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种植方法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2771791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毛竹种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毛竹种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毛竹种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毛竹种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竹种植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散生竹种很多,其中经济价值高、栽培广的有:毛竹、刚竹、淡竹、石竹、早竹、水竹等。这些竹种的生长规律和繁殖特 点大 同小异,因而造林技术也大致相同。(一)造林地的选择为了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竹林,造林前,必须根据竹子对立 地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1. 气候条件 我国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是散生竹类分布的中心区。在这一地区,气候条件一般都适于散生竹生长。 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地区,为散生竹类分布和引种的北区。在北区内,影响散生竹类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长季的干旱和冬季的 严寒。在北区发展散生竹林,要选择春、夏降水量大,背风朝南的地方。南岭以南至南海之滨,为丛生竹分布区和

2、散生竹引种的南 区。在南区,影响散生竹类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夏季的烈日和夏、秋的台风。在南区发展 散生竹,要选择背风朝北的地方。2. 土壤条件 散生竹种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因此,要求 土壤深度在 50cm 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散生竹在碱性土上生长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壤上,7为宜。地下水位在 Im上下为宜, 过高, 不利于竹鞭生长。 过于粘重瘠薄的红上、 黄土以及盐碱土等, 对竹子生长不利, 一般情况下不宜发展散生竹林。3. 地形条件 在同一地区,往往因地形的变化而引起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所以,造林选地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地

3、形条件。在散生竹分布的中心区,最好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在高山地区,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容易积水的平地、洼地等,均不适宜散生竹的生长。在散生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最好选择海拔600m以下的背风朝南的山谷、山麓地带。因为南坡比北坡日照强,冬季温度高,有利于散生竹类防寒过冬。在散生竹类分布和引种的南区,最好选择海拔1,000m 以下背风朝阳的山谷、山 麓地带。(二)造林整地 整地是散生竹造林的重要一环。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和成林速度,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散生竹成 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造林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 1 年的秋、冬季进行。造林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

4、状整地等3 种。1. 全面整地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挖掘植穴等 3 个工序。造林地上如有杂草、灌木丛生,全面开垦前必须清理林地。清理林地的 方法是 :( 1)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烧柴困难地区,可砍除杂草、灌木,搬出林外,充当燃料。(2)在交通不便,劳力不足地区,可将柴草劈下,平铺于林地,待干燥后,放火炼山。炼山时,应开好防火线,防止引起山林火灾。炼山既能烧尽柴草充当肥料,又可消灭病虫害。在没有杂草、灌木的荒山、荒地、四旁地和农用地上营造散生竹林,不需清理林地可 直接全面开垦。全面开垦就是对造林地全面翻土,深度2030cm,除去土中 的大石块和粗的树花、树根等。翻土时,将表土翻入底层,有利于

5、有 机物质分解;底土翻到表层,有利于矿物质风化。大的土块可以不打散,经过一定时期的日晒、雨淋和冬季的霜冻后, 会自然粉碎。挖栽植穴之前,首先要确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根据各地的经验,毛竹移竹造林,每1,000m 2栽3752株,株行距5m X26m或4m X 5m;毛竹截秆造林、移鞭造林和实生苗造林等,每1,000m栽6082株,株行距 4m X 4m或3m X 4m。2刚竹、淡竹、水竹、石竹、早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种,移竹造林每1,000m栽75112株,株行距3mX 3m或3mX 4nr移鞭或2截秆 移鞭造林,每 1,000m栽91135株,株行距 3mX 3m或2.5m X 3m。根据不同竹

6、种的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在全面开垦地上,用皮尺或测绳丈量,确定栽植穴。栽植穴的规格,因竹种而异,毛竹移竹造林穴长 1.0m,宽0.6m,深0.4m左右;毛竹截秆造林、移鞭造林穴长1.0m,宽0.4m,深0.3m;毛竹实生苗造 林穴长0.6m,宽左右,深0.4m为宜刚竹、淡竹、石竹、水竹、早竹等中小型散生竹造林穴长1.0m,宽,深0.4m为宜;移鞭或截秆移鞭造林,栽植穴长0.8m,宽0.4m,深0.3m左右。挖穴时,把心上和表土分别放置于穴的两侧(如右图)。在坡地上挖栽植穴时,应注意穴的 长边与等高线平行。2. 带状整地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坡度较大(20 30)的造林地,最好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即

