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2736349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和意义(一)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学技术、医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逐渐呈高发态势。1. 疾病谱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建国6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均寿命明显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与此同时,人们生活的环境、方式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空气污染、运动减少、饮食不节制、喝酒抽烟、玩命工作等。最终使得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或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

2、素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流行,疾病谱从传染病开始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 死亡谱2008年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从1990年起,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于我国居民死因首位,并且呈不断上升及年轻化趋势,目前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占据了死亡谱的主要位置,仅2006-2008年2年时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净增加了5.5%。3. 健康观念健康观念是医学模式的核心体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是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健康可以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共同作用结果。从生物学角度观察健康,主要是检查人体的器官和功能是否正常

3、,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从心理和精神角度观察健康,主要是分析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否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是否处于心理平衡状态;从社会角度衡量健康,主要涉及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如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并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4. 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局限于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医学观和方法论,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在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学改变,从而确定生物的、理化的特定病因。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转变,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从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的病因已不是单

4、纯的生物病因所能解释,还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生物医学模式已无法运用单纯的生物因素解释疾病的病因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使以生物因素为主导的一些传染病,如艾滋病等,也明显受到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的作用。疾病的表现形式已经有单因单果向多因多果发展,伴随着积极健康观念的出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演变为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同时,为了达到对疾病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目的,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医生的作用和医疗保健制度。(二) 研究目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循证证据显示,心血管疾病的

5、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近年来相关专家提出了“心血管事件链”的概念,强调预防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而不是等有了心血管危险因素再治疗。欧美发达国家通过近20年来通过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如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水平与国际齐平,部分技术甚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居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没有下降,却增加迅猛,技术水平和死亡率的负相关表明我国对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值得关注的是,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可见,农村人口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上升趋势较城镇居民显著。因此,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评估农村社区人民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对

6、其进行诊疗、健康宣教、干预管理等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各级卫生部门对社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工作和干预措施在积极推进,但是对危害因素如何进行评价及采取干预措施,目前尚无完整体系。本课题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即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分别对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相关的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及生物遗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社区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组成、影响因素及控制现况,通过专家授课、品管管理、宣教督导、定期调研、设立健康档案等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和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对社区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力度,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7、的目的。(三) 研究意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疾病的防治,而是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要求保持心理平衡,维持身心健康,实现延长健康寿命的目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医疗服务的理念,全面解释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完善疾病防治工作的实践,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行为生活方式及环境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密切有关,这种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的疾病流行模式,使疾病的因果关系更加复杂,通过调查找出存在的卫生问题,分析致病因素,采取社会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和排除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同时制定增进健康的社

8、会保健“处方”,可以使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的身心平衡,与社会协调一致,减少个人、国家医疗费用的支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社会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健康保障的基本条件,大量研究表明,近50年来全球人群健康状况的普遍提高,主要得益于全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健康状况的差距,主要是由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相应地,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核心是具有一定体力、智力和生产技能的健康人,人的健康状态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奥多舒尔茨等分析发现,健康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

9、素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一切形态的资源。Bhargava等研究证实:健康指标每提高1%,国民经济增长率提高0.05%。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研究发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至少有20%是通过人群健康状况改善而获得的。因此,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价和干预,可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自然资源的利用、教育收益的实现和疾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二、项目涉及的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 相关概念1. Dever氏病因分类法为了说明疾病发生的多种原因,拉隆达(Lalonde)和得威尔(Dever)提出了卫生服务和政策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系统论述了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相

10、结合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见图1)。2.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指接受暴露后增加患者危险性的因素。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8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也是可以预防的。3. 健康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是危害健康概率增加的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对慢性病的作用,L.Robbins和J.Hall将慢性病自然史分为6个阶段:1)危险阶段;2)出现危险因素;3)致病因素

11、出现;4)症状出现;5)体征出现;6)劳动力丧失。目前临床医学工作的重点一般起始于疾病的第4阶段。健 康环境因素社 会成熟老化遗 传生物遗传综合内因治 疗卫生服务康 复自 然预 防消费形式生活危害因素行为生活方式职业危险因素心 理 图1 Dever氏病因分类法4.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HRA)HRA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它研究人们生活在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下发生疾病和死亡的概率,通过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其目的是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

