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五 人口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2764152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五 人口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五 人口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五 人口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五 人口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五 人口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阶段检测卷(五)人口和城市(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2016昆明模拟)下表是我国2000年、2010年及2013年人口的相关数据比较。据此回答12题。 比较项目时间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大学生人数(每10万人)城镇人口比例2000年22.89%66.78%10.33%3 61136.22%2010年16.60%70.14%13.26%8 93049.68%2013年17.40%67.66%14.94%9 22553.73%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与我国目前人口现状不符的是()A老年人口数量一直明显

2、上升B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C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D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数量一直明显上升2针对上述人口变化特点,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继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改革户籍政策,引导人口流动积极鼓励境外移民A BC D(2016皖南八校联考)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生育模式、死亡模式、期初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乡城转移等因素,下图所示为中国乡村、城市及镇的20002010年乡城转移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按5岁间隔分组),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错误的是()A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加速B人口的乡城转

3、移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C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D我国城市将迎来一波老年人口加速增长的高潮4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措施正确的是()减少返乡创业中可能面临的生活危机与家庭风险制定对青年和高等教育水平农民工的激励政策成立回乡创业者服务中心,提供培训服务深化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护政策的持续和公平A BC D(2016潮州质检)读广东省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56题。5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A老龄化问题严重 B少儿比例下降最大C劳动力严重不足 D年龄结构不断优化6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较高的人口出生率C生态环境改善D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4、(2016杭州模拟)读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图,完成78题。7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A生育率提高 B就业率提高C净迁出率下降 D人口容量下降8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 B环境 C政策 D军事(2016北师大附中模拟)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中国大陆“鬼城”前50名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原来地理学上的鬼城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10

5、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2016浦东新区模拟)甲图为北京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该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甲乙11影响北京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密度交通通达度制造业分布城市化水平A B C D12读乙图,1996年、2001年北京市R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BR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北京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北京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R值变大,

6、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D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值(2016台州模拟)下图为某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格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13关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严重B东部经济地带为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C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D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14城市化严重超前产生的问题包括()A城市发展逆城市化,市中心空洞化B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C劳动力不足D绿地增多,城市环境有很大改善二

7、、综合题(共44分)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图1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图2为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和2050年(预测)老年人口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示意图。图1图2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即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1)推测材料一中2050年不同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并简述理由。(10分)(2)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加快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紧迫性和应优先考虑的地区。(10分)(3)说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可能对我国人口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16(2016石家庄模拟)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过沿线

8、土地利用改变实现的。下面是我国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核心城区用地变化外围城区用地变化开通前/2000年1.居住用地(52.0%)2道路广场用地(30.8%)3工业用地(7.3%)1.耕地(32.1%)2居住用地(20.0%)3工业用地(16.1%)4待建用地(8.3%)开通后/2012年1居住用地(44.7%)2公共设施用地(24.0%)3道路广场用地(16.7%)1.居住用地(34.5%)2工业用地(21.6%)3公共设施用地(12.5%)4耕地(2.8%)(1)阐述该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后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情况。(8分)(

9、2)请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工业用地空间变化的合理性。(8分)阶段检测卷(五)1D2.B第1题,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三次数据显示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老年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大学生人数上升明显,但人口素质仍需提升;目前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频繁,是引起城镇人口比重迅速增加的一个原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达到最大,2013年出现明显下降,因我国目前总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故从2010年到2013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已经出现了下降。第2题,针对目前人口状况,我国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调整),保持人口适度的增长(非促进人口增长)。老龄化趋势明显,应健全社会

10、养老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改革户籍政策,引导人口流动。3C4.D第3题,乡城转移人口中,更为年轻的一部分人转移到了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乡村青壮年迁出,老龄化加剧;而城市地区,青壮年迁入,老年人口比例降低,延缓老龄化;转入镇的人口年龄分布相对均衡,对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比较有限(这个现象的解释为镇的转入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并非来自“迁移城镇化”,而是“就地城镇化”,即一部分人口是由原先所处的乡村地区转变为建制镇,通过身份转换,举家由农民转为镇居民)。随着城镇化浪潮涌入城镇的年轻劳动力陆续进入老年人口行列,我国城市将迎来一波老年人口加速增长的高潮

11、。第4题,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低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选择创业的可能性均较低,受教育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农民工更有可能选择创业;随着年龄的变化,农民工选择创业行动的可能性先提高后降低,应制定以中年和中等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为对象的激励政策,进而加以推广。5B6.D第5题,由图计算可知,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最大,其他年龄段比例都有上涨。第6题,因儿童比例一直下降,所以该地自然增长率并不高。青壮年劳动力比例上涨,最有可能来自机械增长,即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7B8.C第7题,读图可知,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总人口减少,应是生育率下降;就业人口有所增长,总人口减少,就业率提高;总人口下降,可能是迁

12、出率增加;人口容量随着经济发展可能提高。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无偿发放土地政策的刺激。主要目的是从事农业生产,进行国土开发。9C10.C第9题,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鬼城主要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旦资源开发完,城市经济萎缩;城市萎缩,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就减少。第10题,鬼城指数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即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市,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发展。它不是逆城市化现象,也不是虚假城市化。11A12.B第11题,读甲图可知,服务业空间分布密度由市中心向远郊迅

13、速递减,服务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居民,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通达度高,接受服务的人口多。第12题,读乙图归纳R值变化规律:与1996年相比,2001年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升高,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值的极大值由1996年的距离市中心20千米处向外推移至30千米处,说明工业向郊区迁移,中心城区范围扩大,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13C14.B第13题,读图可知,我国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的情况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程度是“轻微”和“中度”;东部经济地带中山东省为城市化基本协调;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只有河北、河南、陕西

14、等少数省区滞后;南方地区则滞后的省区占多数。第14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标志,逆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城市生态化都是社会经济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则是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所造成的。15答案:(1)省际人口迁移。理由: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经济欠发达的贵州、广西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的广东、江苏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年劳动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使留守老年人口比重急剧增加;贵州、广西两省区农村地区环境优美,吸引城市老年人口迁入。(2)紧迫性:2014年,中国65岁及以上

15、人口占10.1%,且1564岁人口比重大,今后几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规模要大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应优先考虑的地区: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区。因为受人口迁出的影响,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区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水平低,养老问题会更加突出。(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增加年轻人口,可以缓解老龄化问题;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6答案:(1)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缩减,公共设施用地增加。外围城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均增加。(2)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取决于该方式能够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该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核心城区工业用地减少,外围城区工业用地增加。工业生产占地面积广,单位土地产生的效益相对较低,不能支付高额的地租;此沿线外围城区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并且分布在城市外围对居民区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工业用地向外围城区的变化是合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