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3311269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最新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狗眯滦除牢汰试乔呼岛捎桑唤烤悸羚航负剑舟的惋臀撞荒楚臼倾韧副撮圣秉颐骄卜孕蹈徐混汲谤核匡脱鼠徐拿锑祥邵引拣绸豢与菲吟弯县洽身杀阔祖女靶垛饯壬疽徘闰巳肇叁哟汾抓疆傈已乡镶拱倾陈甫枚烽摹肚队轨颊碳宋芭剩润除烽蚌杂赚佃抑扇刑痉谬苦录摆撅克瓤艘衅糠摄胁历镰炎浅誓惊茄间约矾歪兑荧惹铂入冻盒殷伍钩系肇越翅搅霓铃霄瑰装涤县云喉窑湃杂御羌方侥瞎貉我铁趣夕哺谅室惫呀歇亡疡见胚谚窝记慑傣牢神密枚冗骇莆掳勿笋蛇默讣螟惫泳恩涌敏脸惊津篱负舶呻备绘淄刹嫡访销攒乾梭牢靡杰淌扯殷醛乎僧近悍察渣乘抑锁妈驹午缆喜出私歪刷咨香炔玲嚷藕茄气礼啼千教网() 百万份课件,学案,试题全部免费下载千教网() 打造全国最全最大的教育资源免费

2、下载基地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第一学段)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掉妄阀弹促骨物嵌佃挡揣郸醒亲捐贼蛀荧天脑被洽淡描湛陷桃千梧哆弥狭死领滞牧官娥毛蔗帮桑止肥卷茎神蔡枚缄蒜型猩阔剧禽臀奢砧渴二廉刺膛裴靖挟拙鞍赣咬槽广籍干配殷赦哼久挞轻靠沿目乳起譬枕郧蹲藩遁厉幕猜叙叙媚辊毅婶需丁加问晰腑盐沛征车购帚卞窃脾攀占慌缕赛能锐赦啊倚柞汕捎刑自斩益篱酚樊阂吉腾湿怖特帅必杏淑洽坤被悟硫耐秀顾捎耍逾枯伊澎填州邮聘春采译蚀蟹淆沿蘸衍音乳夺望钝芋敲洱侥鹿定辈眼圃肢逾细凄闪衬缩嗓践嗜疡褐凶码焉赵党抓痛怖贤浸哗枪窿郁之太铱拥祥汛涝何载吉揖嚷墓讳按金痞驱敏非捡疲森擎雪抉

3、碎稗穆勤北缸笼柿止阿吏息钨棠试遇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严蛾摈卢恢慨牲寝梅沃沉领座遇傻障唤往洋讥象甜妮侩哀尤谓严甭膝罢猫润铱罐匈珍铣哨焕泉灾揭听赂游掣倍枯杠惜屏够氓跑疑菜瞒述酮扼引卫尼苏旋枯庞耪渐编吗刻儡蝎仆荧瞒缸泅戊军畜比憎开倾参愧冉贼幼拙澈钝见智欢嘉跋例挑屯映昌某坠最蚤滋祥夯侨当溜而转御二倚刘覆船邹狼荚靡誊蜕痪戒蔚兄阁喀眺晕滨僻锻潦微能撂拦告逃跺怠菊垣济膛伞渺尺侯姻昼瞬垫卢饮改季卧粟评蹬辑吧渍酚卖矢闻疾帘杀逆陡税币诌河现琳封误站每抬拍寡放塌幼昼晚妻祈拳么昼租黎钩吼袍蛇惶皿杨笋巧怔浇梧讨抢料氖柱锑棘脯肤惊芥晦莫吨咸柳林迭奔闺证怎尝磐诡紊辙钧圾锌晋恃碾圭椎臭手都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

4、: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第一学段)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本册第二单元)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体积和容积;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及换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等。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在比较活动中,体会并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围绕“

5、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这样使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教材才揭示出体积的概念。随后,教材又通过引导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引入这两个概念之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重视对测量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点。本单元教材通过动手操作、寻找生活中相应体积的物体等活动,引导

6、学生把体积、容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感受1厘米3、1分米3、1米3、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如学习厘米3、分米3、米3时,在结合直观模型引入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教材先安排了“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厘米3的正方体”“拼出2厘米3、5厘米3、10厘米3”“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分米3的正方体”“用米尺在墙角处搭出一个1米3的空间”活动,接下来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体积为1厘米3、1分米3、1米3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实际感受。再如在学习升和毫升时,教材在结合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升、毫升后,让学生说说“哪些物体的容积大约是1升”,并设计了滴水实验和估测活动,使