12、少危险因素及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 病因学研究进展上世纪20年代后,通过预防接种、抗生素治疗以及杀灭病原微生物等手段,使得曾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逐渐得到控制,而慢性病逐渐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慢性病发生后往往不可逆转,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治疗及康复的医疗费用也高,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较大。对慢性病的预防和危险因素的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阐明疾病的病因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科学基础。慢性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素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对慢性病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医师通常根据慢性病患者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来预测患者疾

13、病恢复的可能性及估计预后,美国两位临床医师Robbins和 Lewis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来估计慢性病发生及死亡的可能概率,将通常使用的医学回顾方法转变成对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医学前瞻。Robbins和 J.H.Hall在怎样进行医学前瞻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定量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及死亡概率的原理和方法,为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生物统计学家H.Geller和健康保险学家N.Gesner,根据各种危险因素与相应慢性病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和作用强度,采用直接评分和多元回归等多种分析方法,将危险因素转化成危险分数用于定量分析,使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更加

14、完善。2.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循证证据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2002年WHO报告,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约50%可归因于高血压,31%归因于高胆固醇,14%归因于吸烟,约65%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此三个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我国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共17330人,平均随访6.4 年,显示我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76%与高血压、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有关,其中34.9%归因于高血压, 31.9%归因于吸烟, 11.4%归因于高胆固醇。我国2002年公布的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

15、患者1.6亿,烟民3.5亿,被动吸烟5.4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4000万,肥胖6000万,超重2亿。目前每年新增高血压或血脂异常人数1000万人,1992年至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大城市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上升40%。在我国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增加的同时,控制率却极低,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血压控制率仅为6.1%,2006年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表明,血脂控制率仅为50%,高危、极高危人群仅为49%和38%,2006糖尿病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6.5%)仅占25%。吸烟者中只有26%的人希

16、望戒烟,戒烟成功率仅为11.5%,超过70%的吸烟者没有意识到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三)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历史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目标与任务演变的三次卫生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研究对象与重点不同。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通过综合性卫生措施,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上述疾病在我国已占据总死亡率的70%以上,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吸毒、酗酒,提倡合理膳食和

17、体育锻炼,大力加强各种健康促进和教育计划,推行综合性社会干预计划,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慢性病。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在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近20年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得到了有效地降低。美国心脏病协会在2010年提出“2010-2020健康战略”,强调“预防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而不是等有了心血管危险因素再治疗”,这一战略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高到一级预防的高度,想要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必须从“心血管事件链”的源头开始。我国目前正处于三次革命的交叉阶段,即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尚未

18、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任务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要威胁。查阅近10年来国内相关文献,有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单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评估及干预的文献,如山东大学周克华的毕业论文济南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也有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但未进行干预的文献,如中国伤残医学(2008 年16卷02期 )中陈阳阳撰写的丰泽区慢病现况调查一文;还有仅对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效果的研究,如管绯等人发表在临床荟萃(2007年22卷21期)上的 社区居民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效果研究一文。上述文献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继续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和干预奠定了基础,但对心血管危

19、险因素的分析和管理欠完整、欠全面,且缺乏量化衡量和评估指标。三、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一) 主要内容1. 基于新的医学模式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根据Dever氏病因分类法,收集心血管疾病的环境、行为、生物遗传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危险因素的资料,统计社区人群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组成,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计算组合危险分数,了解危险因素控制现况,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2. 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管理通过专家授课、心理疏通、品管管理、宣教督导、定期调研、建立健康档案等传统和现代管理方法,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过程进行干预,并形成一套体系,探索和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社区人群的心血管危

20、险因素,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达到控制危险因素的目的。(二) 关键技术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社会属性是人群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人群的社会特征深刻影响人类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政治、法律、婚姻、职业、劳动、家庭、经济、社交、社会心理等因素,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广泛、主体复杂,研究结论与决策密切联系,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查和现场试验研究等方法来了解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社会因素,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提高健康水平。2. 社区医学社区是指在一个地区内的社会群体

21、及组织,是社会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单位,社区医学重点研究社区内卫生服务及管理。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情况调查和教育,可以有效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3. 卫生管理学基本任务是根据社会卫生服务的需求,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科学组织卫生服务,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和效率,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经济效益。4.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既要研究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策略,又要研究影响疾病和健康的因素,保护和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重点研究社会环境、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制订综合性的社会预防策略和措施。5. 医疗品质管理品管圈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

