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财政总决算编审分析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2763660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10.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绛县财政总决算编审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绛县财政总决算编审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绛县财政总决算编审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绛县财政总决算编审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绛县财政总决算编审分析报告(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8年绛县财政总决算编审分析报告 2018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争一流”为总要求,以“走进新时代,建设两乡五区”为总抓手,以肩负压力的使命感、争先创优的紧迫感、聚力增效的责任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财政收入基本情况一、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0626万元,占年初预算20471万元的100.8%,同比增收1406万元,增长7.3%。分级次看,公

2、共财政收入完成9898万元,占年初预算9820万元的100.8%,较上年增收300万元,增长3.1%;上划中央收入完成7532万元,占年初预算7470万元的100.8%,较上年增收661万元,增长9.6%;上划省级收入完成2131万元,占年初预算2121万元的100.5%,较上年增收297万元,增长16.2%;上划市级收入完成1065万元,占年初预算1060万元的100.5%,较上年增收148万元,下降16.1%。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2157万元,占年初预算12685万元的95.8%,较上年增收754万元,增长6.6%;地税部门完成5222万元,占年初预算4786万元的109.1%,较上年

3、增收906万元,增长21%;财政部门完成3247万元,占年初预算3000万元的108.2%,较上年减收626万元,下降7.3%。二、财政总收入组织的特点一是收入均衡性受诸多因素制约,月度收入总体呈现“起伏不平”的走势。多年以来,全县月度收入一般意义上的均衡性相对较高,这主要表现在这些年间收入的月收入季节性特征明显:一月份往往由于集中了上年部分结转、在途、缓批等一次性因素,所以一般呈现高开态势;二月份由于适逢“两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企业开工率,形成全年收入的最底谷;三月份由于“一季度开门红”等主观因素,收入高位增收;四月份所得税季末汇缴,也带来了当月收入的相对持续稳定;五月一般都是略有下探

4、,为六月的冲高做准备;六、七月份一般是全年工业经济的最稳定的黄金周期,加之“过半”的主观因素,成为全年单月收入的第二,甚至第一高点;八月份落势明显,而收入的增长“拐点”一般出现在九月份;同时,这一增势一般将延续至十月底;十一月均会出现一个较为正常的收入缓冲底谷,为十二月的再度冲高蕴能积势。与此同时,我县十一月份与十二月份有一个收入的“上行通道”现象,即十一月份收入越走低,十二月份收入则越冲高。在2018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及房地产企业不景气等原因,这一月度收入规律性经验被打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季度收入不均衡,尽管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但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出现三月份的收入下滑;第二

5、季度收入平稳,第三季度收入有所降低;二是为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我们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加大稽查力度,积极清缴欠税,第四季度直至年末收入增长较快。虽然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县财政收入过程中一度出现增收乏力的情况,但是经过财政、税务等征收部门为完成全年收入计划做出的各种努力,加大了征收力度,确保各种收入应收尽收,顺利完成了全年收入计划。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062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8%,超收155万元;同比增长7.3%,增收140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89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8 %,同比增长3.1%,增收300万元。二是收入总量位次落后,收入升(降)幅度位次靠前。从收入总

6、量看,我县财政总收入排在河津市(425690万元)、盐湖区(282952万元)、新绛县(138823万元)、闻喜县(127149万元)、永济市(76045万元)、芮城县(73594万元)、垣曲县(65518万元)、平陆县(64208万元)、运城经济开发区(58399万元)、稷山县(50212万元)、临猗县(46671万元)、万荣县(36388万元)12县之后,排在夏县(22341万元)之前,位居全市第十三。从收入升(降)幅度看,2018年我县收入增长9.3%,排在闻喜县(23.7%)、新绛县(104.4%)、河津市(74.3%)、垣曲县(45.3%)、芮城县(3.4%)、稷山县(14.1%)、

7、夏县(-20.8%)七个县之后,平陆县(67.3%)、盐湖区(3%)、临猗县(-1.5%)、万荣县(6.3%)、永济市(-11.1%)、运城经济开发区(-11.2%)之前,位居第八。从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看。我县2017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1589358万元的1.8%,所占比重非常低,属下游水平。着力培植财源、壮大地方经济是我县唯一出路。表一:单月收入完成情况表单位:万元月份2017年总量份额%2018年总量份额%1月份325216.9406519.72月份13086.814397.03月份12806.712876.24月份17779.2219410.65月份14197.414176

