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刑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考论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2818095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古代刑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考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古代刑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考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刑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考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刑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考论(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刑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考论“枉”所表达的最为基本的含义是“不直”, 引伸为“违法曲断” , 进一步延伸出“无罪而杀之”的含义, 传世文献中少见“不枉”等双重否定的表述形式。“枉法”核心含义在于“枉”, 在传世文献中作名词、形容词时为不直或邪曲之法 ; 作动词时理解为使法不直或破坏法律, 违法曲断等。竹简秦汉律中 , “枉法”的相关内容皆与“受人货财” “受赇”连用 , 内嵌了“受财”的含义并且形成了如“受赇枉法” “枉法受财”的固定表述形式。 “不枉法”的表述在“枉法”形成固定含义之后才出现, 并且含义仅局限在法律术语上。在正史文献中记述有比附 “枉法” 定罪量刑内容 , 随着律

2、学的发展 , 比附“枉法”定罪量刑的情况逐渐增加, 在唐律内规范得更加系统和全面。唐代对历代刑事立法成果中关于 “财货”的犯罪行为进行总结 , 在唐律中系统地归纳为 “六赃”,“枉法”与“不枉法”属于唐律“六赃”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唐律中“枉法”出现频次远远超过“不枉法”, 且彼此地位相互独立 , 呈并列关系。律内最为典型的比附“枉法”的内容是“以枉法论”与“准枉法论”的表述。“不枉法”作为“赃罪正名”在唐律“六赃”中竟是唯一一个没有作为比附量刑对象的 , 这与“不枉法”作为“正赃”之一与其在律内的功能、地位是极不相匹配的。从“枉法”与“不枉法”在律内出现的频次、含义与具体量刑内容三个方面来

3、看 , “枉法”具有非常明显独立地位, 而“不枉法”则不然 , 地位上似乎仅是对“枉法”的补充。“枉法”与“不枉法”具有极强的内在联系, 要充分探讨二者在刑事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 都必须将“枉法”与“不枉法”作为有机整体一并置于“六赃”内予以整体分析。宋代对唐律规定近乎全盘继承, 完整沿用了唐律对赃罪的“六赃”名称和分类, 但对于“受财枉法、不枉法”等其余赃罪在量刑上有减轻的趋势。元代刑律中 , 比附“不枉法” 定罪量刑的内容逐渐增多, 以及从元代对赃罪先按十三等划分后用十二等划分中可见“, 不枉法”比附量刑功能在律内逐步加强。二者的关系由“不枉法”仅是对“枉法”的补充变为趋近于二者

4、并列的结构。明律中 , 仍存“六赃”之名 , 但明代刑律中“六赃”实则与唐代“六赃”内容大大不同。明代刑律中的“六赃”在结构方面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具体来说 , “枉法”和“不枉法”之间的关系已和“唐六赃”完全不同, 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依附关系 , 同时 , 唐律当中所未见到的比附 “不枉法” 定罪量刑的具体形式在明律中非常普遍。清律中的“不枉法”各方面皆有别于“枉法”, 亦体现出“不枉法”与“枉法”之关系随着“六赃”的变化而划分愈加明晰。后世刑律继承了唐六赃的体系与内容 , 其中“不枉法”的独立性逐渐强化, 这在定罪量刑方面的表现非常明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后世刑律律文中开始有大量“以不枉法论” 和“准不枉法论”的表述 , 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 , 在刑律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 这是目前的研究中所忽视的。在后世刑律中“六赃”的具体条文、罪名结构、处罚规定等内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与之相应 , 其中的“枉法”“不枉法”也形成了与唐代时截然不同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