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本实用教案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360178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PPTX 页数:436 大小:3.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本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6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本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6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本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6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本实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高鸿业本实用教案(4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gumnshur)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jngj)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jngj)学的研究对象(一)概述宏观经济(jngj)学与微观经济(jngj)学是理论经济(jngj)学两个主要部分。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jngj)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jngj)问题变化,宏观经济(jngj)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很难给宏观经济(jngj)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第1页/共435页第一页,共436页。(二)研究对象简单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或经济体的总量关系。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一个国家,也可是以世界。通常,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

2、量关系。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1、总产量(最终产品)及其波动和增长(zngzhng)率(不考虑产品构成)2、就业量与失业率(不考虑职业分布)3、价格水平与通胀率(不考虑相对价格)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产量及其增长(zngzhng)。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通常可用下图表示:第2页/共435页第二页,共436页。Y时间(shjin)tYY*长期(chngq)增长周期(zhuq)波动第3页/共435页第三页,共436页。宏观(hnggun)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 (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说明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rh)决定。(2)将实际国民收入Y

3、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出原因,并说明应如何(rh)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图示:t1t2t3.第4页/共435页第四页,共436页。总供求与实际国民收入(gumnshur)决定Pyy*y*ADASy.第5页/共435页第五页,共436页。2、动态(dngti)且短期地说短期中实际产量Y则通常围绕潜在产量Y*而波动,这即经济周期。波动中如实际产量低于潜在产量,意味着失业,反之会有过度就业,这将造成通胀。宏观经济学一个(y )主要目标就是说明这种波动,包括周期性的原因及对策。第6页/共435页第六页,共436页。3、动态(dngti)且长期地说

4、长期中,实际产出Y与潜在产出Y是一致的,且潜在产出随生产能力的长期上上升而增加。这叫经济增长(zngzhng)。宏观经济学还包括对经济增长(zngzhng)的研究。第7页/共435页第七页,共436页。一.静态(jngti)地说,Y决定二.动态地说经济周期经济(jngj)增长衰退(shuitu)与失业过热与通胀总需求总供给封闭经济开放经济Y宏观经济政策(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8页/共435页第八页,共436页。(四)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它反映一国总生产状况,可叫总供给,分为名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1)潜在产量(总供给)Y*(potential):资源充分利用时最大产量,

5、反映一国生产能力(shn chn nn l)。(2)实际产量Y:有两种产量概念都译为实际产量。一是与潜在产量对应,指由有效需求和实际就业决定的总产量,称actualGDP。二是与名义产量对应,指对名 义 产 量 进 行 价 格 调 整 得 出 的 产 量 指 标 , 称realGDP(真实的GDP)。(3)名义产量(nominal):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实际产量。名义产量对实际产量的偏离反映物价水平变动即通胀。第9页/共435页第九页,共436页。、失业率()P607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lodng)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

6、对策等。第10页/共435页第十页,共436页。、通胀率()P615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b tn),一个重要原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也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重要指标。第11页/共435页第十一页,共436页。 、利率(r)通胀率反映的是与货币供求状况,货币供求又与货币价格有关,货币价格就是利率。利率还影响国内投资,从短期(dun q)说这会影响国内总需求,从而国民收入决定;从长期说影响潜在产量增长。而且在开放条件下,利率

7、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对开放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第12页/共435页第十二页,共436页。、汇率(hul)()现代经济都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总供求包括国外对本国的供给(gngj)和本国对国外产品的需求。这都与汇率有关:汇率变动会影响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进出口。此外,汇率变动也造成国际投资风险,从而也影响国了资本流动。因此,汇率对开放经济宏观运行也有重要影响。第13页/共435页第十三页,共436页。(二)流量与存量 宏观经济变量可分为存量和流量两大类 、流量:指一段时间之内的经济量值,如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财政收入等。 、存量:某一时刻存在的经济量值,如社会资本总量、黄金存

8、量、外汇储备等。 、二者关系:存量通过流量而变化。如资本存量通过投资和折旧而变化。存量大小也是决定流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另一类变量是比例(bl)变量,如价格。第14页/共435页第十四页,共436页。二、与微观(wigun)经济学的关系(一)联系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为基础。宏观经济学首先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然后,通过(tnggu)对微观经济行为的汇总,来推论宏观经济的规律。所以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二)区别1、合成谬误2、部门:微观经济中的部门指生产行业。宏观经济中的部门分为:居民、企业、政府和对外部门。第15页/共435页第十五页,共436页。三、宏观(hnggun)经

9、济学的方法宏观经济(hn un jn j)学研究通常分三步:(一)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出发,来说明其行为规律。比如,消费者如何从效用最大化目标出发,理性地确定自己的消费需求量;厂商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理性地选择资本存量从而投资需求。(二)对个体行为变量进行加总,得出各宏观经济总量,进而说明宏观经济(hn un jn j)运行规律(P425)。(三)利用统计数字对理论进行检验。其中,如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加总以合成为宏观经济规律,是宏观经济(hn un jn j)研究的关键。第16页/共435页第十六页,共436页。四、本书主要(zhyo)内容(一)国民收入核算(十二章)(二)总需求