22、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透过团体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使每一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并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6.其他除上述学科知识及方法外,在本课题研究中,还要用到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四、预期目标(包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知识产权目标、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等)本课题针对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力低的现况,基于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分析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现况,对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干预,探索和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从而建立起合理、可行、完善、有效的社区人群心血管

23、危险因素干预体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方法学依据,最终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全面提高社区人群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力度,培养人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控意识,提升本学科科研能力和医院知名度。尤其在运用品质管理等干预方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领导统驭能力的人才,包括医务人员和群众,他们可作为社区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宣传和督导员,为地区的卫生事业作出贡献。五、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项目组成员分工具体实施 定期调研,并做好资料收集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设计表格、调查表等收集危险因素现况资料资料分析制定干预计划、实

24、施方案统计学分析选定社区和确定研究对象效果评价现况分析干预实施效果确认图2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成员分工姓 名性 别年 龄专 业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本项目中的分工负责人成员1成员2成员3成员4成员5成员6成员7成员8成员9成员10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男5143334430534437333329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心内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主持专家授课品管管理宣教督导品管管理专家授课宣教督导调研调研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六、计划进度安排1. 2012.6.1-2012.9.30 选定社区人群,收

25、集资料,进行现况分析2. 2012.10.1-2012.12.31 制定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和计划3. 2013.1.1-2013.12.31 实施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措施4. 2014.1.1-2014.4.30 整理资料,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5. 2014.5.1-2014.6.30 结题,课题鉴定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1项目负责人本项目以*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为主要负责人,大学毕业后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2002年晋升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组织并开展科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冠脉介入诊疗等技术。被聘为多家高校兼职教授,先后

26、担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主任、业务副院长,并同时担任本市“科教兴医125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本市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积极从事科研,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曾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项目。主持完成课题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科素亚洛汀新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及安全性,前者获金华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者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主持完成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卫生厅A类项目)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全程、实时医疗质量监控、管理的研究,去年顺利通过验收。积极参与非心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脑钠肽的相关性研究、冠心病威胁因子的社

27、区干预研究、医学生临床实习生质量评价的量化指标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和医院管理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中华级论文4篇。2本项目的参加人员情况本项目参加人员除项目负责人外共10人,包括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生4名,住院医师1名,所有成员基本为中高级技术人员,占学科队伍的一半以上,其中硕士学历人员2名,平均年龄50岁。每位成员有一定的心血管疾病理论基础和临床工作经验,对冠心病的诊疗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熟悉及掌握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相关管理和研究方法,是一支业务实力过硬、学术氛围浓厚的团队。3. 科室简介目前拥有心内科病房、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床位92张,设有中央监护设备、现代

28、化心导管室、心血管B超检查室、心电图室、等配套设施及科室,有数字血管造影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运动平板心电图仪、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经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仪、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64排螺旋CT、主动脉压力气囊反搏器等医疗器械。科室平均治好率达97.39%,平均住院日控制在12.32天,抢救成功率高达 92.1%,住院病人中,来自周边边地区占10.2%。我科技术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与浙江大学附属一院、二院 、邵逸夫医院等上级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建立了长期和友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开展各类手术近3000例,如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及其它心律失常

29、疾病介入治疗;各型起搏器植入(多腔 、双腔、单腔起搏器)治疗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三腔起搏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植入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等。技术水平达到浙中地区领先水平,为金华市、本市重点学科。4. 医院简介本院创建于1939年,现为高校附属医院,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宜春学院医学院等6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邵逸夫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上海胸科医院的协作医院,是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浙江省文明医院,金华市文明单位。医院设院本部和院区二个工作区,现

30、有员工1537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00余名,省市名医17人,共设26个病区,7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固定开放床位1131张,2011年门急诊123.6万人次,出院4.28万人次。医院拥有1.5T核磁共振仪、64排CT、Siemens直线加速器(2台)、螺旋式CT机(2台)、SPECT、DSA、电子内窥镜系列、DR、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净化设备、体外震波碎石机、钬激光仪及ICU成套进口监护设备等先进的医疗仪器共1792台(套),价值1.5亿元,其中单件(套)价值10万元以上的180台(套),100万以上的19台(套)。信息化系统省内先进,在省内较早建立院内电脑网、HIS系统、PACS系

