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文论》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1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73467665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文论》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文论》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文论》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文论》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文论》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1(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文论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 周邦彦著有( )。周邦彦著有( )。A、清真词B、小山词C、漱玉词D、珠玉词参考答案:A2. 1977年,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伤痕小说”的发轫之作。( )1977年,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伤痕小说”的发轫之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 哪位诗人称自己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A.高适B.王维C.李白D.杜甫参考答案:C4. 下面哪一部书不是李贽的著作( )A.藏书B.传习录C.焚书D.续焚书正确答案:B5. 下列关于新教育发

2、展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教育联谊会的建立B新时代教育杂志的创办C教育理论下列关于新教育发展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教育联谊会的建立B新时代教育杂志的创办C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转向社会中心D代表人物是罗素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19141944年是新教育运动的发展时期。1914年,一批蒙台梭利学派的新教育家在英国举行会议,共同讨论新教育的理论。此后,他们每年开一次年会,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新教育团体的要求。1921年,来自40个国家的100多人在法国加莱举行了主题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讨论会。这个会议标志着新教育联谊会正式成立。新教育联谊会的宗旨是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新教育

3、思想的交流和新教育的国际化,它为新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变。代表人物为蒙台梭利、德可乐利、爱伦凯、梅伊曼、拉伊等。因此,答案为D。6. 战后西欧被分区占领的国家是?( )A.法国B.比利时C.卢森堡D.德国正确答案:D7. 下列哪一篇不是尚书中的篇目?( )A.商书B.盘庚C.无逸D.文王参考答案:D8. 苏轼在文学理论上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主张( )A.言必中当世之过(白居易)B.观察事物应了然于心,也了然于口和手C.诗有别材,诗有别趣D.诗贵乎枯淡,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E.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赞王维语)参考答案:BD

4、E9. 下列汉乐府民歌中表达婚恋之情的是( )。A.东门行B.上邪C.陌上桑D.妇病行参考答案:B10. 日本的第一部和歌总集是:( )A.万叶集B.古世纪C.日本书记D.古今集正确答案:A11. 下列各句中的黑体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笑从双脸生。B祈父,予王之爪牙。C同心之言,其臭如兰。D交通王侯。参考答案:A12. 文章的结构类型因文体而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此书40卷,记述了各郡县的户口、物产、山川古迹、地理沿革,是研究唐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著作。原书各镇篇首的地图在宋代已经佚失,故后人又称此书为元和郡县志。( )A.错

5、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 释“精神助产术”。释“精神助产术”。正确答案:“精神助产术”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独特方法也称“苏格拉底法”、“产婆术”或“问答法”。rn (1)“精神助产术”的含义rn “精神助产术”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rn (2)“精神助产术”的意义rn “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

6、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这种方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它也有局限性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精神助产术”是古希腊著名哲

7、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独特方法,也称“苏格拉底法”、“产婆术”或“问答法”。(1)“精神助产术”的含义“精神助产术”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2)“精神助产术”的意义“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的优

8、点是由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这种方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它也有局限性,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15. 世说新语任诞通过咏雪、雪夜行舟、折回三个画面,显示主人公( )的主体意识。世说新语任诞通过咏雪、雪夜行舟、折回三个画

9、面,显示主人公( )的主体意识。A.“兴之所至”B.“狂放不羁”C.“纵情山水”D.“惟我独尊”参考答案:A16. 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7. 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A梁武帝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A梁武帝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正确答案:C18. 语义学阅读的基本特征是( )A.注重作者写作习惯B.以文本为中心C.通过语义分析把握作品意义D.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E.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参考答案:BCDE19. 教育预备说(华东师大2002研)教育预备说(华东师大2002研)正确答案:教育预备说是主张教育应当为

10、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学说代表人物是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批判旧教育注重身份、点缀生活的空疏性质提出真正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应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的完满生活包括五项: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他指出为实现这些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教育预备说是主张教育应当为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学说,代表人物是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批判旧教育注重身份、点缀生活的空疏性质,提出真正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应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的完满生活包括五项:直接保全自己

11、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他指出为实现这些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20. 韩愈讽喻贤才难得其主的论说文是( )。韩愈讽喻贤才难得其主的论说文是( )。A、毛颖传B、马说C、进学解D、原道参考答案:B21. 礼品的选择是一门艺术,无论是为个人送礼还是为公司送礼,都要选择合适的礼品。下面关于礼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礼品的选择是一门艺术,无论是为个人送礼还是为公司送礼,都要选择合适的礼品。下面关于礼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无论什么场合给日本客人送花,他们都会高兴B给女主人送花可以事先或事后第二天给她家