10、决定国民收入(十三十六章)1、收入支出模型(450线模型或凯恩斯交叉图)(十三章)2、ISLM模型(十四章)3、用IS-LM模型说明宏观经济(jngj)政策(十五、十六章)(三)总供求共同决定收入的AD-AS模型(十七章)、第二十二章(四)宏观经济(jngj)的主要问题:失业与通胀(五)开放经济(jngj)的IS-LM-BP模型(十九、二十章)(六)经济(jngj)增长与周期(二十一章)(七)其他第17页/共435页第十七页,共436页。第二节 GDP一、一个虚拟的例子: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然后生产100斤小麦(xiomi),值100元。此后,将小麦(xiomi)加

11、工成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xiomi)成本100元,机器折旧10元,人工费10元。问:这里的GDP是多少。:机器100元小麦(xiomi)100元面粉120元320元: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二、GDP的定义:428第18页/共435页第十八页,共436页。三、说明(shumng)(一)GDP是市场价值。这有两层含义:1、为市场生产。自用品生产和自我服务不计入GDP(P429)2、按市场价格核算。所用价格分为:(1)现行价格与名义GDP。此时(c sh),GDP数值不仅反映生产,也反映物价。(2)不变价格与实际(真实)GDP第19页/共435页第十九页,共436页。(二)G

12、DP是最终(zu zhn)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的。最终产品:、当期用于居民消费的(C)、当期用于民间投资的():(1)非生产性建设投资;(2)企业固定投资;(3)存货投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当期用于政府购买的(G)、净出口(ch ku)或外国净购买(NX=X)第20页/共435页第二十页,共436页。说明(shumng):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依据是当期经济用途。所以:、用于加工最终产品的资本品也算最终产品。、增加的存货(原材料储备(chbi)、在制品、产成品库存)属于最终产品。、出口品属于最终产品。第21页/共435页第二十一页,共436页。(三)GDP是生产指标

13、。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经市场销售得到(d do)收入,依销售收入来核算产值(所以产值也是收入),但原有存货在当期进行的交易、当期新发行证券的交易等,其销售所得收入都能不计入GDP。因为前者是前期而非当期的生产结果;后者虽是当期新创造的,但不是生产的结果。这说明虽根据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额核算GDP,但本质上它是生产指标而非销售指标,是收入但不同于当期进款。第22页/共435页第二十二页,共436页。(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间为单位),所以(suy)是流量。第23页/共435页第二十三页,共436页。(五)GDP是某地(mu d)区域内的生产指标与GNP的区别:GDP核算以国土为

14、原则(yunz),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yunz)。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P435)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GDPNFI第24页/共435页第二十四页,共436页。第三节国际(guj)收入的核算方法一、生产法各单位(dnwi)当期生产的增加值二、支出法Y=C+I+G+(X-M)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三、收入法Y=C+S+T第25页/共435页第二十五页,共436页。二、支出(zhch)法GDP等于(dngy)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由前面定义的

15、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1)居民消费支出C(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3)政府购买G(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C+I+G+NX第26页/共435页第二十六页,共436页。三、收入(shur)法:(一)方法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经销售变为收入,并在相关当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3)实物(shw)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

16、DP。第27页/共435页第二十七页,共436页。第四节 GDP的分解(fnji)一、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一)GDP到NDP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后者是重复计算,应予剔除。剔除折旧后,得到NDP:NDP=GDP-折旧。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总投资(tu z)称为净投资(tu z)。总投中资剔除的部分,叫重置投资(tu z)。P432(二)从GDP到NNPGDP+NFI=GNP;GNP-折旧=NNP第28页/共435页第二十八页,共436页。二、从NNP到NI(一)国民收入(shur)NI(shur)NI的概念NI:NI:要素所有者(国民)的要素收入(shur)(shur)。 (二)从NNP

17、NNP中扣除非要素收入(shur)(shur),加上政府对国民的补贴,即得NINI,即:NDP-NDP-间接税- -企业转移(比如企业坏账)+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间接税是NNPNNP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国民收入(shur)(shur)。比如某企业最终产品价值(略去折旧)100100元,间接税10%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0GDP=110元,但企业收入(shur)NI=100(shur)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NI。第29页/共435页第二十九页,共436页。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此时,NI首先(shuxin)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

18、(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所以: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府对个人的转移个人收入PI第30页/共435页第三十页,共436页。四、从PI到个人可支配(zhpi)收入DPI个人收入缴纳(jion)个人所得税后,即可自由支配,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31页/共435页第三十一页,共436页。五、总结(zngji):从GDP到DPI GDP NFI GNP 折旧 NNP 间接税等 NI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sh hu bo xin)税,未分配利润政府对个人转移 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

19、入DPI第32页/共435页第三十二页,共436页。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jbn)公式一、两部门(bmn)(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部门(bmn)(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二)恒等式:、总供给总收入C+S、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第33页/共435页第三十三页,共436页。、恒等关系(gun x):AD(AE)=C+I=Y=C+S=ASAD I=S AS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产品(chnpn)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消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卖出去的产品(chnpn)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这是“非意

