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3037173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四季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一、四季豆对环境的要求:四季豆又叫菜豆、芸豆、原产于南美洲,传入我国已400 余年。四季豆喜温暖,怕热怕冷。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超过这个范围,无法正常授粉结荚,低于3,会发生严重冷害甚至冻死。四季豆对日照要求不严,只要满足温度、水分的要求,一年可种几季,故名“四季豆”。四季豆对水分要求严格,喜湿润,怕涝怕旱,尤其是高温干旱对四季豆产量影响特别大。四季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但忌连作,对土壤养份要求不很高,需钾、氮较多,磷较少,但磷对产量影响很大,种四季豆必须施用磷肥。二、四季豆良种简介:1、矮生种 (俗称“抱鸡母”四季豆):矮生种产量较低,但早熟,

2、耐低温能力强。(1)优胜者菜豆,国外引进,株高38 厘米,嫩荚近圆棍形,肉厚,纤维少,品质好,亩产10001200 千克;(2)供给者菜豆, 国外引进,株高 40 厘米,嫩荚圆棍形,绿色、质脆、纤维少、品质好、种子紫红色,亩产10001300 千克。2、蔓生种(1)芸丰架豆 623,大连农科所育成。荚扁宽,浅绿色,种子灰褐色,肉厚,纤维少,品质好,早熟,亩产10001700 千克。(2)泰国无筋豆。 荚圆棍形, 绿色,荚长可达 30 厘米以上,无筋,肉厚,纤维少,品质特佳,亩产9001500 千克,中熟,适合春秋栽培,尤其适合秋季栽培。缺点是产量稍低,种子少。(3)超长四季豆,原产于法国,荚长

3、棍形,似豇豆,品质特佳,籽深褐色,中熟。(4)秋抗 6 号,天津育成,荚圆棍形,籽粒黄色,早熟,质优。(5)红花白荚,荚圆棍形,种子黄色,早熟,质优,适于春秋播种。三、栽培方式及关键技术。1、春季露地直接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与施肥整地:宜选择3 年以上未种过豆类作物的半阴阳坡,亩均匀施入15003000 千克腐熟的农家肥或人粪尿,加施磷酸钙 30 千克 (或钙镁磷肥 30 千克,或二铵 10 千克 ),硫酸钾 15 千克 (草木灰 200 千克 ),深耕,打碎土块。平地应起垄作畦。垄面宽75 厘左右,沟宽 2530 厘米。(2)播种期一般在晚霜过后10 天左右,在海拔 400500 米的低

4、山道区(本文中如未特别说明, 均以海拔 400500 米的地块,品种为蔓生种举例,下同 ),以清明节至谷雨节播种为宜,过早易造成低温烂种过晚开花结荚期正遇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产量。矮生种可提前57天。(3)密度蔓生种行距 6670 厘米 (2 尺左右 ),穴距 2025 厘米 (7 寸),矮生种 304030 厘米,每穴 45 粒种子,覆土 35 厘米,应在地边多播几窝作“后备苗” ,以便缺苗时移栽。播种时如果墒情差,应一窝给一瓢水,这样出苗快而齐。(4)苗期管理,出苗后长出第一对真叶后,每窝留苗23根,缺苗要带土移栽补苗。此时应追促苗肥,可每亩施入1:1兑水的腐熟人20挑。如追施化肥,则亩用

5、3 公斤尿素 +5 公斤硫酸钾 +2 公斤二铵即可。如土地肥沃,底肥足,也可不追或缓追。 (5)搭架 (插占子 ),引蔓上架。注意搭架必须在蔓长10 厘米 (3 寸)以下时进行。引蔓上架应在下午豆蔓不太脆时进行。(6)追肥:开始结荚后,四季豆养份需求大量增加,亩施5 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钾,应在每窝旁10 厘左右穴施、覆土10 厘米,隔10 天左右再施一次。(7)采收,花谢后 10 天左右即应采收。采收时要一只手抓住花梗另一只手摘收,不可单手硬扯,以防扯断茎蔓。(8)干旱时有条件的地方要浇水。2、春季地膜四季豆栽培技术,块应尽量向阳,播期比露地播种提前1015 天,可先播种,待出苗时用手抠破

