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

上传人:J*** 文档编号:73484067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 随着教育变更的不断深入,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足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吧。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篇1 高中新课程在我省实施近一年,其间给高中教师带来了新的理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对于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怎样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顺应新课程理念下,经过新课程的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1.教育价值的界定 1.1价值的含义。作为哲学术语的价值,在时空领域里,它表示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供求关系,或人给予物有用性的社会存在。人类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不仅是为了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加美好,生活得更加富有价

2、值。教育是到达人生最高目标,实现人生最高价值的一个根底工程。所以教育问题受哲学价值论的支配与价值问题紧密相关。 1.2化学教育价值。(1)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它讨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要或蓝图规划问题,化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2)化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它讨论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从化学教育的整体过程看,化学教育实践有活动目标和活动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定包括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策略这两个价值子系统。 2.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2.1许多学习小模块。如:学与问、

3、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等。这些学习小模块充分呈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内容新颖活泼。有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探讨、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家的创造创造史、科学实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富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学习模式,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创设了新颖的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突出了根底性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十分有利。如: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中有一个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问题是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假设你是以下人员之一,对这一问题

4、有什么看法?请查阅资料并做预备,然后选择角色,进行活动。可能扮演的角色:(1)开采铝矿的工人;(2)生产铝质饮料罐的工人;(3)饮料公司的老板;(4)售货员;(5)消费者;(6)环保局的官员;(7)回收公司的人员。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积极性很高,它不但关注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且还关注了学生终身开展的愿望和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规划人生的意识及能力,重视与人交流与合作,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有意义。 2.2大量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印刷精美、形象、直观,有利于关心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美的享受。如课本中的甲烷、乙烷、苯、溴乙烷、乙醇等分子比例模型图。能关心学生

5、很好地理解、掌握这些有机物的空间架构;一些实验现象插图,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演示实验中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关心学生记忆实验现象;通过飞机、自行车、硅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等许多实物图片,学生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合金、晶体硅等物质的广泛应用情况。 2.3从实验中学习化学。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化学实验根本方法,选修6是实验化学,不管必修还是选修课中还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通过实验学化学,不仅可以关心学生学习一些新的化学知识,为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真实地体验实验探究的

6、艰辛,真正感受发觉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时代性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更具备浅、宽、新的特点。 2.4.1跟踪新科技、新开展。新教材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加一些大自然神秘、尖端科技成果等科技开展。旧教材中也曾经介绍了一些科学家的某些创造和发觉,大局部是经典原理知识,有些是同学们早已听说或已有所了解的。新教材除此外增加了较多最近的新科技、新成果等现代内容。通过对新科技、新开展的学习和了解,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学习了科学家们从身边小事发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品

7、质。 2.4.2关注环保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影响环境的有害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找到破坏环境的因素,从而研究出减少破坏环境的方案,甚至杜绝污染源或变废为宝的策略。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2.5呈现学科融合性。 2.5.1与理科间的融合。随着考试制度的变更,新教材更加注意与生物和物理之间的交交汇和渗透。在讲述氧化-复原反响时补充了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及酿酒的实例;在NaHCO3的性质后,补充了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有讲元素周期表时插有元素在人体组织、体液中富集情况示意图,还有碘的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有毒物质的中毒原

8、理等呈现了与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在讲钠的用途时讲钾钠合金用于原子反响堆的导热剂,在讲述摩尔时提到千米、克、秒等物理单位,及气体摩尔体积中相联系的气体状态方程,原子结构中的原子、电子、三种射线等的发觉,硅在电子工业中的开展起到的作用,光导纤维等,以及研究某物质性质时讨论的状态、熔沸点、导电性等方面,无不呈现了化学与物理学的紧密联系。 2.5.2与文科间的融合。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阅读材料,为了关心理解相关化学知识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作用;化学用语局部离不开外语知识的关心;阅读材中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轻松了解化学的开展史;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日报及地质变迁、天体成分分析、彩页中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也呈现了

9、化学与地理知识密不可分。 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文科方面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个人情趣和精神生活。强调学生关怀世界,关注社会,树立责任感,真正实施科学知识的普及,推行素养教育。学生对这些教材的学习,不仅能够获得相对系统完整的化学科学知识,同时也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稳固,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事实和坚实的理论根底。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篇2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动身,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

10、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别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困难前进

11、,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怎样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怎样灭火、怎样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

12、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紧密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动身。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有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靠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

