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3365033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们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们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们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我们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能因以往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失误而走到另一个极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第二,必须从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来研究和吸取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合理成果。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合理成果, 而必须使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必须坚持科学的扬弃原则。具体说来:(1)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

2、国传统思想文化必须作一分为二的分析,这是科学吸取的起码要求。(2)在一分为二的前提下,即使对之合理成果,也不能照搬,而必须既克服又保留,从中“拯救”出对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积极意义的内容,进而加以“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的发展。(3)在“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的过程中,坚决反对思想表层的简单罗列、类比,反对“洋瓶装洋酒”和“旧瓶装旧酒”, 特别是要反对“新瓶装旧酒”或“中瓶装洋酒”,人为地使儒学或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以马克思主义面目出现,对此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4)扬弃的理论参照系只能来自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而不能来自头脑。第四,必须坚持科学的历史

3、主义原则。因为任何理论都是都有它的时代性以及对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是自己时代以及自己所生活的范围内的特定社会存在的产儿。 所以,在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既不能超越空间而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当代西方思想家及其思想, 又不能以当代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古代的儒学家及其思想; 相反,需要的是客观地历史地研究,即从他们所处的社会存在以及时代条件和关系出发, 去进行具体历史地分析,不把中国人和后人才有的思想硬挂到其名下。第五,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因为无产阶级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如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一般规律客观真理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4、因而它在研究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 能够从当代中国的现实出发, 忠实地面对事实和反映事实, 彻底揭露矛盾, 根据确凿的事实找出合乎逻辑的根据和标尺, 进而予以科学的评价和扬弃。 如果我们在研究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 不能坚持无产阶级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就不可能走向真理, 甚至连科学地提出问题这个起码的要求都可能无法达到。我们在今天不吸取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合理成果,就不可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反之,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也不可能真正科学地吸取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合理成果, 这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

5、的两个方面, 不可偏废。但要科学地对待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同学你好,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在考察事物时, 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 在否定中看到肯定, 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古为今用”,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对待外国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

6、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首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正确把握他们中的科学的、合理的、符合特征的东西,更重要地是要找准他们中间不合适宜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甚至迷信的东西,将之一分为二。其次,要坚持扬弃。对于正确的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吸收和引进,对于不正确的我们要坚决否定,采取不学习、不继承、甚至隔离的态度。其三,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和优长,从东西方文化最容易结合的地方,进行吸收和融合,保证东西方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相互发展,避免相互排斥、相互削弱、相互敌视的局面发生。

7、传统文化以周易为基础从春秋战国开始繁荣起来, 到明朝达到最后的高潮 .也就是发于奴隶制社会后期 , 兴于封建农业社会 . 目前是工业社会 , 我们缺乏一个合理的发展时间 , 让我们的传统农业社会文化能够自然过渡到工业社会文化 .因此以哲学以及科学为代表的外来工业文明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 相比较而言 , 神学对我们的影响不值一提 , 不像那些缺乏传统文化的地方 , 完全的迷失自我 )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 , 即普遍联系是适应不同的时代而发展, 既永恒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相作用, 不匹配的时候 , 就会产生矛盾 , 就会破而后立 .化茧成蝶 . 这种否定不是全盘否定 , 是在过去的基

8、础的一种创新.如今, 在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大背景下, 人们渐渐忽视或轻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而在中国,这种现象是尤为普遍。 甚至可以说由于经济发展的过于迅猛,文化发展便不可避免地被忽视了。而与此同时,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许多人为了追求“时尚”崇洋媚外, 盲目的跟随西方外来文化, 时间推移,这种文化也慢慢传播开来, 被多数人所接受。 在如今这种中外文化混合的时代, 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是否也该反思一下到底该怎样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关系呢否定之否定原理是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的三大规律之一。它指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

9、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那么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也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中华文化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 是一种包容和谐的文化,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中华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百行孝为先”、做人的品格“仁义礼智信”、智者的风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 还有民族乐器二胡弓弦上哀婉而凄美音乐、国粹京剧脸谱上斑斓的色彩、 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 脍炙人口的中华诗词等等。同时也有糟粕的一方面,古代的皇权专制制度、八股文摧残古代文人志士、封建迷信思想深入人心、 现今依然存在的男尊女卑等等, 都反映了中华文化糟粕的一方面。近年来流行起来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也是有好

10、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西方提倡人身自由及精神自由,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科学技术方面他们不拘束思想,培养人们发散思维,勇于创新,这方面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说非常明显。另外公民这一观念起源于西方, 这一点对比于我国早期的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无论你是什么党派、无论你是什么职位、无论你从事的是何种职业,只要 - 要先进,做得要到位。 我们也正在努力学习。 西方文化的糟粕在于崇尚个人主义, 以个人为中心,所以他们习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别人的利益之上, 进而把自己国家的利益凌驾于别的国家利益之上, 西方的侵略主张是糟粕的主要部分, 无论是从文化还是战争都体现了这一点。马克思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

11、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中西方文化源头不同,差异明显,但是如果我们都抱着非好即坏、非此即彼的观念对待文化的差异, 必然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许多灾难。 罗素说过, 中国人如果能对西方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每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正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丰富性,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元特征, 构成了不同文化互补与融合的基础。 结合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实质, 发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西方的现金思想文化,摒弃糟粕部分, 从而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能有自己民族

12、特点的现代化道路。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破除自身文化的束缚,打开国门,拓宽视野,从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 发展和壮大自己。 实践证明了这一政策的正确性,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学习, 学习外来文化中的积极的有益于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东西。这种学习需要理性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决不能美丑不辨、善恶不分,全盘照搬。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中善于吸收、兼容并蓄的长处,奉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形成中国特色的新文化。2立足本土,洋为中用。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之魂,这个民族在世界舞台必将失去话语权, 最终走向灭亡。 在学习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 我们不能

13、盲目跟风,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 有自己的原则, 一定要在保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始终扎根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土壤,不要奴颜婢膝,要懂得自立、自强、自信,要分清好歹优劣善恶,把真正的好东西学到手,真正做到洋为中用。3循序渐进,稳步提升。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事物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结果就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乱。比如改革,改革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必要条件,没有改革国家就没有进步,但是改革不能一步登天,太过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国家和人民受害。 所以我们要想合理处理中国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关系,就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使优良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我认为现阶段我们应该开始做的事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

14、概念, 例如清明节、 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以及加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类似节目的影响;同时减少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例如控制麦当劳肯德基这类快餐店在各地区的数量等。逐步提升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让人们把外来文化放在正确位置。我们在今天不吸取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合理成果,就不可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反之,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也不可能真正科学地吸取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合理成果, 这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但要科学地对待当代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只有通过不同文化之间优良因子的合理整合, 才会使我国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又不与世界脱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