31、统,并开通了电子病历和电子移动查房。医院建成了以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儿内科、感染科、肿瘤科、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市级重点学科和院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临床学科体系。有浙中骨科/脊柱外科治疗中心、肝病诊疗中心、腹腔镜微创外科治疗中心、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中心、市老年病防治中心、产前诊断/高危孕妇诊疗中心、关节外科中心、糖尿病诊疗中心等8个市级医疗中心,以及临床检验、病理、麻醉、药学、护理、院感等8个市级质控中心。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冠脉搭桥术、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双心室同步起搏器(CRT)植入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等心

32、脏介入技术,全脑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术,各种腔镜微创手术,人工关节(髋、膝、肘等)置换术,高位颈椎前后路手术,夫精人工授精、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脑血肿微创碎吸术、颅内肿瘤切除术等高精尖技术。近10年医院通过省市级科研课题评审26项,获省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18项,国家专利2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428篇。5. 心内科继续教育和培训2005年起我科开始承担由市医学会举办的心血管专题讲座,2007年5月、2008年4月在本项目负责人主持下先后两次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基层医院常见心血管疾病诊疗规范及进展,为本市第一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并在其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2010年我科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

33、的预防和控制再次被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为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11年7月已成功举办第一期培训班,今年4月将举办第二期培训班。本市卫生局2011第188号文件印发了“*市创建省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示范县”工作方案的通知,本课题负责人是此次工作小组技术指导的组长,课题参加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则为组员。6. 已获成果和奖励1)科研方面课题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于2002年2月通过省专家组评审,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于2002年8月获金华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科素亚降压疗效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于2002年12月通过金华市专家组评审,全省领先水平,相关论文获浙江省

34、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课题非心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脑钠肽的相关性研究被立为金华市级课题, 2011年12月通过评审,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相关论文或金华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课题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获得了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目前处于可行性分析阶段。2)论文方面:在国家一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年3期),月讨论制在提高病区医疗质量中的应用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年3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脑钠肽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5期),白藜

35、芦醇对氧化型LDL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年6期),医院服务文化重塑策略途径探索(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1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和CRP检测分析(2011年3期)。在国家二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高峰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浙江医学 2000年5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在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年8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3例临床观察(心血管病防治 2003年2期),原发性高血压PTFV1改变的临床意义(心电学杂志 2004年1期),小剂量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

36、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4年1期),氯沙坦和苯那普利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应的比较(中国社区意识 2004年4期),285例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病因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5期),曲美他嗪与单硝酸异山黎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90例临床观察(上海预防医学 2007年6期),罗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MMP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 2007年3期),冠状动脉造影在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2期),冠状动脉造影96例临床分析(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6期),低分子肝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8年6期)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

37、性心理衰竭疗效观察(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3期),LBL与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比较和运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期)。3)集体及个人荣誉方面:1997年12月*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心血管内科“巾帼文明示范岗”,2001年2月 金华市妇女联合会再次授予心血管内科“巾帼文明示范岗”,2003年3月心内科被授予“三八”红旗集体及“青年文明号”,2008年度被授予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科室”。*主任医师先后被授予“*市科技标兵”、“金华市名医”、“先进工作者”、“优秀中共党员”、“文明医生”、“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主任医师先后被授予“*医界新秀”、“优秀中共党员”、“文明医

38、生”等称号。*副主任医师被授予“*市十大杰出青年(双创之星)”、“优秀中共党员”、“文明医生”等称号。多位医生被授予医院“优质服务标兵”称号八、科研经费预算项目名称:基于Dever氏病因分类法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及干预措施研究 金额单位:20万元 序号预算科目名称合计财政经费自筹经费1一、经费支出(合计)202021、设备费3(1)购置设备费4(2)试制(改造)设备费5(3)设备租赁费62、材料费0.50.573、测试化验加工费151584、燃料动力费95、差旅费0.50.5106、会议费 0.50.5117、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1112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11139、人员劳务费0.50.51410、专家咨询费0.60.61511、中期检查和验收费1612、管理费0.40.41713、其他开支项(填写具体科目)1二、经费来源(合计)202021、申请财政经费获得的资助32、自筹经费来源4(1)配套财政拨款5(2)单位自有货币资金20206(3)其他资金财政科技经费拨付进度申请第1年第2年第3年金 额比例() 注:支出预算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同时在财政拨款经费和自筹经费中预算。支出预算应在预算说明中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