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101型矿井监测系统技术问答编辑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2699876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2.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KJ101型矿井监测系统技术问答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KJ101型矿井监测系统技术问答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KJ101型矿井监测系统技术问答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资源描述:

《KJ101型矿井监测系统技术问答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101型矿井监测系统技术问答编辑(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KJ101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AQ6201-2006新标准推广技术问答贾柏青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二七年五月尊敬的阁下:您是否对正在推广的AQ6201新标准缺少实质性的了解?您是否对鱼龙混杂的市场感到困惑? 您是否对名不副实的广告宣传感到厌烦?是不是还在为怎样改造好您的监控系统而举棋不定?这本技术问答它跳出了商业推销的围篱,逾越了厂家型号的范畴,站在行业的制高点上,给您带来许多市场博弈的内幕和鲜为人知的技术内容。 贾柏青103 / 11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目 录1、 监控系统新标准中的抗干扰条款为何中途暂停?-12、 是不是AQ6201标准中的抗干扰条款真的难以实现?-33、 取消了抗干扰性能要

2、求的贯标行动,能给用户带来些什么?- -44、 当前电磁兼容技术推广面临的难题,它将会有怎么样的结局?-55、 矿井监控系统新标准改造时应注意哪些事项?-66、 监控系统冒大数、误报警原因何在?-67、 KJ101N系统是怎样实现抗干扰性能的? -88、 监控系统选型时应注重哪几方面因素? -89、 煤矿上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光纤以太环网,它的应用前景究竟怎样?-910、 分站后备电池为什么在使用中容易损坏? - 1211、 影响传感器接线距离都有哪些参数?- 1312、 为何馈电传感器在380V线路上使用正常,而在660V线路上有时就不正常?-1313、 连接监控设备的交流电缆外皮上,用测电笔

3、为什么能测到光亮?而其他设备电缆就正常?这样的现象是否有危险? -1314、 有人说中煤玻璃钢外壳分站是划时代的产物,它有什么突出优势? -1515、 KJ101N的光纤通信方式有何特点? -1816、 异地断电和开关量断电是什么概念?执行速度有何要求?- 1817、 编码远程断电有哪些优点? -1818、 什么是通播断电?执行速度如何? -1919、 KJ101N系统接口为什么设计双路长线驱动? -1920、 AQ6201-2006新标准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1921、 AQ6201-2006新标准与原标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022、 新标准软件的四统一是什么内容?-2323、 KJ10

4、1老用户更新改造有哪些优势? -2324、 FSK、光纤、基带、485、CAN总线五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各如何? - 2325、 07年推出新标准的KJ101N系统有什么新创意?-2526、 KJ101N系列矿用传感器的有哪些优势?-2527、 KJ101N系统在2007年推出的分站的创新点是什么? - 2628、 KJ101N系统采用同步SDLC通信方式与其他系统有何不同? -2629、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具有抗冲击、全量程的优异性能,其售价如何?-2730、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标校时有何不同? -2731、 KJ101N系统可以在地面复位井下分站何传感器,具体情况如何

5、? - 2732、 KJ101N-F1监控分站外部没有电源开关,它的电源通断怎样控制? -2733、 矿井没有发生雷击,为什么监控系统偶尔也会遭到严重的损坏? - 2734、 人们普遍认为监控系统大同小异,KJ101N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吗? -2835、 KJ101N系统为什么不用统调及跟踪?为什么没有配备调试电话? -3536、 监控系统为什么易遭雷击?怎样预防? -3537、 什么是甲烷传感器的“二值性”,它有什么危害? -3638、 甲烷传感器在井下通标气校验时为什么常常与光干瓦斯鉴定仪有偏差?-3739、 为什么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不怕高浓冲击?它的创新点在哪里? -3740、

