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师用书: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3298074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师用书: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师用书: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师用书: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师用书: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师用书: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10谈中国诗本课话题积累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钱钟书有如此渊博的学识,与其读书之认真和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是分不开的。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中这样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正

2、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日积月累,钱钟书积累了大量的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所以在写本文的时候,信手拈来,很是自然。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上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清。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他在写作时才得心应手,写出像热爱生命铁蹄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4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

3、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邓拓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精髓()简陋()妨碍()深挚() 公爵() 羡妒()()零碎() 犬吠() 饶恕()()洋溢() 梵文() 颦蹙()()鉴别() 逍遥() 譬如()【答案】suluizhjuxin dsufiro shyFnpn cjinxiop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数(2)槛(3)咽 (4)混【答案】(1)shu/sh/sh(2)jin/kn(3)yn/y/yn(4)hn/hn 2语境辨析法(5)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失败的牢笼()不能自拔,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目标或人生目标太

4、笼()统。(6)老王家的大儿子竟然在别人家的田地里畜()养家畜(),真是太过分了。【答案】(5)lnln(6)xch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2)(3) (4)【答案】(1)撩缭潦(2)卓淖悼(3)噪躁臊(4)萃粹瘁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静默沉默“静默”一是指寂静,没有声音;二是指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沉默”一是指不爱说笑;二是指不说话。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漫步于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内,你会发现道路两边满目沧桑,胡杨高大精壮的身躯,或弯曲倒伏,或仰天长啸,或_(静默/沉默)无语,或豪气万丈。游人至此,除了赞叹、高歌,抑或_(静默/沉默),还有就是对生命无限的敬仰。【答案】静

5、默沉默(2)一蹴而就一挥而就两者都形容“轻而易举、容易成功”的意思。但“一蹴而就”多用于否定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伟大事业,形容求之过急。“一挥而就”含褒义,多用于肯定句中,用于一笔就能成功地书写、绘画等,形容熟练敏捷,运笔神速。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实现书法梦不是_(一蹴而就/一挥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为此,他博览群书,勤学苦练,到后来,已经能够提起笔来,_(一蹴而就/一挥而就)。【答案】一蹴而就一挥而就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为辛亥革命量身定做的歌曲那一枪,被歌手演绎得回肠荡气,倾情讴歌辛亥志士的铮铮铁骨和肝胆侠情。(

6、)理由:“回肠荡气”,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用在此处符合语境。(2)近日,沈阳市区出现能见度低于200米的浓雾,大批高楼在浓雾中只露出楼顶,宛若“空中楼阁”。()理由:“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用在此处正确。常识速览“文化大家”钱钟书简介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

7、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精神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当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想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

8、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钟书的著作对于推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及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国朋友做的一次演讲,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和研究中国诗歌应持的正确态度。整体感知谈中国诗以幽默睿智的语言,通过中西诗歌的对比,形象地阐述了中国诗歌的特征含蓄蕴藉,富于暗示。同时谈了“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对“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进行了有力的批评。文中渗透着作者深刻的文化心理和强烈的理性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诗歌文化的热爱和崇尚之情

9、。文脉梳理篇幅短重暗示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何理解“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答案】“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尽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二、阅读课文第27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怎样理解文中“早熟的代价

10、是早衰”这句话的含意?【答案】中国诗不符合诗的发展“最后有抒情诗”的一般发展规律,纯粹的抒情诗在中国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抒情诗在达到很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所以又是早衰的。3“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这句话有何含意?【答案】这个句子用“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巧妙地比喻了中国艺术和思想体构的“高”,也写出了它没有什么根基。4“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作者为什么要“换个说法”?“怀孕的静默”应怎样理解?【答案】“暗示”已经比较形象地表现出中国诗歌的特点了,而作者竟然还能创造出更形象、更生活

11、化、更准确的语句:“怀孕的静默。”这样就更加形象生动。言外之意不说出来,所以叫“静默”,而这种言外之意,已经由说出来的话加以暗示了,正像胎儿在母体之中了。这里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比喻诗歌的暗示性分外妥帖,且别具幽默感。5第4、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大量的中外诗歌名句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作者旁征博引,通过比较,既论证了中外诗歌都有暗示的佳作,但中国诗人尤其注意含蓄之美的特点,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三、阅读课文第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课文末段写道:“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像这样的句子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妙,