13、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动身,“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开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开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呈现学生身心开

14、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响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养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怎样“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

15、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开展动身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劲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需要教师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篇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1教材在栏目设置上较以往教材有很大的突破:该教材“节”层

16、次下设置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实践活动”、“实验”、“学与问”、“资料卡片”和“提示”等大量栏目、在“章”层次下设置了“整理与归纳”等栏目。这些栏目一方面呈现了教材与学生“对话”功能,有利于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开展;另一方面呈现教材内容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不仅丰富和拓展学生知识面,而且为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引导。 “思考与交流”是新教材突出的栏目之一,以化学1第一、二章为例,两章共5节,在10处设置了“思考与交流”栏目,提出16个问题(以“简答”、“填表”和“列举”等形式呈现问题)。这些内容的设置不仅大大丰富了教材的内

17、容和视野、为教学提供方便,同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时机,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下面谈谈对该栏目的认识。 一、栏目设置意图 认真分析第一、二章“思考与交流”栏目内容,可以发觉: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分析,设置栏目的意图主要有以下五种: 1.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 思考与交流(P5)你知道沙里淘金吗?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别离出来的?假如有铁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别离出来? 该栏目安排在“混合物的别离与提纯”知识学习之前。栏目的设置,引出(揭示)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对本栏目问题的思考、讨论与交流,学生不仅明确新学习任务,而且明确混合物别离

18、提纯的意义,同时通过对“铁屑别离”方法的归纳,为混合物别离提纯的学习奠定根底。 2.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 思考与交流(P5)依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经验,想一想在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将注意事项写在不同的卡片上,与小组同学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在班上交流。你能举出经历过或所了解的发生安全问题的例子吗? 该栏目安排在第一章“化学实验安全”内容学习之后。很明显,安排这一栏目的目的在于学生明确实验安全问题的根底上,结合自己实验和探究的经验,归纳总结目前所学的和以前实验与探究中遇到的“实验与探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共享集体思维成果,使得对安全问题的认

19、识更加深刻、更加系统与完善。 3.深化拓展所学的知识。 思考与交流(P7)(1)假如要除去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应参加什么试剂?可参考资料卡片中相应物质的溶解。(表格略);(2)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怎样处理等。你设计的除去离子方法中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 基于初中学习的实际,学生对除杂过程的综合优化处理的掌握是不够深入的。教材设置这个问题,主旨就在于对离子除杂知识作深化拓展。该问题强调在离子除杂时,不仅要考虑采纳什么试剂,而且还有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怎样处

20、理等”。通过本问题的思考与讨论,相信学生对除杂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能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对除杂问题的认识更加完善,超越初中化学关于除杂的实验要求。 4.迁移应用所学的知识。 思考与交流(P27)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该栏目安排在“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专题学习之后。由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已经删去了该局部内容(目前仍在使用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电离”也降低了要求改为“常识性介绍”)。因此,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和盐的本质(或概念)知识对初中毕业生来说也是陌生的。在“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知识学习中,课本从电离的角度分析了酸的本质。而本栏目的问题要

21、求学生依据所学的“电离”知识概括出碱和盐的性质,因此它的作用在于对电离知识的迁移应用。 5.明确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思考与交流(P20)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明确知识的价值与意义,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该问题安排在“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专题中,要求学生“请从其他方面(课本介绍了物质分类和化学反响的分类等内容)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分类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切身体验科学分类方法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二、栏目教育功能 不同的栏目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同时不同的栏目也将

22、呈现不同的教育功能。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化学I“思考与交流”栏目,可以发觉该栏目具有如下的教育功能: 1.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现代学习论指出,学习需要感知,但感知并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因为只有问题,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思考与交流”栏目正是依据这一理论,在各个学习环节中,设置若干个问题,通过问题设置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栏目中的问题,指出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心向,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定向和引导作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从学习历程来看,“思考与交流”所经历的过程不是简单的

23、从“问题思考交流结论和体验”的单向、线性的过程,而是如图的多向、循环、立体的过程。 从流程图可知:“思考与交流”学习的第一阶段是感知并思考栏目提出的问题,这一阶段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假如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则需要重复该过程,直至问题解决;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与小组同学交流。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将自己得到的结论和形成的观点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后,假如达成共视,则顺利完成“获得结论和体验”的最终阶段;假如不能达成共视,将产生新的问题,进入新一轮的“思考与交流”,直至达成新的共视。因此,“思考与交流”栏目设置强调学生自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时机,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