6、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如果长期工作在高浓瓦斯环境中,催化元件寿命是否会受到影响? -3741、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的零点和精度为什么长达三个月不漂移?-3842、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有几种输出制式?适配哪些设备?-3843、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的输出模拟量微调功能是怎么回事?- 3844、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有高浓和低浓两种,具体差别如何?-3845、 KJ101N系统的抽放专用高浓甲烷传感器为什么不怕结露?-3846、 有人说KJ101N是小系统,实际情况怎样?-3847、 系统的光纤接口是什么东西?-4148、 AQ6201系统改造

7、后,KJ101N的部件型号有哪些变化?-4149、 煤矿产品的“三证一标”是什么内容?怎样鉴别真伪?-4350、 地面监控主机适合哪种机型,能否自行购机?-4351、 KJ101N系统的技术参数如何?-4352、 KJ101N系统适配哪些传感器? -4453、 KJ101N系统中使用哪些型号电缆?对电缆参数有什么要求?-4454、 线路避雷器上有二根地线,为什么不可以将其连在一起公用一根地线?-4555、 监控系统为什么偶尔会检测到异常的数值?怎样解决?-4556、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采用红外遥控调校有什么优点?-4657、 KJ101-45B型甲烷传感器为什么只有一组调零键 -4

8、658、 KJ101N-F1型监控分站接甲烷传感器是否可以达到2000米以上? -4659、 一台KJ101N-F1型监控分站最多可实现几路断电控制?断电等级如何?-4660、 编码继电器箱是怎样实现远程多路断电的? - 4661、 KJ101N-F1型监控分站的风电瓦斯闭锁是怎样实现的?它有何功能?-4762、 为什么KJ101N-F1型监控分站在井下可以带电开盖维修和接线?-4763、 KJ101N-F1型监控分站为何既能接电流型传感器也能接电压型传感器? -4864、 KJ101N-F1型监控分站的不间断电源如何安装与接线?后备时间多少?-4865、 监控系统的传输速率与性能关系如何?-

9、4866、 KJ101N系统传输线短路时能够自动切除短路部分是怎样实现的?-4867、 编码继电器箱是怎样实现执行状态会传的?-4968、 KJ101N-F1型监控分站后备电源为什么容量大、不产生记忆效应-4969、 八模监控分站怎样与现在的系统软件兼容?-4970、 KJ101N系统的通信接口的结构有几种?-4971、 外置式接口和内置式接口使用差异在哪?-4972、 光纤通信的接口有哪些特点?-5073、 光纤驱动接口怎样用于目前系统?系统软件要否更换?-5074、 KJ101N-50型断水保护器在瓦斯抽放监控中有何功能?- 5075、 KJ101N系统的电子模拟盘有哪些特点?-5076、

10、 KJ101N监控系统有哪些专用维修工具?功能如何? -5077、 用户资金很少时怎样装备一套小系统,最简配置需什么设备? -5178、 KJ101N系统怎样实现检测书实时联网的?- 5179、 KJ101N系统监测联网终端如何查看主机监测数据 -5180、 KJ101N系统监测联网有哪些线路连接方式?-5281、 短信预警怎样在KJ101N系统中实现?-5282、 KJ101N系统的报警方式和报警值是怎样设定的?-5283、 A-1、KJ10、KJ101、KJ101N四个监测系统是什么关系?有何不同?-5384、 KJU3扩展器有何功能?-5385、 KJ101N-F1监控分站怎样与传感器配

11、接?-5386、 KJ101N系统能否配接高低浓甲烷传感器?-5487、 新四模监控分站都有哪些改进? -5488、 老四模监控分站能否改造成新标准监控分站?都要更换哪些部件?-5489、 KJ101N-F2与KJ101N-F1两种监控分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490、 KJ101N-F1型监控分站许多参数都是从地面设置的,脱机后情况如何?-5591、 监测机房离井口很远时KJ101N监测系统能否适应?-5592、 机房UPS电源有何种要求?-5593、 生产监测与安全监测合用一套系统时怎样配置?-5594、 老式监控仪可否改成FSK通信模式?都要更换哪些设备?-5695、 KJ101