20、愿”的投资。第34页/共435页第三十四页,共436页。两部门(bmn)企业(qy)S1I1GDP=AS=C+SS2I2居民(jmn)PI=DPI资本市场折旧未分配利润I3居民储蓄S3消费CS1S2消费C要素市场产品市场NDPGDP=AS=C+I第35页/共435页第三十五页,共436页。二、三部门:加入(jir)政府(一)总供给总收入DPI+T=C+S+T(二)总需求C+I+G(三)恒等关系(gun x):AD=C+I+G=Y=C+S+T=AS I+G=Y=S+T第36页/共435页第三十六页,共436页。企业(qy)居民(jmn)GDP=AEGDP=AS政府(zhngf)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金

21、融市场S1S1折旧T1NDPT1间接税NIT2T2企业税S2S2留利TRPIT3T3个税DPICS3S1S2SGCGI第37页/共435页第三十七页,共436页。三、四部门(bmn):加入对外部门(bmn)假定对外经济交往只包括进口和出口。(一)总供给等于(dngy)总收入=C+S+T恒等关系:(二)总需求=C+I+G+(X-M)(三)恒等关系: AD=C+I+G+(X-M)=Y=C+S+T第38页/共435页第三十八页,共436页。企业(qy)居民(jmn)GDP=AENDP=AS政府(zhngf)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T1间接税NIT2企业税TRPI=DPICSCIXGG国外部门MM第3

22、9页/共435页第三十九页,共436页。四、总结(zngji) GDP 折旧+ NFI(假定=0) 间接税-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未分配利润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xiofi) 储蓄 0储蓄(chx)S税收T消费C国民收入Y第40页/共435页第四十页,共436页。四、恒等式与经济(jngj)理论(一)收入核算恒等式从生产结束后对产值进行核算的角度说,总生产必等于总供给。为了能从收入与支出(zhch)两个角度来计算产值,就将总供给中没售出的部分说成是售给生产者自己,这使总供给必然等于总需求或总支出(zhch)。这种必然相等,即事后收入核算的恒等关系。第41页/共435页第四十

23、一页,共436页。收入决定(judng)理论但一国实际生产和供给的产品总量并不必然等于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即国民收入生产或实际总供给,不必然等于对国民收入(意愿的)总需求。二者不等时,如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宏观经济就会因需求不足而衰退并伴有失业;如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会刺激经济过热并引发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需求的决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等的原因(yunyn),及对策。这即宏观经济理论。第42页/共435页第四十二页,共436页。第六节名义(mngy)GDP与实际GDP00XYttttXYttGDPX PY PGDPX PY P00XYttttXYttX PY PX PY PGDP缩减指数=G

24、DPGDPGDP名义实际缩减指数名义(mngy)实际(shj)第43页/共435页第四十三页,共436页。第十三章 简单(jindn)收入决定论第44页/共435页第四十四页,共436页。第一节 均衡(jnhng)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一)在由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构成的宏观经济中,只讨论商品市场的供求和国民收入(gumnshur)决定。(二)凯恩斯定律(P446)略掉货币供求,等于假定了利率和价格不变。这又意味着:1、产品市场水平的供给曲线,这称为凯恩斯定律2、投资I是外生变量(自发性支出)见下图第45页/共435页第四十五页,共436页。ASADAD*ADy*PPyy1

25、、凯恩斯定律(dngl)P此时,实际(shj)国民收入Y由总需求决定第46页/共435页第四十六页,共436页。2、自发(zf)投资、假定利率不变,投资(tu z)是外生变量;yI0第47页/共435页第四十七页,共436页。二、均衡(jnhng)产出(一)总需求(支出)决定总收入总需求或总支出AE是C+I+G+NX( P448 ),产出或总收入是 Y。总需求(支出)决定收入即: Y=C+I+G+NX或者说:实际国民收入由产品市场(shchng)的总供求均衡决定,即:S+TI+G+NX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Y,是均衡产出。(二)图示:第48页/共435页第四十八页,共436页。均衡(jnhng)产

26、出450Y=EEYEYY-Y+.EY.E0,G0YYGIAE第71页/共435页第七十一页,共436页。(二)利用均衡(jnhng)条件)(11)1 ()1 ()(1 (TGIYGITYTTGGTTIIYTTTYSGITS第72页/共435页第七十二页,共436页。2、几何(j h)方法SS+TII+GY0YGYTYYT只有(zhyu)G时只有(zhyu)T时第73页/共435页第七十三页,共436页。ISS+TI+G政府(zhngf)收支与收入决定YYTGIYI第74页/共435页第七十四页,共436页。第七节 各种( zhn)政府乘数第75页/共435页第七十五页,共436页。一、政府(z

27、hngf)购买支出乘数1()1YIGT对G求导数(do sh):11GdYkdG第76页/共435页第七十六页,共436页。二、税收(shushu)乘数1()1YaIGTb对T求导数(do sh):1tdYkdt 第77页/共435页第七十七页,共436页。三、政府转移支付(zhf)乘数(一)政府转移(zhuny)支付TR的含义(二)有政府转移(zhuny)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Yd=Y-T+TR三、收入决定:Y=AE=C+I+G()dCYYTTRTTRY第78页/共435页第七十八页,共436页。1()1YIGTRTYIGTRT对TR求导数(do sh):1TRk第79页/共435页第七十九页