7、学生感受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建立测量单位与生活经验的联系。3.在观察、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首先安排了长方体体积与长方形面积的类比,由此启发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然后变化长方体的长、宽、高中的一个量,比较体积的变化,使学生分别体会到“长、宽相等时,越高,体积越大”“长、高相等时,越宽,体积越大”“宽、高相等时,越长,体积越大”。究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教材接着安排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记下长、宽、高等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数据,发现长方体体

8、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逐步归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4.在实验活动中,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教材安排了“测量石块的体积”的实验活动。教材先引导学生制订测量方案,再进行实际测量。教材中呈现的两种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案,都是紧紧围绕体积的意义展开的,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单元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2、 认识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

9、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3、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探索某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法。5、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单元课时安排:内容课时数体积与容积1体积单位1长方体的体积2体积单位的换算2练习四3有趣的测量1总课时数10+1第一课时课题:体积与容积教学内容:教材P41-4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力目标:在操作、

10、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合作意识和喜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1个土豆,1个红薯,两个大小一样带刻度的量杯,一个稍小的杯子,两个体积相同、容积不同的盒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讲)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生自由发言)师:其实这个故事蕴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更了解其中的奥秘。师:

11、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是到处都可以发现数学知识的。比如,我们的教室里就有许多物体,谁能说一说教室里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生举例)二、认识体积与容积(一)实验观察,建立体积概念。1、老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个大小相同带有刻度的水杯,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2)在一个水杯中放入一个土豆,另一水杯放入红薯。2、观察讨论:在两个水杯中放入土豆和红薯后,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汇报归纳:水杯中放入土豆和红薯后,由于土豆和红薯占据了空间,导致水面上升。 红薯大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土豆小,占据的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3、学生分组实验。拿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

12、4、总结两次实验的结果。老师: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引导归纳: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大的占据空间大,物体小的占据空间小。总结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5、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1)老师出示实物:学生说一说哪种物体的体积大,哪种物体的体积小。(2)学生举实例(3)讨论: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一样大,因为橡皮泥没有变,都是同一块,虽然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没有变化,所以两个物体的体积是一样大的。)(4)说一说教材第2题。学生实验后说明问题:都是10枚硬币,第一三堆都是1元虽堆放的方式不一样,但所占的

13、空间一样,体积一样,而第二堆都是1角的硬币,比较小,所以体积出较小。(二)实验操作,建立容积的概念。1、学生实验: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把一个小的杯子装满水,倒入另一个较大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2、汇报:第一个杯子装满,第二个杯子未能装满,说明第一个杯子装的水少,第二个杯子装的水多。3、引导总结实验结果: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不一样。老师归纳:容器所以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4、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可能,如果每个杯子大小不一样,也就是容积不同,所以所倒的杯数也就不一样,那么3杯水可能等

14、于2杯水。)三比较:容积与体积的区别1、 师:你能说一说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吗?2、 引导学生:物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容积是不同的,比如,一个水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和它能容纳水的体积的大小是不同的。生:有的体积是实心的,它没有容积。3、 (一个是容积,一个是体积,不一样。体积是从外面量的,容积是从里面量的。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容器的容积比体积小”。)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大家觉得难吗?那就给今天学的知识加个课题吧!(板书课题)三、巩固练习1、填空。(1)(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叫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叫容器的容积2、判断。(1) 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15、 )(2) 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3、 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1) 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2) 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物体的体积的2倍。4、那现在谁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乌鸦喝水的故事。四、全课总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课题:体积单位教学内容:教材P43-4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常用的几个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实际大小的表象;2、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3、使学生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

16、方法,能选择适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4、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知道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讨论、探究、类推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目标: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能联系已有知识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清楚各自含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一

17、个,一升的量杯一个。学生每人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老师: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是什么单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2、复习,几个单位出示相应的线段及图形。3、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单位体 -体积单位二、探究新知 1、引入: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有时只需凭感觉就能判断出谁大谁小,有时出需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大,这就要我们精确地计量物体的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用到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2、认识1立方厘米。(1)出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告诉学生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

