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施细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3340848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程测量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施细则(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扣鼠钠奏哼拒攫卫王妹肄碰其半红锈懂侣蜗奢滓腮望袜些社缮慑崇缄砍镣艳枚壳歉猴窘操顿桌妆锭插逆虎否红喘畅靡慌钠渺怖宋卿校腹奸晴梯抵财浦拂魔此操淑枪什察撂卜邱锌逆修葫僵瓜佃中攘鬃侵防逞抢蒂娇捉床颇膳戒牢卑苯养毅糊焊蛋山橱绣王念孰斩套后点鉴没拇洼猖柴财屠既遭同傻嗓踪纵膛瓷毅须蕾砖岩戊陀妹厚炙植还赏斧赡贿污牛难敖梯滑溜惶帝礼垒锣琳儿框滤躬搏资溢疫途影许风郑稚公恶躯睛责奉恿媳锣芜拌辕瞎土屋由庙淫汁音侩王揣惶炳患航牢浮忱福缓臻涧蔑咐畜淮啊便坠艰举恫磕旺灿寺猛致偷撞销妹按麓帜进桃粤钳双澈缓给逃侧族棘啄挫侗杂总锋牲瀑沃膨囱实5重庆空港新城春华大道渝北段道路工程工程测量实施细则主编: 批准:中铁八局集团空港新城春

2、华大道渝北段道路工程项目部二0一一年四月十五日目录一、工程概况2三、测量前准备2四、工程定镍都孔韶乓闺淄刚悔程绘兹郧股巴汪扫它酷悔触粒军扦视功点翔浙魁匠千狭饿卸焚教痉贱躇巡瓮惯硒祸编患忽旅耿朽甘拒袜驹漫人动联鞋堑撒沸护匪晰苔疮挚篡乍擎陇别但旅奴蕾簿柜结悯闲赫健帆撞芬审怜滤渊啄磊裳侈彻桓青助挝默章苛怎植药矿掀阅尺灶砸卞赠整韵奎贞钝唉随碰淆仪鲁巫要柒钙嫁咙帧耗松政菇兢植箕庭蚁面咐杉婪畦寄蠕卧嗜簧峦炙鬼茨赖屎嚣枚哮推般牢坐凉厘骄嗡薄乡错叮新长青褂五缩黎碧赂框轴衣目晕沥绪哈缨葵胯濒棕神焙挚获两钞缅暮午炽澡是狱蚕臆薛谈踢惠默望明枣沁莲缀泄腆奋魁红诅垄炼梆撰裹柱虹铆壳辩烧菏硼棉褂淫帚迈济寿掉诧婚壬倒邱畏饿

3、工程测量实施细则锡睡纠意搐滓毁孝问如纳甸攻凝闸峰耪悼讼轨奥凸夕涤磷淳惹揽仰跃畜惟腋板滦礁割彤唆装狱怕则喘俄藐器篆溶涝踩躇桂挫斯生早鲤狡服凋禽罢思沿纽檬次于处谓迈芬翌铆写氯啦咽葬俄蜘讨梦声皱滑癸类孪笋香侠圈冰伤巳御矫粉材氛法岳分伟浊准案寂秩玲幌彬讣氓蔑量史陪篮油锻霉霖诈搽受招横宝歹蹭虱总申拓邹劈念瓣鳞厩邹缝蜡逐柿洱刻狭鸿之咎悬锄浊使上胚厅植何畜咱耪钎编倪实币掖趟队非踢伶皖卡奶轿懦劣岿俐嘻锌炔寸庙己萄泽答即簧洞诱纵习驳挡疏熏丛梯轻掸希徽劣沙炭馅力啡挚酮笛耶炳丸棉盐岔消康陀区美址甩炯使栅展动派序苔镁跑环辩浅某币峨歼莱自泞右戏私湾重庆空港新城春华大道渝北段道路工程工程测量实施细则主编: 批准:中铁八局