12、有人认为不雅。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作品风格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是演讲中的重要技巧,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听众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演讲内容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演讲效果。像上面的句子,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话题互动话题: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听众是一般的有文化的美国人,他们有一定的鉴赏诗歌的经验,了解本国诗及其他西洋诗,对中国诗有所接触,有一定兴趣。面对这样的听众,你认为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抓住他们的心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甲: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演讲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

13、于论文,往往是艺术的谈笑风生。当然,学者的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位。难怪有人把这种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学生乙: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作者举重若轻,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听众。雅而不奥,俗而不庸。作者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作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没有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听众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我的观点:【答案】居高临远,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

14、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那就更多了。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比喻论证本文谈的是“中国诗歌”这一笼统抽象的概念,作者不是空洞地谈理论,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运用巧妙的比喻,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道理阐述得深入浅出。如讲到中国诗歌的篇幅短小时,作者以“闪电战”和“轻鸢剪掠”“樱桃核”和“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喻之,形象生动。说到中国诗轻淡的笔力和安和的词气时,由“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像吹着芦管”和“像乐队合奏”这样形象的比喻和外国诗

15、雄厚、沉重的笔调相比,明白如画。最后讲到中西诗内容作风暗合时,打了一个比方“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设喻生动、亲切。2写法指导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它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那么如何运用比喻论证呢?(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

16、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3迁移应用下面是以“枝繁叶茂赖根深”为中心写的一段运用比喻论证的议论文片段,其中空缺了第一段。请你根据片段中心和下文内容,补写出空缺的部分。不少于80字。基础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进取的动力,是事业的基石,是通往理想的阶梯,是未来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未来一鸣惊人的演奏家,那么现在

17、你就得不厌其烦地反复弹练那一个个单调乏味的音符,先练就娴熟的指法。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未来的书法名家,就请你先练好那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由楷书而行书,由行书而草书。反之,现在不打下深厚的基础功底,一挥笔就想写出行云流水、龙飞凤舞的草书,其结果必然是毫无韵味风致,只能是信手涂画而已。【答案】我们知道:一棵树,根只有深深扎入泥土,树才能巍然挺立,风吹不倒,雪压不垮,酷旱不死;根,只有发达广布,树才能有充分的水分、养料,发展到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所以深根广布,正是参天大树的挺立之本,生命之源。因此,我想到了打好基础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默默为世界文化奉献的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锥编出来以

18、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读书研究,闭门谢客。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等地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生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面对国内外的“钱钟书热”一直居高不下,钱钟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他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埋头做学问,不掷光阴于交游。他用半辈子寒窗的寂寞,保持着高尚人

19、格操守和独立学问品格,默默地为世界文化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应用角度】“淡泊”“名与利”“专注”“做学问”“拒绝”等。2精彩应用一位英国女读者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十分崇敬,托人传话希望拜见先生,而先生却淡然地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遂而婉言谢绝。这是怎样一颗淡泊低调、从容智慧的心啊!先生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于内涵而非外表。先生潜心写作,只以文学示人;对一切赞誉褒扬,他都不放在心上。钱钟书先生把自己隐于文学背后,自筑“围城”,只于其中看月色,闻花香。佳作领悟论快乐我们经常慨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

20、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德语的沉闷(langewcile)一词,据字面上直译,就是“长时间”的意思。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种神话,确切反映了人类的心理。天上比人间舒服快乐,所以神仙活得快,人间一年在天上只当一日过。以此类推,地狱里比人间更痛苦,日子一定愈加难过;段成式西阳杂俎就说:“鬼言三年,人间三日。”嫌人生短促的人,真是最“快活”的人;反过来说,真快活的人,不管活到多少岁死,只能算是短命夭折。“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瞬息即

21、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渡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受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幻想死后有

22、个天堂,在那里有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

23、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

24、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1学修辞文章运用大量比喻,如“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这比喻既形象贴切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又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2悟语言文章语言轻松幽默,“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这语言似信手拈来,又妙趣横生,充满智慧。3学过渡过渡句的使用如“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等既紧密承接了上文,又自然引出下文议论的话题,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严谨。4悟结尾文章结尾简短有力,既是对前文的照应,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揭示,进一步深化了主旨。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