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草河口镇总体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783477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本溪县草河口镇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本溪县草河口镇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本溪县草河口镇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本溪县草河口镇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溪县草河口镇总体规划(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溪县草河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目 录2 21引言3 32草河口镇发展条件分析6 63草河口镇城镇性质、职能与规模9 94草河口镇域镇村体系规划13 135草河口镇镇区总体布局规划2 236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6 267居住用地规划28 288 生产设施及仓储用地规划29 299草河口镇镇区综合交通规划3 3010镇区公用工程设施系统规划3 3311环境规划4 4012综合防灾规划4 4513草河口镇空间管制规划 4914草河口镇近期建设规划50 5015城镇远景发展规划 55216草河口镇老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 55317规划管理与实施建议5 551.引言1.1.编制背景 区域外部发展环境

2、的快速成长与国家、辽宁省宏观发展政策环境的转变,为本溪市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背景环境与发展机遇。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有必要对城镇原有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等各方面内容进行调整。正是在这样一个发展背景下,本溪市全面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对规划的层次与空间范围、城市功能结构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草河口镇位于本溪主要发展轴线(沈丹发展轴)上,与本溪市区在产业、功能、交通、环境等方面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出于对城镇整体功能协调发展与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本溪县城建局村镇办委托本溪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式开展草河口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1.2.规划依据、期限与范围1.2.1.规

3、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 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本溪市村镇建设指导意见(市建委) 编制村庄规划指导意见(市建委) 国家、辽宁省以及本溪市的相关法规与规范1.2.2.规划期限 规划2010-2015年为近期,2016-2030年为远期,2030年以后为远景。1.2.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在空间上划分为两个主要层次,即草河口镇

4、域和草河口镇区。 草河口镇全镇国土总面积201平方公里,2007年全镇总人口为2.45万人。 草河口镇区规划范围包括现状祁家堡村、云盘村、草河口村及现状镇区。规划范围总面积95.47平方公里。1.3.发展概况1.3.1.地理位置 草河口镇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西南部,东至本溪县草河城镇,北与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镇接壤,南与丹东通远堡镇接壤,西与本溪县连山关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距本溪市中心60公里,距离本溪县县城所在地小市75公里。国道“304”线、沈丹铁路、沈丹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国土总面积201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2.3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7490亩。下辖5个行政村,8

5、801户,总人口24537人。1.3.2.历史沿革草河口镇形成于1901年(清光绪27年)。1956年建制。1992年2月经本溪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经济特镇”。2003年,合并原有的10个中心村,形成现在的“一镇五村”格局。1.3.3.社会经济概况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22293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8560万元;工业产值136185万元;第三产业产值6818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530元。1.4.技术路线基于宏观层面区域、城市以及本溪县远期发展目标需求与微观层面草河口镇自身发展特征,构建草河口镇产业以及空间布局的整体结构、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的策略、方向与布局;基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对城

6、镇发展弹性策略与空间结构适应性的研究;基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集约利用的目标,对草河口镇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策略的研究;基于可操作性原则,对城镇控制管理框架与行动计划的研究。1.5.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1.5.1.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本溪市域城镇中心体系结构规划确定草河口为六个中心镇之一,为加工型中心镇。确定2030年全镇人口规模为2-5万人。1.5.2.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本溪县县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三大组团”。“两副”的其中一“副”即为以草河口镇为核心的南部组团。乡镇职能中确定草河口镇为加工型城镇。确定镇

7、区人口为2-3万人。田师傅、草河口、泉水可作为县域工业项目分布的重点城镇,也是县城工业项目布局的拓展空间。2.草河口镇发展条件分析2.1.发展背景条件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战略蓝图。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机遇期的到来。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政策支持,不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规模工业投资,而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国家对国有企业计划经济体制包袱的解除,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支持和区域重大

8、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本溪市、本溪县以及草河口镇来说,核心就是转变观念,集中精力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借助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交通、能源、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契机,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体制的快速转轨,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开放式的城镇经济格局。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城市化率高达65%的沈阳经济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区域,覆盖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8个城市,面积和人口分别占辽宁一半以上。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继“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近日已完成编制并得到省政府批准,主题是打破城市壁垒,实现