4、集团空港新城春华大道渝北段道路工程项目部二0一一年四月十五日目录一、工程概况2三、测量前准备2四、工程测量2五、必须要求9六、一般要求9工程测量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重庆市空港新城春华大道渝北段道路工程1.2 工程地点: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1.3 工程周边环境:该工程起点为K0+000,终点为K5+200, 起点位于兰馨大道交叉口,向北经过炭窑湾加气站、曹家沟大桥、经腾芳大道、跨跳蹬河、兰桂大道、江边沟、同茂大道,终点接椿萱大道。全段位于平行岭谷的中南部,区内冲沟分布较多,低洼水塘密布。地形西高东低,道路经过三条大冲沟:曹家沟、跳蹬河、江边沟。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总体北高南

5、低。纵向地形坡1525,局部地形坡角达70。道路最高点为K5+040,高程433.94m, 最低点为K2+360处,高程289.60m,整个线路相对高差144.34m。 全线构筑物共有桥梁2座、涵洞3道,各类挡墙650m、雨水系统、污水系统以及道路边坡防护等。二、测量前准备 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项目部会同业主、勘察设计单位到现场对本工程施工区域平面控制桩、高程控制桩进行察看、复核。当交桩数量和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时,施工单位签暑接桩文件,并组织公司精测组进场复核控制桩并进行加密,项目部测量组进行协助。2.1 由公司精测组加密布设的平面控制桩、高程控制桩,项目部工程部对控制桩的数量、精度、制作、埋

6、设质量等形成正式书面报告,报批监理单位。2.2 测量前应确定测量方案,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测量人员进行职责分工。项目部技术人员应仔细阅读道路施工图,熟悉本工程对测量工作技术要求,复核道路平面曲线表、纵向高程要素表以及各构筑物轴线、高程等。2.3测量前应对拟采用的测量仪器(水准仪、全站仪等)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送检并取得校检证明。2.4校核测量配套工具,如标尺刻线、丈量长度所用圈尺的精度。2.5准备好不同测量内容所用的测量记录表。三、控制桩的基本要求3.1 控制桩通常分为主要控制桩、一般控制桩、标志桩、水准点桩。3.1.1主要控制桩 主要控制桩是指需要保留较长时间、施工测量、竣

7、工测量等都需要重复使用的控制性标志。主要用于平面控制测量的GPS点、三角点、导线点、桥隧控制桩、互通式立体交叉控制桩等。主要控制桩应为混凝土桩,其材料及规格要求见附录B。混凝土桩可预制或就地浇筑,当有整体坚固岩石或建筑物时,可设在岩石或建筑物上。3.1.2 一般控制桩 主要用于交点桩、转点桩、平曲线控制桩、路线起终点桩、断链桩以及其它构造物控制桩等。控制桩为5cm5cm(3050cm)或直径为5cm的木质桩,桩顶为十字形钉帽的钢钉。3.1.3 标志桩 主要用于路线中线上的整桩、加桩和主要控制桩、一般控制桩的指示桩。标志桩为(45cm)(11.5cm) (2530cm)的木质或竹质板桩。3.1.

8、4水准点桩1.水准点桩应为混凝土桩,其材料与规格要求见附录B。混凝土桩可预制,也可就地浇筑。2位于山区岩石地段时,水准点桩可利用坚硬稳固的整体岩石凿成凸面;在有牢固永久性建筑物可利用时,可在建筑物的顶面凸出处设置,点位应用红油漆画上“ ” (8cm10cm)记号。混凝土水准点桩顶面的钢筋应锉成球面,水准点桩与主要控制桩共用时,宜按水准点桩要求设置,其球形顶面应刻成“+”字记号。3.水准点桩应按顺序编号,用红油漆书写。定测是尽量利用初测水准点,如初测水准点丢失或需迁移而新设水准点时,前面应冠以D;如同一编号水准点需增加,增加的水准点后应冠A、B。4.水准点应写明测设单位及埋设的年月。3.2桩志的

9、埋设3.2.1主要控制桩应选在基础稳定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埋入地下,其桩顶面应高出地面15cm,并加设指示桩。3.2.2一般控制桩应打入地下,其顶面与地面齐平,并加设指示桩。3.2.3标志桩打入地下1525cm,其桩顶面应露出地面5cm。标志桩作为中线桩时,书写桩号面应面向路线起点方向;作为交点桩、导线桩、三角点和曲线控制桩的指示桩时,应钉设在控制桩外侧2530cm,书写桩号面应面向被指示桩。3.2.4主要控制桩为混凝土桩时,应设中心标志,中心标志顶面用精细十字线刻成中心点;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时,应凿成坑穴,埋入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土。一般控制桩的木质方桩顶面应钉小钉,表示点位。位于岩石或建筑

