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3072075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作报告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作报告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作报告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致谢就是表示感谢的意思, 那么建筑工程的实习报告致谢词要怎么写呢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欢迎阅读。建筑工程实习报告致谢词范文篇1我们这学期的前四周是毕业实习时间, 之前我们分别进行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训,这次是毕业实习。我们都很重视这次实习,因为这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一次有学校组织的实习了。我们专业一共分为八组,我就在第八组,有胡老师带领,老师说实习的工地可以自己找, 我在同学的介绍下, 在焦东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综合楼的一个旧房改造工地上实习。实习期间我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每周都有回报实习进展和心得。在老师的热心的关心和

2、指导下,我们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实习中当遇到不懂得地方, 我们都及时问指导老师, 所以在实习中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 20xx 年 2 月 28 号我去了工地,见到了项目经理 刘经理,他很乐意接受我这个实习生, 他给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内容, 我的工作是项目部里的施工技术员。 本工程是一个旧房改造工程, 工程是焦东塔东社区的医院综合楼,本楼房的楼房层数是三层,本楼是建于50 年前,三层中没有构造柱和圈梁,只是楼板是现浇的混凝土楼板,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在 50 年前的设计师就已经利用了现浇混凝土楼板了。本工程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广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

3、司设计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的 ;监理方是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为 20XX年 3 月 1 号至 20XX年 9 月 1 号。这次实习对我老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为我之前还没有接触过旧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视这次实习。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之前我实习过砖混结构、实习过框架结构的高层、实习过修公路 ;这次实习旧房加固改造,我还是第一次, 对我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 为我的以后工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实习中我经常看图纸和图集, 因为我一开始对房屋加固的施工几乎

4、是一窍不通, 但经过我的努力, 一个星期后我就能看懂是怎么一回事了,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细节搞清楚就行了。现在把在工地学到的知识简单的叙述一下:1、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介: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抗震加固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 ;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 )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通过增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

5、增设墙体法等,这些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大量应用于多层的砖混结构当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线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 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 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可保证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从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上来讲,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内加固法, 夹板墙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结合砖混结构的层数及抗震鉴定的结果,需要在建筑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 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这种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用于住宅楼,对住户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

6、;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设构造柱,圈梁及拉杆,必要时,如原有墙体抗震不足,需加设抗震墙体或提高原墙体抗震能力,内加固法不会改变建筑立面造型, 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 ;夹板墙加固法为在加固原有墙体抗震的基础上提高抗震性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即在要加固墙体的单面或双面加设钢筋网,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方法把钢筋网四周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2、如何增设圈梁和构造柱。(1)增设圈梁:1)加固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第 7.3.3条规定:外墙及内纵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内横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2)加固方法:圈

7、梁有外作、内作和在墙体上做,内作外作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所以选择在墙体上作。根据规范第7.3.4 条规定纵筋不小于 4hi;10,箍筋不小于 hi;6250,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如果板下皮距门、窗口上皮间距为 300mm,也符合砖的模数,则圈梁高度取 300mm,符合抗震规范要求。纵向筋取 4hi;12,符合抗震规范要求。箍筋若按规定取hi;6250,箍筋穿透墙体则需每隔250mm 在墙上打孔一个,这样既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施工也困难。采用加大箍筋直径和间距的方法, 实配箍筋 hi;12600,为保证上下皮纵筋位置,在墙两侧加 hi;6300 的附加钢筋 (见图一中号钢筋 )。3)施

8、工方法: a、墙两侧去除抹灰层,全长开槽,深 30mm,高度300mm;b、每隔 600mm 上下各打一孔,直径为 30mm-50mm,用于穿过号钢筋 ;c、墙侧在放置号钢筋处,去掉抹灰,将砖缝剔凿,深 10-20mm;d、放置号纵筋,穿过号箍筋与号纵筋绑扎,同时绑扎内侧号钢筋,、号钢筋就位后,将孔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牢;e、放置号纵筋并与箍筋及筋绑扎;号箍筋搭接焊牢,焊缝长度lw=120mm,焊缝高度 hf=5mm ;f 、内外两侧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墙上的槽抹平,再装饰恢复。外墙圈梁圈梁高度、配筋均同内墙圈梁,施工时,在外墙内侧均剔凿砖缝 10-20mm,放置纵筋,其他施工方法均同