9、一体化发展。目前,沈阳经济区以“一核五带十群”为中心的建设已全面展开,成为吸引境内外投资者新热点地区。“一核”即建设沈阳特大经济核心区,增强沈阳在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五带、十群”即开发建设五条城际间重点产业带,打造十个主业突出的重点产业集群。一是沈抚同城化产业带,推进沈阳与抚顺同城化发展;二是沈阳本溪一体化产业带;三是沈铁工业走廊产业带;四是沈阳通海产业带,发挥营口港优势,重点建设沈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辽阳芳烃化纤原料产业等集群等;五是沈阜产业带,重点建设阜新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对于本溪来说,推进沈本一体化发展是创新区域合作、融入沈阳经济区的必由之路,紧紧抓住沈

10、阳经济区发展这一有利时机,本溪市、本溪县乃至草河口镇都会迎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局面。2.2.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2008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2.29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86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3.62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6.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发展格局。2003年-2008年草河口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及总人口一览表年度生产总值(万元)一产总产值(万元)二产总产值(万元)三产总产值(万元)总人口20036366880194238113268264752004800008600433202808025937200510211692035630136

11、612256292006131687108917244748349249662007173587163969368263509246642008222931185601361856818624537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总量规模小目前,草河口镇现状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形成两个集中的地区,即草化地区和北沟地区。现状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机械铸造、化工两个方面,重点企业包括:本溪东华铸造有限公司、本溪市永安铁选厂、曲轴连铸、西洪铸造、鹏程化工厂、东方氯碱等。2.3.生态与资源环境条件分析2.3.1.土地资源环境 从土地资源来看,全镇土地总面积20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占全镇土地面积

12、的77.6%,镇域总耕地面积23961亩,占总用地的7.9%。 镇域内山地较多,面积占到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7.6%,在空间上制约了草河口镇的发展。2.3.2.水资源环境 从水资源情况来看,草河口镇域内拥有两条水系的源头,以祁家堡部队附近为分水岭,北侧为细河,向北汇入太子河水系;南侧为草河,向南汇入鸭绿江水系。草河口镇目前主要以浅层地下水利用为主,镇内沟岔较多,水资源丰富,整体水资源环境比较乐观。2.4.综合发展条件分析(SWOT)2.4.1.优势(S)区位交通优越 :本溪市南部门户和重要交通节点。特色资源优势 :“人参铁”、中草药、无公害蔬菜。特色文化优势 :红色革命文化(解放林)。生态环境优

13、势 :地属山区、植被丰富、水资源丰富。2.4.2.制约(W)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二产基础不扎实,三产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园区布局分散,沿路发展、过境交通不畅等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建设缺乏特色、环境保护滞后 。2.4.3.机遇(O) 区域经济环境的转变与本溪城市整体空间以及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 宏观发展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沈阳经济区的发展以及一系列区域合作协议框架的签定为本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平台。而且随着沈丹客运专线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溪城市综合的对外交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整体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结构以及城市

14、功能结构均面临着巨大的调整。这无疑为沈丹产业发展轴线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县级工业区的建设 从微观的发展条件来看,云盘及草化两个县级工业区的建设和发展为草河口镇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也使得本溪的主要产业发展轴线(沈丹产业发展轴)有了很好的延续机遇。2.4.4.挑战(T) 来自于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整 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对草河口镇产业职能的培育以及整体发展思路与策略的选择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自身基础相对薄弱的客观条件下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无疑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巨大挑战。 来自于基本农田保护的限制规划区域内依然存在较大面积的基本农

15、田,对于整体的开发建设形成较大的制约。3.草河口镇城镇性质、职能与规模3.1.城镇性质与职能3.1.1.城镇性质本溪县南部地区的中心镇,以发展机械铸造及化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镇。3.1.2.主要职能综合本溪市、本溪县的职能结构特点与草河口镇自身综合发展条件与整体定位,草河口镇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溪市重要的机械铸造产业基地。本溪市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本溪县南部的公共服务中心。草河口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1.3.发展目标总目标稳定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到规划期末,将草河口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适

16、宜人居的“经济强镇”。分期发展目标近期:将城镇作为全镇发展的增长极,进一步提高其聚集度,使其镇域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为本溪县南部的“经济特镇”。远期:城镇带动镇域共同发展,初步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有显著改观。本溪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010达到30亿元,2030年达到140亿元。社会发展目标到2030年,草河口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日趋良好;初等教育实现普及,知识、科技传播渠道畅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信息、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到全面发展;城镇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系统完备

