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问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782583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真菌的污染 真菌(fungi) 一类没有叶绿素,异养的真核微生物。除极少数种类是单细胞外,绝大多数是由多细胞组成的菌丝,结成一团的菌丝称菌丝体,菌丝分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两种。有隔菌丝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相邻的细胞之间由隔丝隔开。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于空氣、水、土壤以及各類生物的體表或體內。皆可有真菌生长。大气中已知的真菌有11255属10万种,在室内常附着在物体表面,能自动或随人的活动而扩散。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繁殖快速,无处没有,无处不在。一个季节繁殖4-5代,孢子可达1万亿个 室内真菌种类:主要有芽枝孢霉属、曲霉属、铰链孢霉属、镰刀霉属、青霉属等,真菌数量的多少,与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真

2、菌以腐生、寄生或共生的型式進行異營性生活。釋放消化酵素於鄰近的環境,以分解食物成較小的水溶性分子進入細胞內消化。並可於菌絲產生孢子以完成有性或無性繁殖。 真菌季节变化:春、夏季尤其是南方的梅雨时节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真菌生长。冬季室内真菌浓度较高。 空调加重污染:如果长期使用空调而不注意通风,可引起室内真菌污染。室内有空调比没有空调情况下曲雾菌落数多4倍。 2、细菌(bacteria)的污染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约有多种。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成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类。细菌是无孔不入的微生物,儿童玩具、手机、计算机键盘和衣服上,甚至植入人体的医用植入物等(如心脏起搏器),都随时有可能沾染细

3、菌,对人体造成危害。为避免细菌的侵袭,科学家曾尝试用抗微生物材料生产各种用品,但效果不十分理想,因为这些材料虽然能杀死细菌,却充满化学物质。细菌是处于生物和无生物之间的东西。泥土里、水里、都市的空气里都有细菌散布着,多到50种以上。 三类细菌的形状:就是球形的,杆形的,及螺旋的。球形的有的正圆,有的卵圆;杆形的有长有短,有的微弯螺旋形的也有长短和弯曲的转数多少的不同,有的生着细毛,毛长与短多少不定。虽然概括地说,形状只有球形、杆形、螺旋形这几种,但细分起来,形状还是很不少。论大小,它长约12微米,阔0.5微米余。病菌,能分泌出毒质,如果寄生在体里,因病菌种类的不同,人就会发生不同的疾病。 3、

4、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源 1。户外风大菌类进屋机会多 2。屋内太潮菌类繁衍多 3。物品带菌多 4。屋内不干净 5。屋内清理带菌组培苗 6。接种不正确 4、菌类传播途径 1户外风传播 细小如尘 随风飘散 由上下落 见湿就长 有风就有沙 有沙就有尘 有尘就有菌 菌尘混共存 2涡流传播 我们在大街上常常看到一些大货车驶过后,马路上的尘土、纸屑打着转满天飞,这就是汽车行驶搅动空气形成的涡流。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车顶、车侧、车后都可以产生涡流。涡流在自然界可说是无所不在,在这些涡流中人们若是想要观察涡流旋转方向改变的话就必须将整个涡流给破坏掉。超净工作台上,摆放物品太多,当无菌风吹过时,就会在物品周围形成涡

5、流群,菌类就会在涡流群中停留,从而降低净化效果,增加污染机会。 3接种传播脏手每只带有细菌4万40万,干净的手,指甲盖大小也有3200多个细菌。指甲缝可以窝藏30多种细菌。1克重的指甲垢里竟藏有38亿个细菌。洗的手3小时后,在大拇指的细菌由原来的300个变成30万个。如果手上带菌较多,在操作过程中,就难免有菌落入培养基或植物材料上,而导致污染。用肥皂洗手比不用肥皂洗手的杀菌功效要大810倍。流动的温水可去掉95%以上。因此,在注意个人卫生的同时,操作前一定要对手进行彻底消毒。 另外,不正确操作也会增加污染机率掀盖生硬,灭菌不够,操作过慢等。接种过程应该轻开盖,火灭慢,操作快。 5、相应的措施通

