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749475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文献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 老小区停车难问题 学 院 名 称: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学号: 指 导 教 师: 2013年 06月 01日一、 前言 “行”是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四件头等大事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公共交通建设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而且个人拥有的私家车比例显著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之也衍生了“停车难”问题,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住宅小区里,大量机动车挤占小区的道路回家停车已成为一个大问题,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校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小轿车到处乱停乱放,马路边、人行道、甚至草坪上都停车

2、,造成小区内拥挤堵塞、污染、噪音等,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有时小区里有了病人或不幸失火,救护车和消防车也开不进去。车辆乱停乱放已成物业管理的“顽疾”。 因此,如何破解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民生安居课题。二、 主体部分国外研究情况 发达国家从6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城市小区停车问题,美国在1956年针对停车特性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近7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总结出城市停车指南(Parking Guide for Cities)1。50年代末60年代初Joseph2等人进行了城市CBD的停车研究,并于1956年出版了城市中心停车(Paking Princ

3、iple, Special Report#125)总结了111个城市的停车研究结果,其停车指标以城市人口为依据,特性指标有停车供应、设施使用、出行目的、停车集餐、持续时间、步行距离及周转率等。 国内研究情况1、导致老旧居民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买了私家车,可是没地方停,这也就越来越成为“有车族”一件头疼的事。下面将探讨许多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诸如吴兴陆(2007)3根据对嘉兴市区72个住宅小区调查,认为导致停车难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私家车的大幅度增长是“停车难”产生的直接原因。2、城市及小区规划和建设中对小区停车设施配套建设严重滞后。3、停车管

4、理体制不顺,停车政策落后是“停车难”产生的重要原因。4、住宅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中停车管理不到位加剧了“停车难”。王洪宇(2006)4 分析引发停车难的原因主要有:(1)老小区设计本足设施不到位。(2)区内车辆增加速度迅猛。(3)车库(位)产权不清或开发商只售不租政策而致其空置。(4)车主露天停车的偏好也进一步导致停车难。 以及肖俊杰 宛素春 王珊 张健(2006)5提出造成老住宅小区内停车设施与小汽车拥有量不相适应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小汽车数的快速增长超过停车设施的容纳能力。(2)有限的停车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3)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4)管理

5、不到位。目前,小区内文通的管理主体不够明确。2、老旧居民小区停车现状旧住宅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在我国大中各个城市都普遍,而且情况说明严重。正如金美兰(2009)6对老旧居民小区停车现状分析,主要有1.停车难导致环境变差 2. 停车难导致抢占车位3. 停车难导致乱停乱放 4. 停车难导致邻里矛盾 。郝成印(2009)7强调现在许多小区一直都免费停车,很多车主都在小区内停车,急剧增长的私家车停车成了大问题。据了解,石家庄市大约有 70% 的小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停车难。目前由于缺乏对建设和经营停车场企业的有效支持,建设停车场存在征地难、征地费用高等情况,专门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针对在停车难

6、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研究,以便为今后解决停车难问题打下基础。3、 如何缓解老旧居民小区停车难老旧住宅小区停车难已成为困扰许多车主的心病,如何破解,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难题。市区出现停车难的现象主要出现在老小区,这类小区没有可供改建成停车场的储备土地,很多车辆只能露天停放在周边道路上。在地面空间有限,私家车持续增多的今天,老街区要充分运用街区内可利用的场地空间,分区域、分地段补建、插建停车场( 库) ,或将小区内有停车条件的绿地、草坪、散水坡及道牙进行改造后提供车辆停放位。对此,诸多学者们又提出了的建议意见。如郑建飞 吴宗良 陈亚忠(2012)8提到,破解“停

7、车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共同努力。1.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2.制订停车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停车场发展优惠政策,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 3. 修编公共停车场规划并强化严肃性,设立专项资金,落实建设计划,切实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 4. 调整机动车停车收费方式与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停车价格体系 5.深挖潜力增供给,加强管理提效率 6. 树立公交优先的理念,发挥公交出行的诱导作用。刘春春(2008)9建议1.降低老城区的住宅人口密度 2.从城市的角度解决停车的问题 3. 对旧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增加停车位 4. 控制小汽车的数量 5.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法规。张芳琴(201

8、3)10市区出现停车难的现象主要出现在老小区,这类小区没有可供改建成停车场的储备土地,很多车辆只能露天停放在周边道路上。在地面空间有限,私家车持续增多的今天,老街区要充分运用街区内可利用的场地空间,分区域、分地段补建、插建停车场(库) ,或将小区内有停车条件的绿地、草坪、散水坡及道牙进行改造后提供车辆停放位。为了节约和集约用地,应尽量建设立体停车库与地下停车库,是破解居民小区地面停车难的有效方法。杨众勤(2011)11认为各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措施一:老旧小区和附近的单位进行协调、分流车辆;措施二:老旧小区外路侧(不影响交通的地段)包月停车也是应对停车难的举措之一。措施三: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

9、进行城市停车立法方面的调研;措施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开发单位建设充足的停车位,满足广大业主的停车需求;措施六:通过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手段,对产权明晰的旧小区通过业主大会探讨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立体停车厂,但要进行可行性及投入产出分析;措施七: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组织专题研究小区停车难问题;措施八:要引导和指导各小区业委会重视小区的停车管理问题,支持、理解和配合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共同遵守管理规约和小区各项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小区的停车和交通秩序;措施九:提高物业服务公司的专业化管理能力,让有限的车位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宋子平(2008)12建议: 一、修改设计标准,指导设施建设;二、积极推行公交优先

