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928845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9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中考攻略中考攻略 明明对阅读内容很感兴趣,心里也明明对阅读内容很感兴趣,心里也翻江倒海有感触,就是写不到卷子上。翻江倒海有感触,就是写不到卷子上。答题时找不到关键点,拿不到分数答题时找不到关键点,拿不到分数 我们的困惑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明确的目标。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和中心意思。 ()、准备答题时,必

2、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题眼”。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学习目标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来表达中心思想的一种文体。1.1.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2.线索类型线索类型:3.常见的叙述顺序常见的叙述顺序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描写方法及其作用5.文章的表现手法:文章的表现手法:时间、

3、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倒叙、插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 1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如羚羊木雕羚羊木雕以具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体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 2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如背影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以父亲的背

4、影为线索为线索 3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如变色龙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如荔枝蜜荔枝蜜、以、以“我我”对蜜蜂的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想去看看赞赏赞赏蜜蜂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如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以时间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

5、的见闻和感受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怀念。 6 6)以以“我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如孔乙己孔乙己以小伙计以小伙计“我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是对主要情节或人

6、物描写起补充说明补充说明的作用,进而或的作用,进而或丰富文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主题章内容,突出主题或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或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事情节或或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做铺垫等,情节上有波澜。等,情节上有波澜。表达方式知识要点归纳总结表达方式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描写描写 抒情抒情直接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按内容来分按内容来分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神态外貌(肖像)、神态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按描写角度来分按描写角度来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7、(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按描写宏观、微观来分按描写宏观、微观来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场面描写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A 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通过通过* * *描写,突出表现了对象的描写,突出表现了对象的* * *特点。特点。 B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 1、交待、交待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 2、渲染、渲染 的气氛。的气

8、氛。 3 3、烘托人物、烘托人物的心情(的心情(感情);烘托人物感情);烘托人物的形象,的形象, 4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主题题 5 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帮助塑造人物性格 C、人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揭示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等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等 D、正面描写作用:正面描写作用:给人以直接、真实、具给人以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体的感受。 E、侧面描写作用:侧面描写作用:侧面烘托,使形象更加侧面烘托,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是对正面

9、描写的有益补充。鲜明突出,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F、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丰满,丰富作使人物形象丰满,丰富作品内涵,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等品内涵,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等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肖像(外貌)描写肖像(外貌)描写 包括神态描写包括神态描写 (描写人物容(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身份、地位、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思思想性格等情况。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

10、描写:形象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展。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性格或者品质。品质。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指对日、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风光等的描写。能烘托气氛能烘托气氛2、表现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心情3、表现人物的品质、表现人物的品质4、突出人物身份地位、

11、突出人物身份地位 5、推动情节的发展起、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衬 托中心意思的作用托中心意思的作用。描写指对人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代背景综合考虑。如何赏析课文中所喜欢的句子如何赏析课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修辞的作用) 2、从该句在

12、文中的作用、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照应、画龙点睛) 3 从语言风格上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豪放、婉约)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渲染、烘托、设置悬念、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伏笔、铺垫、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对比、象征、讽刺、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

13、扬(欲扬先抑)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记叙文的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1 1、标题、标题 2 2、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表达效果3 3、句子含义、句子含义 4 4、关键句段的作用、关键句段的作用5 5、语言赏析、语言赏析 6 6、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 7、记叙的人称及作用、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8 8、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9 9、文章的表现手法、文章的表现手法 1010、记叙的详略、记叙的详略1111、文本内容、文本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 分析人物分析人物1212、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 记叙文考查要点记叙文考查要点一、对于

14、题目的考查一、对于题目的考查 常考题型:常考题型: 1 1、题目的含义、题目的含义 2 2、题目的作用、题目的作用 例如:例如:1 1、 请说出文章标题的含义。请说出文章标题的含义。 (谈谈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例子:记叙文阅读例子:记叙文阅读阳光地带阳光地带 参考答案:阳光地带既指阳光充足的地参考答案:阳光地带既指阳光充足的地方,又写出了母爱的温暖。方,又写出了母爱的温暖。题目的含义答题规律:表层意思题目的含义答题规律:表层意思+深层含义深层含义2、题目的作用: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线索作用线索作用 揭示中心揭示中心 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

15、文章的主要内容 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 一语双关一语双关提示:一个题目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需全面分析提示:一个题目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需全面分析二、词语的表达效果二、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例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钻出来,嫩嫩的,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绿绿的。朱自清春春 解答:解答:动词动词“钻钻”是是“长出、冒出长出、冒出”的意思,的意思,这个词这个词生动准确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地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例例2: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卖弄风姿的时候,风