12、N系统地面可接多少终端?功能如何?-5696、 KJ101N系统的传输干线可否用光纤?成本如何?-5697、 人为破坏断电控制,本系统怎样检测和处理?-5698、 厂家怎样培训与保修?-5699、 煤矿安全规程通风安全监控部分与老版本有哪些重大改动? -57100、监控系统的分站有大、中、小之分也有单一品种的,各自优缺点如何?-58101、 KJ101N系统抽放监测功能如何?-58102、 馈电状态传感器有何用途?-58103、 镇江中煤电子研制生产的压力传感器有几种规格,用途如何?-58104、 KJ101N-F型监控分站怎样配置最经济?-59附录1:KJ101-45B型全量程甲烷传感器的研

13、制过程-60附录2:煤矿安全规程节选-76附录3:煤矿安全规程详解-8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AQ6201-2006新标准改造技术问答2006年5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声令下之后,顷刻间全国煤矿安全仪器生产厂家的“安标证”立刻被暂停了,随即出台了AQ6201监控系统新标准,按理说这对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让上人们未曾料到的是:新标准颁布后遭到了许多技术问题迟迟不能推广,造成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此次贯标受挫,里面有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以及无序管理等方面造成的原因外,毫不避讳的讲,也有行业垄断和企业经济利益从中作祟。AQ6201-2006新标准瞄准现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软肋”所制定,它的强

14、制推广无疑是对煤矿安全是一大利好行为,同时对现行大多数厂家产品市场也将面临重新洗牌的严重影响,企业面对生死抉择如履薄冰。技术整改的新标准中,最难通过的要算电磁兼容三项指标,在2006年中期,所有的厂家纷纷主动进行摸底测试,经过检验,前往测试的厂家没有一个能够通过电磁兼容测试,脉冲群接通后传感器冒大数、分站死锁、设备重启怪象百出。特别是浪涌冲击试验,轻则传感器不能工作,重则设备当场爆裂冒烟!有的厂家派驻大批人马在常州蹲了十几天,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最后草草收场。新标准的抗干扰强制执行时间随之一推再推,全体生产厂家已经停产将近半年了,用户和众厂家都在嗷嗷叫,停产已经快半年了,监控系统产品成了空白区域

15、。在2006年12月26日,国家安全监察局法规司终于下发了一道文件,暂停了抗干扰标准执行,轰然间众厂家纷纷获得了临时整改的安标证,许多局矿都在拭目观望,新标准推广将向何处去?1、监控系统新标准中的抗干扰条款为何中途暂停?从传感器到分站的信号传输方式,国内绝大多数产品使用的2001000频率脉冲方式,分站单片机采用计数方式采集信号,这种方式在原理上就存在着严重缺陷,上千伏的瞬变脉冲信号叠加到信号线上后,单片机无法识别干扰与信号,立刻会出现数字错乱、重新启动、胡乱报警等现象,根本通不过新标准中的瞬变脉冲群的测试。此前煤矿产品各厂家对该项技术要求并不了解,面临即将强制贯彻新标准之前胸中都没有底,在贯

16、标压力下各家私下纷纷进行了悄悄的“摸底试验”。测试在“常州轨道牵引技术研究所” 进行的,国内几家较有影响力的大厂检验结果都不理想。新标准是在2006年5月颁布的,在颁布的同时,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就宣布:作废所有监控系统厂家的安标。时间已经半年过去了,各厂家停止了生产和销售,都在组织力量深入探索,不知道怎样才能跨越这道电磁兼容技术门槛。进一步实验结果令所有厂家感到无望,没有一家能拿出有效的技术整改方案来。企业的经济利益牵动着上下部门的神经,再加上即将开工的基建矿井,如果没有合格的产品问世,将不准予开工投产,上面领导面临一天比一天加重的压力。这种尴尬局面决策者们是始料不及,如果不做适当调整,继续维

