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第1节理解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706690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第1节理解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第1节理解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第1节理解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第1节理解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第1节理解课件 新人教版(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一节理解 根据下面的文段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点。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

2、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答案(1)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2)西方的“节”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

3、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

4、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

5、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

6、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原

7、文第一段第四句话“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原文是“选择”而备选项为“修正”,显而易见,不符合文意。在对概念的分析中,往往容易“偷梁换柱”,本题把“选择”换成了“修正”就是如此。答案C 限定时间:你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题目。方法指导:做题前,你应关注两个细节:1定位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择出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2对照比较选项和照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一)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

8、样就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陷阱的方法上主要有十种类型,以下先介绍五种:1曲解文意原文是那样说的,而选项却偏偏作另一种理解,故意曲解作者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选项】 (2012湖北卷第8题D项)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原文】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比对分析】 原文说“言透露道,

9、是靠言的暗示”,由此可见,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也需要靠语言而不能排斥语言的作用。D项说“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就曲解了原文的意思。2篡改原文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选项】 (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C项)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原文】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比对分析】 将“选择”篡改为“修正”,背离了原文,与原文意思不一致。3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

10、脱离原文,无端地、毫无根据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选项】 (2012安徽卷第3题C项)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原文】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比对分析】 原文中“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

11、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可见“利用”和“厚生”只是科学技术中谈到,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并没有谈到“利用”和“厚生”的问题。4张冠李戴将原文中“张”的观点说成“李”的观点,或者将甲的属性说成是乙的属性,偷梁换柱,颠倒对象。【选项】 (2012山东卷第6题C项)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原文】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比对分析】 根据原文,“广泛流行”的应该是博累棋,而不是围棋。原文中明确

12、提到“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这就是张冠李戴了。5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来干扰学生。【选项】 (2011湖北卷第8题A项)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原文】 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比对分析】 原文中说“住宅、官署、寺院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而选项中说“

13、官署、寺院都是由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对原文来说,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考点分解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指的是论述对象或对论述的中心、观点、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一般是文章论述对象或中心话题。“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 一般涉及三点: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对文章全局进行“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示例1】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

14、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

15、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

16、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A项不符合“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概括不当,文章第一句就指出“生态文明”是“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C项“生态文明”的目的不仅是“协调人类社会

17、关系”,还包含人与自然等内容。D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哲学问题”不是因果关系。答案B“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其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的、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其本质属性。“文中重要概念”,多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概念性”词语,对其能否准确理解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知识精要知识精要】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考查明确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一般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因此对概念

18、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而对于概念外延的理解则可能需要借助阅读者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积累。 1明确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下定义。常见定义形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种差,指的是该概念区别于其他同属概念的特征;邻近的属概念,指的是被定义概念最接近的上位概念。就通常情况而言,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概念,主要是一些术语,其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遍性;对其概念内涵的解释,也不一定是“下定义”的标准语言和格式。然而,我们仍可以借助定义的形式来明确概念的内涵。2明确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是指

19、所有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也就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比如“商品”的特有属性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按照这一界定,市场上的食品、电视、电脑、汽车、房子等都具有“商品”所反映的属性,因而它们都是“商品”。换言之,他们都是“商品”这概念的外延。一般说来,概念的内涵与概念的外延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如果没有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会出现概念外延扩大或缩小的错误,而这恰恰是命题者在拟制干扰项时喜欢运用的一种技巧。 【方法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解题技巧1前后勾联,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联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

20、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理解“真题探究示例1”中“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时,就要理解本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理解了这个主旨,就降低了概念理解时的难度,也就自然明白其中的“C项”表述不完整。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进而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的含义。3以文解文,即根据构成文章诸因素之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特点,进行同义互解或连义互解。答题时,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中,看看是否连贯畅通,逻辑关系是否合理。“真题探究示例1”中“D项”代入原文就会发现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见见“专项再练