17、,城镇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实现公平、均衡发展。3.1.4.发展策略总体发展战略发挥区位与生态环境优势,强化与本溪市中心城区功能的协调、互动发展;依托外部区域性设施与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强化对于自身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体系与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的调整与建构。生态与环境保护策略(1)坚持生态优先,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以生态管护、生态恢复、生态建设为基本原则,积极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协调发展。(2)加强生态林地的保护与建设,保护耕地。划定禁止建设地区和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流等生态敏感区和耕地,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

18、设。(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排放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节约资源与能源。产业发展策略(1)产业集群策略依托机械铸造及化工产业基础,加速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整合,强化产业间发展的链条关系与上下游产业的集聚。(2)就业导向策略强化以增加就业为导向的产业发展的策略,制定鼓励就业的产业政策,加快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步伐,鼓励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业,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岗位的同步增长。3.2.规模预测3.2.1.人口规模预测草河口镇人口现状特征草河口镇现状总人口为24537人,其中,镇

19、区现状人口为10030人。从总人口历史变化来看总人口数是逐年减少的,这也是本溪近几年人口变化的一个缩影。从草河口镇分村人口分布看,五个行政村的人口规模有所不同,镇区所在的草河口村人口最多,其次是云盘村和祁家堡村,正沟村与茳草村总人口不足3000人。草河口镇人口发展动力本次规划认为:对于草河口镇未来的总人口和城镇人口增长,需要充分认识到,对于这样一个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中心镇,无法用传统的趋势外推等规模预测方法进行分析预测,需要结合未来的产业发展规模与类型,作出一个弹性比较大、比较符合长远发展战略的规模预测。 根据对草河口镇的定位分析,草河口镇作为本溪市机械铸造和化工产业基地,未来的总人口与城镇人

20、口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草河口镇未来的机械铸造业、化工产业发展必然带来相应的产业集聚,对应未来的直接就业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对应就业人口,需要考虑相应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人口的增长,草河口镇区范围内有条件发展成为产业配套的生活居住中心,将集聚较多的服务业城镇人口。草河口镇人口发展预测:草河口镇作为产业大发展的中心镇,本次规划主要运用就业预测法和上位规划本级法作为人口预测的方法,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趋势外推等方法。就业预测法以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的本溪市2006年经济数据来看,工业总产值221.72亿元对应29.7万人的就业,每亿元对应就业人口约为750人。考虑第二产业相关服务就业在工

21、业区的拉动作用约为1:0.2;同时,考虑到作为新兴工业区因素,就业人口的带眷系数较低,低于城市总的就业带眷系数,取1.3左右。根据目前草河口镇近四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平均约为30%左右,处于发展初期的快速增长阶段。考虑到未来大型项目投产后对工业总产值的巨大推动作用,规划期内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应可以保持在10%左右,以2008年工业总产值13.6亿元计算,到本规划期末,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亿元以上。因此,借用公式Y=(K*L+(K*L)*M)*A,其中,Y:就业人口;K:预测工业总产值;L:工业总产值与就业对应关系;M:工业带动第三产业就业系数;A:带眷系数。工业总产值直接对应的工业就业人口约

22、为3万人,带动的第三产业就业约为6千人左右,考虑带眷系数要素,带来的非农业人口将达到4.5万人左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现状从事农业的人口近1.5万人,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城镇就业人口,因此本次规划通过就业带动预测法得到的草河口镇总人口约为5万人,从事非农产业的城镇人口将达到4.5万人。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综合预测法草河口镇目前的户籍人口为2.45万人,未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会稳定在-1左右,规划期末的自然增长人口约为减少300人。考虑到草河口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在规划期内的大量出现,将会吸引周边地区人口机械迁入,机械增长率约为1%左右,规划期末的户籍人口将达到2.5万人左右。国内东南沿海

23、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各工业专业镇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外来人口的迅速增长将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本溪市域及其周边各市均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近年来外出务工的现象也较突出,随着草河口镇机械铸造、化工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就业机会的提供,也将对周边剩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考虑相关类似地区经验数据,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0.8-1.2,因此,草河口镇的远期总人口将达到5万人左右。人口综合预测结果综合两类预测方法的结果,到规划期末草河口镇域总人口预测为5万人,镇区总人口为4.5万人。镇域户籍人口约为2.7万人,外来人口约为2.3万人。3.2.2.用地规模草河口镇区

