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_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2709347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31.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一_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专题一_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专题一_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_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_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专题一专题一_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先秦秦汉第1页/共37页阶段特征核心整合名师在线随堂演练第2页/共37页阶段特征 划分阶段 总结特征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先秦先秦( (远古公元前远古公元前221221年年) )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文明的源头; ;秦汉秦汉( (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公元公元220220年年) )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表现表现政治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

2、, ,中央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 ,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 ,专制皇权专制皇权逐渐形成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经济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一万年左右, ,农耕经济取代采集渔猎经济农耕经济取代采集渔猎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以家庭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出现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出现, ,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生产模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生产模式。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式。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手工业和

3、商业也得到较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较大发展文化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到到“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演变的演变, ,汉武帝时最终确汉武帝时最终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文学艺术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发展体现了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文学艺术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发展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点。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初步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初步形成第3页/共37页 核心整合 归纳知识 整合视角一、政治制度的演变1.商周时期(1)分封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2)宗法制:西周实

4、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第4页/共37页2.秦汉时期(1)秦朝: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汉朝:汉承秦制,在中央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第5页/共37页深化拓展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最高统治者权威的树立。(2)官僚体系取代宗族体系。(3)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地方服从中央。第6

5、页/共37页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转型1.农业(1)先秦时期: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的出现,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2)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犁牛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3)汉代: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夏商周秦汉,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但效率低下。(2)家庭手工业:随着小农经济的出现,家庭手工业兴起,其产品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和交纳赋税。(3)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第7页/共37页3.商业(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艰

6、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4.土地制度:由商周时期井田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5.经济政策: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并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第8页/共37页三、传统文化的奠基与科技文化的发展1.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等学派纷纷登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蔚然大宗。(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兴儒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科技

7、文化(1)科技:战国时发明了司南,西汉造纸术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2)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3)文学: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屈原创作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汉朝时楚辞盛行,并创造出以楚辞为基础的新文体赋。第9页/共37页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剧变时期,推动这一剧变的根源是什么?这一剧变有何表现?提示:根源: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或者生产力的发展)。表现: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郡县制开始出现;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形成;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任何思想都有阶级性,必然与一定的社会阶层相联

8、系,结合百家争鸣中各派的主张说明这一观点。提示: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没落的贵族利益;儒家:“仁”“礼”,为政以德,克己复礼,转型的贵族势力;法家:中央集权,严刑峻法,新兴地主阶级;墨家: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险,劳动人民。3.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政治上,中央集权制。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民本思想。科技上,实用科学的形成。视角整合第10页/共37页名师在线 明确考向 点拨方法考向探究家国一体宗法制考向 1第11页/共37页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 “宗是一个会意字”“象宫室屋宇之形”等信息说明“宗是一个会意字”“象宫室屋宇之形”等信息说明“宗”与供奉

9、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宗庙相关。“宗”的甲骨“宗”与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宗庙相关。“宗”的甲骨文包括“文包括“”和“”和“”, ,“ ”在“”在“”之内”之内, ,说明“说明“”是指房屋”是指房屋, ,“”则是供奉祖先的牌位”则是供奉祖先的牌位, ,故故 A A 项正确。“皇帝”最早出现于秦代项正确。“皇帝”最早出现于秦代,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而甲骨文出现于商代而甲骨文出现于商代,B,B、D D 两项均不两项均不符合逻辑。青铜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的符合逻辑。青铜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的, ,与供奉祖先、举行祭与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

10、的祠堂、宗庙无关祀活动的祠堂、宗庙无关,C,C 项错误。答案为项错误。答案为 A A。 第12页/共37页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主题深化中央政治体制中央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政治特点政治特点西周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国一体家国一体, ,最高执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立在血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缘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禄制度世卿世禄制度奴隶制的贵奴隶制的贵族政治族政治秦朝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专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

11、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制。“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分工严密, ,各司其职各司其职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按地域划分划分实行俸禄制度实行俸禄制度, ,官位概不世袭官位概不世袭, ,主要官吏由皇帝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任免调遣封建的官僚封建的官僚政治政治第13页/共37页通史能力培养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考向 2 【典例】 (2014年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解题思路: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政

12、府垄断教育,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子弟,一般平民百姓无权接受教育,孔子的做法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使一般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生产力的发展,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B、C两项错误。适应诸侯争霸战争需要的思想流派是法家,D项错误。答案为A。第14页/共37页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主题深化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贵族逐渐衰落,平民阶层崛起,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对战国时期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军事领域:春秋时期的战事由贵族支配,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这些人一般是由平民组

13、成的,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2)政治领域:春秋时期,贵族主导的政治体系开始崩溃。随着郡县制的推行,官僚体系开始代替贵族体系,拥有治国之才和军事才能的平民成为官僚体系的成员,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改革运动。第15页/共37页(3)经济领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崛起,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最深厚的推动力。这些新兴地主大部分没有贵族头衔,属于平民阶层。(4)文化领域:西周到春秋,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第16页/共37页【史料

14、】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史料解读第17页/共37

15、页【解读】项目项目结论结论审题要点审题要点利用材料中两个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利用材料中两个省略号前后的信息, ,从中央监察、地方监察、监察系统的从中央监察、地方监察、监察系统的独立性三方面总结独立性三方面总结答答案案构构成成直接信息直接信息(1)(1)从从“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统率监察官员统率监察官员”可概括出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可概括出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结论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结论(2)(2)从从“另一部分常驻地方另一部分常驻地方又称监御史又称监御史”可得出设监御史监察地方的结可得出设监御史监察地方的结论论(3)(3)从从“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