12、送去插花C给葬礼送的鲜花可以送到死者家里A22. 安排一个司机到机场把外宾接到机场就够了,没有必要配备翻译。安排一个司机到机场把外宾接到机场就够了,没有必要配备翻译。错误23. 评点式解读比较接近于语义学的解读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4. 抓住一点而尽情发挥,是评点式解读的一个鲜明特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5. 写这篇文章花了三天。这一句子是( )。A.动词谓语句B. 动宾谓语句c. 连动谓语句D.写这篇文章花了三天。这一句子是( )。A.动词谓语句B. 动宾谓语句c. 连动谓语句D. 动补请语句参考答案:A26. 离骚和屈原的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优秀作品

13、,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 )”文学范式,成为中国文学与诗经同等重要的又一源头。离骚和屈原的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优秀作品,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 )”文学范式,成为中国文学与诗经同等重要的又一源头。A.骚体B.汉赋C.诸子D.散文参考答案:A27. 电子文本可以加进声音、影像等因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8. 唐律疏议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法典,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对古代东亚各国的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9. 1956至1957年上半年,出现了“干预生活”的特写作品。如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崔璇的在区委会里等。( )1956至1957年上半年

14、,出现了“干预生活”的特写作品。如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崔璇的在区委会里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的( )。A.虞美人B.乌夜啼C.忆江南D.浣溪沙参考答案:B31. 奥斯特瓦德 名词解释奥斯特瓦德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于1921年出版了奥斯特瓦德色谱,经过修订成为现在通用的色彩体系,又称奥氏色立体。32. 设使国家元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句出自( )。A. 世说新语B. 闲情赋c设使国家元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

15、王一句出自( )。A. 世说新语B. 闲情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 让县自明本志令参考答案:D33. 个性语体、与事务语体的内涵是一致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4. 陈子昂在修竹编序中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诗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这里的“正始之音”,教材认为是泛指( )A.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开创的玄谈之风B.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C.曹魏正始年间出现的宣扬玄理的作品D.建安正始时期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参考答案:B35. 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出自( )。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16、出自( )。A、泊船瓜洲B、雨过偶书C、明妃曲二首(其一)D、杜甫画像参考答案:C36. 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A.曹丕B.钟嵘C.刘勰D.陆机参考答案:A37. 最早使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提出。( )最早使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提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 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运用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 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教材认为,这里的“会意”是指( )A.具体构思B.文章立意C.汇合多重境象D.领会文章主题参考答案:

17、A40. 诗经所录均为可配乐演唱的乐歌,即歌诗,故其按乐调不同划分为风、雅、领三大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答案:正确41. 杜牧阿房宫赋名字的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A.a fangB.e fangC.e pangD.e fang参考答案:C42. 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是( )。A.左思B.王粲C.曹植D.陆机参考答案:C43. 下列不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 )。A.西北有高楼B.明月何皎皎C.夜中不能寐D.行行重行行参考答案:C4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

18、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关于战国策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它的作者是刘向B.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等C.主要记录了战国进谋臣、策士游说诸候的言论行动D.行文中多用排比和比喻,夸张渲染参考答案:A46. 红楼梦的别名叫石头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正确47. 苏轼的著名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 )。苏轼的著名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 )。A、和子由渑池怀旧B、游金山寺C、饮湖上初晴雨后D、题西林壁参考答案:A48.

19、 文体不会影响到文章的机构类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9. 下面不是达维特的作品的是劫夺萨宾妇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正确50.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实验的是A巴德利.达尔斯学校B利茨.伊尔斯保学校C德摩林.罗歇斯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实验的是A巴德利.达尔斯学校B利茨.伊尔斯保学校C德摩林.罗歇斯学校D帕克.昆西学校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教育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在英国,1893年巴德利在英格兰南部创办了贝达尔斯学校;利茨先后创办了三所相互衔接的家庭式乡村寄宿学校。这三所学校分别是伊尔森保学校、豪宾达学校、比伯尔史泰因学校,形成了“乡村之家运动”;德摩林在法国创办了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帕克的昆西学校是进步教育运动中的代表。因此,答案为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