28、,共436页。四、平衡预算(y sun)乘数(1)平衡(pnghng)预算的含义:政府收(T)支(G)相等,即:G=T(2)平衡(pnghng)预算乘数:1)1 (11)1 (11)(110)(11,GYkGTGYITGIYTG令第80页/共435页第八十页,共436页。四、平衡(pnghng)预算乘数(一)平衡预算(y sun)的含义:(二)收入决定:1()1YIGTYYIGTT= G第81页/共435页第八十一页,共436页。(三)平衡(pnghng)预算乘数1()1YIGT 0I 11()(1)11YGTG 令1(1)11bdYdYkdGdT第82页/共435页第八十二页,共436页。第

29、八节 四部门的收入(shur)决定一、四部门(bmn)的总支出:0()()AECIGXMCYTTRTTIIGGTRTRXXMMY第83页/共435页第八十三页,共436页。00()1()1YIGTRTXMYIGTRTXM二、四部门收入(shur)决定第84页/共435页第八十四页,共436页。四部门(bmn)的乘数01()1YIGTRTXM将对各自发支出变量求导数,可得四部门的各种( zhn)乘数:1、乘数变小;2、出口乘数是正的;3、进口乘数是负的。第85页/共435页第八十五页,共436页。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收入决定(judng)的IS-LM模型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一、实际利率与投

30、资(一)实际利率r是名义利率-通胀率。本章(bn zhn)假定价格水平不变,所以二者相同。(二)实际利率与投资r是百元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随实际利率利率反向变化。用公式表示是:I=I(r);用图表示见下页:第86页/共435页第八十六页,共436页。投资与实际利率(ll)的关系( )Ii r( )Ii rIr投资(tu z)I是实际利率r的减函数第87页/共435页第八十七页,共436页。二、投资(tu z)与利率关系的证明有几种方法可以说明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一是用资本边际(binj)效率的概念来说明。也可用企业投资函数来说明宏观投资函数。(一)资本边际(binj)效率与投资边际(binj

31、)效率1、现值与未来值2、资本边际(binj)效率(MEC)3、投资边际(binj)效率(MEI)第88页/共435页第八十八页,共436页。1、现值R0与Rt未来(wili)值的关系R1=R0+R0r=R0(1+r)R2=R1+R1r=R0(1+r)+R0(1+r)r=R0(1+r)(1+r) =R0(1+r)2Rt=R0(1+r)t反过来:在前一场合(chng h),r是收益率,在后一场合(chng h),r叫贴现率。0(1)ttRRr第89页/共435页第八十九页,共436页。2、资本边际(binj)效率一项投资会在较长时间里有一系列收益R。因不同时期的R价值步同,所以需将其换算成现值,

32、即分别贴现后加总。如果使用的主观(zhgun)贴现率使投资收益现值总和恰好等于投资的原值,这一贴现率即资本边际效率(假定投资品残值等于零)。它其实就是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3、投资边际效率如考虑投资会使投资品价格上升,这将使投资收益率下降。此时的资本边际效率叫投资边际效率第90页/共435页第九十页,共436页。4、资本边际(binj)效率图示P483第91页/共435页第九十一页,共436页。(二)企业(qy)投资函数wLrKPYTCTR1LAKYYrKrKYrKKLAKrLAKK1011111、企业(qy)最优资本存量企业(qy)投资服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为:令P=1,YrK1wLrKLA

33、K1代入:第92页/共435页第九十二页,共436页。ttttKKIK1令0tttKKI1将iiYrK1代入:)(11111tttttYYrYrYrI即:)(1YrIt2、资本(zbn)与投资第93页/共435页第九十三页,共436页。三、影响投资(tu z)的其他因素1、Y,即产出预期。总投资受总产出Y影响。这称为加速原理。2、产品成本。其他不变时,产品成本下降(xijing)使企业盈利和产出增加。这需要企业增加投资。3、投资税抵免4、风险5、股票价格第94页/共435页第九十四页,共436页。假定(jidng)IedrIr1d第95页/共435页第九十五页,共436页。第二节 产品(chn

34、pn)市场均衡的IS曲线一、IS曲线推导与曲线含义(一)使用支出函数(hnsh)(二)使用储蓄函数(hnsh)二、IS曲线的斜率三、IS曲线的移动第96页/共435页第九十六页,共436页。一、两部门IS线的推导(tudo)与含义(一)使用支出函数(hnsh)1、推导(1)代数方法11()111YCICYIedrYedrkAkdraerYdkd第97页/共435页第九十七页,共436页。(2)几何图形(jh t xng)I(i)I450ED=C+I450I1I2C(Y)C+I1C+I2r1r2rIIYYr12ISYAEAEYYED第98页/共435页第九十八页,共436页。2、IS曲线(qxi