16、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2011河北中考河北中考 解答:运用解答:运用拟人拟人(或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或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地描写出花草炫耀风姿的情景花草炫耀风姿的情景。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明确词性明确词性+词语的本义词语的本义+生动准确生动准确(生生动形象动形象/妥帖传神妥帖传神)+语境义语境义明确修辞明确修辞+修辞作用修辞作用+作者情感作者情感五、语言赏析五、语言赏析题型:题型:1、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原句和改句比较、原句和改句比较3、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试作分析。、找出富有表

17、现力的语句试作分析。4、试分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试分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句句子的含义子的含义 文章重点句子一般指这么几种:文章重点句子一般指这么几种:用做文章标题的句子用做文章标题的句子有深层含义的句子(通常与中心有关)有深层含义的句子(通常与中心有关)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过渡句过渡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景物描写句(见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句(见景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句(见塑造人物的手法及作用)人物描写句(见塑造人物的手法及作用)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例:例:故乡故乡中中“我知道我在走我的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路”,用,用双关

18、双关的修辞方法,的修辞方法,表面表面是说是说“我我”在回北京的路上,在回北京的路上,实际实际是说是说“我我”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探索、跋涉。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探索、跋涉。 句子含义答题格式:句子含义答题格式:表面意思表面意思+深层含深层含义义 另外,注意另外,注意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运用 例例1: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 参考答案:运用了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生动形象。赏析下面的句子赏析下面的句子 例例2: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

19、酱紫色的猪蹄儿,: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样锅里浸过一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啃啃”“”“啧啧啧啧”写出了写出了“络腮胡子络腮胡子”吃相不雅,吃相不雅,用词准确生动用词准确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样样”用夸张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突出(强调)“络腮胡子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我”对对“络腮胡子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的厌恶之感。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

20、、文首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置悬念)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 3、文末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21、或思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篇末点题;、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 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首

22、先要从本句入手,注首先要从本句入手,注意修饰限制成分;意修饰限制成分;其次要看句子所在的语其次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这相邻的上下段,注意与这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第三,结合段意理解句第三,结合段意理解句子,准确性更高。子,准确性更高。总之,要注意句子所处总之,要注意句子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的具体语言环境。 词不离句,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句不离篇。 赏析类试题的关键:赏析类试题的关键: 修辞修辞 抓角度抓角度 用词(炼字)用词(炼字) 写法写法 内容情感等内容情感等 链接: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链接: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比喻 :把把比作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生

23、动形象地写出拟人:拟人:将将人格化,人格化,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写出了夸张夸张 :强调突出:强调突出反复:强调突出反复:强调突出排比排比 : 句式句式整齐,整齐,节奏鲜明节奏鲜明, 增强语势增强语势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共鸣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共鸣 或留下鲜或留下鲜 明的印象明的印象反问:加强语气,表意坚定反问:加强语气,表意坚定,发人深思发人深思对偶:句式整齐匀称对偶:句式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语言凝炼,言简意,节奏感强,语言凝炼,言简意丰。丰。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答: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

2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议论、说明、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

25、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的,无法截然分开的。七、记叙的人称及作用七、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记叙文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记叙文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第二人称也

26、穿插出现在第一人人称(有时第二人称也穿插出现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是出于直接抒情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是出于直接抒情的需要)。的需要)。 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增强文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章的真实性。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与读者拉近距离,与读者拉近距离,便于直抒胸臆。便于直抒胸臆。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角度自由叙述,无所顾忌。能从多角度自由叙述,无所顾忌。十、记叙的详略十、记叙的详略 确定记叙的详略标准应是文章的确定记叙的详略标准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叙述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

27、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和描写。作用作用: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生动感人,体现文章的: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生动感人,体现文章的深度。深度。 略写:对表现中心思想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的材料进略写:对表现中心思想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的材料进行概括式的叙述。行概括式的叙述。作用作用:使主体全貌清晰,文章结构完整,叙:使主体全貌清晰,文章结构完整,叙事脉络清楚,起辅助、补充、突出中心的作用。事脉络清楚,起辅助、补充、突出中心的作用。提示:在材料安排上要做到提示:在材料安排上要做到详略得当详略得当十一、文本内容十一、文本内容1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 2、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

28、3 3、分析人物、分析人物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题目扩展法题目扩展法 例如: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回忆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二)要素归纳法(二)要素归纳法 例如:例如: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一文的要素:时间时间普法战争期间,普法战争期间,地点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人物人物是小弗朗士和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事件事件是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是韩

29、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课。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后一堂法语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段意合并法段意合并法 例例1:故乡故乡一课,可分为三部分,段意分一课,可分为三部分,段意分别是:(别是:(1)回故乡()回故乡(2)在故乡;()在故乡;(3)离故乡。)离故乡。根据各部分段意可归纳为:本文主要记叙了根据各部分段意可归纳为:本文主要记叙了“我我”回到故乡后在故乡的见闻