7、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整地带的宽度及带间距离,一般毛竹移竹造林为3m左右,刚竹、淡竹、水竹、石竹等移竹造林为23nr整地带上,首先清理林地,劈除杂草灌木;然后沿带 开垦,翻上深度 0.4m 左右;再在已翻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 距离挖栽植穴。挖栽植穴的方法与全面整地 的方法相同。3. 块状整地坡度 30以上的陡坡地带,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都易引起水土流失,故可进行块状整地。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m左右的杂草灌木;再接造林竹种不同,确定栽植穴的规格(同全面整地),挖栽植穴。全面整地能彻底改变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散生竹造林成活和成林;同时,造林后 2 3年内,可以竹

8、农混作,以耕代抚,既能促进竹鞭和新竹生长,又可增加粮食收益。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全面整地。在坡度较大的造林地上,进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在劳力不足的地区,进行全面整地也有一定困难。带状整地和块 状整地,能适应坡度较大和劳力不足的地区。(三)造林季节散生竹种一般在 35月出笋成竹, 67月新竹生长旺盛, 810月行鞭排芽, 11月翌年 2月竹子生长较缓慢。所以, 冬季和早春(即 112月)是散生竹造林的适宜季节。由于散生竹分布和引种地区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造林季节也有所 不同。在散生竹分布的中心区,冬季和早春,除严寒天气外,都可造林。散生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冬季气温低,雨量少

9、,空气湿 度小, 蘖发量大。 这时栽植母竹或竹苗, 往往竹叶会失水枯死, 成活率不高。 所以, 在北区散生竹造林, 最好在早春 2 月为宜。 在 南区,冬季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高,母竹或竹苗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这时造林成活率较高。总之,在竹笋出上前20 30天造林成活率较高。在散生竹分布的中心区内,近距离移竹造林,只要挖母竹时注意保护鞭根,多带宿土,1 年中除高温伏天和严寒冬天外,都可造林。但是,大规模造林时,这一经验不宜采用。因为在竹子生长季节,母竹若保护不善,造林成活率很低。移鞭造林和截秆 移鞭造林,在竹笋出土前 1 个月左右效果较好。栽植过早(冬季或早春),竹鞭在造林穴中时间长

10、,消耗养分多,不利出笋和新竹 生长。(四)造林方法散生竹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南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上应用最广。1. 移竹造林( 1 )母竹的选择:母竹质量对造林质量影响很大。优质母竹造林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栽活,有的即使栽活也难 成林。散生竹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和生长情况等方面。母竹年龄最好是12年生。因为 12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一般处于壮龄阶段( 35年生) ,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老龄(3年生以上)的竹子,不宜作母竹。因为老竹必连老鞭,鞭色黄棕或深棕,鞭芽不齐(多数腐烂),鞭根稀疏,

11、不易栽活。有的虽能栽活,但因竹鞭上活 芽不多,出笋、行鞭和成林都较困难。造林母竹不宜过粗,粗大的母竹易受风吹摇晃,不易栽活;过细的竹子,往往生长不良,也不宜选作母竹(如下图)根据各地的经验,毛竹母竹径36cm左右为宜。刚竹、淡竹、石竹、水竹、早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的母竹根际直径13cm左右为宜。造林母竹应该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有入认为,母竹节子越密越好,其实并不如此, 因为节子太密是母竹生长不良的表现。 可在竹林中选定合格母竹, 并在竹秆上作标志 (涂石灰水) ,以便组织力量挖掘母竹。(2) 母竹的挖掘:挖掘母竹的工具常用锋利的山锄。挖竹前应判断竹鞭的走向。据观察,大