17、持下去,可能要杀死全部厂家。企业利益与行业管理标准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技术主管部门不得不妥协退让,安标办首先发文,推迟电磁兼容强制检验时间到2006年12月底,暂时下发临时安标,有效期一年。显然这是给一些企业放宽政策,给他们时间去摸索整改方案。时间很快已经到达2006年12月最后期限了,许多厂家经过努力后都一致得出绝望的结论:监控系统是不可能通过新标准电磁兼容测试的上面的技术领导还是很通情达理,经过几次开会研究,检验标准一降再降,由原来的3级严酷等级降到了2级,可还是不行,完全没有通过的希望,最后降到最低的1级也不行,严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怎么办?厂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把最后的希望全寄托在修

18、改检验标准上了,可是AQ6201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标准,不是随便就可以更改的。2006年12月26日,国家煤矿安全局法规司下达文件,停止了新标准中电磁兼容测试的要求。值得关注的是:文件是法规司下发的,而不是以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名义,也没有明确是永久取消还是暂停。经过一场技术章法与企业利益的博弈,最终还是技术章法屈从了企业利益。新标准的精华所在就是强制电磁兼容技术要求,煤矿上十几年来没法摆脱这个干扰的危害,才促成新标准的出台,抽掉了精髓部分再强推余下的项目又有何意义呢?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几个生产厂家暗中窃喜;还有那些技术能力低下的厂子跟着欢呼雀跃,受到利益损害的还是煤矿上的弟兄。从长远目光上看,抗干扰

19、这条国家标准迟早还要强制执行,希望用户不要误认为暂时过关的产品就是放心的系统了,相信这个标准顶多维持一年,还要重新被提到日程上来,不要以为电磁兼容技术真的在煤矿上实现不了,主要症结还是几个重要厂家没有过关,一旦技术方案取得突破之后,定会不遗余力地用这条标准来绞杀竞争对手,但愿今后推行的标准不要成为市场利益争夺的工具。2、是不是AQ6201标准中的抗干扰条款真的难以实现?在众厂家一片哀叹声中,让技术主管的领导们倍感为难,为什么电磁兼容技术在煤矿装备中推广会遇到如此严重的技术问题?原来煤矿仪表中广泛采用一种本质安全电路,这种电路大都采用触发式关断保护方法来限制功耗,要求其必须具有高速响应性能,这样

20、的电路无法通过浪涌冲击检验,在上千伏浪涌电压冲击下,保护电路会被尖峰脉冲触发,迅速关断电源,造成设备复位重启。如果降低触发保护速度,就会造成本安电路过电流,无法达到安全栅性能要求,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折衷的余地。在众厂家一次又一次反试验后,得出了令人沮丧的结论抗干扰标准是不可能在煤矿安全设备中实现就在厂家被电磁兼容技术难题团团围困的时候,镇江中煤电子产品在2006年8月,也如期送到了常州轨道技术研究所,专门进行了一次全面电磁兼容测试,检验结果出乎人们预料,几乎一次性高标准过关。浪涌测试:电源、信号线:4级,4KV(最高等级);传感器、控制信号:3级,2KV;瞬变脉冲群:全部3级以上;电磁辐射:3

21、级,10/米。KJ101N系统之所以能够过关,是因为采用的技术和常规产品有很大不同,中煤电子多年以来依靠自身技术研发出一整套独特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信息采集、传输到处理没有沿袭传统的模式,采用与众不同的技术方法,譬如:瓦斯检测方法采用恒温电桥方式,可抗高浓瓦斯冲击;传感器信号采用容错技术传输,使抗干扰性能非常优异;分站通信采用智能锁相同步技术,具有良好的纠错能力;分站电源采用恒流源供电抗浪涌冲击技术;远程断电采用数字编码技术这次常州测试充分验证了KJ101N系统优越的技术性能,同时也证实了电磁兼容技术并非在煤矿安全仪器中不能实现。3、取消了抗干扰性能要求的贯标行动,能给用户带来些什么