24、现状建设用地335.06公顷(含祁家堡、云盘、草河口),对应人口19581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71平方米,超出镇规划标准中确定的人均140平方米的用地指标。草河口镇域村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00公顷以内。2030年按照4.5万人的镇区人口规模,确定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取140平方米,草河口镇镇区建设用地总规模应控制在630公顷以内。4.草河口镇域镇村体系规划4.1.草河口镇镇域发展现状4.1.1.现状镇村体系现状镇村体系主要分为城镇、行政村、自然村的体系结构,其存在的问题有:(1)中心城镇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积聚能力较弱,区域核心作用不明显。(2)镇域中心村缺乏,

25、行政村仅仅是村委会驻地,不能很好地联结城镇和自然村,职能特色不明显,经济协调作用较差。(3)自然村分布散乱,小村庄多,土地利用率低,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生产和统一规划管理。 4.1.2.现状镇村等级规模结构按照人口规模将镇村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草河口村(含镇区)人口在4000人以上为一级村镇,云盘村人口在3000-4000之间,其余3个行政村人口均在3000人以下。草河口镇现状镇村等级一览表规模村镇名称4000人以上草河口3000-4000人云盘3000人以下正沟、祁家堡、茳草4.1.3.现状职能结构草河口镇现状5个行政村中,草河口村为作为草河口镇的中心,承担全镇主要的商贸、行政办公、教育等方

26、面的综合职能。祁家堡村、云盘村近几年产业职能明显增强,工贸型特征体现的较为明显。其余村均以农业为主。草河口镇现状镇村职能一览表职能类型村镇名称综合型草河口农贸型正沟、茳草工贸型祁家堡、云盘4.2.草河口镇并村规划结合上版规划,考虑到草河口镇区发展急需大规模的空间拓展,云盘村与镇区联系紧密,祁家堡村规模、职能与镇区的关系,本次规划将祁家堡村、云盘村并入镇区,草河口镇区与云盘镇区共同组成草河口老镇区,祁家堡为新镇区。4.3.草河口镇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结合草河口镇现状镇村职能特征,综合考虑远期发展的目标需求,规划将草河口镇域范围内的主要村镇划分为中心城镇、基层村2个等级。中心城镇指草河口镇区;正

27、沟村、茳草村为基层村。4.4.草河口镇镇村职能结构规划4.4.1.镇村职能结构将草河口镇域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综合型、农贸型。草河口镇域镇村职能规划一览表职能类型村镇名称综合型草河口农贸型正沟、茳草4.5.草河口镇镇域空间发展结构4.5.1.空间发展策略 草河口镇的区位与环境特点决定了其远期必然成为本溪县域的重要发展组团,因此,其空间发展的核心策略就是强化与本溪市中心城区、本溪县县城以及周边城镇的“结构对接”,形成开放式的空间格局特点,为远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空间基础,同时尽可能的增强结构的弹性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其次,空间布局的重点还应该有利于自身的“要素整合”,尤

28、其是产业、对外交通设施等核心要素,通过实现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4.5.2.镇域空间发展结构 结合304国道与沈丹高速公路所形成的区域发展主廊道,镇域整体上形成“两核、一带、三片区”的空间发展结构。其中,“两核”指草河口老镇区以及祁家堡新镇区形成的两个发展核心;“一带”指一条纵向发展轴带,即南北复合发展轴带;“三片区”指三个产业发展片区,既北沟产业发展片区、云盘产业发展片区和草化产业发展片区。4.5.3.产业空间布局草河口镇产业主要集中在304国道两侧地区,并在整体上形成北沟产业集中区、云盘产业集中区以及草化产业集中区。其中,北沟产业集中区结合已有的机械铸造产业基础,重点打造精密配

29、件铸造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云盘产业集中区则重点推进机械铸造、加工产业园的建设;草化产业集中区结合现有化工企业,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4.6.草河口镇新农村建设规划4.6.1.规划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以“生产发展、经济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长期奋斗目标,按统筹发展的要求,结合村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新村建设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明确任务,分步实施,强力推进,用科学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就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群众

30、的参与。(2)城乡统筹原则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镇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3)因地制宜与特色化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避免大拆大建。要求规划编制过程充分结合当地实际,从自身基础和外部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出发,因地制宜,与各部门通力协作,使规划方案具有最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4.6.2.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镇域现状自然村分布散乱,小村庄过多,对于这些村的迁并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分期分批的进行。目前国家政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通过改造镇中村,撤并行政村,合并自然村,达到农村居民点集中布