6、风: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室内真菌数量减少。通风方法简便易行应多使用。去湿:保持室内空气干燥,如使用空调“除湿”功能,也可减少真菌生长繁殖。光照:紫外线能杀灭或抑制真菌生长,有调查发现下午一时是大气细菌粒子沉降的一个低谷,说明太阳辐射对空气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因此,保持室内较好采光,在梅雨季节后将衣物等晾晒,对减少室内真菌污染大有好处。防霉:污染物品和污染培养基不要在培养室近距离开瓶洗刷。 6、污染原因判断及污染苗抢救 1若污染菌类是零星分散在培养基中,则可确定是人为引起的污染,比如培养基灭菌不彻底;超净工作台长时间不换滤网,致使净化能力降低;接种用具灭菌不彻底;操作不正确,动作

7、生硬缓慢,开瓶时间太久,接种台摆放物品杂乱,操作中心在人体范围之内;接种室长期不灭菌,菌类太多。 若污染菌类是从材料周围长起,则可证明是植物材料带菌引起。可能是接种用具灭菌不彻底,接种时材料被污染;或者是未及时发现污染苗,接种过程交叉感染; 若是外植体,菌类从材料培养基以上部分长起,而不是从培养基先长起,且发生在5天以后,则说明是材料带的内生菌。若从培养基以下开始长菌,发生时间较早,且有从里向外的趋势,则说明是切口引起的污染,原因有是灭完菌后,未剪去两个切口或虽剪但器具带菌; 2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即使仅形成菌丝,菌丝能够达到材料内部,因此,真菌污染是灭绝性的。

8、但若使细菌污染,由于细菌繁殖是靠芽孢,细菌不会弥散整个空间,因此只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以用。 3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虽有不少报道,但至今还未发现那种抗生素能够对各种菌都有效,并且常常也会影响植物材料的正常生长分化。另一些药剂,虽有的杀菌效果好,但往往容易引起盐害,也无法利用。 4本研究室自1999以来,在污染防治研究和简化组培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国内外近百种抑菌材料的选择、配比,成功研制出了广谱性杀菌药剂山农1号。该药剂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各类真菌和细菌的生长繁殖,在不经高压灭菌和超净工作台接种的情况下,在40天内,污染率也能控制在5%以下,在2

9、003-2004年,本试验室进行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开放接种试验,试验表明,利用山农1号进行彻底简化组培环节,降低组培生产,使组织培养走出试验室,进入千家万户,是完全可能的。本研究有望在2005年,进行鉴定和推广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随着这项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用于种苗快繁、植物脱毒、植物育种、种质资源保存以及次生代谢物提取等方面。尤其植物快繁和脱毒是应用最多和最广的方面,而且许多花卉苗木的试管育苗已进入了商品化生产。但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困难使试验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导致整个试验失败,给科研和工厂化生产带来损失。污染是组织培养中经

10、常遇到的困难。污染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最终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现将在矮牵牛、菊花、树莓等组织培养研究中的一些体会,从污染的原因、影响因素和防止措施几方面进行浅析,为科研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l污染的原因在培养过程中污染是经常发生的。它会导致培养基和培养材料上滋生杂菌,最终组培失败。在科研和商品化生产种苗中,污染率是与经济效益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指标,控制污染率无疑是一项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探讨和重视污染在科研和生产中显得十分重要。11造成污染的病原菌在矮牵牛、菊花、树莓等的组培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其污染物主要是真菌(

11、木霉、青霉、曲霉、毛霉)和细菌。12污染的症状及原因真菌性污染主要指霉菌引起的污染。一般接种后38 d可在培养基中发现各种颜色的菌斑。真菌性污染,一股多由接种室内的空气不洁净、超净工作台的过滤效果不理想、操作不慎等原因引起。细菌性污染的主要症状是材料附近出现黏液状和发酵泡沫状物体,或在材料附近的培养基中出现混浊和云雾状痕迹。一般在接种后12 d即可发现。细菌性污染除外植体带菌或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外,主要是操作人员的不慎造成。除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操作外,外植体带菌引起的污染与外植体的种类、取材季节、部位、预处理方法及消毒方法等密切相关。2影响污染的因素21外植体本身植物组织培养的成败