8、.96月份13927.217888.77月份16458.616938.28月份10805.612376.09月份11576.011095.410月份205710.718839.111月份14117.38404.112月份14427.516748.1合计1922010020626100三是一财两税三部门的收入比重悬殊较大,税收收入对财政的贡献非常突出。2018年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数中国税、地税、财政三部门占财政总收入的份额为59:25:16,说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很高,达到了84%。从与2017年财政收入中三部门所占份额60:22:18相比可以看出,国税部门下降了1个百分点,地税部门上升了3个

9、百分点,财政部门下降了2个百分点,说明税收收入占得比例仍有所上升。2018年国税部门同比增长6.6%,地税部门同比增长21%,财政部门同比下降7.3%。四是税收收入比重大,两个主干税种比重近七成。从全县财政收入结构看,2018年税收收入实现17379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84.3%,比上年增长了10.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实现3247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15.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已成为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全县税种结构看,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我县的两大主干税种。分税种完成情况看,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为全县第一大税种2017年实现8375万元,

10、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43.6%;2018年实现9664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46.9%,比重上升了3.3个百分点,其首要位置并没有动摇。企业所得税为全县第二大税种,2017年实现3705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19.3%;2018年实现3662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17.8%,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但仍是我县财政收入中的第二大税种。五是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税收贡献有升有降。2018年全县重点监控企业为47户。全年上缴税金9579万元,较上年下降10.4%,减少1106万元。其中:化工企业上缴税金1860万元,较同期增加397万元,增长27.1.%;冶金铸造企业上缴税金170万元,较同期减少1

11、78万元,下降51.1%;条管、服务企业上缴税金3965万元,较同期减少1807万元,下降31.3%;房地产开发企业上缴税金806万元,较同期增加278万元,增长52.7%;其他企业上缴税金2499万元,较同期减少21万元,下降0.8%。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今年虽然圆满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但在组织财政收入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县财政收入的增长,这些问题的主要是:一是影响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矛盾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欠发达”的基本县情仍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总量小,区位偏,开放不足,发展不快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纵向比进步不小,横向比差距很大。二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县房产、化工

12、、烟草、机械制造等行业市场萎缩,效益下滑,上缴税收大幅减少。特别是骨干企业明迈特的停产和限产,使该企业和与之相关联的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税收明显下降。四、基金收入基本情况2018年全县基金收入累计完成2825万元,较上年2341万元的实绩,增收484万元,增长20.7%。分析基金收入的组成,大的组成项目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222万元,增收840万元,增长60.9%;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入500万元,增收349万元,增长230.5%,从基金结构情况看,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入所占份额较大,其他基金收入所占份额均不太大,并且有增有减。财政支出基本情况一、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

13、18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48947万元,较上年增支910万元,增长0.61%。从支出项目来看:一般公共服务累计支出18416万元,较上年增支1430万元,增长8.42%;公共安全累计支出6866万元,较上年减支1856万元,下降21.28%;教育累计支出30837万元,较上年减支5822万元,下降15.88%;科学技术累计支出414万元,较上年减支503万元,下降54.85%;文化体育与传媒累计支出3258万元,较上年增支524万元,增长19.17%;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支出27359万元,较上年增支7672万元,增长38.97%;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3939万元,较上年减支2804万元

14、,下降16.75%;节能环保累计支出2183万元,较上年增支405万元,增长22.78%;城乡社区事务累计支出7049万元,较上年增支2312万元,增长48.81%;农林水事务累计支出25649万元,较上年增支2954万元,增长13.02%;交通运输累计支出3689万元,较上年增支33万元,增长0.9%;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累计支出1551万元,较上年增支343万元,增长28.3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累计支出249万元,较上年增支42万元,增长20.29%;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累计支出2147万元,较上年减支4899万元,下降69.53%;住房保障支出3854万元,较上年增支810万元,增长2

15、6.61%;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393万元,较上年增支3万元,增长0.77%;国债还本付息支出530万元,较上年增支266万元,增长100.76%;其他支出累计支出564万元,较上年增支0万元,增长0%。二、一般预算支出的主要特点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绛县财政局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围绕建设“两乡五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工作,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科学安排财政支出,在财政收入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攻坚克难,依法理财,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一)落实党建