31、局、集约建设的要求。4.7.草河口镇域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4.7.1.生态及环境现状草河口镇工业企业相对较多,污染较大,尤以草化化工区污染最为突出;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即渗入地下或自然蒸发,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污染。4.7.2.生态及环境保护策略构建区域生态空间系统,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优化城镇发展布局,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形成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生态系统。实施分区差异化的生态策略。按照生态功能分区的要求,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的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合理的生态格局和环境友好的城镇格局。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的确

32、定,要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研究规划用地布局与自然资源、城镇生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城镇扩展建设用地时要在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划定建设限制性分区的基础上,要保证足够的生态用地与合理的生态结构;要注意城镇生态廊道与结构性生态绿地的保护;丘陵地的开发要更新开发模式,要低密度,低强度的开发。生态建设主要解决建设的具体方式和建设空间;生态保护主要确定保护与利用的级别和层次;生态恢复与重建确保城镇水系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水系沿岸的自然开敞状态。4.7.3.生态功能区划结合镇域生态环境资源特征,将镇域整体上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生态功能区。即西部、南部生态培育区、东部生态协调区、北部、中部

33、城市景观区。生态功能区划就是按生态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生态敏感性地域分异规律、生态服务功能地域分异规律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划分与合并的综合区划研究。区划的根本目的是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识别区域生态环境中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功能区,明确区域生态环境中以保护导向的区域和开发导向的区域。通过生态区划,明确每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可能的演变趋势,确定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生态管理对策,为制定区域空间格局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工农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4.7.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水源保护区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

34、径100米范围内,作为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100-300米范围内,作为饮用水地下水源二级保护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均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分散式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米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a、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业的污染在促进城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污染、落后的工业向农村转移。推广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模式,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污染,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高效菌肥、生物杀虫剂、高效低残留农药、可降解农膜

35、等措施。b、改善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强化垃圾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秸秆禁烧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禁烧区秸秆禁烧率应达95%。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和其它综合利用措施,开辟科学利用秸秆途径。推广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一池三改”相结合的生态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的构成生物链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d、积极推进大地林网化,将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形成以农护林,水土保持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拓宽加固堤坝,畅通河道,完善水

36、利设施。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2010年,退化土地治理率65%; 2030年,退化土地治理率95%。2010年,农用薄膜回收率85%; 2030年,农用薄膜回收率95%。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90%; 203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95%。2010年,合理施用化肥农田比例70%; 2030年,合理施用化肥农田比例95%。2010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40%; 2030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70%。2010年,禽畜粪便处理率90%; 2030年,禽畜粪便处理率95%。4.7.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为有效地保护草河口镇的生态环境,应加强镇域生态环境建设,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37、,畅通河道,完善水利设施。镇域工业集中到镇区和园区发展,同时引导各村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构成的生物链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 完善科技保障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在抓好农村科技网络建设的同时,抓好种子工程,农业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推广、普及与农副产品深加工;推广稳定、高产技术、高效种养技术、土壤培肥、节水灌溉和新技术等。(2)多渠道增加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3)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加强生态林网

38、建设、退耕还林工作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良性循环。(4)大力推广生物农药,辅助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倡导农田施有机肥作底肥,少量化肥只可用作追肥,大力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少量使用非降解农膜,要认真回收,努力控制农村的面源污染。(5)加强秸杆禁烧政策落实,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农村大气环境。(6)各村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根据村庄地势和农居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可采取分散分户处理、人工湿地处理、传统方法处理、沼气处理等各种方法处理污水。 (7)镇域村庄的生活垃圾通过收集,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4.8.草河口镇域空间管制规划4.8.1.“三区”划定空间管制是实

39、现空间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各种生态资源有效保护和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的必要保障。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条件、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将草河口镇域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三类地区,不同地区分别实行不同的空间管制对策。禁止建设地区禁止建设地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满足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要严格控制的地区,主要是指为维护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依法划出一定面积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并发挥区域性影响的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特定自然区域。禁止建设区包括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表水源

40、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点生态公益林、坡度大于25的自然山体、水体河流控制区以及其他需要控制的地区。禁止建设地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行为。对于位于禁止建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严格限制任何农村建房、乡镇企业或其他建设活动;制定“迁村并点”计划,逐步搬出现有的农村居民点;位于禁止建设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也应逐步搬出。限制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主要是指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包括经济林、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坡度介于15和25的自然山体、地质灾害易发区、行滞洪区、地下文物保护区、一般农田保护区、乡村风貌保护区以及其他需要限制建设的地区。该地区由