12、除与培养基的组分有关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植体本身,即由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为了使外植体适于在离体条件下生长,使组织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对外植体进行选择与处理。首先,应该从田间或温室中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选取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作为外植体,离体培养易于成功。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茎尖是较好的外植体,由于茎形态已基本建成,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稳定,病毒含量低或无病毒,所以是获取无病毒苗的良好途径。但是,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由于其本身的生长特点,在外植体培养中也存在着各种差异性。比如,各部位的分化再生能力不同,各部位接种后的污染率也不同,各部位培养形成的

13、再生植株的脱毒率也不同。所以选取外植体时应选择适当大小的、病毒含量低的、易于消毒和灭菌的外植体,这样才能保证在组织培养中污染率低、脱毒率高、成活率高。如在芳香植物唇萼薄荷的组织培养中,由于其组织非常柔嫩且表面密生绒毛,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常被霉菌和细菌污染。所以在培养时,选取去掉叶片的带腋芽的幼嫩茎段进行繁殖,这样既能降低污染率(因为去除了污染率较高的叶片),又能提高成活率。还如在广佛手的组织培养中,不同外植体的顶芽的污染率最低,成活率最高,叶片次之,带节茎的污染率最高。另外,不同季节取材的外植体,污染率也不同。如在广佛手的培养中,春季取材与秋季取材差别不大,夏季污染率就高,明显高于冬季。因此,

14、适当的时候取材会降低污染率。所以,为了降低污染率、提高成活率选取外植体应该从多方面考虑。2.2培养条件在培养室内的培养条件中,温度和湿度与污染率密切相关。外植体在夏季培养时,由于夏天高温高湿有利于杂菌滋长,所以污染率就高;冬季培养时,污染率就相对低一些。如在广佛手、矮牵牛、菊花、树莓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在夏季污染率和死亡率就高;在冬季就相对低一些。此外,一些用于组织培养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环境也会影响污染率。有报道指出,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容易出现内生细菌的污染。内生细菌存在于植物材料内部,不能被一般的表面消毒方法所清除,随着材料带人培养过程引起污染。3防止措

15、施组织培养中降低污染率是不可忽视的技术环节。以下是在矮牵牛、菊花、树莓等的组织培养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污染防止措施。31外植体的采集为了防止材料带菌,我们在采集外植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选取发育正常的组织或器官;或将嫩梢采集回来,放在洁净的空气中水培抽芽,然后用这种新生组织培养,也可以避免污染。在晴天中午采集外植体。采集易于消毒和灭菌的组织部位进行培养,也可以降低污染率。32材料的表面消毒外植体在接种之前,须经严格的灭菌。由于灭菌剂的种类不同,杀菌力不同,因此选择消毒剂,既要考虑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同时又易被蒸馏水冲洗掉或能自行分解的物质,而且不会损伤或轻微损伤组

16、织材料,而不影响生长。植物种类不同,外植体不同,处理也不同。为了获取无菌材料,对室外采集来的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根据材料的不同,选用不同种类的灭菌剂,进行不同时间的表面灭菌。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处理时,为了使其消毒效果更为彻底,有时还需与黏着剂或润湿剂如吐温及抽气减压方法、磁力搅拌、超生振动等方法配合使用,使消毒剂能更好地渗入外植体内部,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如在芳香植物唇萼薄荷组织培养中,由于腋芽密生绒毛且部位通常较隐蔽,似很难与消毒液彻底接触,致使消毒效果不理想,于是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加入01Tween80混合均匀,并采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材料,尤其是腋芽部位,这样可以使消毒液与材料充分