16、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把党建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干部职工系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新党章、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按照上级要求召开了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了十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在系统扎实开展了“大讨论大实践大学习”活动,进行了为期7天的纪律作风大整顿。制订了年度干部通用基本能力和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规划,建起了绛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能力提升档案,举办了4次干部专

17、业能力提升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二)开源节流抓收支,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营改增”政策性减税因素,我们把组织收入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目标责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非税收入征收,尽最大努力确保收入任务完成。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0626万元,占年计划20471万元的100.8 %,同比增长7.3%,增收140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898万元,占年计划9820万元的100.8 %,同比增长3.1%,增收300万元。在狠抓收入的同时,我们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2018年,全县财政总支出15030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

18、48947万元,为年预算的132.1%,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支出需要。(三)以促进发展为根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我们发挥财政职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保障各项重点支出,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申报当年存量债务置换债券1358万元,申报新增一般债券31856万元、专项债券13000万元,申报2019新增一般债券12000万元,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安排资金500万元,支持实施“凤还巢”、“龙腾虎跃”和“群星灿烂”计划。发放资金320万元,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落实资金300万元,支持招商引资。投入资金892万元,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到位资金6004.4万元,支持城市道路等基础设

19、施建设。筹措资金1000万元,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深入开展。绛县高级中学二期建设PPP项目,顺利通过山西省财政厅审核,进入财政部审核发布环节。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已出台的普惠性减税政策,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让企业“轻装上阵”,切实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围绕提高效能,设立审批股,对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资金拨付等环节进行再梳理、再完善,提升服务效能,切实让企业和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少跑腿、办成事。(四)以民生改善为目的,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全力支持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加快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支出30837万元,重点保障学校

20、正常运转,落实“两免一补”和各类助学金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支持农村校舍改造、绛中及职中建设、三小设备购置等。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359万元,主要是落实就业补助政策,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稳步提升城乡低保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水平,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对象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支出13939万元,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县医院改扩建和医疗设备购置等。四是促进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58万元,主要用于积

21、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推进“两馆一中心”建设步伐,支持实施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六是加大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投入力度。住房保障支出3854万元,重点支持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五)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重点,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共拨付涉农资金25629万元,同比增长12.9%,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中,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通过竞争立项,我县成功竞得省级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争取到试点项目资金1000万元, 5个项

22、目已基本完成。审定批复“一事一议”申报项目65个,兑现奖补资金1156万元,不断改善农业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林业生态保护恢复补贴等惠农资金6509万元。拨付易地搬迁项目资金4460万元,支持搬迁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争取上级扶贫资金1677万元,本级配套971万元,全力支持精准脱贫。(六)抓关键促发展,重点工作有了新成效我们在工作中着力关键环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目标,致力于财政支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是积极防范债务风险。遵照上级部署,把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三大战役之首,对全县隐性债务进行了全口径清查统计,按照“遏制总量、化解存量、严控风险”的目标要求,制定化债方案

23、,健全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明确了今后先有预算再搞建设的防控理念。二是大力支持精准扶贫。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重大政治任务,全年共安排资金7108万元,开展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等脱贫活动。三是全力推动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拨付节能环保资金2569万元,同比增长23.9%,促进了污水提标改造、垃圾处理水平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冬季取暖补贴等工作取得成效。(七)以强化监管为手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我们按照“讲规范、重监管、求绩效”的工作思路,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一是强化依法采购意识。严格监管单位采购业务,共审批政府采购预算11114万元,执行政府采购 1062

24、7万元,节约资金487万元,节约率4.4%;二是加大投资评审力度。完成投资评审项目59个,送审金额46544万元,审定金额39461万元,审减金额7083万元,审减率为15.2%;三是加大国有资产管理。由单位申请、领导审批,通过单位自采、政府采购、新增国有资产9696万元,核销国有资产656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6.1万元,调拨国有资产1265.6万元。四是加强内部风险防控。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综合财务报告编报工作培训,完成了报告编报和总体评价工作,形成了有效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五是预算绩效管理更加深入。对125个项目设定了绩效目标,进行自评,委托第三方对其中的6个项目6951万元项