21、专项再练”第第1题。题。 “文中重要句子”指那些传递重要信息、对理解全文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历年来高考常考的句子有以下几种类型:(1)能表现文章主旨或某一方面主要内容的中心句、观点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2)能体现文章脉络层次的过渡句、总结句(对文章的层次结构起关键作用)。(3)语意丰富、内容含蓄、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4)比较长、结构复杂、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子。 考点分解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分解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示例2】 (2009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

22、,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住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23、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节选自数字海洋)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格集成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

24、成为现实。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一句位于段首,此句和后面的句子构成了解说关系。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这句话的含意了。C项中“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错误,原文说“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而不是“完成了”。答案C【知识精要】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阅读论述文,当然要理解句

25、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阅读论述文,当然要理解句子,把握语句的含意,特别要把握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谓句子,把握语句的含意,特别要把握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谓“重要的语句重要的语句”,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不能,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句子,就肯定无法准确把握文意。在复习时,对于理解这些句子,就肯定无法准确把握文意。在复习时,对于“文眼文眼”句、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内涵丰富的句子要句、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内涵丰富的句子要特别重视。特别重视。 【方法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技巧1看位置。“文中重要句子”,往往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段意的重要句子,多数是带

26、有结论性或概括性的句子。2辨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理解重要句子,可以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该句与上下文之间属于上述关系中的哪一种。“真题探究示例2”中的“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一句位于段首,此句和后面的句子构成了解说关系。由此,我们从后面的解说中去分析,便不难理解这句话的含意了。见“专项再练”第5题。 问题诊断节外生枝,无中生有文化时间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

27、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马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典例典例】 (2011江西卷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

28、“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由于基

29、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惟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

30、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般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有删改)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B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D文化

31、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阅卷现场采样阅卷现场采样阅卷点评阅卷点评“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节外生枝,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节外生枝,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得得0 0分分规范答案规范答案增分指导增分指导A A找到概念找到概念“文化时间文化时间”相关的信息区间,细相关的信息区间,细心辨析相关的信息,对照原文,选准正确答案。心辨析相关的信息,对照原文,选准正确答案。C C项错,原文的表述是项错,原文的表述是“不可逆

32、时间深刻地影响了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西方思想。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可见,可见是不可逆时间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是不可逆时间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而不是像起来,而不是像C C项所言。项所言。D D项,项,“文化时间与生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错,文中错,文中无此信息。无此信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禅究竟是什么?现代禅学对禅的理解更加贴近大自然,更加贴近社会人生。从自然现象来说,满天

33、星斗是禅,清风徐来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目青山是禅,潺潺流水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江河是禅。从社会人生来说,助人为乐是禅,无私奉献是禅;吃饭睡觉是禅,担水劈柴是禅;一言一语是禅,一举一动是禅;一呼一吸是禅,一唱一和是禅。禅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目皆是。正如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所说:“禅是大海,是空气,是高山,是雷鸣与闪电,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不,它在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可见禅就是真实的宇宙万象,就是平常的社会生活,是人们那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善、美、智,更是人的生灵之气与大自然的浩然之气的融会贯通。 禅教导人们要达观地看待人生的得失输赢,告知人们有些事情不可

34、强求,不必强求,但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禅是积极入世的,其宗旨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要求人们真心实意地投入生活,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融入生活。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禅学认为贴近大自然,贴近社会人生才是禅。B禅告诉人们只要做到以平常心去看待世间万物,就可以超然世外,逃离现实。C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让人看得见、摸得着。D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认为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禅意,需要我们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概念“禅”的理解。A项认为“贴近大自然,贴近社会人生才是禅”,而原文对应句子是“现代禅学对禅的理解更加贴近大自然,更加贴近社会人生”,并不是说禅的本身,属于张冠李戴;B项对应的原文说,禅“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禅是积极入世的”,可见B项错误;C项曲解文意,“禅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目皆是”,只是说明“禅就是真实的宇宙万象,就是平常的社会生活,是人们那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善、美、智,更是人的生灵之气与大自然的浩然之气的融会贯通”,“看得见、摸得着”错。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