22、?AQ6201-2006新标准的精华部分就是改善系统抗干扰性能,以期能杜绝虚假数据,误报警、冒大数、解决系统快响应速度和数据可靠性的矛盾。在一场技术纷争之后,抗干扰性能被迫挂了起来,而快速断电性能要求并没有取消,这样就出现了新的,更加严重的问题,各厂家为了应付2秒快速断电,把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改成了脉宽计时方式,它为监控系统又埋下一眼没人发现的夺命陷阱。常规的方法是采用脉冲计数式采集:单片机在一秒(或更长时间)内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时间到达一秒后计数停止,有的产品为了虑除随机干扰,计数门时故意加长,比如ABD21断电仪就采用4秒门时计数,就是说在采集周期中插入一两个脉冲,对计数结果没有多大影响

23、,计算一下:200HZ频率,在一秒钟插入10个干扰脉冲,会使计数结果由200变成210,偏差5;如果4秒门时也插入10个脉冲,计数结果由800变成810,只偏差1.25。长门时显然有利于避开杂散的电磁干扰。计数式采集的产品缺点是响应时间长,反应迟缓,如果一台分站连接8台传感器,计数门1秒,那么8台传感器轮番计数采集就要8秒钟时间,还要兼顾显示处理、数值超限判断、断电控制、与地面通信等任务,无论如何不可能达到新标准要求2秒钟内执行完断电控制。为了应付AQ6201-2006新标准“快速断电”的要求,在经济利益驱使之下,众厂家纷纷改用脉宽计数法来应付新标准,说的具体些就是:只捕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一个

24、脉宽,比如200HZ单脉宽是2002的倒数:25ms;1000HZ的脉宽是:1ms。一个传感器的采集周期在25ms内就完成了,的确加快了速度,但是它的抗干扰性能会变得如何呢?在25ms的脉宽下插入一个10ms的干扰,采集结果将会发生40偏移;如果在1ms信号中插入10ms干扰脉冲,就会发生1000的偏差,试想一下这是多么可怕的结果!可以毫不客气地预言,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制造假药给病人吃。更可怕的是,由于取消了抗干扰检验项目,这样产品的潜在危害被掩盖了起来,技术检验部门在实验室里尚没有手段发现这个危险的存在,上级决策领导恐怕要等到问题明显暴露之后,才能再出台整治办法。在原本1秒门时计数采集方案中,

25、抗干扰都成了难以解决的顽疾,现在又改到脉宽计时的方法上,岂不是雪上加霜吗?内行的朋友计算一下就能明白,这样改出来的系统还能用吗?它的抗干扰性能会比不改时还要恶劣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关系,时间会验证这一切的。还有,新标准的软件检验已经流于形式,变成了界面、菜单、表格作秀大比拼,你的软件能否过关不是取决于它的性能和可靠性,只是比照输出表格是否与某家的系统相一致。最让人担忧的是,有许多滥竽充数的厂家竟然抢先过了检验关。据了解有几家小公司什么也不会做,也没有懂技术的人员,更不生产传感器产品和分站,竟然率先取得了合法手续,仔细一打听,原来是用钱买来一套能过关的软件和分站,送到检测中心居然也取得了安标!据说

26、这样取得安标证的空壳企业还不止一家。4、当前电磁兼容技术推广面临的难题,它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并不是电磁兼容技术本身的问题,这项技术在国际上早已普及,国内电子行业也早已推广实施多年,其中尤以铁路信号系统领域最为典型。此次贯标受阻,与安全形式压力过大有关,执行时间过于匆忙,各行各业的国家技术标准修改时,出些问题是正常的。这其中不能排除个别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利用起草新标准的机会,借此来绞杀竞争对手,到头来反倒深陷自己所埋下的技术陷阱中。电磁干扰造成监控系统诸多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此次贯彻新标准的核心就是下“狠心”解决抗干扰问题,2006年12月26日文件(暂停电磁兼容测试

