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春天遂想起》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2784756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散文《春天遂想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散文《春天遂想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散文《春天遂想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散文《春天遂想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春天遂想起》(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散文春天遂想起【篇一:散文春天,遂想起】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可以从回去的)小杜的江南的江南春天,遂想起江南,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和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失踪了失踪在酒旗招展的(从飞三个小时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那麼多的表妹,走在(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

2、喊我,在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春天遂想起写作背景祖籍虽是福建永春,但他本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21 岁时,诗人离开大陆移居台湾。由于两岸的政治隔离,直到本诗创作之日,他始终不能重归故里。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诗句,迸发出来。余光中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与众多的表妹一同长大,并与其中的一位范我存结为连理。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是人,因而,余光中对祖国的留恋更多的体现为对江南的留恋。这首春天,

3、遂想起才真正是余光中的情感细腻之作。故乡情结、爱国情怀是春天,遂想起的灵魂。春天遂想起赏析春天遂想起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余祖籍福建永春,但他本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21 岁时,诗人离开大陆移居台湾。由于两岸的政治隔离,直到本诗创作之日,他始终不能重归故里。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诗句,迸发出来。“一封简体字的来信问我,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海峡的暖风已经在改向。多少白发在风里回头,一头是孤岛,一头是九州,却有蒲公的一头白发,你的要等到几时啊才肯还乡?”春与江南自古便是文人骚客笔下的魂,名篇无数,佳句

4、累牍。看到春天,遂想起这个标题便一下子被带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的诗意中,一开始就是极美。站在基隆港头,想起了九岁的童年,那时的采桑,捉蜻蜓,那里有莲有菱有蟹有湖,有招展的酒旗,还有小杜(杜牧)、苏小小、西施、范蠡和乾隆,一切都是美的,甚至连战争都是美的,这自然是无理由的偏爱了。诗人的笔下,处处洋溢着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清远淡雅气息,各种古典意象争诸笔端。诗人曾说: “我后来在台湾写了很多诗,一会儿写飞将军、王昭君,一会儿写屈原、李白,一会儿写夸父逐日,荆轲刺秦。我恍然到,这些都是我深厚“中国情结 ”的表现。 ”有着这深厚的中国情结在其中,江南的

5、一切都是美的,那时的他尚在江南 那个后来令他一生都魂牵梦萦的故土。诗前文大量用典,从自然和人文,景物与人物多方面展现江南的美多彩而凝练,不似西北的苍凉幽燕的寒肃。我疑惑于杜牧的出现,自己学问浅薄,便查阅了些许资料,才惊觉小杜的风流才华和他无数佳作中对于江南美景的恣意渲饰。附其名作江南春有所耳闻,李贺有诗苏小小墓古人如斯迷恋于江南钟情于江南,不惜晨钟暮鼓,梦寝山湖,在寒山寺的钟声中,几十载便踏尽了人生路,江南就是如此优雅入骨。在那美丽的江南作者不仅度过了诗意的童年,而且也度过了青梅竹马、温婉多情的青年。那里有的是拂堤杨柳,寒月笼烟,还有美丽温婉的表妹。曾经和她们一起采莲剥菱,那些美好的时光使得诗

6、人以为他会永远守在她们身旁,但是今天她们都已经离去,泛黄的照片依旧却回不去从前,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郁达夫曾说道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余光中可不这样想,他惋惜的是那么多的表妹,走过那如烟的柳堤,而他却只能娶其中的一个。其他的表妹只能任她们独自在江南老去。这样一幅画面不禁让人想起同样身为 “现代的古典诗人 ”的郑愁予的错误里的那句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这种错过在郑愁予看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余光中的诗中却是无可奈何的惋惜,因为“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这个幸运的表妹就是日后的余夫人范我存)。过去总不能过去,缠绵在心中的思恋和羁绊像空气,抓不住,看不