12、多数竹子的最下1 盘枝条的方向与其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挖掘母竹时,先在距竹子3050cm处用 山锄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两侧,按一定长度截取。毛竹留来鞭 3040cm,去鞭4050cm;刚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留来鞭30cm左右,去鞭3040cm。截断竹鞭时,面对母竹,用锄头斩断竹鞭,要求截断面光滑。然后沿平行两侧逐渐挖深,掘出母竹。挖母竹时,不要摇动 竹秆,否则容易损伤竹秆和竹鞭的连接处(称“螺丝钉”),破坏鞭与根的输导组织,不易成活。挖出母竹后,按留校46盘,砍去顶梢,要求做到切口平滑,鞭篼多留宿土。刚竹、淡竹、石竹、水竹、早竹等中小型散生竹,通常几株母竹靠近

13、生长在同一鞭上,挖母竹时,可将3 5株一同挖起为一“丛” 母竹,用来造林效果更好。如母竹“丛”中株数太多,可行修剪,疏去一些生长弱的竹子,留35株即可。(3)母竹的运输:短距离搬运母竹不必包扎,但必须防止鞭芽和“螺丝钉”受伤以及宿土震落。挑运或抬运时,可用绳绑在宿土上,竹秆直立。切不可把母竹扛在肩上,这样容易使“螺丝钉”受伤,不易栽活。远距离运输母竹必须包扎。用稻草或蒲包、麻袋等将鞭根和宿土一起包扎好(如左下图),在装卸车或上下船时,要防止 母竹损伤。 越短越好,途中要覆盖或对竹叶经常喷水,以减少蘖发。(4)母竹的栽植:母竹运到造林地后,应立即栽植。在已经整地的穴上,先用表土垫底,一般厚101

14、5cm。然后,解去捆扎的稻草,小心地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除去土中石块,树根等),分层踏实,使根鞭与土壤密接。填土时要防止踏伤鞭根和笋芽。在天气干燥或土壤干燥的地方,应先行适当灌水,再行覆土。覆土深度比母竹 原来入土部分稍深 35cm,上部培成馒头形,加盖一层松土,周围开好排水沟,以免积水烂鞭。栽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拥紧(土),上松盖(土)。栽植后,将包扎母竹的稻草等物,覆盖在母竹周围,减少土壤水分蘖发,并用木桩和草绳架设支架, 以防风吹摇晃。2. 移鞭造林 散生竹类的繁殖主要依赖竹鞭上的芽生长发育成新鞭和新竹。因此,在母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

15、取移鞭造林。移栽竹鞭的年龄一般毛竹的鞭 25年生,刚竹、淡竹、石竹、水竹、早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的鞭 23年为宜。 25年生的竹鞭为黄色,每节上根系健全,侧芽饱满,栽后容易拍发新鞭或长出新竹。挖取竹鞭时,注意防止撕破竹鞭,损伤竹鞭上的芽,切口要齐,留根要多,多带宿土,以保护鞭根。竹鞭的长度,因竹种而异,一般毛竹为1.2m,刚竹、淡竹、石竹、水竹、早竹等中小型散生竹为为宜。远距离移鞭时,应行包扎,即用稻草或蒲包 将母鞭和宿土一起包扎好。运输时,防止鞭根上的宿土脱落,保护好竹鞭的活芽,注意保持潮湿。栽植时,每穴可栽工 12条竹鞭,以保证成活率。先在穴底填一层表土1520cm,解去包扎稻草等物,把鞭平放

16、在上面,再覆土压实。盖上厚度10cm左右,略高于地面,上面覆盖包扎的稻草;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烂鞭。移鞭造林的优点是不需要母竹,运输方便。但是,竹鞭上长出的新竹细小,成林或成材时间较长,同时移鞭造林若当年不 长出新竹,母鞭会因得不到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供应,失去生命力,第2 年也就不会再生新竹了。3. 截秆移篼造林截秆移篼造林或称带篼移鞭造林,即选12年健壮的母竹,并在其基部离地面1630cm处截断竹秆,然后,按移竹造 林挖掘,运输和栽植母竹的方法,将截断的竹秆向下、竹鞭向上平展,称为“倒栽竹篼”,可成活出笋。 截秆移篼或倒栽竹鞭的 好处是运输方便,栽后没有地上部分的枝叶,竹党和竹鞭不易失水