27、)一发,就抽去了这次贯标的精髓,完全扭曲了当初贯标的初衷,变成了一出走过场的游戏。众厂家付出了巨额代价,到检测中心还能做些什么捡验项目?检测中心收了费用,总要有些许事情干才说得过去,结果把检验重点转移到了软件上,变成了软件界面、命令菜单、打印报表的大PK! 上层决策领导们可能还不清楚,目前已经完全背离了贯标的目标,根本没有挡住神通广大的伪劣产品站在专业人员的角度看,虽然上面发文暂停了电磁兼容检验,那仅仅是为了照顾目前企业经济利益的临时办法,AQ6201标准已经成了国家标准,监控系统冒大数、误报警、浪涌损坏是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目前通过“新标准检验”的系统一旦投放市场,可以预言:被敷衍的电磁兼容

28、问题是遮盖不住的,不要过多久,一定会很快再次暴露出来,强推电磁兼容标准是迟早的事,不能经过电磁兼容测试的系统注定会被淘汰出局,对于打算装备或更换监控系统的煤矿,希望用户朋友能心中有数。5、矿井监控系统新标准改造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信息采集方式:许多厂家为了达到2秒断电要求,不得不将信号采集周期缩短(通常每个模拟量一秒),甚至采用脉冲周期采集法,就是仅仅检测信号脉冲一个周期。这样的方案是典型的饮鸩止渴行为,虽然是缩短了采集时间,但是,它会严重恶化信号采集的抗干扰性能和传输精度,严格说:这种采集方式的干扰防卫度式还不如脉冲计数方式,如若投入实际使用,必将带来难以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个系统虽然通过

29、了目前的检验,日后,为了防堵更加严重的冒大数、误报警发生,厂家注定还会走回头路用软件过滤干扰信号,势必更加严重迟滞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性能严重倒退。新的缺陷需要一段应用时间,才能在使用中再度被发现,希望用户能引起高度重视,先天不足的脉宽检测和计数检测系统千万不能选用。(2)电磁兼容性能:没有通过电磁兼容测试的系统不宜选用,虽然现在暂停了电磁检测要求,但迟早还要再度提出来,监控系统新标准的精华部分就在于提高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现在执行的新标准砍掉了抗干扰要求后,已经变得没有多少新意了,为了二秒断电再改成脉宽采集,结果反倒严重损坏了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预言,这样的新系统,其冒大数、误报警将更加严重

30、,众厂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改出来的东西,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软件界面作秀比赛。留给用户的是一套换汤不换药东西,而且稳定性更加低下,这样的产品匆匆忙忙地安装到大矿上,注定还会引发一场新的危机。(3)高稳定性传感器:AQ6201-2006新标准中明确要求:瓦斯、一氧化碳等传感必须具有15天以上的稳定性,在此时间内,仪器零点、精度等参数绝对不能超标,煤矿安全规程也随之更改为:12天的标校周期,这是一项非常不容易实现的技术要求,它受到传感元件制造、二次仪表性能、生产老化条件等多方面制约,如果传感器达不到以上要求,必将带来严重后果。目前厂家的传感器产品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发生根并改变,检验手段大多流于形式,用户

31、在选择更新系统时切记使用名牌传感器。如果无法确认传感器的真实性能,不妨亲自到生产现场考察,看看生产厂家是否设有一定规模的充气模拟老化车间,传感器在出厂前是否真的逐台进行了18天连续考核,是否在老化考核中真正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免得为自己留下新的隐患。(4)双CPU监控分站:AQ6201-2006新标准提出:断电控制时间必须在2秒钟内完成,无论分站连接多少台传感器,必须满足此项指标,以适应高突矿井的要求。传统的分站硬件设计大都采用单CPU控制,采集通信集中在一个处理器中,无法进行不间断地通信、采集、显示、控制等多项工作。新标准贯彻后,许多分站主板采用了双CPU设计,这样的方案才有可能达到全面指标。