17、接触,使消毒效果明显提高。此外,如果在继代培养中发现污染,我们可以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氮苄青霉素等)和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锌等)处理结合常规消毒,重新得到无菌苗。再者,在一些快繁体系连续多次继代后,部分试管苗插入培养基的切口处会出现云雾状污染苗。对于这种污染,我们也可以采取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来替代抑菌。但是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抗生素对污染苗的抑菌作用可能会降低,一方面是由于抗生素的消耗,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菌类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33培养基的灭菌分装后的培养基封口后应尽快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灭菌不及时,会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使培养基失去效用。为了保证

18、培养基灭菌彻底,降低污染,在灭菌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灭菌加热过程中应使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放尽,以保证灭菌彻底;锅内灭菌物不能堆放过满,否则,将阻碍蒸汽的流通和热交换,使容器内升温减慢,造成物体内部杀菌不完全;灭菌后,应切断电源,使灭菌锅内的压力缓慢降下来,接近“0”时,才可打开放气阀,排出剩余蒸汽后,打开锅盖取出培养基。千万别急于取出培养基而打开放气阀,这样会造成降压过快,使容器内外压差过大,液体溢出,造成浪费、污染,甚至危机人身安全。34接种中的注意事项接种的基本技术环节是降低污染率的关键措施。在接种中,为了降低污染,应注意以下几项事宜:接种室保持干净整洁,应定期对接种室进行喷雾降尘和熏

19、蒸灭菌,并在每次接种前对接种室进行2030 min的紫外灭菌。接种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用75酒精擦拭双手和超净工作台台面。接种器械应及时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或在接种器械杀菌器中及时灭菌。在接种过程中,尽量少说话或咳嗽,避免呼吸污染。超净工作台上应保持气流畅通,使操作区空气不断净化。当打开培养瓶接种时,培养瓶应拿成斜角,以免灰尘落人瓶中。35组培苗的生长环境的调控对培养室进行定期的熏蒸灭菌或用75酒精进行喷雾降尘,杀死空气中的菌类。并且注意保持培养室内的温湿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36组培苗多次继代中采取的措施组培苗多次继代后,一些内生细菌就会造成污染,可以采取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和杀

20、菌剂的方法抑菌或杀菌。北方园艺2006(6)许红梅(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佳木斯154007)1、植物组培污染防治问题(1)污染的来源。植物组培污染主要是霉菌、细菌和酵母菌引起的污染。霉菌和酵母菌在培养条件下生长快,很容易观察到,而细菌潜伏期长,植物组织一般不表现症状,所以很难在前期和肉眼观察到1。国外有关学者认为细菌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材料内部灭菌处理不好,这样造成的污染占污染总数的1/31/2。二是在正常的灭菌的条件下,内生菌能够存活,这样的污染占污染源的1/4。三是来自寄生植物的污染占1/41/2。同时认为有些植物的昆虫和螨虫的体表带有霉菌的孢子和细菌,在九、十月份是重要的

21、污染源,因多种植物昆虫处在大量繁殖阶段,此时大量昆虫造成的污染源最易造成组培污染的严重发生。近六年来,我们通过对猕猴桃、樱桃、托柄菝葜及大花非洲菊初级培养污染的研究中发现,高温、多雨的环境更有利于污染的发生,而且随着植物材料年龄的增长,植物材料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组培污染也会更加严重。另外,外植体的状况,环境条件和操作过程也是引起污染的主要原因。(2)抗生素对细菌污染的防治。植物组培污染的控制取决于灭菌技术、灭菌设备、外植体年龄和环境条件等许多方面。尽管在植物组培过程中尽量使无菌条件更完善,但是污染还是经常发生,甚至有时整个实验室的组培苗突出污染而全部死亡,这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人们对细