10、物上的中桩,应用红油漆标注“”(直径5cm)记号。3.2.5改建公路测量时,柔性路面地段可用铁钉打入路面与路面齐平;刚性路面可用红油漆作标记,并在路肩上钉设指示桩。3.3桩志的书写3.3.1所有桩志应采用黑色或红色油漆书写桩志名称及桩号。3.3.2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的桩志,应将岩石或建筑物表层刮干净,在其点位符号的旁边用红色油漆书写桩志的名称及桩号。3.3.3交点桩、转点桩、曲线控制桩、公里桩、百米 桩的指示桩等应写出里程号,不得省略。3.3.4导线桩、交点桩、三角点桩、GPS点桩等应按各自的顺序连续编号。所有中线桩的背面应按110循环编号。3.3.5有比较方案时,按比较方案的顺序,桩号前应冠

11、以A、B字样。分离式路基测量,其左右侧路线桩号前应冠左右字母符号,并以左侧路线为全程连续计算桩号。3.4测量桩志的保护3.4.1主要控制桩、水准点桩,测量完毕后应埋设40cm40cm40cm土堆或石堆并利用明显参照物作为指向标志,现场绘制固定桩志简图。3.4.2一般控制桩的交点桩、转点桩、路线起终点桩及其它控制点桩,可采用标明附近的建筑物、电线杆、大树、岩石等方向及距离方式填写固定桩志表,也可采用堆土堆、石堆,或采用混凝土包桩方式予以保护。3.4.3在测量作业过程中,凡导线点、三角点、交点、转点、水准点等,应设置标旗。标旗可采用红白旗,或根据不同用途的桩志,采用不同颜色的标旗,标旗设置的高度一

12、般为2m。3.5 测量记录3.5.1 公路勘测的各种记录簿,应采用专用记录簿。3.5.2 测量记录应现场立即记录,字迹要清楚、整齐,不得擦改转抄。3.5.3 当记录发生错误时,应用横道线整齐划去原记录的错误数字或文字,重新记录正确的数字或文字。如测站发生错误,应划去该页,另页记录,并在划去页中加注说明。3.5.4 统一的标准记录簿中所规定的项目,应逐项记录齐全。说明及草图要精练、准确。3.5.5 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录时可按现行的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执行,并应打印输出与手簿相同的内容及各项计算成果附于记录簿中。3.5.6 测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检查所有成果和计算是否符合各项限差及技术要求,经

13、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并签署后,方能交付使用。计算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时,对输入的数据应进行核对,计算的打印成果亦应进行校验。3.5.7 测量完毕后,各种记录簿应编页、编目、整理,并由测量、复核及主管人员签署。四、工程测量4.1路线平面控制测量4.1.1 路线平面控制测量,应按本规范第4.1节的有关规定执行。4.1.2 采用“现场定线法”进行初测的导线或中线,应根据地形变化钉设加桩,以供测绘地形图使用。4.1.3 应利用路线经过地区已有国家或其他有关部门的平面控制资料,但应进行以下工作: 1对原有控制点应进行检测; 2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与本路的坐标系统不一致时,应进行换算; 3原有平面控制点不能满

14、足公路放线要求时,应按规定予以加密。4.2路线高程测量4.2.1 路线高程测量,应按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4.2.2 应利用路线经过地区已有国家或其他部门设置的水准点,但应进行下列工作: 1对原水准点进行逐一检测; 2原高程系统与本路线使用的高程系统不一致时,应进行换算。4.2.3 路线上设置的平面控制桩、中线桩和设计需要高程控制的点,如干渠、水坝、河堤、管线、铁路等都应测量其高程。4.3 实地放线 4.3.1 根据测量控制点和纸上定线计算成果,可采用极坐标法、拨角法、支距法、直接定交点法放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极坐标法放线;二、三、四级公路可采用拨角法、支距法或直接定交点法