25、目资金进行了重点评价,对一个单位上年度财政资金进行了整体评价。六是“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已出台的普惠性减税政策,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让企业“轻装上阵”。围绕提高效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再完善,提升服务效能,切实让企业和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少跑腿、办成事。三、政府性基金支出基本情况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6134万元,较上年实现数7903万元,减支1769万元,下降22.4%。分项目情况: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支出415万元,较上年实现数315万元,增支100万元,增长31.75%;城乡社区事务累计完成4956万元,较上年实现数6216万元,减支

26、1260万元,下降20.27%;商业服务业比同期增支12万元;其他支出累计完成517万元,较上年实现数1210万元,减支693万元,下降57.27%。财政决算基本情况一、本年度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收入-累计实现161628万元。主要内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989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实现13042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258万;上年结余387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00万;调入资金3170万元。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4894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35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31万元。 年终结余6592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支出。二、本年度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27、一) 统计口径:沿用上年的统计口径,即根据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09年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数据有关工作的通知(晋财预2009123号)文件精神,大学生村官不在统计范围之内。(二) 2018年财政供养人员情况:2018年底我县财政供养人员11678人,比2017年10788人增加890人。其中:2018年新增949人(招考录用142人、外县调入14人、复退安置3人,职能划转移交财政576人,自收自支退休214人),减少59人(自然减员39人,调往外县13人、逮捕羁押停发工资1人,开除公职1人,辞职5人), 增减相抵净增890人。三、本年度政府债务情况2017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24814.4

28、8万元,2018年增加债务额14258.06万元,减少债务额为1436.25万元,2018年底政府债务余额为37636.29万元。增减明细如下:一、2018年增加债务额14258.06万元。其中包括新增一般债券5700万元,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债券3200万元,新增土地储备4000万元,新增再融资债券1000万,新增置换债券358.06万元。二、2018年减少债务额1436.25万元。其中包括置换债券校安工程支出358.06万元,再融资债券支出1000万,存量债务山西植树造林项目减少额78.19万元。四、上级转移支付收支情况(一)收入情况2018年,我县共收到上级补助收入130426万元。(1)、

29、返还性收入2204万元,具体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569万元,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20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399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36万元。(2)、一般性转移支付101243万元,具体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67962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8187万元,结算补助收入548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21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936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2007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6041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3069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0935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373万元,

30、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4万元。(3)、专项转移支付26979万元。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119万元,公共安全228万元,教育1267万元,科学技术5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43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764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3454万元,节能环保1804万元,城乡社区120万元,农林水8116万元,交通运输252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18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25万元,国土海洋气象158万元,住房保障81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32万元。(二)支出情况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除结转下年支出659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00万元外,其余已全部支出。专项转移支付结转下年支出1177万元。

31、其余已全部支出。2018年全县经济形势及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县发展历程中充满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干字当先,以“走进新时代,建设两乡五区”为总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打赢了一场接一场的攻坚战,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令人鼓舞的是,特色农业、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成效明显,省委书记骆惠宁、省

32、长楼阳生专程视察指导。振奋人心的是,“绛县经济开发区和安峪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成为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极为难得的是,县城和陈村镇达到了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通过了专家组暗访。自此,绛县成为运城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暗访的县城。倍感欣慰的是,我县作为非贫县,代表运城市接受山西省脱贫成效考核,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群众认可度,均达到100%,减贫成效即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情况全部为好;代表山西省接受国家脱贫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在脱贫攻坚关键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关键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县委总揽全局、协调

33、各方,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迎着困难上,甩开膀子干,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特别是广大干部工作很投入、很给力,加班加点奋战在脱贫一线,夙夜在公奔波在项目现场,寒来暑往忙碌在大街小巷,在外人士更是满腔热忱关注支持家乡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绛县行、绛县人能行,绛县干部群众敢于担当、勇于克难,无论面对大事、难事,还是“麻烦”事、操心事,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顶住压力、扛起责任,全力以赴、打赢硬仗,在奋斗中收获了自信和勇气。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2.35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21亿元,同比下降3.45%

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16亿元,同比下降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56亿元,同比增长9.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16元,同比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8.4%;进出口总额完成3.09亿元,同比增长96.89%;财政总收入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8.5%。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财政干部自加压力,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将收入任务层层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对监控的47个重点税源,深入开展了税源调查 ;认真查找征管