10、政策;三、统筹规划小区车位;四、充分挖掘潜力,增加停车泊位;五、拓宽停车位改造资金筹集渠道;六、提高业主的主体意识;七、充分发挥现有车位的作用;八、发挥政府引导功能,发展停车产业;九、制定和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张洪兴(2008)13认为缓解住宅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抓建设、二抓管理。1、规划建设与政策扶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的全局,在已建成的停车难住宅小区周边,制订规划,建设停车场所。2、挖潜减压。3、物价部门进行科学测算,合理提高地面停车位的收费标准,利用经济杠杆,减轻地面乱停放车辆的压力,使得更多的车辆停放至地下停车库中。4、充分考虑本小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本小区可以

11、停放的车辆进行定性定量的详细规定及奖惩措施,对可以停放车辆的场所进行调查并在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经过有关部门的批(核)准后,作出短、长期利用或改造规划及改造资金筹措方案。5、各区物业主管部门加强与各物业服务企业的联系与监督。6、政府还可以通过停车立法,大力整顿、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张新红(2011)14提出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所谓开源就是增加停车泊位,所谓节流就是挖掘潜在资源,即是架上小区内外相当一部分停车泊位在某一时段是闲置的,可充分利用。王微(2004)15提出,1.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停车供需不平衡。2.停车问题呈越来越严重的态势。3.公共停

12、车场停放率低,且占用土地多.造成资源浪费。4.停车乱现象比较突出,成为城市管理的难题。5.居民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影响居民生活。李嘉宁(2013)16强调,目前常见的做法有三种:一是加大车位供应量(绝对数量的增加);二是对需求进行调控;三是通过优化管理,提高车位利用率。但由于缺少统筹的考虑,各类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综合以上观点,其建议主要包括:一、旧有住宅小区要增设停车泊位对于旧有住宅区,可依法在不影响通行、消防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小区共用道路或场地划分停车线,作为临时停车泊位有序停放,实行登记收费制度,适当收取一定的场地占用费,用于道路场地的维护。同时,可结合旧住宅小区的整治改造

13、,在公共区域或公共空间较大的小区辟建地上、地下停车场,从而缓解小区居民停车难题。二、鼓励扶持公共停车场建设,从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出发,将停车产业化作为现代服务产业来培育。针对公共停车场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收率低、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可以参照有关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的优惠待遇标准,出台鼓励、扶持公共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保证公共停车场投资有适度的赢利空间,从而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实现“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良性循环。另外,政府可利用部分已拆迁的国家用地,在小区与小区之间,在一定的半径辐射范围内,专门配建大型的社会停车场,在保证运营的前提下,适当收取一定停车费用,将住宅小

14、区“无处可停”的车辆分流到公共停车场,缓解住宅小区停车难题。也就是说,住宅小区满足不了停车需求的,居民可以把车辆停放在社会停车场里。社会停车场的选址可尽量考虑设置在中心城区城市交通主干线附近,这样既可以减轻周边住宅小区居民的停车矛盾,也方便中心城区上班族的就近停车,并减轻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和中心城区停车难题。三、建立完善停车管理法规政策针对住宅小区停车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机动车停车场(位)建设、管理、经营收费等相关政策,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住宅小区停车管理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将住宅小区车辆管理纳入日常监管范畴,对住宅小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进行专

15、项治理,加强住宅小区停车管理的日常指导、监督工作;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履行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外来车辆的进出和停放,引导和规范小区居民车辆有序停放,以完善的制度、优质的服务来促进住宅小区停车管理的健康发展。总之,住宅小区停车难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它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三、总结综合以上观点和方案,旧住宅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在我国大中各个城市都普遍,由于每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因而各个旧住宅小区的停车难问题也不尽相同,但都有其共性。造成停车难的原因主要是旧住宅小区配套

16、设施不完善,规划落后,市民文明停车意识薄弱,停车管理手段落后和相应法律法规滞后等。因此,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须加强规划,整合各种资源,调动社会上一切积极因素,发展停车产业,加强宣传教育,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力求解决好旧住宅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总之,无论是停车政策、停车规划,还是停车管理,都需要相互联系、相互协作。想要解决旧居住区的停车问题单靠某一个或某些方面的措施是不能彻底成功的,必须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旧居住区停车难的局面。四、参考文献1Erengne. S.Multi-product Dynamic Lot-size mod

17、el with coordinated Repicpishment.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No. 1,Vol.35,19882Joseph C Oppen Lander Optimal Location and Sizing of Parking Facilities ITE 1988 Gempendium of Technical Paper 3吴兴陆. 对当前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剖析J. 现代物业,2007,06:10-11.4王洪宇. 宁波住宅小区停车管理调查J. 现代物业,2006,02:10-13.5肖俊杰,宛素春,王珊,张健. 北京老旧小区停车难题

18、的解决之道J. 北京规划建设,2006,01:92-94.6 金美兰. 对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04:206.7郝成印. 浅析解决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思考J. 中国住宅设施,2009,12:27+26.8郑建飞,吴宗良,陈亚忠. 缓解停车难 出路在何方?J. 宁波通讯,2012,Z1:58-60.9刘春春. 旧住宅小区的停车问题与场地规划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5:34-35.10张芳琴. 缓解老旧居民小区停车难的设计方案探析J. 山西建筑,2013,06:9-10.11杨众勤. 解析老旧小区停车难怪象以成都市为例J. 城市开发,2011,11:50-51.12宋子平.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系统规划 缓解小区停车难J. 城乡建设,2008,03:44-45.13张洪兴. 嘉兴市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与缓解之策J. 现代物业,2008,12:46-50.14张新红,王敏.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J. 成功(教育),2011,01:209-210.15王微. 解决城市管理中“停车难”问题的对策建议J. 改革与开放,2004,10:14-15.16李嘉宁. 一个统筹的考虑:走出老旧小区“停车难”之困境J. 行政与法,2013,03:32-3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