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5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3414394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语文劝学学案(二)新人教版必修3一. 学习目标:1. 分析课文第四自然段,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3.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二. 重点难点:1. 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等词义。2.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背诵全文。三知识链接:劝学 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著名作品。这篇作品极少抽象说教,理的方法, 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白的道理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受到启发和教育。而是运用譬喻和推人们通过浅近明文章开宗明义,首先提出“学不可以

2、已”的论点,接着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一是以青胜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一生活现象作为论据,说明人们必须向前人学习,后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取得不断进步,必然会超过前人。二是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相比。指出客观条件变化, 可以引起事物自身特性的改变。人们如果博学又能用所学到的事理时刻对照省察,就会智慧高明而不犯错误。三是用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顺风而呼闻者彰明,以及借助舆马、舟楫等生活事例作比,从同一个角度反复说明君子利用客观条件学习的重要性。作者还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孜孜不倦,勤奋刻苦。作者以“积土成山”和

3、“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为衬托,阐明了想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作者进一步用骐骥、驽马、朽木、金石两组四个比喻,论述做学问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说明了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道理。劝学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作者将珠串璧连的比喻与言简意赅的议论溶为一体, 契合无间, 达到交相辉映的地步。文章中还善于运用大量短句、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章的主旨, 呈现出错综与齐整之美, 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全篇语言精炼有力,干净利落,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对后世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学习过程:(一)学生齐背一、二、三自然

4、段。(二)研读第四自然段。1. 解释加点词语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2翻译重点句子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文段分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在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说明的?4. 根据文中的比喻论证句子,此为纲尝试背诵。(三)课堂小结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 学习可

5、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 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 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 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本文围绕 “学不可以已” 这个中心论点, 运用大量的比喻, 分别从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四)学习反思五布置作业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中绳( zhng)槁暴( p)须臾( y

6、)闻者彰( zhng)B. 靛青( dng)舟楫( j )蛟龙( ji o)跂而望( q)C.跬步( ku)蚯蚓( yn)蛇鳝( shn)驽马( n)D.可镂( lo )骐骥( j )爪牙( zho)锲而不舍( qi )2.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虽有槁暴(晒)( 2)輮以为轮(使 弯曲)( 3)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 ,资质、禀赋)( 5)非利足也(走路)( 6)筋骨之强(强壮)( 7)而致千里(送达)( 8)而绝江河(隔断)( 9)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10)而闻者彰(清楚)(11)劝学(勉励)A. B.C.D.3. 根据古

7、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丈夫不耕能谤讥于市朝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宿将爪牙, 若李广宫女左右莫不私王牺牲玉帛金就砺则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A./ / / / B./ /C. / / / / D./4. 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B. 善假于物也 / 于是余有叹焉C.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5.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 金就砺则利B. 虽有槁暴,不复挺

8、者C.輮以为轮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 对下面虚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吾尝题乎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A. / / B. /C. / D. / 7. 对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A. 尽消失快功绩劝说B. 到达隔断猛烈功劳勉励C.到达横渡强成绩勉励D.得到渡过锐利成绩鼓励8. 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9、己。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延伸拓展下面三段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乙: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

10、俗,教使之然也。注:端而言,蝡而动:端,微言;蝡,微动。意思是极细微的言行。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作为礼物。兰槐:一种香料。1. 给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用“ / ”断开句读。2.甲文中有两个词类活用的词是()A.学、动B.入、出C.布、美D.身、己3.甲文中的“乎” 、“曷”可分别用和代替。4.“其质非不美”中的“其”指代()A.兰槐B.芷 C.滫 D.君子、庶人5.对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喻人本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B. 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

11、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6. 选出填空正确的一项()甲文谈学习的,乙文谈学习的,丙文谈学习的。A. 态度与目的,环境与内容,作用(或意义)B. 环境与内容,态度与目的,意义(或作用)C. 作用与意义,环境与内容,态度与目的D. 意义与作用,态度与目的,内容与环境7. 甲文运用论证,乙文运用论证,丙文运用论证,选出填空正确的一项()A. 对比 类比 比喻B. 比喻 对比 类比C. 对比 比喻 类比D. 类比 比喻 对比劝学学案(一)答案及分析:四.学习过程:(一) 1. 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木直中( zhng)绳虽有槁暴( p)须臾( y)之所学假舆( y)马者蛟( ji o)龙生焉輮 (r

12、 u)以为轮金就砺( l )则利跂( q)而望矣假舟楫楫( j )者不积跬( ku)步骐( q)骥(j )一跃锲( qi )而不舍六跪而二螯( o)(二)速读课文,把握结构驽( n)马十驾,金石可镂( l u)非蛇鳝( shn)之穴本文一共4 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是围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展开的。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把握概括主旨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

13、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四)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 解释下列词语学不可以已(停止)取之于(介词,从)蓝而青于(介词,比)蓝木直中(合乎)绳輮(通“煣” ,使弯曲)以为轮虽有(通“又” )槁暴(晒)金就(动词,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博学(广泛学习)而(连词,表递进)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犯错)矣2. 翻译重点句子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 它把烤弯煨成车轮, (那么) 木材的弯度 (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

14、为这样的。君子广泛地学习, 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3. 文段分析思考是全文的文眼。统领全篇, 开门见山 , 引起下文论述。比喻论证。本 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五)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1. 解释加点词语终日而(连词,

15、表修饰)思跂而(连词,表修饰)望矣而(连词,表转折)见者远而致(到达)千里而绝(横渡 )江河须臾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学登高而(连词,表修饰)招假(借助,利用)舆马者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水)也生(通“性” ,资质,禀赋)非异也2. 翻译下列语句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 文段分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只有摆正 “学”和

16、“思” 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 就能弥补自己不足, 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学案(二)答案及分析:四.学习过程:1. 解释加点词语风雨兴(起、兴起)焉而(连词,表顺承)神明自得故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至千里锲而(连词,表假设)舍之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

17、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利,筋骨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强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食埃土,下(名词用作动词,向下)饮黄泉,用(由于、因为)心一也蟹六跪而(连词,表并列)二螯用(由于、因为)心躁也2翻译重点句子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3文段分

18、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在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说明的?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 ,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不积跌步” 、“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 ,“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

19、到积累还要专一。五. 布置作业1.A分析: B 项中“靛”读“ di n”; C项中“跬”读“ ku”,“驽”读“ n”; D 项中“镂”读“ l u”2.A分析:句中“跂”义为“提起脚后跟” ,句中“致”义为“到达” ,句中“绝”义为“横渡”。3.B分析:用排除法。先确定句中“江”为词义扩大,再推断均为词义缩小,即可得出答案。4.C分析:此项中的两个“则”均为表顺承的连词。5.A分析: B 项中“有”通“又” , C 项中“輮”通“煣” , D项中“生”通“性” 。6.D分析:相当于“于”介词,其他为语气助词。7.C8.C分析: A 项中“水”名词动用; B 项中“日”名词作状语; D 项“上”“下”名词作状语。延伸拓展1. 小人之学也 / 入乎耳 / 出乎口 / 口耳之间 / 则四寸耳 /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C分析:“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 于;何4.B分析:这一句和上一句的论述中心都是“芷”5.D分析:理解整段话的意思即可快速锁定答案。6.A分析: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就很好作答。7.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