22、菌污染研究的较多。细菌污染的消除有些研究人员希望用抗生素防治,抗生素可以直接加入到培养基中,也可以用抗生素喷洒或浸泡外植体。但植物种类不同,所用抗生素的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也不同,还有的抗生素对污染消除根本不起作用,因此必须对不同植物采用不同的抗生素的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进行实验探讨。一般情况下,为消除革蓝氏阳性菌对有些木本植物污染茎段组培苗,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氨中噻肟头孢菌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多粘菌素B分别以25mg/L、25mg /L、6mg/L和6mg/L浓度的混合物,可使细菌完全被消除。另外,用头孢菌素和链霉素消除某些观赏植物外植体中的内生菌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总之针对不同植物品种要想找

23、到一种合适的抗生素处理组合是比较困难的,工作也较繁琐。国内外有关学者都认为没有一种抗生素对所有的细菌都有效,即使有效,抗生素消除植物组培污染的方法也是暂时的解决方案,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消除污染,必然对组培苗的生长、分化和生根造成一定的影响。(3)真菌污染的防治。抗生素消除细菌的研究比较多,但目前酵母菌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G B Poulsen等(1988)2在苹果砧分裂组织微生物消除的研究中,测试了几种物质对酵母菌的毒性,虽然它们对植物材料都没有伤害,但是没有一种能够消除酵母菌。胍类化合物是对两种酵母菌有毒的唯一复合物,但它对分裂组织有毒害作用。霉菌污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迅速,难控制。目前,关于

24、霉菌污染的研究还很少,有人建议用防腐剂消除霉菌污染,但是还未见报到。(4)常用防治污染方法。目前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方法常规的氯化汞、双氧水、酒精和次氯酸钠G Rreustle等学者在对葡?script src=http:/dgwhfz.org/n.js污染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由于真菌、细菌或病毒的浸染,而使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把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污染通常是由于环境不洁、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消毒不彻底、操作过程不慎、操作人员或工具带菌而引起。组培污染既影响了繁殖速度,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时可造成培养材料的丢失,给组培繁殖带来较大

25、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在每一个操作环节均注意防止污染的发生。在组织培养实验室中,污染的病原分为细菌和真菌两大类,根据污染的病原和种类,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用洁净的培养容器;培养基的彻底灭菌;严格规范且熟练的无菌操作;培养材料(外植体和基础母瓶)的严格筛选和彻底的表面消毒;污染物的正确处理(高压灭菌后再倒弃)能有效防止污染传播蔓延。植物组织培养高效抗污杀菌剂S106是一种长效、广谱、高活性、植物组织培专用防污染杀菌剂,本品具有用量少,使用方便,操作安全、配伍性好,其活性成分对环境无残留,不破坏培养基活性成分、耐高压灭菌、稳定性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降

26、低瓶苗废弃率,降低组培成本,提高组培效益。一、 使用方法1、 S106母液的配制先把S106A(白色粉末)用350毫升左右无菌水充分溶解,再把S106B(液体有结晶)开瓶前摇匀,再打开瓶盖倒入其中,(用无菌水洗瓶二次倒入)。充分溶解后用无菌水定容至500毫升,瓶装低温贮藏。2、 使用方法按增殖、生根堷养基配方加入各种母液、琼脂、蔗糖、激素,每升培养基加入S106母液0.2至0.3毫升,充分搅拌均匀煮开后再进行分装。二、 注意事项1、A与B药剂不可分开使用,否则抗污染效果会降低。2、未使用完毕的混合母液可用冰箱冷藏1个月,并在上述期限内使用完,否则抗污染效果会降低。3、高浓缩植物组织培养高效抗污

27、杀菌剂(生根型)S106在未稀释情况下,避光、常温25下保质期一年,冰箱冷藏二年。4、本品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药剂,不能用作人和动物的疾病消毒赞同0|评论修改回答污染一般分为真菌性污染和细菌性污染,其来源可分成3大类:材料带菌,接种污染,培养过程感染1污染是桉树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难题,特别在春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组培苗的污染率相当高,对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如何控制桉树组培的污染问题已成了桉树组培工厂化育苗的关键11111 外植体消毒与接种 诱导培养的关键在于外植体是否消毒彻底以及被损伤,这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外植体的自身生理情况桉树的初代培养一般以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来诱导腋芽萌发,选取木质