16、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直接向皇帝负责”可得出监察可得出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系统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 ,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结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结论间接信息间接信息秦朝的监察系统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的监察系统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 ,对皇帝负责对皇帝负责所学知识所学知识秦朝时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秦朝时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 ,在中央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在中央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 ,都有专门负责监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察的官员第18页/共37页结论: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对皇帝负责。第19页/共

17、37页随堂演练 实战演练 巩固达标一、选择题1.(2014南充一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解析:B中国封建社会君主即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政治能力,故B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故A、C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D项错误。第20页/共37页2.(2014安庆模拟) 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商贾少,则上不费粟。”

18、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A.稳定物价B.严禁流通C.抑制商贾D.提倡节俭解析:C材料意思是:加重酒肉税,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这样买卖的商人少了。商人少了,国家就不会浪费粮食了。由此可以看出商鞅直接动机在于抑制商贾,故C项正确;向商人收取重税,看不出是稳定物价,故A项不正确;商鞅对商人收重税,主要是重农抑商,不是严禁流通,故B项不正确;从材料“则上不费粟”看,商鞅有提倡节俭之意,但不是直接动机,故D项不正确。第21页/共37页3.(2014福州二模)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

19、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解析:A材料体现了鲁国国君朝贡“天下共主”周王的次数远远低于齐国、晋国,说明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瓦解,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鲁君朝贡的信息,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只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相悖,故C项错误;周实行分封制,周王一直都没有实现高度集权,D项与材料信息相反,故D项错误。第22页/共37页4.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北

20、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解析:A“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说明北方设置郡的数量多,人口密度要远远大于南方,北方人口密集说明开发程度高,A项正确,B、C两项错误。秦朝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而非郡国并行制,D项错误。第23页/共37页5.(2014黄冈模拟)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解析:C“焚书坑儒”和“罢

21、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迎合君主统治的需要,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故C项正确。A、B两项只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现象而非本质问题。秦代“焚书”属于文化专制,并未“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故D项错误。第24页/共37页6.(2014昆明摸底) 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解析:D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D项为

22、最佳选项。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在秦朝已经实现转变,材料信息也没有体现,故排除A、B、C三项。第25页/共37页二、非选择题7.(2014江淮十校联考)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权力演化和蜕变的结果。在先秦古籍中,“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秦统一后,将其统治的地区称为“国家”。材料二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大家

23、共有的身份认同。这个缘故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许倬云中国人为何2000年来一直自称汉人?第26页/共37页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自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来剖析和解释“国家政权”的?从这个角度看,西周、秦朝的政权各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汉朝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是如何体现作者所强调的这一角度的?(3)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建构国家政权的?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

24、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古代到近代,维系国家政权的纽带呈现怎样的趋势?第27页/共37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的“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可知其剖析和解释“国家政权”的角度是地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西周分封制下与地方的关系和秦朝郡县制下与地方的关系两个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的“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可知其角度是建构共同文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流等方面的影响来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三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其角度是国家主权

25、的归属;第二小问据材料三内容分析,注意题干限制角度为“政治民主化进程”。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三则材料进行归纳。第28页/共37页答案: (1)角度:地域。特点:西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中央和地方结成的是一种松散的联盟。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2)角度:建构共同文化。体现: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推行盐铁专卖,加强了经济的统一;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开辟丝绸之路等,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角度:国家主权的归属。重要作用: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

26、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趋势:由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到以权力等级为纽带,再到以法制为纽带。第29页/共37页点击进入限时训练第30页/共37页第31页/共37页2.秦汉时期(1)秦朝: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汉朝:汉承秦制,在中央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第32页/共37页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剧变时期,推动这一剧变的根源是什么?

27、这一剧变有何表现?提示:根源: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或者生产力的发展)。表现: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郡县制开始出现;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形成;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任何思想都有阶级性,必然与一定的社会阶层相联系,结合百家争鸣中各派的主张说明这一观点。提示: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没落的贵族利益;儒家:“仁”“礼”,为政以德,克己复礼,转型的贵族势力;法家:中央集权,严刑峻法,新兴地主阶级;墨家: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险,劳动人民。3.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政治上,中央集权制。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民本思想。科技上,实用科学的形成。

28、视角整合第33页/共37页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主题深化中央政治体制中央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政治特点政治特点西周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国一体家国一体, ,最高执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立在血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缘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禄制度世卿世禄制度奴隶制的贵奴隶制的贵族政治族政治秦朝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专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制。“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分工严密, ,各司其职各司其

29、职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按地域划分划分实行俸禄制度实行俸禄制度, ,官位概不世袭官位概不世袭, ,主要官吏由皇帝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任免调遣封建的官僚封建的官僚政治政治第34页/共37页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主题深化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贵族逐渐衰落,平民阶层崛起,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对战国时期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军事领域:春秋时期的战事由贵族支配,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这些人一般是由平民组成的,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2)政治领域:春秋时期,贵族主导的政治体

30、系开始崩溃。随着郡县制的推行,官僚体系开始代替贵族体系,拥有治国之才和军事才能的平民成为官僚体系的成员,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改革运动。第35页/共37页结论: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对皇帝负责。第36页/共37页5.(2014黄冈模拟)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解析:C“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迎合君主统治的需要,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故C项正确。A、B两项只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现象而非本质问题。秦代“焚书”属于文化专制,并未“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故D项错误。第37页/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