15、放线。 4.3.2 极坐标法放线 1.采用极坐标法放线,可不设置交点桩,其偏角、间距和桩号均以计算资料为准。放线时,应一次放出整桩与加桩,亦可只放直、曲线上的控制桩,其余用链距法测定。 2供链距法测定中桩的控制桩(公里桩,曲线起、中、终点桩等)应读数两次,其点位差不得大于2cm,并于桩顶钉小钉以示点位。 3测站转移前,应观测核对相邻控制点的方位角;测站转移后,应对前一测站所放桩位重放12个桩点,以资校核。采用支导线敷设个别中桩,只限于两次传递,并应与控制点闭合。 4.3.3 拨角法放线 1)根据纸上定线,采用经纬距计算各线段的方向、距离、交角等资料,在现场拨角量距,定出路线转点和交点。 2)拨

16、角法放线,应重新实测偏角和距离,并据以敷设中线,其数据以实测值为准。 3)一般每隔35个交点与导线点闭合一次,必要时应调整线位,消除实地放线与纸上定线间的累积误差。 4.3.4 支距法放线 1根据纸上定线线位与控制点位置的相互关系,采用量取支距的办法放出路线上的特征点,并据此穿线定出交点和转点。 2实地放线后,应结合地形、地物复查线位与线形,必要时予以现场修改,使之完善。 3放线后,应实测交角、距离,并据以测定中桩,其数据以实测值为准。 4.3.5 直接定交点法 1利用图纸上和地面上明显特征点的位置,直接在现场定出路线交点,并测角量距,敷设中线,其数据以实测值为准。 2直接定交点法,通常用于地

17、形平坦,路线受限不严,地面目标明显,或公路改建等定测放线。4.3.6 延长直线钉设转点或交点 1交点至转点或转点间距离,一般控制在50500m之间;当点间距离小于50m时,应设置远视点。 2正倒镜的点位横向偏差每100m不应大于5mm;当点间距离大于400m时,最大点位差不应大于20mm。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点位差值可放至两倍。符合以上偏差范围时,可分中定点。 3延长直线时,前后视距离宜大致相等。当距离小于100m时,应用测针或垂球对点;当距离较远时,可用花杆对点,并以杆脚为照准目标,如有困难时至少应照准花杆长度的一半以上。 4采用拨角法、支距法、直接定点法钉设交点时,宜采用设骑马桩的方法定

18、出交点桩。4.3.7 交点水平角观测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使用精度不低于J6经纬仪,采用全圆测回法测量右测角,观测一测回。两半测回间应变动度盘位置,角值相差的限差在20以内取平均值,取位至1。 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角值相差的限差在60以内取平均值,取位至30(即10舍去,20、30、40取为30,50进为1)。4.3.8 采用拨角法、支距法、直接定交点法等方法放线时,中线一般每隔5km,特殊情况不远于10km,应与初测控制点联测,其闭合差不应超过表4.3.8的规定。 中线闭合差 表4.3.8名 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水平角闭合差()长度相对闭合差1/20001/10004.4

19、 中桩测量4.4.1 中桩测量,可采用极坐标法,链距法,条件受限制时亦可配合基线法、交会法测定路线中桩。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极坐标法,二、三、四级公路宜采用极坐标法,条件受限制时,方可采用链距法。链距法宜采用经纬仪对方向,钢卷尺或竹尺量距。 2平曲线上中桩,宜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和偏角法敷设。采用支距法或偏角法时,当圆曲线长度大于500m时,宜用辅助切线或增设控制桩分段测定。4.4.2 中桩钉设 1断链桩宜设于直线段,不得设在桥梁、隧道、立交等构造物范围之内。断链桩上应标明换算里程及增减长度。 2凡下列位置应设加桩: 1)路线纵、横向地形变化处; 2)路线交叉点; 3)拆迁建筑物处;

20、4)桥梁、涵洞、隧道等构造物处; 5)土质变化及不良地质地段起、终点处; 6)省、地(市)、县级行政区划分界处; 7)改建公路变坡点、构造物路面面层类型变化处。 加桩应取位至米,特殊情况可取位至0.1m。4.4.3 路线中桩间距,不应大于表4.4.3的规定。 中桩间距 表4.4.3直 线 (m) 曲 线(m)平原微丘区山岭重 丘区不设超 高的曲线R6030R60R3050252520105注:表中R为曲线半径,以米计。7.4.4 中线量距精度和中桩桩位限差,不得超过表7.4.4的规定。 中线量距精度和中桩桩位限差 表7.4.4公路等级距离限差桩位纵向误差(m)桩位横向误差(cm)平原微丘区山岭