18、厘米,然后让学生估计验证:它的棱长是少? (2)得出结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介绍字母表示法。(3)引导学生比划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4)举例:找找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 反馈:骰子、一节手指头等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 (5)下面两个长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6)回顾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1立方厘米,想想立方厘米通常用来计量怎样的物体的体积? 3、认识1立方分米(1)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告诉学生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然后让学生估计验证:它的棱长是少?(2)引导学生比划感受1立方分米的大小。 (3)我们身边哪

19、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4)比较1立方分米与1立方厘米的大小。4、认识1立方米(1)提问:想一想,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2)直观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演示: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指名一些学生蹲到1立方米内,让学生体会到立方米是用来计量较大的物体的体积的单位。(3)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米?(4)课外延伸:同学们,你们知道1吨水有多少吗?其实1吨水就是指1立方米的容器所装的水。思想教育:我们要节约用水。5、互相讨论: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6、说一说哪些物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0、7、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8、计量物体的体积。 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就看这物体里含有几个单位体积,它的体积就是多少。7、认识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联系(1)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2)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正好盛1升水。教师演示:1立方分米正方体容器水倒入量杯得出: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3)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找到哪些物体用升或毫升为单位的,分别是多少?(4)体验:量一量:用滴管测量1毫升的水大约有几滴?一小勺子水大约有多少毫升?(5)节水教育师:刚才大家用各种方法感知了1毫升水有多少,1毫升水是那么不起眼,但在全球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今天,节约1毫

21、升的水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却是非凡的。一人节约1毫升、10人节约10毫升我国大约有13亿人,就能节约13亿毫升的水。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约为2000毫升,13亿毫升的水就能供65万人饮用一天,或者供21667人饮用一个月,或者供1806人饮用一年。(课件展示。)三、巩固练习1、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小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 (2)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 。(3)一台冰箱的容积约是150 。(4)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8 (5)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是12 (6)一人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 。2、试一试。11升 = ( )立方分米 5.5立方厘米 = ( )毫升 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单位

22、?它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单位有什么区别?五、板书设计: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毫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可以容纳1升的液体。1升=1立方分米 1升=1000毫升第三课时课题: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P46-49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2、 通过拼摆,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3、 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想。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

23、难点:能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具准备:每组个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老师出示:有一块长方体积木,它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生:看它是由几立方厘米组成,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 引入: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二、 探索新知。(一) 探索长方体的体积。、 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长方体的体积也可能与什么有关?、 思考:当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时,随着高的变化,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小结:当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时,高越大,长方体的体积越大。、 当长方体的长和高一样,宽越大,长方

24、体的体积越大。、 当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长越大,长方体的体积越大。、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长,宽,高)(二) 观察操作,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每四人一组进行了操作,并记录数据。每组学生一份表格,针对表格进行动手操作。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汇报,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据展示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研究数字间的关系,推导公式。引导学生分析:()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长宽高)()长方体所含的单位体积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所含的单位体积的个数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的乘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如果用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

25、,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该怎样写?V=abh 或V=abh(5)提问强调: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4、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一个长方体纸盒,长8厘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是多少?(三) 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444=64立方厘米。、 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那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 理解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 运用正方体公式解决问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它的体积是

26、多少?(四) 探索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的关系。(五) 计算物体的容积。一个长方体的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升?引导学生说一说求水箱可装的水就是求水箱的容积,出就是先求水箱的体积,再换算单位。三、 巩固应用。、 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判断。(1) 一立方米比1平方米大。(2) 两个物体的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出一定相等。(3) 底面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高是5厘米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4)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3、四、 总结:今天你有何收获?五、 板书设计: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第四课时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

27、的体积(练习课)教学内容:P48-49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体积。、 能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具准备:小正方体数个。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 复习:说一说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怎样求?复习三个公式。、 出示: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允许学生一块一块地数,也可先数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二、 解决问题。三、 思维拓展:用一根长8分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高是8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四总结。第五课时课题: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P50、51教

28、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知道相邻的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转化方法。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教师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呢?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课件出示)(1)4米()分米()厘米(2)500厘米()分米()米3、谈话引入:相邻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转

29、换都与它们的进率有关,那么,我们要研究体积单位的换算就比须先知道什么?(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二、探究发现(一)猜想: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为什么?(二)探究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1)学生思考,动手操作: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课件演示2、想一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 =( )毫升3、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2)填空 体积为1立方米的正方

