得读书的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晚饭后儿子又要写作业了,爸爸起身

15、外出。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爸爸,你别出去了,外面这么冷。”元元劝阻爸爸。“不,爸爸有点事。”啥事?总在这个时候?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今年的冬天来得早,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里,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带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触了似的,受到极大地震憾,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创新点评】文章运用记“虚”的方法,通过父亲因咳嗽,怕影响儿子学习,而不分

16、春夏秋冬地外出等儿子做完作业再回家,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使儿子感到温暖。文章既写小屋的温暖,更写家庭父爱带给的温暖。文章抒发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里,是一篇十分成功的写“虚”之作。课堂实录探讨问题一:1.你是怎样拟题的?师:刚才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了各组最具实力的代表作,从中可以看出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收获是很大的,但有个问题,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在文章中都是运用了“快乐时刻”这个题目,如果你是语文老师,在评阅作文时,你会有何感想?生1:(本文摘录的是课堂中最精彩部分,从这里开始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编号)给我的感觉是千篇一律,很呆板!师: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

17、觉。如果我们把作文题换成“请以快乐时刻为话题”作文,想一下,还可以拟哪些题目?请同学起来回答这个问题。生2:我以为可以拟题为“快乐时刻”如我可以拟成:爸爸的快乐时刻、妈妈的快乐时刻、农民的快乐时刻、老师的快乐时刻、乞丐的快乐时刻、失学儿童的快乐时刻、边防战士的快乐时刻、癌症病人的快乐时刻等等。生3:我认为我们还可以从“何时的快乐时刻”拟题。如我们可以拟题:春节我的快乐时刻、再婚阿姨的快乐时刻、五四青年的快乐时刻等。师:上面这两位同学分别从“何人的快乐时刻”与“何时的快乐时刻”两个方面进行了拟题。还有其他拟题的门路吗?生4:我认为还可以从“何地的快乐时刻”方面拟题。如在北京的快乐时刻、太原的快乐

18、时刻、农村的快乐时刻、旅游途中的快乐时刻、校园的快乐时刻等。师:不错,还有吗?生5:还可以按“何种方式的快乐时刻”拟题。如骑自行车的快乐时刻、踢足球的快乐时刻、演节目的快乐时刻等。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从“何人”“何时”“何地”“何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拟题,这也是我们作文中进行发散思维的最好方式。拟题的内容拓宽了,文章可写的视野也就开阔了,从中选择一个最具魅力的题目作文,就能给人先声夺人的效果。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2.你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师:题目选好了,我们还应该用很好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比如,针对上面的快乐时刻这题,你可用哪些事来表现?生6:一次同学的聚会。师:认为这事好的同

19、学请举手(教师数)。哇,有30人。这么多啊!还有吗?生7:老师,我可以用“与亲人的久别重逢”吗?师:可以,用了这事的举手(教师数数)。恩,这次只有15人了。看来“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人要少些了。还有吗?生8:我写的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师:游戏好啊!我们谁没有做过游戏。写游戏的同学举手。嘿,只有三人了。写其它事的同学请举手,教室里七位同学举起手来。同学们看一下这七位同学,你有何印象。请回答。生看后齐答:这正是各组推举出来交流的七位同学。师:他们写得好的原因大家清楚了吗?生齐答:清楚了,因为他们选材在题目给出的事例之外。师:是的,他们在作文题目列举的材料之外写作,所以,他们的文章就新颖。这也是

20、我们今后写文章应该注意的诀窍。师:(进一步总结)通过上面的讨论与发言,我们对写“虚”文章的拟题和选材有了新的认识。当然,选择其他两个题目,我们也可将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迁移到作文2、3题的写作上。请大家从以上两个问题的探讨总结出经验,确定一个最佳方案,重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下课)教学设计评析总的说来,本作文教案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设计。将整个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逐步升华学生的认识。“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明白专题,熟悉教材内容,并广泛阅读,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实践体验”: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理解教材。写作实践。“表达交流”:用讨论法,询问法,分组进行成果交流,再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并以“快乐时刻”为题,进行“集体构思”。“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这是研究性学习很重要的环节。总结是对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有何优点、缺点,都是我们下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好财富。而总结经验,重新写作,又是我们这一单元作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最终达到扬长避短,提高作文的质量。在这一研究性学习中,学会记“虚”,学生是容易接受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拟题和在作文题目列举出的材料以外选择材料进行写作。所以把这个难点放在“表达交流•集体构思”中进行难点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