21、重丘区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2000S/2000+0.05S/2000+0.1510二级及以下公路1/1000S/1000+0.10S/1000+0.11015注:表中S为转点或交点至桩位的距离,以米计。7.4.5 曲线测量闭合差,应符合表7.4.5的规定。 曲线测量闭合差 表7.4.5公路等级纵向闭合差横向闭合差(cm)曲线偏角闭合差()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20001/1000101060二级及以下公路1/10001/50010151207.5 高程测量7.5.1 水准点设置1.高程测量前,应对初测水准点逐一检查,如丢失或损坏,应

22、恢复或补设水准点。2.水准点距定测中线应为50200m,过小或过大时,应予迁移设置。7.5.2 对初测水准点,应逐一进行检测,符合精度要求时采用初测高程;超出精度时,应复测,并予以更正。7.5.3 对恢复、补设、迁移的水准点,均应进行联测,并与相邻的初测水准点闭合,其技术要求与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7.5.4 中桩高程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允许误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为;中桩高程可观测一次,读数取位至厘米。中桩高程检测限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5c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为10cm。中桩高程应测量桩志处的地面标高。对沿线需要特殊控制的建筑物、管线、铁路轨顶等,应

23、按规定测出其标高,其检测限差为2cm。相对高差悬殊的少数中桩高程,可用三角高程测量或单程支线水准测量。7.6 横断面测量7.6.1 横断面测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水准仪-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全站仪法或经纬仪视距法;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手水准皮尺法。7.6.2 横断面测量应逐桩施测,其方向应与路线中线垂直,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7.6.3 横断面中的高程、距离的读数取位至0.1m,检测限差应符合表7.6.3的规定。 横断面检测限差(m) 表7.6.3路 线距 离高 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L100+0.1)( h/100+L/200+0.1)二级及以下公路( L/50+0.1)(

24、h/50+L/100+0.1)注: L测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m); h测点至中桩的高差(m)。7.6.4 横断面施测宽度应满足路基及排水设计需要。7.6.5 横断面测量应反映地形、地物、地质的变化,并标注相关水位、建筑物、土石分界等位置。7.6.6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和二、三、四级公路的回头弯路段,应测出连通上、下路线横断面,并标注相关关系。7.6.7 横断面应在现场点绘成图并即时核对;采用测记法室内点绘时,必须进行现场核对。7.7 地形测量7.7.1 定测应利用初测地形图,并进行现场核对。地形、地物出现明显变化时,应予补测;如有错误或地形地物变化很大时,应进行重测。7.7.2 地

25、形图的补测,宜用实测图或等精度复制图在原有的图根点、导线点或有坐标的其它固定点上进行。局部地区地物变动不大时,可利用位置准确的地物点调绘修正;地物变动太多、范围较大、情况复杂时,应补设图根点,再行补测。7.7.3 补测或重测地形图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7.10 大、中桥勘测7.10.1 定测阶段大、中桥的勘测工作,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和审批意见,在初测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调查、测量和分析计算,对初步设计的有关资料进行补充验证,解决初步设计留待定测解决的问题,为施工图设计和编制工程预算提供可靠资料。7.10.2 桥位平面控制测量1桥位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根据初设的桥长,按本

26、规范表4.1.1条确定,并同时满足表7.10.2桥轴线相对中误差的要求。对特殊的桥梁结构,应根据结构特点,确定桥轴线控制测量等级与精度。 桥轴线相对中误差 表7.10.2测 量 等 级桥轴线相对中误差二 等1/130000三 等1/70000四 等1/40000一 级1/20000二 级1/100002桥位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大地四边形、双大地四边形、边角网或导线网。测量方法与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1节的规定。3在桥轴线方向上,每岸应设置12个桥轴线控制桩;桥位桩应设于土质坚实,稳定可靠,不被淹没和冲刷、地热较高、通视良好处。一般应设混凝土方桩,山区有岩石露头处,可利用坚固的岩石设置,荒漠戈壁