35、薄弱环节,加强票据源头管理,严格非税收入管理,挖掘征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0626万元,占年初预算20471万元的100.8%,同比增收1406万元,增长7.3%;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898万元,占年初预算9820万元的100.8%,较上年增收300万元,增长3.1%。 201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148947万元,同比增长0.61%,增支910万元,其中县级预算支出123024万元,占预算的109.1%,同比增长3.1%,增支3742万元,支持县域发展取得了新成效。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支出需要。2018年,在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上,主要推

36、进了五项工作。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预算单位编制管理,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手段,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降低行政成本。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提高预决算透明度。二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规范财政国库管理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改进财政预算资金支付方式,深化公务卡改革,减少现金支付。三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构,把财政资金安排的重大项目列入预算绩效考核评价范围,为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奠定基础。四是成立PPP机构,建立运行机制,融纳社会资金,提升公共服务。五是严格贯

37、彻落实国务院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比上年压缩5%的要求,严把支出关,把压缩下来的资金用于保民生保运转方面。2018年,我们把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制定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制度,多形式开展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重点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和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用正确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十九大召开后,我局组织全体人员收看了开幕式,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做的重要报告。之后,按照县委要求,制定了学习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领会。局党

38、组书记、局长董宏运作了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交流会,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加县党校培训学习,不断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二是坚持从严治党,坚守责任担当。一年来,局班子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为抓手,主动作为,勇于提当,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首先完善组织建设。成立局党组和局党总支,将原来的3个党小组提升为3个党支部。其次层层压实责任。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落实责任清单,形成了支部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股(室)中心负责人负直接责任的工作机制。再次规范基层组织生活。认真开展“三基

39、建设”,举办9次专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上党课7次,并严肃党内生活,认真召开班子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开展专题活动。在党员和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宣传,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积极参加全县“颂党恩、庆七一”歌咏比赛,利用“道德讲堂”对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党员慰问贫困户活动,帮助贫困户产业脱贫,我局帮扶3个村的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目标。通过组织系列活动,扎实提全体党员的升党性修养,使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加强廉政建设,高扬清风正气。构筑党风廉政责任体系。明确班子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落实“一岗双责”

40、,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体系。筑牢拒腐思想防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廉政运城”党规党纪测试,到县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增强廉洁从政、廉洁理财的意识。强化执纪监督,坚持财政管理规范化、资金监管体系化,通过强化绩效评价、建立内控机制等,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滋生腐败问题。通过开展扶贫专项资金检查、经建专项资金检查,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融入财政实际工作环节。落实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谈话诫勉、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重要工作制度,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五是规范权力运行,贯

41、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全县和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等全部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严执纪问责形成常态。通过日常检查、明查暗访,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强化监督,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四是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理财能力。一年来,围绕提高业务素质,先后开展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PPP模式、绩效评价、预决算分类改革等培训9次,共计培训1430余人次,培训密度和参与培训的人数创新高。同时,还组织全县财会人员参加全省第六届会计信息化暨管理会计应用竞赛网上答题活动,参加财政基层远程教育培训,实施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全县

42、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优化我县财政收支的对策与建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紧紧围绕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惠民生,改善和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主题。加快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切实加强财政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注重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牢固树立“生财促发展”的理念,以建设“两乡五区”为着力点,努力培育和壮大财源,不断巩固支柱财源、扩大新兴财源、培育后续财源,帮助重点财源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对新办企业、新上项目和有潜力的中小企业

43、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努力把长效、稳定、亮点企业变成税收支撑点和增长点,实现财政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大力推行PPP新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提高县域承载力,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集聚平台,筑牢财源基础;同时,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的力度,大力支持招商引资,认真落实财政税收扶持政策。(二)注重依法征管,确保收入稳定增长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立足年度目标,做到早安排、早分解、早落实,不断完善收入目标考核机制,充分调整和激发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加强分析研究,完善财税部门

44、协调机制,积极摸排梳理税源情况,全面掌握税源分布,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和重点纳税户的服务,找准突破口,把握工作着力点,使工作方法更加得力,措施更有针对性。坚持依法征管,切实提高财政收入的征管质量和效率,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实现各类收入应收尽收,均衡入库,着力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着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着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确保收入目标的完成。(三)注重保障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继续把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和“三农”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工作重点,优先予以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按照“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财政预算优先考虑民生

