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时作业: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2790217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时作业: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时作业: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时作业: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时作业: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时作业: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4.4 课时作业2013年9月25日中午12时42分许,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火山一个火山口喷发,喷发为火山浓烟高达4 000米。这也是该火山口今年以来第660次喷发。周边地区有轻微震感。据此回答12题。1这次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划分属于()A地质地貌灾害 B气象灾害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解析】火山喷发发生在岩石圈,按成因划分属于地质地貌灾害。【答案】A2本次火山喷发,将会引发的次生灾害是()A飓风 B海啸C地震 D风暴潮【解析】火山喷发常诱发地震、海啸、山崩、雪崩、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有轻微震感,说明次生灾害为地震。【答案】C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

2、成34题。3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解析】读图可知,P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Q地位于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影响,会出现南旱北涝和南涝北旱的现象。【答案】A4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解析】据图可知,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旱涝最为严重。【答案】C读表,回答56题。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统计表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 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 1515.

3、我国水旱灾害()水旱灾害频次由南向北递减水旱灾害频次由南向北递增南北方水灾频次均多于旱灾北方旱灾频次多于水灾频次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直接看出,水旱灾害频次由南向北递减,且南北方水灾频次均多于旱灾,故B项正确。【答案】B6减少江南丘陵地区水灾的措施有()A加固堤防、疏通下游河道B退田还湖,增强调蓄能力C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D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减少水灾的措施,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江南丘陵地区,降水多且地势起伏较大,因此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含沙量大,河湖淤积,从而导致水灾多发,因此加强

4、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是治理其水灾的主要措施。【答案】C下图是中国某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8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C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D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78.【解析】第7题,图中显示该地该种气象灾害是干旱,且主要表现为春旱,由此可判断该地区可能是华北地区。第8题,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可直接从图中分析出,但应注意华北地区春季正是农业耕作时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而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5、是常年性原因。【答案】7.B8.D读图,完成910题。9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地势低洼,曲流多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 BC D10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910.【解析】第9题,由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为我国长江荆江河段,对该河段而言,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河道弯曲,地势低洼等原因。第10题,采取的防洪措施是修筑大堤。支流众多、洪峰叠加是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水的原因之一,而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也是针对中下游多洪水灾害而采取的措施。【答案】9.A10.B读“全国及各区域平均多年沙

6、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曲线图”,完成1112题。11我国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2我国沙尘暴天气多发在北方,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势 B气温C城市化水平 D植被覆盖率1112.【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第12题,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尘暴多发。【答案】11.A12.D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多于冬季B冬季多于夏季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

7、高于其他两省市14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1314.【解析】第13题,不同地区霾的多发季节不同,A、B项错误;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C项正确;北京秋末和冬季霾日数少于天津,D项错误。第14题,河北霾日数冬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与冬季燃煤取暖、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有关。【答案】13.C14.D15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

8、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原因是_。(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_。(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_。(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解析】本题是对我国各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掌握。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六大地区都有暴雨灾害。第(2)题,我国华

9、南地区由于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农事安排较早,而一旦北方冷空气较强,也会使得我国华南地区的农作物受到影响。第(3)题,干旱在我国的影响也较大,但各地出现的时间不同,在华北主要出现在春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出现在夏季(伏旱)的7、8月。华北地区春旱应从降水、蒸发和农业生产需水量等方面来分析。第(4)题,在夏秋季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容易形成高温少雨的天气,造成高温和干旱。而台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又可以降低温度,消除夏季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温天气。因此台风不仅给我国带来灾害,同时还可以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第(5)题,对于防御气象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

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干旱,修建水利工程极为重要;对于台风所带来的暴雨洪涝,加固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库等很重要;对于台风造成的风暴潮等,可以采取加固沿海大堤的措施等。【答案】(1)暴雨(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天多) 农事活动早(3)春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4)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5)ACD16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为50100毫米称为暴雨,100250毫米称为大暴雨,大于250毫米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毫米)分布图。(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

11、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解析】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实际上也是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一种体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热带气旋(台风),所以该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而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应该从降水、地形地势、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综合考虑。【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热带气旋(台风)。(2)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