32、如果确认系统分站是单CPU设计,那一定是采取压缩采集周期来实现的快速断电,千万不能选用。即便是双CPU设计尚不能凭此一点就确认它的可靠性,还要剔除脉冲计数方式的分站,无论是串行计数,还是并行计数,都不要选用!推荐使用传感器串行码的方案,它能兼顾快速断电和抗干扰性能。(5)红外遥控传感器:AQ6201-2006新标准要求井下所有传感器必须使用红外遥控传感器,截至日期限定在2008年底,老产品必须在最后限期内无条件出局。虽然新标准中没有规定淘汰脉冲输出的传感器,以压控振荡器LM331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注定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它不仅有数值显示与输出不一致、统调跟踪困难等问题,更主要是它无法实现高抗干

33、扰的串行码技术,走不出冒大数、误报警的怪圈,无论是哪家生产的产品,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用户千万不可小视这个问题。6、监控系统频频冒大数、误报警原因何在?目前使用的监控系统传感器信号向分站传输大都采用2001000Hz频率制式,分站采用脉冲计数方式工作,抗干扰防卫能力很差,遇有线路接触不良或电磁干扰就会造成假象信号。煤矿井下特殊狭小的现场环境,传感器连线与动力电缆很难分开铺设,有些地方干脆就是挂在同一个电缆挂钩上,大型电器设备启动和停止时会释放出极其强烈的电磁脉冲辐射,强干扰脉冲能在瞬间完全淹没传感器信号,结果就造成了“冒大数”现象。井下分站和地面计算机根本无办法识别这些干扰信号,常使系统频

34、频发生误报警,造成难以克服的“大数干扰”,这种干扰问题普遍存在于目前使用的各种系统中,据用户反应,山东某大矿使用的进口系统,在一个月内发生一千多次误报警,极大损害了监控设备的可信度。为了克服脉冲干扰,许多系统都采用软件干扰滤除方法,即把传感器多次采集结果进行比较,经过多个采集周期后才能确认超限信息的“有效性”,为了加强滤除干扰能力,需要反复进行多次过滤,结果带来的是系统反应迟钝,断电闭锁动作缓慢,使真实超限的数据迟迟不能正确反映上来,根本无法达到煤矿安全监控标准30秒的最低要求。7、KLJ101N系统是怎样实现高抗干扰性能的?(1)干扰过滤技术最困扰人们的是:在“抗干扰性能”和“快速反应性能”

35、二者之间找不到折中点,这二项性能都是非常关键的指标,特别对于那些高突瓦斯矿井,使用这样带有严重缺陷的监控系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KJ101N系统分站到传感器采用的是全数字化容错传输方式,具有优异的智能诊错功能,能够有效地剔除随即干扰信号,彻底根除了误报警、冒大数的顽疾。(2、)KJ101N系统电源有很大不同,它没有使用触发保护式安全栅,而是采用一种恒流技术,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浪涌性能。常规的产品都是采用触发关断方式安全栅,遇有冲击信号,本安电源会迅速关断,使仪器检测中断重启,严重会发生死机现象,甚至击毁传感器。(3)KJ101N系统通信方式不同于常规产品,它采用SDLC同步协议,据有良好的抗干扰

36、性能,同时采用智能锁相技术,可以有效虑除不同相的随机干扰,仅此一点就使系统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另外系统还采用了一种冗余校验的容错技术,使系统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能。8、监控系统选型时应注重哪几方面因素? 矿井监控系统系高科技产品,涉及传感技术、微机技术、防爆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和通风与安全技术等领域。国内外产品型号众多,往往让人不知从何入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选择产品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产品的生产商应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正规厂家,注册资本不应少于1000万元,这样才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不至于落空。确认产品的合法性,可以根据产品的“三证一标”来识别。需要说明一点,获得安标的厂家是起码的要求,获

37、得安标的产品只能证明部分样品通过了一些最基本的技术检验,不代表它的技术性能,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可靠产品。(2)产品厂家应具有系列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队伍。如传感器、分站、电源、系统软件等,用外购件拼接的系统容易造成售后服务扯皮推诿现象,没有售后服务实力的企业,系统使用中会发生许多难以判断的软故障,会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特别提醒用户:千万不能选择“贴牌产品”这样的企业没有技术实体,没有能力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为了牟取经济利益,采取在别的厂家购买来分站和软件,然后改头换面贴上自己企业名称,以此来换得一纸合法手续,这样企业日后能给用户提供什么产品是个未知数,他所做出的任何承诺都将无法得到保障。