17、,容易出笋成竹。但是,由于鞭花没有竹秆和枝叶,得不到光合 作用制造的养料供应,新竹细小,成林成材都较缓慢,若当年不长出新竹,来年很少再有新竹长出。(五) 实生苗造林 实生苗造林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发笋旺,运栽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实生苗的分蘖性强,用分株、埋鞭、压条、留 鞭等方法,以 苗繁苗,建立永久的竹苗生产基地,是解决母竹来源,多快好省地扩大竹林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1. 播种育苗毛竹46月开花,810月种实成熟。种子采集后经过干燥,脱粒、拌药(50kg种子混拌150200g敌百虫药粉),即可装运。在运输途中,应防止受潮发热,影响种子质量。毛竹种子直用冷藏,将种子装入布袋存放在冷冻、干燥、

18、通风的室内。毛 竹种子贮藏一般不宜超过半年。贮藏过久,发芽率会显著降低。有条件的可用种子库贮藏,保持05C低温,发芽力可保存 1年以上。毛竹种子千粒重变化在 15289之间。每千克带壳种子为 36,000 66,000 粒,一般 50,00056,000 粒。千粒重大,种粒 饱满,发芽率也较高。发芽率是确定种子品质的重要标志。有条件的可用温箱或温室作发芽检定。毛竹健全种子的胚乳呈淡褐色, 有光泽,半透明状。胚和胚乳变黑或胚乳大部分为白粉末状则为坏种子。毛竹种子在温箱条件下(2025 C),约7天左右开始发芽,发芽期持续约30天,15天左右为发芽盛期。( 1 ) 苗圃地选择:竹苗怕涝、怕旱、怕冻

19、,容易发生病虫害。要在背风向阳,接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和酸性至中性反 应,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上中育苗。容易积水,盐碱过重,干燥瘠薄或地下病虫害严重的地方,不能选作圃地。有些地方利用生荒地或透光50 60的疏林隙地培育 1 年生竹苗,效果很好。(2) 整地:整地要深耕细耙,抓好冬耕以改良土壤,消灭地下病虫害,一般耙地深度20cm左右。 施足基肥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竹苗生长和分蘖。肥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因地制宜。结合整地,每1,000卅施腐熟的厩肥、堆肥 34 t, 土杂肥、火烧土 56 t,或者沤熟的饼肥 3。在基肥中,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以促进竹苗根系茎秆生长。结合施基肥,每1

20、,000m2拌撒6%可湿性敌百虫粉 25kg,以 消灭地下害虫。毛竹种子育苗,一般苗床高1012cm,宽11.2m,步道4050cm,在排水良好或干旱地区也可采用平床或低床。苗床要做到:表上细碎,床边紧实,步道通直,开好排水沟。(3) 播种期:竹子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高。春季土壤解冻后,地温达1015 C以上,即2月中旬4月中旬为播种适期。播种过早,温度低,发芽迟,易受病虫鸟鼠等为害,影响出苗率;过晚,在高温期竹笛死亡率高,因生长期短,分 勤相应减少。(4) 种子处理:播种前先用清水洗去拌种药粉,浸后再用高锰酸钾消毒24h,洗净后即可播种。 毛竹种子播种前采 用催芽处理, 即在温室

21、内用湿沙拌种, 经常洒水翻动, 等种子露白后播种, 可以提高圃地发芽率, 提早出苗和分蘖。 播催芽种子时, 圃地温度和催芽温度不宜相差太大,播后要浇水保湿,防止“回芽”烂种。( 5) 播种方法:毛竹种子条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种子用量少,竹苗分布均匀且生长整齐,管理也方便,是通常应用 的方法。在床面按3040cm株行距开穴,穴径 56cm,深23cm,每穴均匀点播种子 810粒,用火烧土或细土覆盖,以不见种 子为度。盖草淋水,注意保湿和防止鸟鼠等为害。(6) 苗期管理:揭草可分 2次,大部分播种穴出苗后,揭去 1/2 ;再经 7 10天全部揭除。将揭草移放苗行间。揭草后架 棚遮荫,棚高506

