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青的证明第2框青有格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3022670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青的证明第2框青有格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青的证明第2框青有格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青的证明第2框青有格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青的证明第2框青有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青的证明第2框青有格(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框第二框 青春有格青春有格第三课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的证明知识目标知道知道“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的内涵和要求。能力目标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慎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为负责。 大声朗读课本大声朗读课本第第29-3229-32页正文。页正文。完成对本课的初读完成对本课的初读( (气沉丹田气沉丹田 ,声音,声音洪亮洪亮 ,吐字清晰,不拖拉,吼,吐字清晰,不拖拉,吼!)!)(2 2分钟)分钟)活动二:止于至善活动二:止于至善1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2、在亲民,在止于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善”出自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大意是什么?出自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大意是什么?2 2)“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什么境界?是一种什么境界?怎样达到?怎样达到?3 3)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见贤思齐呢?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见贤思齐呢?4 4)从国家的层面看从国家的层面看, ,做到见贤思齐有什么意义呢?做到见贤思齐有什么意义呢?5 5)“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要求我们怎么做?要求我们怎么做?6 6)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2.2.开始课本的第开始课本的第2 2次阅读,次阅读,思考问题。(思考问题。(2 2分钟)分钟) 大学大学

3、 大学的主旨大学的主旨在于在于使人的美德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得以彰显,在于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身上的旧习,在于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2 2)“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什么境界?怎样达到?是一种什么境界?怎样达到? “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 每个人都可以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积善成德。3

4、 3)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见贤思齐呢?)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见贤思齐呢?4 4)从国家的层面看)从国家的层面看, ,做到见贤思齐有什么意义呢?做到见贤思齐有什么意义呢? 在生活中寻找在生活中寻找“贤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将他们作为榜样,学习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基本他们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态度,从而,从而激发激发自己对自己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思考,给予给予自身自我完自身自我完善的善的力量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变得更加美好。“止

5、于至善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以修身为本以修身为本,行走在行走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路上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在成长中收获。3.3.什么是什么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1.“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们的“至善至善”追求。追求。

6、2.“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是一种“虽不能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向往之”的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是一种向,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总结总结4.怎样践行“止于至善”,?1)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有我们的“至善至善”追求。追求。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积善成德.3)在生活中寻找在生活中寻找“贤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将他们作为榜样。4)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

7、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独,端正自己的行为。5)以修身为本,行走在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路上,在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青春最好的证明青春最好的证明)总结总结5榜样的作用有哪些?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3)善

8、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会变得更加美好。总结总结6什么是慎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总结总结1“止于至善”的好品质有()见贤思齐自省独善其身慎独A BC DC当堂检测当堂检测C2、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下列想法或做法符合“善”的是( )我讨厌别人叫我“胖

9、子”,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我,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待人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 A、B、C、D、3.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A.可以先尝试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C.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C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严于律己,不断完善道德修养在不断变

10、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知善恶,更在为与不为的行动A. B. C. D.B5现代社会,提高自我修养,对青春作出最好证明的有()认真读书,提高自身素质见贤思齐,学习先进、榜样随心所欲,尽情享受生活常思己过,有则改之A BC DCD6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对于别人的议论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或态度是()A别人的批评和议论伤害了自尊B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自尊C以牙还牙,予以回击,捍卫自尊D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7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

11、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怎样增强自己的自控力呢?-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2)白居易对自己可谓是“止于至善”,请你谈谈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3)我们应怎样做到“止于至善”?我们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