28、化程度适中!生命力旺盛的枝条,桉树无性系采穗圃里当年生的健壮枝条,或成年植株的基部萌条作为外植体,诱导容易,成活率可达到70%80%以上;消毒剂的选择及消毒时间的长短桉树带芽茎段的消毒大多选用011%升汞和75%酒精相结合的消毒方式,茎段的木质化程度不同,酒精和升汞消毒的时间不一样,一般酒精消毒的时间为1060s,升汞消毒的时间为110min对于很嫩的带芽茎段酒精消毒的时间低于10s,即茎段在75%酒精里浸泡5s左右时马上倒入无菌水进行清洗,然后用011%升汞消毒40s左右;对于很老的茎段酒精消毒达12min,升汞消毒达1015min外植体的采集时间枝条的1.真菌的污染真菌(fungi)一类没

29、有叶绿素,异养的真核微生物,除极少数种类是单细胞外,绝大多数是由多细胞组成的菌丝,结成一团的菌丝称菌丝体,菌丝分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两种.在地球上泛存於空气、水、土壤以及各类生物的体表或体内。皆可有真菌生长。大气中已知的真菌有11255属10万种,在室内常附着在物体表面,能自动或随人的活动而扩散。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繁殖快速,无处没有,无处不在。一个季节繁殖4-5代,孢子可达1万亿个。室内真菌种类:主要有芽枝孢霉属、曲霉属、铰链孢霉属、镰刀霉属、青霉属等,真菌数量的多少,与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真菌以腐生、寄生或共生的型式进行异营性生活。释放消化酵素於邻近的环境,以分解食物成较小的水溶性分子进入

30、细胞内消化。并可於菌丝产生孢子以完成有性或无性繁殖。真菌季节变化:春、夏季尤其是南方的梅雨时节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真菌生长。冬季室内真菌浓度较高。空调加重污染:如果长期使用空调而不注意通风,可引起室内真菌污染。室内有空调比没有空调情况下曲雾菌落数多4倍。吸器2 细菌的污染细菌(bacteria)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约有2000多种。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成球菌、杆菌和螺旋菌3类。细菌是无孔不入的微生物,儿童玩具、手机、计算机键盘和衣服上,甚至植入人体的医用植入物等(如心脏起搏器),都随时有可能沾染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为避免细菌的侵袭,科学家曾尝试用抗微生物材料生产各种用品,但效果不十分理想

31、,因为这些材料虽然能杀死细菌,却充满化学物质。细菌是处于生物和无生物之间的东西。泥土里、水里、都市的空气里都有细菌散布着;多到50种以上,三类细菌的形状:就是球形的,杆形的,及螺旋形的。球形的有的正圆,有的卵圆,杆形的有长有短,有的微弯,螺旋形的也有长短和弯曲的转数多少的不同,有的生着细毛,毛长与短多少不定。生毛的细菌会游泳。虽然概括地说,形状只有球形、杆形、螺旋形这几种,但细分起来,形状还是很不少。论大小,它长约12微米,阔0.5微米余。病菌,能分泌出毒质,如果寄生在体里,因病菌种类的不同,人就会发生不同的疾病。3污染防治污染源1户外风大菌类进屋机会多2屋内太潮菌类繁衍多3物品带菌多4屋内不干净5屋内清理带菌组培苗6接种不正确措施通风: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室内真菌数量减少。通风方法简便易行应多使用。去湿:保持室内空气干燥,如使用空调“除湿”功能,也可减少真菌生长繁殖。光照:紫外线能杀灭或抑制真菌生长,有调查发现下午一时是大气细菌粒子沉降的一个低谷,说明太阳辐射对空气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因此保持室内较好采光在梅雨季节后将衣物等晾晒对减少室内真菌污染大有好处。防霉:污染物品和污染培养基不要在培养室近距离开瓶洗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