22、0cm,透光度50%60%,早盖晚揭。高温季节后,逐步减少遮荫时间,白露前后,全部撤除。播种后至出苗期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但浇水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苗床板结。夏季高温干旱期,可采用沟灌降温、抗旱雨季苗圃地积水,要及时排涝。在竹苗周围覆盖一层谷壳、麦壳、草节、 木屑等,既能抗旱,又可减轻雨后竹苗沾泥。移分蘖苗的阴雨天进行。随起随栽,要求苗根舒展,深浅适宜 (比原土壤深约 0.5cm ),浇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 幼 苗出土后要经常除草。“除草、除小、除了”。不要伤幼苗,分蘖芽或带动根部。雨后,浇水或追肥后可适当松土。竹苗周围浅松 细松,行间深松浅松,深度13cm。结合除草松土要培土塞根,既能抗旱

23、,又可防止地表高温灼伤分蘖芽。培土不宜过厚,以不露根为度。 基肥不足或竹苗生长不旺时需要追肥,按先稀后浓,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实生苗展叶数片后,可用5 10腐熟的清粪水提苗;进入分蘖期后,可用 5 沤熟的饼肥或 10 40腐熟人粪尿等追施“分蘖肥”。最后1 次追肥,一般不得超过8 月底。冬季寒冻地区,苗圃四周应设置防风障,防止寒流侵袭。在竹苗丛周围,壅盖35cm的骡马粪,再覆土 23cm,床面撒1层 6 10cm 稻草,浇足封冻越冬水,即可安全越冬。2. 温床育苗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坡地设置温床。温床位置要背北向南,东西走向。上温床宽11.3m,长度根据地形和播种量而定。挖去温床内土壤深达

24、40cm,温床坑底两端要略倾斜,中挖一条小排水沟,在低的一端留一岀口,以便排水。然后填放发酵物30cm,踏实,上面均匀撒少量敌百虫粉,再盖上15cm的火烧土或肥上,略高于床面56cm,耙平播种。在温床北面用砖块或泥土(可就地取材,以不透风为原则)砌成高 66cm,南面30cm,东西两头倾斜的挡风墙,南北两墙之间搭架,上盖塑料薄膜,北面 固定,南面可以封 闭,以便调节温、湿度。较冷季节,还需加盖草帘保温。在北方山芋(红薯)育苗的土温床,可用来进行毛竹 种子育苗。在土温床温效不够的地方,可用土温室。温室的大小因播种量而定。北墙高,南墙低,东西两端倾斜,以便于工作为度, 上盖塑料薄膜和草帘。温室内作

25、苗床11.3m,苗床增温、床面处理和播种均同上温床。播种后,搭上弓形架,盖上塑料薄膜。(1 )播种方法:北方地区以冬季或早春播种为宜。每1卅播50150g种子,均匀撒下,覆上 1cm,薄盖1层草,浇水,盖上薄膜保温保湿。(2) 苗期管理:晴天日岀后揭去草帘,日落前盖上草帘,保持床面气温2025C,地温1520C为宜,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竹苗岀齐后,床面气温应保持在1520C,过高会引起竹苗徒长,容易发生病害,可适当通风降温,苗床湿度不要过大,以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为宜。发现立枯病或根腐病时,要及时防治。竹苗生长期中要给予充分光照。随着大气温度的 上升,白天去掉薄膜,晚间覆盖以防霜冻,

26、最后完全撤除。(3) 移苗:晚霜过后,即可将温床或温室的竹苗移植到大田。株行距3040cm,每穴23株。围地选择、整地作床、移 植技术以 及苗期管理均与大田育苗相同。移植后需短期遮荫。3. 无性繁殖育苗(1 ) 连续分株育苗:利用实生苗丛生分缠的特性,可以进行连续分株育苗。即在春季解冻后,将1 年生竹苗成丛挖起。根据竹丛大小和好坏, 用快锹或剪子从竹苗基部切开, 分成 23株1 丛。 要保护分蘖芽和根系, 多带满土, 剪去竹苗枝叶 1/2 2/3 。 按株行 距3040cm,打浆栽植在圃地,浇水变土,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分株苗1年后每丛可分蘖10株左右,平均高1m左右,抽鞭 1 8 根。第