6、薄膜放苗, 破口处用细土压实, 也可先覆膜, 后在膜上打孔播种,孔上覆盖5 厘米细土,严防漏气。其它技术同露地直播栽培。四季豆也可育苗移栽,一般用小塑料拱棚育苗,播种期比直播提前710 天,在 56 片真叶时带土移栽,边栽边浇水,成活后的管理露地直播栽培。四、夏季露地直播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应选择海拔 800 米以上的阴坡或半阳坡,海拔 1200米以上的地块可选阳坡或半阳坡。海拔 800 米以下的地方, 四季豆无法进行夏季栽培。(2)播期,以小满至小暑 (阳历 5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 )均可,其它求均同春季露地直接栽培。 有些中高山群众喜种四季豆, 因出售时正上低山高温干旱缺菜吃,价格

7、较高,效益很好,应当提倡。、秋季露地直接四季豆种植技术。(1)地块选择,宜选比较背阴、潮湿的地块;(2)播种期很关键, 以阳历 8 月 5 日 20 日为宜,大致和大白菜播种同期。过早苗子差,过迟生长期不足。(3)品种以泰国无筋豆最好,别的品种也行。其它要求同春播四季豆。秋四季豆种植得法,产量比春四季豆稍低或接近。五、四季豆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真菌性病害。主根和地中茎受害,开始为红色斑块, 后变黑色,开裂,导致全株死亡。 主要由水,未腐熟农家肥和农具传播, 或经伤口侵入。 高温高湿、多年重茬是重要诱因。防治方法: 70% 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 400 倍液,或

8、75% 百菌清 600 倍液喷雾或灌根 (每窝灌半斤药液 ),隔 7 天一次,连用 23 次。2、豆荚螟,幼虫取食豆叶及花, 稍大即钻入豆荚内蛀食幼嫩的子,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严重者, 70% 以上的豆荚受害。预防: (1)轮作倒茬。 (2)黑光灯诱杀成虫。 (3)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叶,及早摘除虫害豆荚。防治:氰戊菊酯 (速灭菊酯速灭杀丁 )或溴氰菊酯 (敌杀死 )喷花、蕾(稀释倍数见说明 )或 90% 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喷花、蕾, 710 天一次。3、锈病、白粉病发病症状:叶片发生褐色锈斑,以后逐步扩大,白粉病叶片上面出现霜一样的白灰。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

9、粉锈灵交替防治。4、疫病,甲霜灵、甲霜霜脲氰500倍液喷雾。5 、炭疽病: 菜豆炭疽病,幼苗发病,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凹陷成溃疡状。幼茎上生锈色小斑点,后扩大成短条锈斑,常使幼苗折倒枯死。 成株发病,叶片上病斑多沿叶脉发生, 成黑褐色多角形小斑点,扩大至全叶后,叶片萎蔫。茎上病斑红褐色,稍凹陷,呈圆形或椭圆形, 外缘有黑色轮纹, 龟裂。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粘状物。果荚染病,上生褐色小点,可扩大至直径 1 厘米的大圆形病斑,中心黑褐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稍凹陷,易腐烂。菜豆炭疽病不仅影响菜豆的品质和商品性, 而且还严重影响菜豆的产量,从而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一、选用抗病品种 菜

10、豆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异, 一般蔓生品种比矮生品种抗病,可选用四季豆、锦州双季豆等抗病品种。二、种子消毒 从无病田、无病荚上采种。种子粒选,严格剔除病种子。播种前用 45温水浸种 10 分钟,或用 40%福尔马林 200 倍液浸种 30 分钟,捞出清水洗净晾干待播。或用种子重量 0.3 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三、土壤除菌栽植前实行火烧土壤、高温焖室,铲除室内残留病菌,栽植以后,严格实行封闭型管理, 防止外来病菌侵入和互相传播病害。采用 45%代森铵水剂 1000 倍液消毒架材。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中耕, 施肥后培土,注意排涝,降低土壤含水量。四、地膜栽培 加强田间管理,改进栽培

11、技术:用地膜或稻草等覆盖栽培,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害传播。五、实行轮作 与非豆科蔬菜实行 2 年以上轮作,使用旧架材前以 50%代森铵水剂 1000 倍液或其他 杀菌剂淋洗灭菌。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菌传播,降低空气湿度。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田间及时拔除病苗,雨后及时中耕,施肥后培土,注意排涝,降低土壤含水量。六、肥水管理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搞好肥水管理, 调控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长势健壮,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七、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80炭疽 福美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每 57天喷 1 次药,连喷 23 次。喷药要周到,特别注意叶背 面。喷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保护地可用 30%百菌清烟剂等熏烟防治,每 667 平方米用药量为 250300 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