7、见,闻不着,偶尔的泛滥才知道早已深深深渗入你的生命。“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现在诗人站在和大陆隔绝的基隆港头想到那些青梅竹马的表妹们,想到现在就算再见面她们也不可能再像年少时一样陪他去采莲陪他去采菱了,想到她们都这样默默地老了,甜蜜的回忆瞬间转为淡淡的哀愁。由表妹们的老去想到母亲的离去,诗人情不自禁在满纸的东方古典意象中突然插入一个西方名词“”,借用其意义,点出 “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来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想到曾经也是一个江南小女孩的母亲,经过时间的流逝,如今也无处可寻了,只有在清明节、在圆通寺才能听到她的“呼唤 ”,作者的哀痛更加强烈。2 春天遂想起特殊

8、含义在这里表妹和母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女性形象,她们是诗人在江南度过的美好时光的见证,是诗人和祖国大陆惟一的牵连,她们的离去使诗人感到一种孤独,感到失去心灵的归宿。特别是母亲的去世更是给诗人留下了无尽的悲恸,他曾多次说过对他来说故乡是母亲,可如今母亲去世了,哪里还有故乡呢。 “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 ”这里的母亲有两重含义,于是诗中对母亲的思念,自然而然升华为对故乡的思念,母亲的呼唤成了故乡的呼唤,记忆中的江南也成了永远的江南。古时对地域的界定分明有理,先秦时的中原之地,秦汉时的关中(隋唐为关陇),隋唐时的山东(以洛阳为中心的世家高门集团),其后的江南,幽燕,巴蜀,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域

9、符号,同时代表着堂堂中华千年文化积淀中最柔美温婉的那一帧。春天遂想起写作特点余光中诗论既提倡吸收西方文化资源,又反对现代病和恶性西化;既主张打破偶像、反叛传统 , 又强调纵的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现代诗的落脚点在中国,该经由中国诗的现代化环节达到现代诗的中国化。同时,中国的现代诗应该具有超越性,它在艺术上代表的是中国诗而不仅仅是中国的新诗。应该说这首诗到了最后才真正的点明了“乡愁 ”的主旨。如果光看前面的诗句甚至很多人会将其看成是一首爱情诗,而且还是一首幽默轻松的爱情诗,因为诗人在古典主义中还参杂了现代主义的成分。如在想到那么多的表妹走过柳堤,诗人突然说了句“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一副无比失望无

10、比郁闷的样子,但实实在在却是一副小孩子心性。其实这首诗中现代主义手法运用得最多的还是在对江南的描写上。诗人在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古香古色,如梦如幻的江南后,突然又加了诸如“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此类的话,打破了台湾和江南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对诗歌本身也进行了自我解构。这种手法可能会有很多读者不喜欢,认为破坏了诗本身的意境,但是到了最后一节,诗人的用意才彻底的显现出来。那样魂牵梦萦的江南,而且是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仅需三个小时就到的,对作者而言竟是“站在基隆港,想 想,想回也回不去”。短短的一湾海峡竟成了难以逾越的天堑,现实的矛盾通过几句近似调侃的话

11、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揭露。这是典型的西方式的黑色幽默。同时诗人正是通过这些矛盾向我们传达了他内心痛苦的乡愁。“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七个江南的连用,让我们仿佛中看到诗人站在港口对着大陆的方向大声呼唤,声嘶力竭地吐露自己的思乡之情。之后又加上诗人的内心独白“站在基隆港,想 想,想回也回不去。 ”三个想字,中间又用一个破折号,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极度的渴望,以及心愿无法实现的那种悲怆苍凉之意。读到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诗人自我解构的意图之所在。余光中自己曾说过,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余光中不是单纯的直诉思乡之情

12、,而是采用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等多种手法来表达。从故国山河,自然景观,再到人文历史,诗人看到自己的童年少年和中年,他深切的体会到隔开他和故乡的并不是那三小时的路程,而是那流逝的时间和其他的因素。正是这种沧桑使得余光中的乡愁透出千年历史的深沉底蕴,也使得这首春天,遂想起比其他乡愁诗具有更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台湾乡愁诗库中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 2【篇二:散文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 作者:余光中 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失踪在酒旗招展的(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