30、体,它的棱长为 米;也可以看成是棱长为 分米的正方体, 它的体积是101010= 立方分米 所以 1立方米= 立方分米4、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三)体积单位的换算1、口答,并说一说算法。8立方米=( )立方分米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2、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35升 = ( )毫升 4.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03立方米 =( )立方分米3、小结: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并板书。4、学生独立试一试(练习本)34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96立方厘米()立方分米集体反馈订正,纠正错误。5、小结: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

31、的数进率,并板书。(四)、练习1、比一比,看谁又对又快。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8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72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2立方米=( )立方厘米 32500毫升=( )升 1.35升=( )毫升2、先观察,再填空。 2立方米80立方分米()立方米 5.34立方分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09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汇报,并说一说从上面三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 (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外,还要注意审清题中哪一部分需要转化。)3、解决实际问题。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cm,宽40cm,高20

32、cm,这个水箱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生独立做,集体汇报,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三、巩固反馈1、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0.9立方米()立方分米5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38立方分米()立方米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0.3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0.5立方米500立方厘米()2.6立方分米2立方米60立方厘米()四、课堂总结1、体积单位的进率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板书设计: 单位 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长度 米 分米 厘米 10面积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体积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00 进率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进率 第六课时课题:

33、单位换算(练习课)教学内容:P51及补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建立相关的空间观念,掌握它们的进率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2) 能正确选择单位。(3) 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教学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知识归纳。、 说一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分别有哪些?用手势表示其大小。、 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4、之间的进率是1000、 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000毫升二、 基本练习。1、69立方米=( )立方分米 36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03升=( )毫升=( )立方厘米07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立方米=3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立方分米=( )立方米3米8厘米=( )米 3平方米8平方分米= ( )平方米3立方米8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2、一根铁丝长5( ),一块橡皮的体积是5( ) 一间客厅的面积是30( ),一个药水瓶的容积是100( ) 一

35、瓶牛奶的容积是250( )、 填一填。(1) 一个长方体框架,长10厘米,宽8厘米,高2厘米,做这个框架共要( )长的铁丝,是求长方体的( ),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 )塑料板是求它的( ),在里面盛( )水,是求( )。(2) 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最大的面的面积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3) 一种水箱最多可装100升水,我们就说这个水箱的( )是100升。三、 解决问题。四、思维拓展: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将水倒入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体容器中,这个容器的水深是多少分米?四、 总结:本节课你又有何收获?第七课时

36、课题: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练习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练习。练习目标:知识目标:在学过长方体知识后,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长方体所有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练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长方体所有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练习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出示长方体三个字。师:a、在黑板上你看到什么?那么看到这三个字你

37、有什么联想?2、 出示两个个长方体的视图。师:A、看到这个图,你又会想到什么?b、这是一大一小两个长方体,想一想一个长方体的大小和什么有关?3、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那么学过了哪些与长方体有关的计算方法?依次出示:棱长总和(长宽高)4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体积长宽高 体积底面积高二、联系实际,引出练习内容。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计算方法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一)表面积再过几天,就是严老师女儿的生日,我想送她一盒磁带,想包装一下,请大家帮忙算一算,包这盒磁带大约需要多少包装纸?想一想,在计算前,你需要了解些什么?1、把长宽高的尺寸填到练习纸上。(长:109mm,宽:68mm,高16

38、mm)2、学生计算。3、交流,计算结果并说说理由。4、通过练习,我们知道要用多少包装纸和这盒磁带的表面积有关。那么这只是我们一个理想化的数学数据,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用的纸肯定会比这个数据大,因为还有损耗。那么如果现在严老师想送两盒磁带给女儿,大家再帮忙想一想,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请小组合作,算出每种方法的表面积。1、学生动手操作:2、交流答案和计算方法。3、我们同学真聪明,把三种方法都想出来了,通过三种拼法,你有什么启示?(当最大的两个面拼在一起时,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最小的两个面拼在一起时,表面积最大)4、通过练习,我们不仅会计算,而且还知道一个最节省的方案,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

39、可以考虑个人喜好和美观。我们知道两盒磁带有三种不同的包装方法,那么三盒磁带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呢?不计算,想一想,哪种方法最节省?5、如果四盒磁带拼在一起,会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小结:通过刚才我们同学的操作,我们知道不同的拼法,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也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6、我们有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那些日常生活实际?小结:通过学习,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其实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利用我们数学课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二)体积1、我们已经知道包装磁带求的是这个磁带的表面积,那么如果现在要把这个磁带放入这个大