41、于生态环境较好或者生态较敏感,应该控制村镇建设开发行为,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列入限制建设地区的村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对于位于限制建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应制定相应的村庄集镇规划,严格控制其建设活动。适宜建设地区适宜建设地区为除禁止建设地区和限制建设地区外的地区,是城区远景城市建设的可能边界,是城市建设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其建设行为应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开发规模、开发强度和使用功能。4.9.草河口镇域道路交通规划4.9.1.镇域对外交通规划 (1)高速公路 保留沈丹高速公路及出入口等相关设施。 (2)公路 将304国道草河口段进行拓宽,规划红线宽度

42、为24米;将小草线草河口段进行拓宽,规划红线宽度为16米。 (3)铁路 重点完善草河口站、祁家堡站相关设施,沈丹客运专线经过镇区西部。 (4)汽车客运站 在草河口老镇区中部设置汽车客运站一处。4.9.2.镇域道路交通规划 镇域整体道路交通系统形成“一环五线”的系统格局,“一环”:即304国道与草河口老镇区经于家西沟、东沟至祁家堡新镇区道路共同组成的一条环路。“五线”:即一线祁悬线(祁家堡悬岭后)、二线甸顾线(甸子顾家大院)、三线小草线(草河口小市)、四线茳程线(茳草程家堡子)、五线茳林线(茳草林东沟)。4.10.草河口镇域社会文化事业规划4.10.1.文体科技设施 规划在草河口老镇区、祁家堡新

43、镇区各建设综合性的文化科技活动中心一处、影剧院一座 ,在基层村设立文化活动站。规划在草河口老镇区建一座综合型体育场馆。4.10.2.医疗卫生设施 重点突出农村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强化基础保健服务工作,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规划扩建草河口老镇区内县级医院(本溪县第二人民医院),在祁家堡新镇区设立一处县级医院分院。各基层村建立设施较全的卫生所,配备常用检测仪器。结合医院、卫生所设置防疫站、卫生监督站。4.10.3.教育设施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全体城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小学中心化、初中城镇化、高中城市化”的原则,规划镇区扩建现状草河口镇中心校及幼儿园,保留镇区内本溪县第五中学(初、高中混合);保

44、留祁家堡小学,并在祁家堡新镇区设立一处幼儿园;镇域内其它各村的小学并入草河口镇中心校或祁家堡小学。各学校按标准建设运动场。4.10.4.商贸金融 镇区规划形成一南一北两个较集中的商业中心,即草河口老镇区商业中心和祁家堡新镇区商业中心。基层村设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商业服务网点。4.11.草河口镇域公用工程设施规划4.11.1.给水工程 (1)现状概况 镇域供水工程主要以管道供水为主,市政给水管网普及率虽然较高,但属于分时供水,水压较低,人均生活用水量低于100L/人d,人均综合用水量不足150L/人d,供水对象主要以居住生活及少量公建为主,此外还有零星的若干工业企业。 (2)规划原则 坚持开源与节

45、流并重的方针,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坚持供需平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适度超前发展供水事业。加强水源保护,合理调配。水厂位置接近用水区,以降低输水管道的工作压力和长度,净水工艺力求简单有效,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3)给水规划 a、给水指标分析.生活用水量指标: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2030年为100L/人d.工业用水量指标:根据草河口城镇职能定位,草河口产业主要为机械铸造和化工。具体项目指标需依据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确定, b、用水量预测 镇区总供水量主要为生活用水量,工业供水由企业自行解决。镇区最高日总变化系数为1.5。 (4)水源规划考虑到近期工业用水需

46、求不大,规划近期草河口镇水源为浅层地下水水源地,水源地位于祁家堡部队前及云盘工业区上游两处。待远期工业用水量增多,浅层地下水量不足时,规划远期水源自草河城引草河地表水,沿小草线敷设输水管线至净水厂。 (5)水厂规划 规划在祁家堡新镇区现状取水泵房处建净水厂一座,供水量2500m3/d,水源为地下水,负责供应祁家堡、北沟、正沟地区居民用水;在云盘工业区上游新建一处净水厂,供水量2500m3/d,负责供应云盘、草河口、茳草地区居民用水。出水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11.2.排水工程 (1)现状概况现状镇区内没有排水管线及污水处理设施,雨水主要靠地面径流自然排放,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

