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探讨

上传人:h****M 文档编号:73011847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的探讨【摘要】 本文从用户进网前安全管理、签订供用电合同、日常用电检查、安全知识宣传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安全用电管理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用户是否安全用电是关系到电网能否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抓好安全用电管理,提高用户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有利于用户的安全生产和生活。本文就供电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电用户安全用电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加强新用

2、户进网前源头安全管理为了保证安全用电,杜绝新建电气设备不合格、安装不规范所带来的事故隐患,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从供电方案的确定,用户自有供电线路,受电端配电所的设计、施工,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施工的中间检查和竣工检查,投运前的交接试验等,都必需进行有效的安全用电监管。1、供电企业在接到新用户用电申请后,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考虑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定供电方案。重要用户应尽量考虑双电源供电,并事先考虑在可能发生电气事故而造成供电中断时,如何向重要负荷提供保安电力。在必要时,应向用户提出自行安装备用电源的要求。2、用户自建的受电端变电所、低压线路等电气设

3、计图纸应由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经供电企业审核合格。审图时,要重点审核受电端变电所或配电所的主结线方式、继电保护结线方式、防雷保护装置方式、变配电室的布置方式、低压电力网运行方式、漏电保护方式等。以保证电气装置在运行中的安全可靠,防止设计不当而影响日后安全运行。3、用户电气装置应委托有相应的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供电企业应与用户、施工单位应共同进行中间检查。中间检查的重点是检查电气安装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共同对施工质量进行竣工检查,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及事故隐患由施工单位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以免给日后的运行带来后患。二、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运行管理责任供用电合同是

4、供电企业同用户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在保护供用电双方权利的同时,也明确了双方的供用电设施维护责任划分及责任内容。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条款来约束自己和对方。并且,当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责任划分纠纷时,供用电合同即是解决纠纷的最重要依据。为此,应在 公平合理、协商一致 的基础上与各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根据用户受电电压、用电性质等特点,可将供用电合同划分为高压供用电合同、低压供用电合同、居民供用电合同三大类别。按照受电装置的形式,高压供用电合同可细分为双电源高压客户供用电合同、专线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环网柜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高压柜用户供用电合同、台架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

5、;低压供用电合同可细分为低压专线用户供用电合同、低压客户供用电合同。对自备发电机的农电用户,还需签订自备电源使用协议,落实防止向电网倒供电的措施。三、加强日常用电检查工作用电检查是供电企业为保障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和公共安全而从事的检查、监督、指导、帮助用户进行安全、经济、合理用电的行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农电用户用电检查工作:(一 )建立健全、稳定的用电检查人员队伍。用电检查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政策性强,技术业务复杂,并且用电检查人员直接接触用户,代表电力企业检查、监督、指导、帮助用户进行安全、经济、合理用电,因此,对用电检查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必须严格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实行持用

6、电检查证上岗制度;(二 )明确用电检查人员工作责任。由于日常用电检查工作涉及的用户多、范围广,因此,可组织各用电检查人员签订客户安全用电管理责任书 ,明确各责任人的工作目标、任务、范围、内容,杜绝出现用电检查真空地带;(三 )根据事故规律和季节性的特点组织安全用电大检查,及时组织缺陷整改和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定和落实各项预防事故措施;(四 )用电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配电室(1)各种仪表、信号装置指示正常。(2)各种设备、各部接点无过热、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导体(线 )无断股、裂纹、损失;熔断器接触良好;空气开关运行正常。(3)各种设备的瓷件清洁,无裂纹、损坏、放电痕迹等异常现象。(

7、4)开关指示器位置正常。(5)室内温度无过高,无异音、异味现象;通风口无堵塞。(6)照明设备和防火设施完好;绝缘工具完好,试验合格。(7)建筑物、门、窗等无损坏;无渗、漏水现象;防小动物设施完好、有效。(8)各种标志齐全、清晰。(9)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无锈蚀、损坏等现象。2、变压器和变压器台(1)套管清洁,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2)油温、油色、油面正常,无异声、异味。(3)呼吸器正常、无堵塞现象。(4)各电气连接点无锈蚀,过热和烧损现象。(5)焊口无裂纹、渗油;接地良好。(6)各部密封无老化、开裂,缝隙无渗漏现象。(7)变压器台架高度符合规定,无锈蚀、倾斜、下沉;木构件无腐朽;砖、石结构台

8、架无裂缝和倒塌的可能;地面安装的变压器,围栏完好。3、低压部分:(1)居民生活和商业用电:户内应安装总配电箱,配电箱内应装设有明显断点的开关、过流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开关;在TN-C 系统内的单相用户必须三线进户,三相用电的应五线进户(相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护零线在户外与低压电力网的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家用电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TT 系统内的用户必须各自装设合格的接地装置,家用电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接地极可靠连接。),保(2)工业用电:配电箱(屏 )内应装设有明显断点的开关、过流保护装置;TN-C 系统内的工业用户应五线进户(

9、三相火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保护零线在户外与低压电力网的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必须重复接地;TT 系统内的工业用户必须装设漏电总保护和合格的接地装置,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接地极可靠连接;所有移动式用电设备应装设末级漏电保护,单相设备用三芯电缆连接,三相设备用四芯电缆连接;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装维修必须由持证电工负责;设备线路符合规范,无乱拉乱接现象;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有自备发电机者应安装防倒供装置。(3)农田和鱼塘用电:农田和鱼塘用电严禁挂钩接线,必须在田头开关箱接线用电;打禾机、流动水泵及增氧机应有末级

10、漏电保护,并采用四芯电缆连接,其中第四条芯在 TN-C系统内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在 TT 系统内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农用电动机和电缆在使用前要进行绝缘试测,不合格者不得使用。(4)建筑工地用电:建筑工地用电要实行三级漏电保护和三相五线制供电,使用加锁的标准配电箱;对于农村小型私人住宅建筑用电应实行漏电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护,在TN-C 系统内用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要重复接地;在 TT 系统内用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 欧;用电线路必须使用绝缘导线,临时线路必须按标准架设;禁止在排栅、拉头、钢筋、提升架上挂线,禁止使用爬地线;禁止随

11、意使用铜线、铝线作保险丝;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装维修由持证电工负责。四、加大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力度农村中为数不少的农民、乡镇企业的外来工等文化水平较低,安全用电知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大量存在,对安全用电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思想上的麻痹性,行为上的盲目性,是造成事故多发性的主要原因。供电企业可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宣传方案,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派发宣传单张、张贴海报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使广大农民、私营企业主、外来工懂得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自觉遵章、安全用电。“电盲 ”现象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并人为地加强管理,对用户安全用电、防止事故的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