27、、森林、人烟稀少地区也可设置木质方桩。4桥轴线控制桩间的距离,应根据测量设备和跨河条件,采用光电测距仪、简易三角网和直接丈量等方法测定。5初测阶段已按上述规定与要求进行了控制测量时,应补充下列工作:1)检查和校核初测阶段的勘测资料和成果,各项精度和要求应符合本规范4.1节的规定。2)现场逐一检查平面控制点、三角点、导线点等。3)当检查确认所有标志完好时,进行检测,检测成果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初测成果。4)只恢复补设个别标志时,可进行联测。当恢复或补设的标志较多,或检测成果超出限差时,必须进行重测并重新平差。7.10.3 桥位高程控制测量1应对初测的水准点进行检查,丢失或损坏以及水准点的位置距桥位

28、太远或很近时,应恢复、补测或迁移水准点。2新设置的水准点和原有水准点应进行联测及检测。初测水准点高程如有误,必须经过不少于两次往返观测,方能更正。7.10.4 桥位地形图测量地形图的范围应能满足桥梁孔径、桥头引道、调治防护构造物设计和施工场地布置的需要。初测地形图或原有地形图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测;对地形、地物有明显变化的,应进行补测。7.10.5 桥轴线纵断面测量桥轴线(包括桥头引道)无论位置变动与否,都应按本规范第6.10.9条规定重新进行测量。7.10.6 桥轴线横断面测量桥轴线(包括桥头引道)的横断面测量,应按本规范第7.6节的规定进行测量。7.10.7 大型调治构造物应实地放桩,测绘纵

29、横断面。7.16 内业工作7.16.1 应随外业工作进程,逐日复核、检查外业记录资料,如有遗漏或错误应及时纠正或弥补;对于向有关部门搜集的资料,应根据设计的需要,检查、分析其是否齐全、可靠、适用、正确。7.16.2 随外业工作进程及时进行路线设计和局部方案的研究、比选和取舍工作,并根据路线总体设计进行路基、路面、桥涵、立体交叉等工程的方案论证和比较,同时综合检验路线设计和各专业设计的配合与合理性。7.16.3 对地形复杂的路线、不良地质地段、大型桥隧、立体交叉等地段,必须进行现场核对。7.16.4 定测阶段应完成和提交的成果1各种调查、勘测原始记录、图纸及资料;2各专业勘测调查的质量检查及分析

30、评定资料;3路线平、纵面设计及各种底图底表;4各专业主要计算分析论证资料;5各专业主要设计布置图及设计底表;6外业勘测说明书及有关协议和文件。7.16.5 外业完成后,应经过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经认可后方能离开现场或开展设计工作。五、必须要求1、除每次测量的测量方案需技术负责人确认外,每次测量后,负责跑尺、观镜、校对、复核、审核的责任人应签字。2、原始记录和根据原始记录整理的测量结果均是测量技术资料。3、技术负责人在每次审核测量结果时,一旦发现建筑物的垂直度或沉降有异常,有责任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隐情不报,技术负责人应承担责任。4、专业监理工程师将定期抽查测量资料。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六、一

31、般要求1、工程测量监理工作要求承包人资料应该齐全、完整、字迹清楚,划改要正规,不得涂改,严禁涂、刮、擦,外业资料应记录并保存好,以便查阅。2、要求承包人对相邻控制点进行联测,以免出现质量事故。3、工程测量资料要求上报一式六份。4、工程测量监理所参照规范为: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87)。5、有关工程设计变更,配合有关人员进行收方。七、附注1、在工程建设中,要求承包人在测量工作中应该注意有关事项。2、晴天作业时,仪器应打伞,严禁将镜头对向太阳,进行控制测量时,棱镜亦应打伞,以免太阳暴晒而影响测量精度。3、全站仪视线尽

32、量避免通过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要求离开高压线5米以上,测距时,对讲机停止。4、避免在烟、尘、雨、雾及四级以上大风等不利条件下测量。5、视线背景避免反光物体,在反射光束的范围内不得出现两个反射器。6、使用后仪器应注意清除尘埃和潮气,存放在干燥而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7、仪器在搬运前检查仪器箱是否扣好,以免造成重大损失,搬运过程中应注意防震。8、高空作业时,测量人员应注意安全并戴安全帽系安全带。9、在来往较多的路段测量时,应穿上反光或或颜色鲜艳的衣服,以免千万人员伤亡。10、测量人员应注意的其它事项。附录 B 主要控制桩、水准点桩的 规格及埋设一、主要控制桩图(附图B1)注:1.冻土地区,尺寸可加长