47、水体。 (2)规划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小城镇排水系统规划,实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排水设施的作用,规划中力求排水系统完善、技术先进、规划合理,保护水体和环境卫生。排水工程规划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考虑尽可能降低工程的总造价与经常性运行管理费用。 (3)排水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镇区雨水采用管网收集、排放,基层村雨水采用道路边沟收集、排放。 (4)污水处理厂规划规划在祁家堡新镇区以及草河口老镇区下游各设立一处小型污水处理厂,正沟村、茳草村集中居民点下游设置污水沉淀池。4.11.3. 电力工程 (1)现状概况 草河口镇现状有草河口变电所和祁家堡

48、变电所,其中草河口变电所为一次变兼二次变,为全镇服务,祁家堡变电所为二次变,为北沟工业企业供电。 (2)变电所规划 规划保留原有草河口变电所和祁家堡变电所,祁家堡变电所扩容后承担镇域北部、西部供电负荷,草河口变电所扩容后负担中南部供电负荷。 (3)电网规划66kV高压线走廊宽度25米,220kV高压线走廊宽度40米。草河口镇用电采用多路10kV进线方式。区内供电电网呈环状。4.11.4. 电信工程 (1)固定电话业务 固定电话普及率50部/百人,固定电话数量25000门。 (2)移动电话业务 移动电话普及率50部/百人,移动电话数量25000门。4.11.5. 供热工程 (1)现状概况 现状镇

49、区部分居民采用了集中供热锅炉房供热,供热普及率不高,基层村居民采用小锅炉或原始土炕供暖。 (2)供热方式规划 镇区居民采用集中供热锅炉房集中供热;基层村居民仍采用自备小锅炉取暖或者靠原始土炕取暖 。4.11.6. 燃气工程 (1)现状概况 现状镇域内没有管道供气,居民用气采用液化气罐、沼气池等方式,镇区县第五中学对面有一处液化气加气站。 (2)供气方式规划 镇区居民采用LNG瓶组站提供气源,管道供气;基层村仍采用沼气池、液化气罐等方式供气。5.草河口镇镇区总体布局规划5.1.现状镇区用地及空间发展问题分析5.1.1.用地概况 2010年草河口镇区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335.0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

50、面积171平方米,超出镇规划标准中确定的人均140平方米的用地指标。2010年现状建设用地统计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R居住用地203.1260.62%其中一类居住用地R1198.95二类居住用地R24.172C公共设施用地18.065.39%其中行政管理用地C12.39教育机构用地C26.37文体科技用地C33.55医疗保健用地C41.19商业金融用地C54.34集贸市场用地C60.223M生产设施用地49.8414.87%4W仓储用地3.300.98%5S道路广场用地S40.8512.19%其中道路用地S136.44广场用地S24.416T对外交通用地T15

51、.034.49%其中公路交通用地T10.90其他交通用地T214.137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U4.861.45%8城市建设用地335.06100.00%5.1.2.空间发展特征与问题 问题一:“马路经济”的发展思维与特征极为明显,未能形成有效的发展结构;现状镇区基本沿袭了马路经济的发展思维,呈带状沿304国道展开。道路沿线一定进深的地区开发较少。这样一种方式在发展的现阶段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方式将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并引发一系列的城镇空间发展问题。问题二:人居环境质量差、公用工程设施极不完善;目前,草河口镇区整体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落后,自来水普及率虽然较高,

52、但是属于定时供水,不能方便居民用水,供热等其他基础设施也未完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较差,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 问题三:用地布局松散,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受到基本农田保护等因素的制约,现状草河口镇用地多分散于周边荒坡地,未能形成集聚形态。5.2.草河口镇镇区空间发展方向 草河口镇整体空间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北联、中聚”。 “北联”即“北联新区”指积极实现与祁家堡新镇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功能等方面的联系与对接,重点强化304国道扩建后对新老镇区的联系作用;“中聚”即“中聚产业”指依托现有企业,结合云盘县级工业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强化中部地区的产业职能培育,打造产业集群。5.3.镇区空间布局结构

53、与组团职能草河口镇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多组团”。其中,“一主”为草河口老镇区,沈丹高速与沈丹铁路相夹地区,是镇区的主中心;“一副”是指祁家堡新镇区,沈丹高速公路与沈丹铁路相夹地区,是镇区的副中心。多组团是指被沈丹铁路、沈丹高速公路所分割成的四个组团,包括北沟工业组团、祁家堡站南生活组团、云盘综合组团、草化工业组团。“一主”主要以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职能为主,是镇区的主中心,也是镇政府所在地。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居住等方面的职能,服务整个镇域乃至本溪县南部地区。“一副”是镇区的副中心,依托北沟镇级工业园区,配套相关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