27、 2 年又可用此法分株移载,连续 4 5 年,竹苗仍然保持良好的分索性能,每年可成倍扩大育苗面积。(2) 埋鞭育苗:所有散生竹和混生竹的竹鞭鞭芽都能抽鞭发笋,可以用来繁殖育苗。实生分莱茵的竹鞭再生繁殖能力最强。当竹苗起岀土后,可将圃地上的残留竹鞭挖起,并截成1015cm长 的鞭段。在苗床横向开沟,宽10cm深1015cm,沟距2530cm。将鞭段连接平放于沟内,芽向两侧,覆土约5cm,压紧、盖草、浇水。岀苗后,剪去细弱植株,保留12株壮苗。加强水肥管理,当年每 丛可分蘖35株,抽鞭17根,鞭芽肥壮饱满,留床 1年,就有大 量分蘖苗岀土在母竹来源不足时,亦可用大母竹的竹鞭来育苗,即选挖鞭色鲜黄、

28、芽苞饱满、根系健全的壮龄竹鞭(毛竹鞭24年生,小杂竹 鞭13年生为宜)。注意不要撕破竹鞭,损伤鞭芽根系,切口要平,多带宿土,截成长 1m左右鞭段,然后埋鞭育苗,方法同上。(3 ) 压条育苗:实生分蘖幼苗的节芽具有萌芽生根的能力,也可以利用来育苗。在苗丛周围,选择岀土不久,尚未展叶的分蘖幼苗,轻轻向外压倒,基部和中部埋入土中,梢部留外。压条埋上后1 月左右,入上苗节即可生根萌笋。清明至白露均可压条,但以 56 月的效果最好、生根最快。( 4) 挖苗留鞭育苗:在育苗基地上,挖苗留鞭育苗。起苗后的穴塘,适当施肥,用土填平,并浅锄圃地1 次,春后就可大量岀笋成苗,高达 1m左右,群众称为“以肥换苗”。

29、这样可以连续45年,每年可提供大量竹苗。( 5)埋秆育苗:凡竹秆主枝和侧枝的基部具有休眠隐芽,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发芽生根,用来埋秆育苗。陕西周至县楼观 台林场利用刚竹埋秆育苗已获成功, 1 株埋秆当年可产竹苗 832 株。 埋秆育苗应在隐芽尚未萌动前( 3 月中旬)为宜,选择 1 2年生, 分株低,无病虫害的健壮竹株,连蔸挖起,带土45kg,将竹株平 放在地上,留主枝和向上侧枝,剪去着地测技,再将向上侧枝剪断至 23节,留下小枝即可埋秆育苗。苗床纵向开沟,沟宽依修剪后的竹冠而定,沟深 10cm,沟距40cm,埋党处挖成 30cm 左右的穴塘把竹篱放入穴内,竹秆平放穴内,盖土踏实,略高于地面,使

30、向上侧枝露岀小技,浇水覆草,注意管理。(6) 扦插育苗: 34月或 89月间,选 23年生实生分蘖苗基部,剪成35节1 段插穗,保留小量竹叶,插秆于砂床或圃地 上,搭好荫棚,遮荫 50左右,经常保持插穗的叶子潮湿,约经过1020天,就能长岀新根和抽岀新叶。4. 毛竹实生苗的生长毛竹种子岀苗后,经过 4050天(秋播需 100天左右)开始分蘖,分蘖苗约需 1 个月的时间完成其高生长。南方地区(广 西柳州) 1 年内可分蘖 46次,北部地区(江苏南京) 1年可分蘖 34次,分蘖苗一次比一次高大。 1年生苗每丛约有 815株, 好的可达20株以上;一般高 2535cm,好的可达45cm以上。地下无横