35、n)的含义(1)线上各点,表示产品市场供求均衡(2)线左下方,是产品市场存在过度(gud)需求(3)结右上方,是产品市场存在生产过剩第99页/共435页第九十九页,共436页。(二)使用(shyng)储蓄函数(1)(1)11()11SISYIedrYedrYedr 1、推导(1)代数(dish)方法第100页/共435页第一百页,共436页。(1)SY SISSIIIedrISaaaabbbbcdYrrY.450.SISI.IS第101页/共435页第一百零一页,共436页。2、IS曲线(qxin)的含义(1)线上各点表示给定消费(储蓄)和投资函数时,使产品市场供求(gngqi)均衡的收入Y与

36、利率r的所有组合。即在给定条件下,为使产品市场供求(gngqi)均衡,收入与利率的搭配。(2)线右上方:SI,产品市场供给过剩;(3)线左下方:IS,产品市场需求过剩。第102页/共435页第一百零二页,共436页。I=SISSIYr第103页/共435页第一百零三页,共436页。二、IS曲线(qxin)的斜率由可知,IS曲线的斜率1、IS曲线斜率为负,其经济含义是:2、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pngtn)3、 越大,即简单乘数越大,IS越平坦(pngtn)11111eeerYYYddddkdd第104页/共435页第一百零四页,共436页。d与IS曲线(qxin)斜率I4

37、50450I1I2C(Y)C+I1C+I2r1r2rIIYYr12ISIS第105页/共435页第一百零五页,共436页。与IS曲线(qxin)斜率I450450I1I2C+I1C+I2r1r2rIIYYr12ISISC+I1C+I2第106页/共435页第一百零六页,共436页。三、IS曲线(qxin)的移动1、由可知,自主性支出(zhch) 与e变动,IS曲线同方向水平移动,距离为k e()Ykekdr11k第107页/共435页第一百零七页,共436页。四、三部门(bmn)的IS曲线(一)推导,使用均衡(jnhng)条件,(1)代数方法(1)(1)11()11STTYIGedrGTYeG

38、drYaeGTdr 第108页/共435页第一百零八页,共436页。(2)几何(j h)方法S+TI+GI(r)ISS+TYI+GI+GS+Trr第109页/共435页第一百零九页,共436页。(二)含义(hny)第110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页,共436页。(三)斜率(xil)与移动1、斜率:斜率为负,其大小为: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越大,IS越平坦(pngtn);简单乘数k越大,IS也越平坦(pngtn)1kd第111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436页。(四)IS曲线(qxin)移动(1)G增加(zngji)IS曲线右移,距离为(2)T增加(zngji)IS曲线左移,距离为11YG

39、1()1aeGbTb Y1YT .第112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436页。第三节 货币供求与利率(ll)决定一、国民收入决定与利率IS曲线(qxin)表明,给定IS曲线(qxin),国民收入Y取决于实际利率r的高低。而利率r由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共同决定。第113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436页。二、流动性偏好与需求(xqi)货币的动机(一)货币的含义,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其数量分为名义货币M与实际货币m (本章讨论实际货币) 。M是按票面计量的货币量。m是用商品表示的货币量。二者关系是:=M/P。P是价格水平。P不变时,二者是一致的。普遍接受性即

40、货币的流动性。人们出于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而需求货币。具体(jt)说,人们需求货币的原因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的投机动机。第114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四页,共436页。(二)需求(xqi)货币的动机1、交易(jioy)需求L:即为了方便日常交易(jioy)而需求货币。交易(jioy)需求与名义收入Py成正比:L=kPy假定某家月初得收入Py=90元,每天花3元,月底花完。则该家庭平均持有L=(1/2)PY=45元。Py12390tPyL21第115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436页。2、预防(yfng)需求L预防为指防止在需要时没有,而持有一部分货币为预防需求的货币量,也与人们的名义收

41、入正相关:L=kPy交易与预防需求之和,用L1表示(biosh):L1=kPy+kPy=(k+k)Py=kPy L1/P=ky,即实际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的增函数。图示:第116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六页,共436页。1LkyYL1交易(jioy)与预防需求第117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436页。交易(jioy)与预防需求rL1Lky第118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八页,共436页。3、投机性需求(xqi)L2(1)含义:这里投机指为赚取差价而买卖证券。因此形成的货币需求,即投机需求L2。(2)需求函数:假定证券收益D不变。D与证券价格Pb之比是证券收益率R。三者关系是:略掉风险,R

42、应等于市场利率r。如Rr,人们将购买证券。这使Pb上升,R下降,直到(zhdo)R=r。所以,市场利率r低时,证券价格较高。此时人们卖出证券,持有货币。反之,当市场利率r高时,证券价格低。人们将买进证券。所以投机需求L2与利率反向变动,用公式表示是:L2=h(r)。bbDDRPPR第119页/共435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436页。投机(tuj)需求rLS投机(tuj)需求第120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页,共436页。简化(jinhu)的投机需求2Lhr rL2假定(jidng)投机需求是利率的线性函数:第121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436页。三、货币需求函数(hnsh):公式与图示