9、内墙圈梁。4)纵横墙交接处处理:在横墙上,与纵墙圈梁纵筋对应部位,打孔30-50mm,将横墙圈梁纵筋穿过并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为30d,与纵墙圈梁纵筋绑扎,用 1:3 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实。(2)增设构造柱根据规范 (GB50011-20xx)第 7.3.2 条,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 240mm 180mm,纵筋不小于 4hi;12,箍筋不小于 hi;6250,本工程补做构造柱采用 35180mm,纵筋 6hi;12,箍筋采用 hi;6200。补做构造柱的难点是:一是与原有墙体的可靠连接 ;二使如何穿过原有楼板。下面就是这两点分别阐述:1) 构造柱与原有墙体的连接。构造柱均放置在内外墙、 纵横墙交角

10、处或楼梯拐角处, 本工程采用销键法与捆绑法相结合,使新加构造柱与原内外墙形成整体。销键法是在原墙体上开燕尾槽,内大外小,形成一锲体,在槽内放置钢筋,并浇筑C25 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锲体外口做120mm120mm,内膛做 18180mm,深 180mm,放置 2hi;10up;形钢筋,锲体沿高度方向每隔1000mm 做一个。捆绑法就是通过在墙上打孔,穿钢筋,与新加构造柱的纵筋绑扎在一起,本工程是在内外墙上每隔 1000mm,打孔穿 hi;12 环形钢筋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 C25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2) 构造柱穿楼板。为保证构造柱在高度方向为一整体,构造柱须穿过三层楼板, 具体做法如下:

11、二层楼板处 ,对应构造柱纵筋位置,在楼板上钻孔径为hi;30,共六个,如为预应力空心板,所以打孔时应避开板肋,在每个孔内穿-hi;14 钢筋,板上、板下均露出550mm(搭接长度 ),穿好后,用C30干硬性自流平混凝土将孔塞实,填塞灌注时应尽可能充盈原板孔洞内,塞好后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主筋顶部锚入三层楼板或梁混凝土内。3) 构造柱不单独做基础, 下部应伸至室内地面以下 500mm(规范第 7.3.2-4 条)。3、新开门洞墙体加筋砂浆层加固外加钢筋砂浆层加固砌体墙,采用单面或双面加固,(1)工艺要求:面层砂浆强度M10。钢筋网砂浆面层厚度35mm,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

12、m,钢筋网片与墙体的空隙不小于5mm。钢筋网的钢筋直径 6,网格尺寸实心墙为300*300mm ,空斗墙为 200*200mm。单面加面层采用 6 的 L 形锚筋,双面采用 6 的 S 形穿墙筋 ;L 形锚筋间距 600mm,S形穿墙筋间距 900mm,梅花形布置。钢筋网的横向钢筋遇门窗洞口时,单面加固宜将钢筋弯入窗洞侧锚固,双面加固宜将两侧钢筋在洞口闭合。(2)施工顺序:原墙面装饰层凿除钻孔并用水冲刷铺设钢筋网并安设锚筋浇水湿润墙面抹水泥砂浆并养护。(3)施工控制要点:原墙面腐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用1:3 水泥砂浆抹面,原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墙面钻孔,按方案划线标出锚筋位置,并用

