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3046896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测量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隧道施工测储方案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xx 高速 xx 标项目经理部xx 年 xx 月 xx 日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控制测量 1.四、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4.五、竣工净空测量4.六、仪器配置4.七、测量质量保证及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措施5、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以及业主和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3、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4、xx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5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7、现场踏勘及调

2、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二、工程概况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洞位于R=1120米曲线上, 右洞位于R=1110米曲线上。右洞进口桩号为 YKx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 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m, xxm,纵坡采用-1.555%、+0.577% 左洞进 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m, 长 xm,纵坡采用-1.563%、+0.563%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右洞均位于 R=2500米曲 线上。右洞进口桩号为 YK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YKxx+xxx,

3、设计 标高为xx,长xm,纵坡采用-2.67%;左洞进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 出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长xm,纵坡采用-2.55%。三、施工控制测量1、洞外控制测量1.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规定,本标段的xx隧道、xx隧道 均采用一级附合导线作为洞外平面控制网。经过现场实际踏勘,在 xx隧道进口 和出口附近各加设一导线点,并与设计院交设的已知点相通视,中间联测已知点 19#、I机17。测量数据满足一级导线的各项限差规定,内业平差计算得相对误 差1/33000,小于一级导线相对误差1/15000的要求。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4、燕 前隧道进口和出口处与已知控制点通视条件良好,不需另加设布点。用已经复测的已知控制点就可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具体控制点布设情况如下图所示:快安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点布设图燕前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点布设图1. . 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规定,本标段的xx隧道、xx隧道 均采用四等水准高程控制。xx隧道进出口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高程控制以19#为基点,做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在进出口附近布设水准点,做为隧道进洞的高程控制点,中间联测I机17,严格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白规范要求施测,采用 3米水 准标尺黑红面读数,每一站所测黑红面高差不大于3mm黑红面读数之差不大于3mm前后视

5、距差不大于3m,视距累积不大于10m测得结果经平差后达到四等 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小于20VLo燕前隧道的洞外高程控制以已经复测,并满 足精度要求白已知点:I机9、I机11做为洞外高程控制点。2、洞内控制测量2. 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xx隧道、xx隧道的洞内控制点,分别在左右洞的进出口投点,做为隧道洞 内控制的起点,并沿隧道中心布设, 每150300m布设一个,埋点的规格严格按 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的要求埋设。测量精度采用一级导线的 精度要求,本标段采用 LEICA TC802 2”级精度仪器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每 边长往返测距四次,观测误差小于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

6、85中的各项限差要求,观测数据经计算所得结果的平均值做为洞内导线控制点的坐标值。洞内导线控制点向前延伸过程中并对前面的导线点进行附合,以防止测量错误,并以此检验前面的点位是否发生位移,发现点位位移要及时加以纠正。3. 2洞内高程控制测量xx隧道、xx隧道的洞内高程控制点基本沿洞内导线点的位置布设,采用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做支水准路线测量。 xx隧道左右洞进口自19-6向前延伸, 出口自19-2向前延伸,最后在贯通面闭合。xx隧道左右洞进口自I机11控制 点做水准测量,引至左右洞进口导线控制点上, 并向前延伸,出口自I机9控制 点做水准测量引至出口导线控制点上,并向前延伸,最后在贯通面闭合。施

7、工过 程中洞内的控制点严格加以保护,发现点位被破坏要及时补测。3、洞内施工测量3.1 洞内施工控制点加密施工用临时控制点每 5070m埋设1个,由最近的导线点按极坐标法测 设。在两侧边墙上画出准确对应里程。临时高程点每 5070m设置1对,在两 侧边墙下部埋设短锚杆头,从最近的高程控制点往返测设。每次高程放样观测次 序为:后视高程点1 一前视一复视高程点2 ,以检查可能的错误和点位碰动。4. 2开挖断面放样及开挖断面检测xx隧道和xx隧道的开挖断面放样,均采用宾得R-322M全站仪,配合CASIO4800科学型计算器进行放样。宾得 R-322M全站仪配置红外激光对中器, 在洞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8、也可以精确对中,配置的红外可见光免棱镜测距设备, 可方便快速的采集数据,并可迅速指示出放样点位置。施测过程:免棱镜全站仪采集撑子面三维坐标数据-利用计算器的可编程功能快速计算出测点的对应 里程桩号及该测点与洞身设计轮廓的关系-用红色油漆标示出洞身轮廓线及 洞轴线。此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完全可满足隧道洞身开挖的精度要求。只需两 名测量人员在四十分钟左右就可完成一个断面的放样,不占用施工时间。开挖后的断面采用BJSD-2ES激光隧道断面仪进行检测,对超欠的断面进行 及时处理。5. 3混凝土施工放样混凝土施工放样的置镜点和后视点均采用洞内导线控制点。 放样采用全站仪 极坐标法,利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出洞

9、轴线与衬砌边墙的位置。 再用水准仪测出其 实际高程,计算出与设计高程之间的差值以精确定出衬砌台车平面高程位置 ,台 车就位时先将底部与两侧标高对齐,然后从台车中线吊垂球,调整台车使垂线 与设计中线重合。四、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6. 平面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隧道贯通后在贯通面中线处设置一临时导线点,用全站仪由两端导线分别测 量该点坐标,该点坐标闭合差投影至贯通面及其相垂直方向上,即为横向和纵 向贯通误差。将坐标闭合差按边长比例分配至两端调线地段导线上。采用调整后 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2、高程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从两端高程点分别测量贯通面处临时点高程,其高程差即为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

10、差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贯通误差的规定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m6000横向贯通误差(mrm150200视仪器设备及施工需要,并 报肩关部门核准局程贯通误差(mrm70五、竣工净空测量衬砌断面净空检查采用 BJSD-2E激光隧道断面仪,在欲测断面的中线上置 镜,后视另一中线点后转90。,仪器将自动扫描衬砌轮廓。测量结束后将数据 传输至计算机自动处理成图,并计算线性不符值,以此判断隧道竣工的净空高度。 六、仪器配置在舁 厅P仪器名称精度数量单位备注1AT-G2拓朴康自动安平水准议每公里往返不符值 0.7mmx套已检定2BJSD-2E隧道断面仪1mmx套已检定3宾得R-32

11、2M全站仪2”x套已检定4LEICA TC802全站仪2”x套已检定七、测量质量保证及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措施为确保隧道顺利贯通,特制定以下各项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数据的计算和放样,认真复核和查看图纸,领会设计意图。2、测量人员与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报告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 录。3、制定切实可行的洞内控制点埋设保护措施,4、测量仪器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和管理,测量设备、元器 件等在使用前均应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5、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仪器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测量的原始记录。6、测量

12、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需配戴安全帽,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及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的各 项规定和要求。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1、本文件由微软 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13、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