24、条件。而且栏目强调通过让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想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讨论,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时机,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同时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评价:不管在“交流”还是获得“结论与体验”阶段,学生都将依据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交流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缺乏之处、缺乏在哪里、怎样改良等,并在此根底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改良和完善。因此,“思考与交流”栏目很好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3.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思考与交流”栏目的设置总是为解决某学习问题,而且要求学生先思考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在16个问题中,有7个直接提出“与同

25、学交流”或“在班上交流”的要求)。因此,这些问题不仅很好地稳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训练思维,同时给学生提供体验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时机。所以“思考与交流”栏目总是能够有侧重或全面地落实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得到和谐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将来开展所需的科学素养。 思考与交流(P29)离子反响在混合物的别离、物质提纯、化合物组成的分析和鉴定,以及消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请你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 上述例子很好地呈现新课程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

26、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整合。具体表现为: 目标分类 具体开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 2.了解离子反响在混合物别离、物质提纯、化合物组成的分析和鉴定,以及消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获得信息的能力; 2.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同伴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2.了解化学知识(离子反响)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与魅力; 3.了解水污染等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栏目实施建议 “思考和交流”栏目不仅呈现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指明了学习方式(采

27、纳思考与交流的方式),并盼望学生通过指定的学习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从而掌握知识、体验学习过程的方法和情感。由于思考与交流活动(包括感知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讨论、反应评价以及获得体验等环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与交流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切实实地发挥栏目应有的作用。相反,假如老师直接把答案呈现给学生,这无疑白费学生珍贵的思维素材,失去栏目设置应有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的作用做好“铺路搭桥、收放结合、及时反应”工作,从而有效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思考与交流活动。 1.铺路搭桥 受学生本身的知识根底、能力水平和身心开

28、展规律的制约,高一学生的主体性还够成熟。因此,教师要做好“铺路搭桥”工作。“铺路搭桥”,不仅要在知识与方法上做好铺垫,而且在情感上也要做好铺垫。知识与方法的铺垫主要呈现在:首先,要不断地教给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与归纳的方法、比较与联想的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有效思考与交流的原则与方法,促使学生有效地思考与交流;其次,对一些综合性强、难度或者跨度较大的问题,必须做好层层分解,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开展区”,学生能够入手思考讨论;第三,关心学生揭示所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和已学知识与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讨论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提高思考、讨论与交流的质量。而情感上的铺垫,主要是创设良好

29、的“思考与交流”的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参与“思考与交流”,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动起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见解、与人交流、探讨。在课堂气氛的调节上,做到“宽松但不放任自流、严肃但不过于紧张”。 2.收放结合 首先要“放”。即教学过程中,要给足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依据栏目提出的问题去思考)、主动交流(在思考的根底上表达与交流)和深入反思(在思考与讨论的根底上进行反思)。因为不管是思考、还是交流、直至最后阶段的反思,其行为主体都是学生,谁也无法替代学生去完成。因此,只有充分放手,给予时空保证,才能充分发挥栏目的教

30、学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因为学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全面,思考和交流的效率不高就采纳包办代替。其次也要“收”。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放手不管,而应有针对地“收”。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由于其主体性不够成熟,思考往往成为胡思乱想、交流讨论也变成信口开河、人云亦云,无法实现对“思考与交流”栏目指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得到自己初步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由此形成新的观点、更为全面的结论和方法的功能,因此要有针对地“收”。所谓“收”,不是包办替代,而是采纳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紧扣“思考与交流”栏目的要求、紧紧围

31、绕所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思考与交流。怎样有效地“收”呢?就是要求老师针对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情况,采纳正面引导、反面强化、正反比照的方式,对所思考与讨论的内容作必要的强调和补充,使学生的思考与交流活动能突出“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主题内容,有的放矢,提高思考与交流的效率。 3.及时反应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问题的综合程度,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和小组共同探讨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优化的;也可能涉及局部内容,但不够完整、全面;甚至答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表达欠科学性和条理性。这就要求对“思考与交流”的结果及时予以反应。教学时,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思考与交流”活动中,及时认真观看学生活动的表现并听取学生交流的内容。对活动过程中观看到的好的现象、所听到独到见解等,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与鼓舞;而对活动中不好的表现、错误的答案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予以补充等。从而做到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完善答案、激发情感等。上述工作可由任课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代表、小组代表在教师的指导与协助下共同进行。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