13、电钻钻孔。穿墙孔直径比 S 锚筋大 2mm,锚筋孔直径宜为锚筋直径的2 倍,孔深宜为100mm,锚筋插入孔洞后,应用水泥砂浆填实。铺设钢筋网时竖向钢筋应靠墙面。抹水泥砂浆前,先在墙面耍水泥浆一道,再分层抹灰,每层厚度不超过 15mm。面层应浇水养护。4、原有窗户的加固。窗户的加固在整个房屋的加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工序首先要准备钢支架 ;其次是在窗户的上梁上每隔20 公分掏出高为180 公分、宽度为80 公分的空洞,因为钢支架的尺寸是长为墙厚减50 公分、宽度为 80 公分、高为 180 公分 ;接着是把钢支架放入墙空洞中,由于钢支架是空心的, 所以紧接着就是把钢筋放进去,支上模板就

14、可以浇注窗户的过梁了, 下一步就是浇注窗框的混凝土了,这就是窗户的加固的方法。实习的时间过的很快呀, 一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从中我收获很大,实习的心得体会很多。首先,我懂得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太单一。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建筑施工上,我们要尽量多学点知识, 比如这次的旧房加固工程实习,让我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 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使我以后在这方面的工作不至于很陌生, 新建一个砖混结构的房子和对一个老房子进行加固是两个不同的施工工艺,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很简单,不就是砖混结构嘛, 当我真正实习的时候才知道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里面有许多知识和细节是我们没

15、见过的, 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的。这次的实习填充了我这方面的空白,我会好好记住这次实习的,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艺多不压身,我们要好好学习,是自己的知识更充实,为以后我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组织管理上我收获很大。 我以前的几次实习都是只参与施工,还从来没有参与组织管理中, 而这次的实习我在项目部是施工技术员,所以在施工中我的地位很重要, 每周的例会项目部中只有我和项目经理我们两个去参加, 在工地上我要为施工队提供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他们的施工。 在施工组织管理上, 一开始我并不懂怎样去管理施工,在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 但是进入工地后就出现问题了,一系列的施工组织都不甚了解。 例如刚开

16、始我并不了解它的流程, 在师傅的指引下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熟读和理解, 了解到它的规则是渐进式的环环相扣, 为了常握这一规则, 我认真的参加项目部发出的每一项施工组织指令,而且拟制施工指令,经过亲身实践,这一规则很快被我所掌握, 但是在这次实习中, 我准备的施工组织指令建议都没有被工程师和施工队所采纳, 他们说我的指令建议在工程进度的完成效率和工程质量的达标程度上, 只重视质量忽视了施工进度, 考虑不全面,工程进度和质量要齐头并进,加强锻炼和学习,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经过这次实习, 我对施工组织管理上有了很好的掌握,这对我以后实习和工作更好的去参与组织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还学

17、到了怎么去填资料, 在帮助资料员做资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怎么去做资料, 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资料, 需什么人签字等。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怎样去做资料, 我发现做资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在工地上实习的这一个月,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安全问题。在工地身为项目部的一员, 自己必须要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因为工地的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 实习中我们经常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我在工地总结了一些安全问题:第一,进入工地必须保护好头部,就是说必须戴安全帽 ;第二,同样要保护好脚下,因为在工地里很容易踩到钉子 ;第三,在外脚手架上行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空,有时扎丝没把竹片固定好, 很容

18、易划掉, 这一点也是经常安排在外脚手架上工作的工人们 ;第四,注意高空坠物,特别是同一个垂直面都在工作的时候,这一点在安全教育中也是多次提起,一定让工人注意 ;第五,就是工地中的安全用电,在工地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把三相与两相线搞错了, 还有就是不要乱接和乱搭电线, 在外的电闸一定要注意安装电箱,防止下雨淋到电线 ;第六,就是在工地一定要在危险的地方安放提示牌, 这一点好多工地为了省钱, 就不把它当回事,其实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工地的周围的居民,这点不可忽视。我们快要毕业了,这也是我们的毕业实习, 我们的最后一次实习,我们之前也有过很多次的实习, 其实我认为实习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我认为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还没有上升到实践,对于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实习是检验学习水平好坏的一个过程。在实习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但是我们的毕业实习时间太短了,希望学校以后能对我们专业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有所加长。共2 页,当前第 1 页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