43、)(21rhkYLLLrL1、公式(gngsh)2、图示投机(tuj)需求h(r)交易和预防需求kY货币需求水平段即“流动性陷阱第122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二页,共436页。3、货币(hub)需求的变动其他(qt)不变而Y增加,曲线右移。rLLkY1LkY2Y2Y1第123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三页,共436页。简化的货币(hub)需求及其变动LkyhrrL收入Y增加,L/P线右移(yu y)。反之左移y第124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四页,共436页。四、其他货币需求(xqi)理论需求货币像管理存货一样(yyng)。管理货币的总成本TC,是交易成本ct(c是转换一次的成本,t是一定时间

44、内转换的次数),与利息成本rM的和r是利率,M是货币量。持有货币越少,转换次数越多。持有货币越多,利息成本越多。平均货币持有量是M=Y/2t。这样,管理货币的总成本: 是t的函数。最优条件:代入M式中,最终得trYctTC2ctYttrYcdtdTC2022rcYM2第125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五页,共436页。五、货币供给与利率(ll)决定(二)实际货币 价格水平P不变时, m取决于M。假定(jidng)M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 MmPrm =M/Pm(一)货币供给(gngj)的含义第126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六页,共436页。(三)货币供求(gngqi)与利率决定r*LM/P

45、MLLMr1、利率(ll)决定M,L第127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七页,共436页。2、利率(ll)变动i*LM/PM增加(zngji)L增加(zngji)i(1)利率决定M,Li第128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八页,共436页。六、“流动性陷阱(xinjng)”r*LMS/PiM,LMS/PrMS/P“流动性陷阱(xinjng)”第129页/共435页第一百二十九页,共436页。七、货币(hub)市场与资产市场第130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页,共436页。第四节 LM曲线(qxin)一、含义与推导(一)LM线的含义:给定实际货币m量和货币需求函数L时,使货币供求均衡(jnhng)的收入与

46、利率的各种组合。(二)推导(1)代数的: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需求:货币供求均衡(jnhng):即:mLkyhrmkyhr第131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一页,共436页。LM曲线(qxin)代数式mkyhrmhyrkkmkryhh 第132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二页,共436页。LmmLL1m1m2L2YYrr1Lky.m1=m-m2h(r).LM.第133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三页,共436页。二、LM曲线(qxin)斜率与截距mkLMrY.kh第134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四页,共436页。L1m1m2L2YYrr凯恩斯区域(qy)流动性陷阱(xinjng)古典(gdin)区域中间

47、区域第135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五页,共436页。三、LM曲线(qxin)的移动(一)货币需求(xqi)L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M/P增加、(P不变时,M增加;或M不变时P下降) ,LM曲线右面移,距离为m/k。(二)实际货币货币不变时,实际货币需求(xqi)增加,LM左移。第136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六页,共436页。LM曲线(qxin)的移动1mk2mk1YmkYM增大或P变小,LM曲线(qxin)右移。rLMLMY第137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七页,共436页。L1m1m2L2YYrr实际货币(hub)供给增加第138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八页,共436页。L1m1m2L2YY

48、rr货币(hub)需求增加第139页/共435页第一百三十九页,共436页。第五节 IS-LM模型(mxng)一、均衡(jnhng)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一)代数方法:11()11YeGTdr mkrYhh 11()(1)(1)YeGTmkhdkhd 第140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页,共436页。(二)均衡收入与利率决定的几何(j h)方法I=SL=MrY.第141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一页,共436页。IS-LM模型(mxng)第142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二页,共436页。设:500.8dCY1005Ir20G10T200M 2P 0.24LYr求:(1)IS曲线(qxin);(2)LM

49、曲线(qxin);(3)Y;(4)r。解:11:(50 100200.8 10)51 0.81 0.8IS Yr200:0.24250.052LMYrrY第143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三页,共436页。二、收入变动(bindng)及原因(一)变动(bindng)()(TGekY11kISrYIS与LM移动(ydng)使Y变动IS横截距LMIS.Y ,e,G,T变动(bindng)通过IS线导致Y变动(bindng)。LM.Y实际货币量M/P变动也会导致Y变动。第144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四页,共436页。(二)收入变动(bindng)的原因1、商品市场“冲击”与“真实周期”(1) 与e(

50、动物精神(jngshn))(2)G与T(政府是平抑周期还是造成周期?)2、货币市场“冲击”与货币周期第145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五页,共436页。二十世纪三十(sn sh)年代“大萧条”IS0iY危机前经济繁荣,股市( sh)泡沫危机(wij)始于股价暴跌LM0IS银行坏账,挤兑,央行紧缩LM货币主义认为原因是央行与政府行为不当,问题在政府政府紧缩。k( + + -CYT)凯恩斯认为原因是市场经济投资I0的不稳定(“动物精神”)。问题在市场经济。G0I0C0.Y0财富效应带动投资减少.第146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六页,共436页。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hn un jn j)政策分析本章用