45、、优先保障民生、优先改善民生,逐步扩大民生工程覆盖面,在提高中打造工作特色。二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整合财政各类支农资金,增强财政支农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重点支出投入。在财力分配上,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四是进一步实施精准扶贫。要在扶贫资金预算上优先安排,在盘活存量资金中优先支持,在财政奖补标准上逐步提高,确保扶贫资金稳步增长。五是进一步集中财力谋发展。为确保支出预算的顺利执行,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

46、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对经济拉动、财政增收最有效的项目上。(四)注重规范管理,不断强化财政监督一是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建立科学的审计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二是前移财政投资评审关口,建立健全评审管理制度,要按照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一把尺子量,一个标准评,该核减的要减下来,节约资金,为财政投资把好关,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三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既重审批程序,更重服务质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要做到公正廉洁,科学合理确定采购价格,确保采购服务质量,切实履行好

47、政府采购监督职能。四是加大财政专项检查力度。组织开展财政综合执法检查、专项治理工作和财政其他专项检查,建立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监管水平。(五)注重深化改革,不断激发财政发展活力财政改革是财政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按新预算法要求,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收支范围,建立定位明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应对“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的资金和资产监管,精细

48、计算改革成本,主动买单,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加强国库现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推行乡镇国库集中制度改革,规范工作程序,加强资金安全管理,保证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四是推动预算公开。建立适应新形势、对接新常态的财政预算体系,财政拨款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面公开,扩大预算知情率,接收更广泛的监督。绛县2018年度财政决算编审工 作 总 结 财政决算是财政预算执行结果的总体反映,也从结果上体现了财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社会各界对此越来越关注。2018年我们在认真研究总结了2017年财政总决算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我们从强

49、化管理机制、细化操作环节、提高综合运用三个层面入手,积极探索,坚持创新,保证了决算工作的有序进行。一、重机制,规范决算工作管理为确保2018决算工作认真贯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八字方针,严格核实各项收支,做好年终清理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加倍严谨,加倍细致,确保数据、资料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减少技术失误,全面、深入地反映和分析一年来我县的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切实提高我县的决算工作质量,我局召开了专项会议,对决算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安排部署。 1、 领导重视,组织保障为确保2018年决算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一是由副局长荆新利同志亲自挂帅,担任决算

50、工作组组长,由国库股、预算股、国库支付局、行财股、文教股、经济建设股、城市建设股、农财股、社保股、企业股、综合股、农业开发股办公室组成工作组成员,为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召开会议部署安排,于12月20日召集各参加决算单位及财政局相关业务股室参加会议,由副局长荆新利同志进行部署安排和动员,国库股、预算股相关人员就决算相关事项进行讲解,为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基础。2、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一方面,我们对决算工作从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年终结账;预算单位与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与人行、财政部门与各商业银行、财政部门内部股室之间、财政部门总预算会计与预算外会计等多方对账;对各个工

51、作环节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进行了非常具体、非常严密的安排,使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人员对各自的工作任务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使整个决算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还主动与国、地税、人行以及局内部各股室、上级财政部门加强了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保证决算编审质量。二、重细节,确保决算工作质量 1、搞好决算预审 在决算正式汇审前实行预审,这既有利于提前发现下级决算中的问题,有充分时间修改报表,提高决算质量;又大大减轻了决算集中汇审时的工作量,加快了审核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坚持决算工作汇审规范化管理 为保证预算单位和县级决算的编审质量,我们把决算汇审作为决算编审环节的“重头戏”。为了确

52、保按流程运转,环环相扣,今年我们一方面在坚持做技术性、逻辑性审核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政策性审核把关,国库、预算、支出股室的同志加强沟通,及时纠正和处理问题,严把数据质量关。另一方面,我们坚持连续数日加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了按时按质按量准确的完成决算工作。三、重运用,体现决算工作价值财政决算是对一年财政收支执行情况的全面总结,是国民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是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在总决算报表编好之后,从2017年财政收支特点、收入增减因素、财政支出主要方向、可用财力情况、财政收支平衡、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财政供养人员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我县社会经济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优化我县财政收支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以决算来促进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的改进,更好地为经济决策和财政各项改革服务。 绛县财政局 2019年3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