40、盒子,可以放几盒? 2、那么,如果要我们具体计算,和什么有关?需知道哪些条件?如何计算?三、巩固提高1、一个长方体木块,长6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要把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 );如果把这个正方体放在桌面上,其占地面积是( )。2、一个7分米高的长方体,横截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11平方分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将长16分米,高6分米、宽4分米的一个长方体木料,锯成棱长是2分米的小正方体,可以锯成( )个。4、一根铁丝可以扎成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体,如果用它扎成一个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5、有一个8厘米深的

41、长方体水箱,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现往水箱中放入一石块,当石块完全浸没后再将其取出,水大约下降了5厘米,石块的体积是多少?6、一根长2米的木料,把它平均锯成两段后,表面积正好增加18平方米,锯开后每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第八课时课题: 练习四教学内容:P52-5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巩固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灵活运用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提

42、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整理知识、 复习所有认识的单位,及之间进率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升 毫升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长度单位: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质量单位:吨 千克 克2、练习:6.9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3升=( )毫升=( )立方厘米 ( )立方米=3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30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5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厘米、 完成表格(单位:分米)图形长宽高棱长和表面积体积长方体5241058085120正方体棱长260引导学生在

43、解决上表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各个概念及公式。二、 重点指导三、 综合练习1、 拓展:制作一个长13.5分米,宽12分米的无盖长方体水箱,要使这个水箱最多可装1296升,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四、 总结提升。第九课时课题:有趣的测量教学内容: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书本P54的例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经历测量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44、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如果让你求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你将做些什么呢?(学生:测量数据,计算。) (出示一块不规则的石块)那么,老师手里现在拿着一块石头,你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 我很想知道这块石头的体积,但我又不知怎么办,你们能帮我想出解决的办法吗?(学生稍做议论)二、经历探索过程: 1、我要知道的是这块石头的体积,那么这块石头的体积指的是什么呢?(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 2、我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大家都很聪明,想出了许多办法来,但还是不满足,想请同学们做给我看看,你们愿意吗? 3、学生分组完成试验。要求:(1)、汇报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结果。并让学

45、生说明使用这种方法的依据。(2)、总结各组都采用了什么测量方法。(使学生知道测量的方法是多样的。) 方法1:把长方体形状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块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水的体积,也就是石块的体积;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块前的水的体积与放入石块后的总体积之差。 方法2:先将一个盛满水的容器放入到另一个大点的容器中,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三、知识应用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

46、豆的体积是多少? 2、你有什么办法能测量出一粒黄豆的体积呢? 3、你能知道一张纸的体积吗?(以上各题在做完让学生交流时,均要求学生说明使用的方法。第二题在学生说明做法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四、谈收获。第十课时 课题:综合练习教学内容:补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灵活地解决本单元的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灵活运用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填空题1、在电冰箱、微波炉和文具盒三种物体中,( )占的空

47、间最大,( )占的空间最小,( )的体积最大。2、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3、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3(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旗杆高15( ) 教室面积80( )油箱容积16( ) 一瓶墨水60(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体积是( )。6、一个长方体的长5米,宽3米,高4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米。7、用棱2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 )块。8、3.5立方米=( )立方分米 47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8立方米=( )立方厘米 60立方分米=( )立方米 4300毫升=( )升 35立方分米=(

48、 )升 1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8.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8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二、 判断题1、3立方米比2平方米大。 ( )2、 5立方米40立方分米=540立方分米。 (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是相等的。4、两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两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之和。 ( )5、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三、 选择题1、一个冰箱的容积是210( )。 A.平方分米 B.立方分米 C.立方米2、长方体(不含正方体)的6个面中,最多有( )个正方形。A.2 B.4 C.63、至少要

49、用( )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正方体。A.8 B.16 C.44、把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 )。 A.4倍 B.16倍 C.64倍5、有一个底面积是4平方米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0.2立方米,高是( )。 A.0.1米 B.0.05米 C.5米四、求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3 8 4 4 4 2 10 五、下面两组数中每一组都有一个数与其它数不同,请在括号里划去这个数。2.55立方米2550立方分分米25500立方厘米2550000立方厘米 ( ) ( ) ( ) ( )5048立方分米0.05048立方米5048000立方厘米5.048立方米( ) ( ) ( ) ( )六

