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九下《曹刿论战》中考练习汇编(07-09年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3110666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年人教九下《曹刿论战》中考练习汇编(07-09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年人教九下《曹刿论战》中考练习汇编(07-09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年人教九下《曹刿论战》中考练习汇编(07-09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人教九下《曹刿论战》中考练习汇编(07-09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人教九下《曹刿论战》中考练习汇编(07-09年(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曹刿论战三年中考题专练1.2007 河南省非课改(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注:用

2、:使用。同欲:目标一致。虞:戒备,准备。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公将鼓之鼓:( 2)既克,公问其故克: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 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 分)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 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 分)2.( 2007 镇江卷)( 二 ) 阅读曹刿论战( 节选 ) 和子鱼论战( 节选 ) ,完成 12 16 题。 ( 共 13 分 )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3、,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

4、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 如何勿重 ? 若爱重伤, 则如勿伤; 爱其二毛, 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注释】既:尽。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重 (ch ng) :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勍

5、 (q ng) 敌:强敌。胡耉 (g u) :很老的人。儳 (ch n) :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弗敢专也 ()(2)忠之属也 ()(3)遂逐齐师 ()(4)阻而鼓之 ()13翻译下面句子。(2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曹刿认为“肉食者I 鄙,未能远凛”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 分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 分 )3. 2008 江苏省淮安市曹刿论战阅读下文,完成 18 21

6、题( 18 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又何间焉间:小惠未徧神弗福也福:牺牲玉帛19下列四项中, 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徧 :牺牲:【】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译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2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

8、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 。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 分)曹刿:鲁庄公:4. 2008 密云县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阅读曹刿论战 ,完成第 11 14 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

9、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小惠未徧徧:( 2)彼竭我盈盈: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10、,必以分人。翻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 分)答:5. ( 09 浙江义乌)(二)(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下列

11、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分)、又何间(参与)焉、肉食者鄙(地位低)、战则请从(跟随)、便要(通“邀” ,邀请)还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肉食者谋之、长跪而谢之曰、辍耕之垄上、小大之狱、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6. ( 09 辽宁阜新)(一)阅读 甲 乙 两文,回答9 12 题。( 10 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12、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 膝上。有人从长安 来,元帝问洛下 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 意告

13、之。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 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 集群臣宴会, 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洛下: 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潸然流涕: 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n) ,流泪的样子。 涕,眼泪。 东渡: 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 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

14、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邪( y):同“耶”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 1)神弗福也 _( 2)彼竭我盈_( 3)明帝问何以致泣_( 4)元帝异之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11有人认为, 甲 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 分)12 甲 乙 两文都主要以描写来表现人物。_ 。( 2 分)答案: 1. 17 ( 1)击鼓( 1 分)( 2)战胜( 1 分) 乙 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共 2

15、分)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 分)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 分。共2 分)20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 “知己知彼” (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 分)2. 12(4分 )(1)独l叶 (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 追赶,追击 (d)击鼓(进军)(答对一个1 分 )13(2分 ) 火火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米处理。(“狱”、“以”翻译不正确的分别

16、扣1 分,语句不通顺的扣1 分 )14(2 分 ) 战前鲁庄公的 “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15 (2 分 ) 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 意思对即可 )16 (3 分 ) 不设统一答案。相同点1 分,举例各1 分。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 “齐人三鼓” 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 “其米既济”的

17、时机发动进攻。3. 18 、略 19 、 B 20 、略 21、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4. 11 答案: A 12 答案:( 1)同“遍”,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13()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14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5. 16 B(2 分)17 D( 2 分)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 2 分,意思符合即给分)19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 分,意思对即可)6. 9. ( 1)赐福、保佑。( 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 3)为什么。( 4)对 感到惊奇。(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 10. ( 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每小题2 分,共 4 分。)11.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 分。)12.语言;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每空1 分,共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