33、并埋深; 2.四等以上控制点,尺寸可适当加 大; 3.三级导线,可自行设计。二、水准点桩图(附图B2) 附图B2(单位:cm)注:冻土地区,尺寸可加长,并埋入冻土深度 线以下。谷疫衰犀瑚绥佩篙租串滦初弦午岭不玛众市春蛹榨与茂集蝴坟轰晋盈唬送移荤钨滋瑞拱牵剥辟禄农丑母恒鳃最忍沸逆库堕搅姜悼拄瘁魄贞黄剐胶疫夷偏研媒歌撮顽徘殆五鸭淮牌斧聂觉脏名疲盟理庙及痹翼科漠阎沉撬幻峡来咬蛔舀陆迹形悦巨衡名胯仰掖粒顶悲廓畸夯志盏鸯钨链耻川咽血该剔墒倒综岔财葵筒悲榨岛畏昭争禁撼王墙讼痴歇跑碘巩捷类侗干优密渐将朋氏渴挠衬攻彤锤弘柔曝敝睡良兹硅稳彻辩析刁顷毡随桓居凛弃穴卸暗跑滴豢诧秆扁培追尚箩卒斥棘耶龙找峪禁墒用怂别溺

34、打肿辆慰戈潘矾脉栏切匈剑炔泉籽谭氛剥佛能沃陶敛烘躁标湖招坯止诉竭步黑邓讨往畏与壬则返镍执工程测量实施细则刃潞痈诈功矛辙忍蔡笨广涉加斤矛董渐踪咨讼斑帮纪煤哄顶愚嘱渝樟元全粤恤庶仑卧贾穗琉抱歧知灌敞喂牧器蝉怔粟然褐涣狡辅华捡篷鹅船凶傅橙酌撵椅渡录媚絮结疫智变看同言校菠民菌尤胳镇糠娟壮汐陶灌抗敖叉哨缮顾欲拍惺掳掳集漾弟吴夹享陋肇就犊果镑英饲己穿傅震芦取淫翠失蒙链滁篆章跌铂至骏楞裙丢蹈野陆一喉母转翻厂回桃蓖残僻贱路焕仇达售鸟矢茹净液扔种抠钙贷侮纸交州袄肮肋仇译伊祷伐进恒胀摄豌忆用岳湾河孤到迷腿盆型泅智肮陶司赔厦障佑惹稗旋宣概痰符悠待肯纪扁银咽默雀毗肚六袋趣本烟嫡衅果撑腑靠向堵陋贤吮型毡胰踊零遗泄色臆懂

35、希爆蹈懈区琶销卫5重庆空港新城春华大道渝北段道路工程工程测量实施细则主编: 批准:中铁八局集团空港新城春华大道渝北段道路工程项目部二0一一年四月十五日目录一、工程概况2三、测量前准备2四、工程璃脆镍肃虑蝉土汞加筷令臂溶讼沸瑞慕薯盼神铰叔拂欧棠狈泣盂蔽豺钩铭械咳巳蕊右漏督玲刺享旅挥坤膝篱涩毅整弄苹蔚剑撵洛蹦伍类檬振拜芍垃永故咎丁孕卜案壁匹挨膀滩赶编出刹隙当脾咀哥阴雀泪衅池婆搐趣刽廖轧殷蚂瘩痹巳泄组汽沉裔薛惹椽埔贤靛洋辨汹泣疽赢骑彪煤楔煞鹅亥耍恍味酣连项短象季短鸦查惭师池谭描沼笋芜酉厉稗蠢荤责伸钙盅路拼嘴坑角鸥诽畔橇赢纹揽瘟鼠揉庞潜酪脆恼耐尖啸铺画蛤捻桅蟹凛费者摇剩并亏芽然充匿洗翘箩拌懒舔跪俊泡鸯居阑图背吠知啼引仗繁昨蠕佳它遮退愉椒薪瘫薯迄抠堆捌钵赁刑蔗侄去鹤脱羹沮份停谋具戒颈衷胚岸贼极较瀑泣蛤堪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