51、IS-LM模型说明国家(guji)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政策理论下一章介绍西方国家(guji)宏观调控的实际操作情况第147页/共435页第一百四十七页,共436页。第一节 财政政策(ci zhn zhn c)与货币政策概述 一、宏观调控的原因或必要性IS-LM模型(mxng)中的Y是均衡收入,它由总支出决定。均衡收入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Y*。因为Y*由充分就业时社会生产能力决定。当均衡收入不等于潜在收入,特别是低于潜在收入时,意味着经济中存在失业此时,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或同时得用二者来调控需求,使实际的均衡收入等于潜在收入。 实际的均衡收入低于潜在收入的情况见下图:第148页/共

52、435页第一百四十八页,共436页。450r*LMC(Y)C+I*YYrISAEYY*Y0,k/h=0(流动性陷阱(xinjng))ISISLMd=0,k/h0第165页/共435页第一百六十五页,共436页。(二)古典主义(gdinzhy)极端1、含义: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效果最好)2、原因:财政扩张使私人投资等量减少(完全挤出),总支出不变3、条件:(1)财政扩张造成的收入增加(zngji)导致利率有很大上升 ( LM线垂直),(2)或投资对利率上升非常敏感( 使IS线水平)4、用图表示是: 0,khh d 第166页/共435页第一百六十六页,共436页。古典主义(gdinzhy)

53、极端d ISk/h0 ,d0,LMkh ISISLM(1)(2)第167页/共435页第一百六十七页,共436页。三、挤出效应:原因(yunyn)总结如 财政政策乘数就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小。原因在于:(1)财政扩张使收入增加,也增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不变时,这会提高利率,提高的幅度与成正比。 是LM线斜率,所以(suy)LM越陡,挤出越大(2)利率提高使投资I减少,减少量与d成正比。这叫“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使财政政策效力变小。0kdhkdhk hk h第168页/共435页第一百六十八页,共436页。三、挤出效应(xioyng):因素总结P52311YG财政(cizhn

54、g)扩张使Y增加L增加(zngji)使r上升幅度与k/h正相关r上升使I减少,I减少程度与d正相关 I减少又使Y减少,I减少程度与投资乘数正相关所以决定挤出效应大小进而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是:(1)支出乘数11(2)LM线斜率k/h(3)IS线斜率d第169页/共435页第一百六十九页,共436页。挤出(j ch)效应图示:11YG财政扩张使Y增加(zngji),增量为:Y增加(zngji)使L增加(zngji),r上升R上升使I减少,后者使Y有所减少:1()1YI-第170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页,共436页。第三节 货币政策(hu b zhn c)效果一、图示第171页/共435页第一百七

55、十一页,共436页。(一)含义(hny)与图示YY1YMk1(1)YMhkdY 给定(i dn) ,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好。M第172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二页,共436页。(二)决定货币政策(hu b zhn c)效力的主要因素:1、IS与货币政策(hu b zhn c)效力IS平效力(xio l)大;IS陡效力(xio l)小第173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三页,共436页。2、LM与货币政策(hu b zhn c)效力LM陡效力(xio l)大;LM平效力(xio l)小第174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四页,共436页。二、两种极端(jdun)给定(i dn) 如:(一)古典主义极端:

56、 如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叫古典主义极端。(二)凯恩斯主义极端如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叫凯恩斯主义极端。MYY 0Y第175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五页,共436页。古典主义极端(jdun)的条件(1)如h=0(LM曲线垂直(chuzh) (IS曲线水平) h=0d 11(1)YMMhkkdLMLMd ISLMLM第176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六页,共436页。凯恩斯主义极端(jdun)的条件h LMIS利率(ll)对M增加没反应ISLMLM(1)如LM曲线(qxin)水平(流动性陷阱)(2)d=0(IS曲线垂直)投资对利率下降没反应第177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七页,共436页。四、总结(z

57、ngji)经济处于中间(zhngjin)而非极端状态时,哪条线平,它所代表的政策效力越小;哪条线陡,它所代表的政策效力就大。第178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八页,共436页。三、货币政策(hu b zhn c)局限性阅读(yud)第179页/共435页第一百七十九页,共436页。第四节 政策(zhngc)搭配rYISLMIS松财政(cizhng)LM松货币(hub)0124第180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页,共436页。附录:宏观经济政策(zhngc)乘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可以用政策乘数表示。(一)含义:1、含义:宏观经济政策乘数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量变动能造成国民收入多倍变动,即:政策乘数越大

58、,政策效力越大。2、分类:宏观经济政策乘数分为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前者(qin zh)又可细分为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等。这里仅以政府购买G为例。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变量宏观经济政策乘数Y第181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一页,共436页。(二)政策(zhngc)乘数推导1、推导(tudo)第182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二页,共436页。财政扩张可用 表示,货币扩张可用 表示 (P不变时 )收入(shur)增加用 表示。 由可知:令 GMY11()(1)(1)YeGTmkhdkhd 11()()1(1)YeGTMPkhdkhd 0eTP 11(1)(1)YGMkhdkhdmM