31、走 行鞭。2年生苗(留床1年)春季开始岀笋,5月下旬起,大量形成地下茎(即竹鞭)。 3 年生苗(留床两年)只在2 4月间发笋 1 次,这次不但南部仍岀笋,竹鞭上也开始岀笋。当年长成的小竹,高达 12m,地径0.6cm。23年生的实生苗,都可分竹岀圃,用作造林。毛竹实生苗的形态及生长发育规律与丛生竹相类似。这一现象说明,在生物进化上,丛生竹比散生竹更原始;而散生竹根 可能是由丛生竹进化而来的,所以在个体发育的幼年阶段重演系统发育,即实生苗在形态和习性上,反应岀它祖先的性状。因此,散生竹实生苗与丛生竹具有相同的繁殖特性,在生产上采用毛竹实生苗分株连续育苗,可以建立永久性竹苗圃。在春季,将 1 年生

32、实生幼苗成丛挖起,去掉部分根部泥块,然后细心将成丛幼苗南部单株或双株分离,并剪去1/3 的枝叶,根部涂上泥浆,按 30 35cm 株行距移植于苗床上,培育 1 年后每株(或 2 株)又可分 亲岀 10 株左右幼苗;第 2 年又可分株育苗。这样重 复分株育苗,就可建立永久苗圃。5. 毛竹实生分蘖苗造林毛竹经过23年的分蘖繁殖,分蘖苗高达1m以上,可以用来造林。挖掘分蘖苗34株为1墩,用锹挖起成2030cm的球形或方形,留枝 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就地栽植不要包扎。远途运输,要用草将土墩包扎好,以防震落满土,失水干燥。 色鲜黄),鞭芽饱满载鞭根健全的粗壮竹鞭。在竹林中挖鞭时注意多带宿土,不伤

33、鞭芽,保护根鞭。竹鞭挖出后,要用利锄或快刀2按每1,000m栽609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栽竹。穴塘的长、宽、深各约30cm,放分蘖苗墩,塞上踏实(只踏实带土周围,不要踩竹墩中心,免伤鞭芽)。灌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分蘖苗根际约加5cm,壅成馒头形,以防积水。6. 鞭节育苗造林利用散生竹种的鞭节育苗造林,是解决竹林母竹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鞭节育苗最好在春季( 23 月)进行。圃地的选择、整地和筑床的方法与毛竹播种育苗相同。在苗床上开横行深15 20cm,行距3050cm。育苗用的竹鞭,应选择24年生(鞭把竹鞭截成为1的鞭段。然后将一段段竹鞭连接平放于苗床的横行中,覆土厚度46cm压实,上面撒一层薄

34、薄的松土,再草保潮,晴天注意浇水。45月间鞭上的芽陆续萌发,长成竹苗。同一鞭段上长岀多条竹苗时,应及时修剪去细弱的竹苗,一般1 年生每段竹鞭上保留 23 条竹苗即可。夏季高温天气应设置荫棚(透光度50 60) ,及时灌溉。秋后凉爽时,除去荫棚。竹苗高度可达5060cm。留床12年(第2年后不再设荫棚),待长岀新鞭后,就可岀圃造林。鞭节育苗造林技术,可参考实生 苗造林方法。若用23年生实生苗的竹鞭,截成 30cm左右为一段,按上述方法育苗,效果更好。(六)栽后管理( 1 ) 栽后要有专入负责,做好抚育管理工作。( 2) 如母竹过于高大,又在当风的地方,栽后要设立支架。( 3) 遇有露根露鞭,母竹歪斜或根际摇动,要及时培土填盖。( 4) 遇旱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久雨积水要及时排涝。( 5) 竹农间种,以耕代抚。在新造竹林中间种豆科植物或蔬莱,如蚕豆、大豆、豌豆、青菜等,既可防止杂草滋生,又可 疏松土壤,改善水肥条件。( 6) 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对食时害虫要,及时扑杀。禁止入畜进入新造竹林践踏。( 7) 新栽母竹当年生长岀的新竹,无论大小,都要加以保护。( 8) 经过夏、秋季节,母竹死亡在20以上时,要检查死亡原因,总结经验,并在下一个栽竹季节进行补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