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考地理一轮设计:4.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配套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2758061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编高考地理一轮设计:4.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高考地理一轮设计:4.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高考地理一轮设计:4.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精编高考地理一轮设计:4.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配套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考地理一轮设计:4.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配套作业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19512002年,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2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区域气温都在升高。图中能反映出该道理的地区为()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

2、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有关全球温度上升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4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56题。5

3、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6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降低A BC D8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4、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6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全球变暖成为当今国际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加强国际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10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是()A禁止使用矿物燃料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D人工降雨读部分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1112题。11发电成本最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5、()A核能 B天然气C可再生能源 D煤炭12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快,任其发展我国可能会出现()A冬小麦种植区域北移B珠穆朗玛峰的雪线下移C河北省大面积扩大水稻种植D山东省沿海地区灾害频次增加、强度增强二、综合题13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6分)(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10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

6、分)材料1: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会议期间,绿色和平组织在坎昆的一个海滩上将多国地标建筑模型放置于海水中。材料2:下图示意“可怕的全球变暖”。(1)根据材料,说出绿色和平组织意在警示人们什么。(6分)(2)全球变暖对墨西哥的影响有哪些?(10分)(3)结合材料,简述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12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结合图例,很容易判断出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气温升高最明显。答案:A2解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50年内气温出现了下降,这充分说明了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全

7、球每一个区域气温都在升高。答案:B3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会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有的地方会减产,如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答案:B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则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西亚地区。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从1962年到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故选项D正确。答案:D6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气候变暖使各地

8、的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低温冻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更大。故选项C正确。答案:C7、8解析:第7题,据图等值线数值的特征可知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与历史时期相比,艾丁湖湖区范围在缩小,所以艾丁湖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第8题,艾丁湖1万多年来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湖区萎缩、湖面缩小。如此变迁有人为原因在内,但主要还是自然原因所致,气候变干是主要的自然原因。答案:7.A8.D(二)双项选择题9解析:使用一次性筷子变相要毁坏森林,导致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并非所有工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发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生产是必需的。答案:AD10解析:矿物燃料目前是人类主要的消费能源,无法

9、禁止使用。人工降雨对温室效应减弱影响不大。削减二氧化碳,降低太阳辐射强度都可以减弱温室效应。答案:AD11解析:根据坐标轴上的数据可知,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最高,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答案:CD12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北移,珠穆朗玛峰雪线将上移;河北省位于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气候变暖会导致该地区蒸发更旺盛,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将减小。答案:AD二、综合题13解析:第(1)题,要注意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两个图示信息的比较分析。第(2)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的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加强。答案:(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

10、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与中国接近。(四选其一)(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14解析:第(1)题,绿色和平组织意在警示人们海平面上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题,全球变暖对墨西哥的影响应从冰川融化、水源、粮食、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分析。第(3)题,应对全球变暖,首先应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其次要提高人类的适应性,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答案:(1)海平面上升(或全球变暖),将会对人类活动造成威胁。(2)山地冰川融化加快;陆地上径流量减小,水源短缺;粮食产量减小,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4点即可)(3)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吸收温室气体;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加快工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