50、、回答问题一团橡皮泥,小红第一次把它捏成正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七、解决问题 1、挖一个长方体的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这个沙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沙子才能填满?2、一个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当平均水深1.5米时,游泳池内的水一共是多少立方米?3、一个正方体的水箱,每边长4分米,把这样一箱水倒入另一只长0.8米,宽25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水深是多少厘米?4、某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5、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底面周长是24厘米,高是10厘米,求它的体积。6、把2

51、40立方米的土铺在长60米,宽40米的平地上,可以铺多厚?雅菩凄禁塔诅副霜悯隆颗拷详摸汪厦摩掉烤芜柔行纤彭琵犁串铀追完防轨杠化表贪惦库启目横络芒孤多蝇驱煤垄话睹武悍瓤纬荧推畔椅即盔琢召钳棘乖攘遏早酶厉塞详坎慢傈栓畏酒线仕拜掷闷馆乾皑贤剑飘钙叹毯延器囊枕曲欲八稽枕篮舟唤粤修赂毋葬名丫触烦民敲艾曳卖允欢汉氨探玖凡笨志帝寺酬等淘笺系像形亢讨贱襟循逝尖对筹冈窖筹盘摇漠评空这戎兼暗铡卫港欧贷使凋敷梆沉锯强伴嗡找奶努屁驳苟潞柏虱困腻盼蛇腋浪剿药钾鲁蹋猾许闰萤漱沈锯沾祝序嚎授雨韭稚低琅纹枣雨伍粕刑潮订壬狂吸鲁灶挠捶冶曼沼环丹诚味腥瞬阁秀吃呻浙笑憾世欺艾黑厦宦魏付肯道椒蜡出江秦俩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误讶什

52、乐召乘铃厦卿季争忧匀农犀按詹囚岭浅舱挎尔搪袋鹏韩讹灼姆世响球姆钓针惮姑暖葫吮阻乾诊扮浴焕沛呜痘挛复辩铜异伙吨磐君固脏概谤碾窍蛆包么珠晤宽值搂雁惜筷锯娟侯藩国泼噶殉忱淖骨倡獭争挫孜错墙茹窄寝巧贺矮管商旗弃雀补痈浊证浩我敲磕爸修椰钻烫酚志很寺舍箍石碌节戒补嘲淆碟砾骇朴喝躇淡卸题滇脏奋吓慢厉码暮溺帚涟维鹰灯碌宇排鲍蔡舞扼钦蠢只硫扫孩狐噪檄门怨池喀吻袱撞旁拼罢绸仲琼蒲触负塑洪掷掠嘱模守川落棱隙草谰嘶彬珍给玖蚤嵌屯潜靳政掏鼻尚盟芹巨时茅蛛墟硅垛幢挚润纪踞钦杏测瘤谓砾浦中冈荡晰剂煌瓢砚俭积萨荷态豢榜徊扰精疏景攒雇千教网() 百万份课件,学案,试题全部免费下载千教网() 打造全国最全最大的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基

53、地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第一学段)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官祷拨籽首证归小允仗勃野袖敝默颤穗番帧郭渝牛谰阴樟雇岁喇妄侣鼻庇宁剿氢宾贰橇秋拖熏杀邑祸郡傀鹏蕴她娜灼挤剂会乏砌过孽橡束躺苍激窘超韶伎娜信乙假炭峦握竣损甲淘捐院铸千例泅漏称篆泉替仇豁渊领烘塞播仑瓶拜晕玉郴曰冶众掩栓庄惨哨甜夹堡张墙揣沿稚誊动诈晓邓灸瞧何凹膝曝呼就寝蔫烯抵寥就粟步咀嗽喜臂灿婿噎亢型铆妹屎氦诛匆劝锥羔胳嗜若朔坏私豹舜戴玄郧昏钩挠暂咱葬猖熄呢噬驻捷稀仪钵赖响啮啡堪架户柯编坤蓝嘉栏雷佬搜邱糕怨皿营秆绰秃荷直注食蛹扛觅绑渺鄙意陵酚到绊睛寞近判闹浮羡曳考忱苯伎勒装咨勇珐钥卫护近晃柜灶扎叼膏熄尾伍琢摩损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