59、第183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三页,共436页。11()()1(1)YeGTMPkhdkhd 令 则:0eTP 11(1)(1)YGMkhdkhd第184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四页,共436页。2、财政政策乘数(chn sh)与效果在上式中,如 , 就表示财政政策(ci zhn zhn c)。财政政策(ci zhn zhn c)效果是: 叫财政政策(ci zhn zhn c)乘数。财政政策(ci zhn zhn c)乘数越大,财政政策(ci zhn zhn c)效力越大。0M0G1(1)()YGd k h1(1)()YGd k h第185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五页,共436页。3、货币政

60、策(hu b zhn c)乘数与效果1(1)YhMkd货币政策(hu b zhn c)乘数。货币政策(hu b zhn c)效果是:1(1)YMhkd货币政策乘数越大,政策效力越大。第186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六页,共436页。(三)两种极端(jdun)如d=0 (IS线垂直(chuzh),即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则:11(1)()1YGGd k hh如 使k/h=0(LM线水平(shupng),即利率不变,则:1、凯恩斯主义极端0)1 (1MkdhY货币政策却完全无效财政政策却完全有效第187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七页,共436页。2、货币主义极端(jdun)MkMkdhY1)1 (1如h

61、=0或d 则:0)1 (1GhkdY财政政策完全(wnqun)无效,货币政策完全(wnqun)有效第188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八页,共436页。第十六章 经济(jngj)政策实践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zhngc)目标一、充分就业就业与总需求正相关。二、物价稳定三、经济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收支逆差会减少本国总需求。顺差则可能造成与他国的经济摩擦。第189页/共435页第一百八十九页,共436页。第二节 财政政策(ci zhn zhn c)一、财政构成与政府工具二、工具的使用(一)自动使用:自动稳定器总需求过度时,能自动减少总需求;总需求不足时,能自动增加总需求。1、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2

62、、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作用3、农产品价格维持(wich)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第190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页,共436页。三、功能(gngnng)财政(一)公共财政与功能财政1、公共财政指政府征税并提供公共物品2、功能财政指发挥政府收支调节总需求的作用(zuyng),进而影响宏观经济。(二)年度平衡与周期平衡1、公共财政要求年度平衡2、功能财政只能作到周期平衡第191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一页,共436页。四、充分就业预算(y sun)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一)问题的提出功能财政要求需求不足时扩张(kuzhng)财政,这会导致财政赤字;在需求过度时要紧缩财政,这会导致盈余

63、。但不能说赤字财政就是扩张(kuzhng)性的,盈余财政就是紧缩性的。很可能相反。见下图:图中:因财政是紧缩性的,所以出现赤字。财政扩张(kuzhng)反导致财政盈余。第192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二页,共436页。aTTtYGTRGAECIGGTRAECIG()aCYTtYTRBSY*第193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三页,共436页。(二)充分就业预算(y sun)盈余1、概念:在充分就业水平(shupng)上计算的财政结果2、图示:支出(zhch)收入Y1*Y2*Y3*盈余赤字第194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四页,共436页。Y*赤字(chz)盈余(yngy)收入(shur)支出1支出2

64、支出3BS1*BS2*BS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可大于0,等于0,小于0。第195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五页,共436页。充分就业预算盈余(yngy)与实际盈余(yngy)Y*BS*BS1Y1Y2收入(shur)支出(zhch)第196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六页,共436页。3、作用(zuyng):作为判断财政政策方向(fngxing)的标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反之是扩张性的。4、局限性充分就业的Y*很难确定。第197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七页,共436页。第三节 货币政策(hu b zhn c)引言(ynyn):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论(一)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还是物

65、价稳定(二)传导机制:(三)中间目标:是利率还是货币数量第198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八页,共436页。一、中央银行(zhn yn yn xn)与商业银行货币(hub)政策通过变动货币(hub)数量发挥作用。货币(hub)数量包括通货的数量和存款的数量。通货来自中央银行;存款可由商业银行创造。(一)中央银行1、发行银行,有权发行现金,作为货币(hub)基础。2、国家银行,执行国家的货币(hub)政策。3、银行的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货款和为商业银行保管存款准备金。第199页/共435页第一百九十九页,共436页。(二)商业银行(shn y yn xn)吸收存款并为客户(k h)提供存款转帐服务

66、。这使商业银行的存款也成为货币。第200页/共435页第二百页,共436页。二、存款创造(chungzo)与货币供给(一)存款创造(二)货币创造乘数(chn sh):(三)货币供给sMkHsuMCDdeuHRRC1ucdeudecCDrkRRCrrr1csdecrMHrrr第201页/共435页第二百零一页,共436页。三、货币政策(hu b zhn c)工具(一)再贴现率1、概念:央行对商业银行货款的利率。2、作用: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Rd3、局限:P554555(二)公开市场业务1、概念:央行在证券市场买卖政府(zhngf)债券2、作用:(1)买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2)买入使证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三)法定准备率1、概念: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影响货币创造乘数。2、局限:(1)时滞;(2)剧烈。(四)其他第202页/共435页第二百零二页,共436页。第五节 经济政策理论(lln)分歧一、反对政府干预(一)古典学派1、市场经济(sh chn jn j)自动实现充分就业,无需干预2、政府干预妨碍经济运行与增长(1)货币政策导致通胀(2)财政政策挤出投资,影响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