30、和感受以及离开故乡时的回到故乡后在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以及离开故乡时的复杂心情。复杂心情。 例例2:06年河北年河北我看到了一条河我看到了一条河21小题:小题:文章叙述了我童年记忆中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文章叙述了我童年记忆中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答案:(括。答案:(1)四岁时独自回家迷路。()四岁时独自回家迷路。(2)度假)度假期间,在海里练游泳。(期间,在海里练游泳。(3)回家的路上,在河里)回家的路上,在河里学会了游泳。(分析:按文章段落层次逐条归纳,学会了游泳。(分析:按文章段落层次逐条归纳,同时抓住时间地点变化及事件。)同时抓住时间地点变化及事件。) 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A抓住中

31、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例例1:最后一课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例2:变色龙变色龙通过记叙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通过记叙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

32、事件,刻画了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反动警察形象,揭露讽刺了俄刻画了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反动警察形象,揭露讽刺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本质。批判了它反人民的本质。 B抓住文结尾处的议论抒情句。抓住文结尾处的议论抒情句。 例如: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结尾“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就可以作为就可以作为总结中心的参照。总结中心的参照。 各类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一般句式各

33、类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一般句式:a、本文通过、本文通过记叙记叙表达了(赞颂表达了(赞颂了)了)精神(品质)(批判了精神(品质)(批判了)。)。写人、记事类写人、记事类b、本文通过、本文通过描写描写抒发了(表达抒发了(表达了)了)思想感情。写景、状物类思想感情。写景、状物类c、本文通过、本文通过讲述讲述故事,说明(告诉)故事,说明(告诉)了了道理。寓言、童话类道理。寓言、童话类分析人物分析人物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 1)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2 2)抓住主要事件,这些事件能够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质。)抓住主要事件,这些事件能够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质。 例

34、:例: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文中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文中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事。(1 1)修改讲义()修改讲义(2 2)纠正解剖图()纠正解剖图(3 3)关心解剖实验()关心解剖实验(4 4)询问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这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一询问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这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等思想品质。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等思想品质。 (3)通过环境描写分析人物思想)通过环境描写分析人物思想 例如:例如:20112011福建中考题福建中考题榜样榜样画线处画线处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乡村的贫穷落后,又衬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

35、乡村的贫穷落后,又衬托了峰子立志乡村教育的高尚品质。托了峰子立志乡村教育的高尚品质。(4)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例如:例如:090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蔷蔷薇几度花薇几度花第第1212小题:挑糖担的老人具小题: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有怎样的品性?(3 3分)(见原文结尾处,分)(见原文结尾处,筛选原文解答:随性自然、不奢望、不筛选原文解答: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强求。) 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36、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问文章写作特色:可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突出了中心。 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运用等。 立意: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

37、小见大、富有哲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理等。 表现技巧:一是修辞手法:共八种。表现技巧:一是修辞手法:共八种。 十二、开放性试题十二、开放性试题 中考开放性命题形式有:中考开放性命题形式有:谈看法、感受或启示谈看法、感受或启示(感悟型)(感悟型) 对文中人物进行评说对文中人物进行评说(评价型)(评价型)针对文中现象提合理化建议针对文中现象提合理化建议(献策型)(献策型)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文章内容 的理解的理解(联(联系实际型)系实际型)发挥联想、想象补写相关内容发挥联想、想象补写相关内容(联想型)(联想型)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

38、点进行赏析。(赏(赏析型)析型)这类题是这类题是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解题思路和答案的多元化解题思路和答案的多元化基于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基于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语言表述很关键语言表述很关键 提示:答题时出现提示:答题时出现标志性词语标志性词语 例如:例如:(感悟型、评价型)(感悟型、评价型)我认为我认为(我(我赞同赞同我不认同我不认同)因为)因为/感受颇感受颇深深/受到了深刻的启示受到了深刻的启示 (联系实际型)(联系实际型)在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在学习中在学习中当今社会当今社会(献策型)(献策型)建议如下建议如下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

39、题的认识)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言或行)表现该人物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精神(品质 性格性格 思想思想 个性)。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 A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文章通、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文章通过过的叙述;本文由的叙述;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 B、第二部

40、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 可以这样表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述:表现了/ /揭示了揭示了/ /批判了批判了/ /赞美了赞美了/ /劝诫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料展开回答。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

41、见解?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典型事例证明。 即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结合文中和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例说明,阐明理由,阐

42、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开放性试题应注意: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另一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积累较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积累较丰富的材料,丰富的材料,“谈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谈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避免空泛,“谈谈”的内容应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谈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