54、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居住等方面的职能,服务新镇区及周边地区。“北沟工业组团”主要以产业职能为主,作为镇级工业区,将大力发展机械铸造产业。“祁家堡站南生活组团”主要以居住和生活服务职能为主,为北沟工业组团及周边提供生活服务。“云盘综合组团”以产业、居住、生活服务综合职能为主,县级机械铸造产业园区位于本组团,居住配套专职服务云盘地区。“草化工业组团”主要以产业为主,大力发展化工产业,配套相关仓储物流设施。5.4.镇区规模镇区总人口4.5万人,镇区建设用地557.36公顷。2030年草河口镇区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R 居住用地 156.

55、26 28.04%其中一类居住用地R1139.04 二类居住用地R217.22 2C公共设施用地67.65 12.14%其中行政管理用地C16.66 教育机构用地C24.84 文体科技用地C36.62 医疗保健用地C43.22 商业金融用地C536.12 集贸市场用地C610.19 3M生产设施用地160.08 28.72%其中二类生产用地M2128.01 三类生产用地M332.07 4W仓储用地6.06 1.09%5S道路广场用地S64.90 11.64%其中道路用地S158.32 广场用地S26.58 6T对外交通用地T15.97 2.87%其中公路交通用地T10.90 其他交通用地T21

56、5.07 7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U14.74 2.64%8G绿地71.70 12.86%其中公共绿地G157.80 防护绿地G213.90 9城市建设用地557.36 100.00%6.公共设施用地规划6.1.现状概况与问题 现状草河口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规模偏小。现状公共设施总用地为18.06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5.39%。其中,行政管理用地2.39公顷,教育机构用地6.37公顷, 文体科技用地3.55公顷,医疗设施用地1.19公顷,商业金融用地4.34公顷,集贸市场用地0.22公顷。6.2.布局原则 (1)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发展结构的实现; (2)满足合理的使用及服务要求。6.3

57、.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镇区内公共设施用地分布于南、北两个组团内,包括商业金融、行政办公、科研机构、综合服务、文化娱乐设施、体育活动场所、医疗设施等方面的职能。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67.65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为12.14%,人均面积15.03平方米。 (1)行政管理用地 主要分布于镇政府周边、高速公路出入口南侧、草化工业区入口北侧、祁家堡车站周边。规划行政管理用地总面积为6.66公顷,人均用地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人。 (2)教育机构用地 规划扩建现状草河口镇中心校及幼儿园;保留老镇区内本溪县第五中学(初、高中混合);保留祁家堡小学,并在祁家堡新镇区设立一处幼儿园。规划教育机构用地总面积为4.8

58、4公顷,人均用地面积为1.08平方米/人。 (3)文体科技用地 文体科技用地结合镇区双中心布局结构设置,规划文体科技用地总面积为6.62公顷,人均用地面积为1.47平方米/人。 (4)医疗保健用地 南、北两个中心均设置医疗保健用地。规划医疗保健用地总面积为3.22公顷,人均用地面积为0.72平方米/人。 (5)商业金融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集中分布于304国道两侧、草河口二道街两侧、祁家堡火车站南侧居住区中心路两侧。规划商业金融用地总面积为36.12公顷,人均商业面积达到8.03平方米/人。 (6)集贸市场用地保留原有草河口农贸市场,新建云盘、祁家堡专业市场。规划集贸市场用地总面积为10.19

59、公顷,人均用地面积为2.26平方米/人。7.居住用地规划7.1.现状概况与问题现状居住用地遍布整个镇区,镇政府以北至草化沟以南304沿线以6层住宅为主,其他地区多为低层住宅,零星分布多层住宅;现状居住用地203.1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60.62%;主要问题为居住用地分布零散,未能形成集聚形态,土地使用率较低;草化地区居住与工业混杂,居住环境较差;铁路以东部分沟岔存在交通不便、坡度较大、基础设施难以覆盖等问题。7.2.布局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2)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原则;(3)与公共事业发展同步进行、相互协调的原则。7.3.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156.26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为28.04%,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34.72平方米。规划镇区范围内共形成三个主要的居住片区,即祁家堡片区、云盘片区、草河口片区。其中,祁家堡片区居住用地94.60公顷,居住人口为2.5万人;云盘片区居住用地38.77公顷,居住人口为1.0万人;草河口片区居住用地22.89公顷,居住人口为1.0万人。 8.生产设施及仓储用地规划8.1.现状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