38、(3)选择系统要侧重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现在人们有一种普遍的认识误区,考察系统忽略了硬件的性能,变成了只去考察软件界面。一些人容易被拼接在系统上花俏的商品软件所诱惑,选择系统变成了看谁的软件界面更绚丽。滥竽充数的伪劣产品更喜欢玩弄花样,用户千万要切记:硬件才是系统稳定的基础,如果传感器或分站不可靠,无论多优秀软件的作用也发挥不出来。硬件一旦选定,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不能更改,它不同于软件具有可修改性。 (4)您在选择系统时请务必首先权衡整个系统的先进性,考察系统构成的合理性,分站、电源、传感器的工艺和质量,不要被软件的花俏界面误导,系统的软件功能固然很重要,软件的界面易使人们产生第一印象

39、,现代商界很注重“产品”包装。辨识硬件的质量,特别要注意软件基本功能一定要符合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地面软件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可知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了解透它的本质。 (5)软件的考核应注重它的实际功能,必须符合国家2006年颁布的AQ6201最新技术规范。如果选择一个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系统,在日后应用中将无法通过严格的行业检查。除此之外,软件应注重考核它的稳定性、易操作性和前瞻性,比如网络化的功能、数据共享的标准化、二次开发的方便程度以及操作使用的方便程度。 (6)要考察生产厂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预测可持续发展前景,选择厂家不要只注重名气,不能只顾厂牌的大小。一套系统要使用十年左右,如果错误地选择

40、制造企业,日后的技术支持将会成为严重问题,历史上的教训很值得人们借鉴。 9、煤矿上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光纤以太环网,它的应用前景究竟怎样?在严峻的煤矿安全形势压力下,国家花费了巨额代价投入整治,发改委斥资数亿资金委托高校研发解决煤矿安全的重大技术项目,“煤矿光纤以太环网”就是这项目的成果之一。这项花费巨额资金的项目,真的就是解决煤矿安全隐患的灵丹妙药吗?细细分析起来实在令人堪忧。(1)光纤以太环网要传输什么?目前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需要以太网吗?的确,光纤的传输速度极快,每秒可达100兆位,抛开造价成本不说,需要搞明白的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快的速度吗?现有监控传感器的反应速度都在30秒等级上,好的

41、也要十几秒,最前端的传感元件快不了,一味追求超快的上传速度又有什么意义呢?现有系统的巡捡速度也就35秒钟,多则十来秒,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监控需要。前面所说仅仅是信息向地面传递的速度,并不是井下本地断电闭锁的延迟时间,现在断电执行时间已经小于2秒了,对于突出矿井完全可以满足要求。(2)使用光纤以太环网后,监控速度能快多少?改用光纤以太环网后,监控系统的断电执行时间并不能变快,因为它影响不到分站内部信息处理速度,分站的数据采集还需要逐个传感器巡捡,仅仅节省下了分站向地面传输的延迟时间,具体说,一台4模4开分站,上传时间大约0.25秒,改用光纤后可以减小到0.01秒,也就是说用大代价光纤换来的仅仅是把

42、2.25秒信息延迟到机房变成2.001秒时间,在井下出现异常危险时,就地快速控制反应有实质意义,而一味追求传输到地面速度,就如同花费巨额代价去追求奥运跨栏记录,把10.2 秒刷新到10.1秒的效果一样,计算一下就能明白得不偿失。(3)光纤以太环网在井下能干什么?有些宣传信息鼓吹说用以太网传输工业视频传输信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这样的人要么没有常识,要么就是恶意炒作,一幅实时工业电视带宽起码要4兆,分辨率高些的要6兆带宽,试计算一下,100兆的带宽极限运用,且不干别的事情全部用来传视频图象,理论极限顶多能容纳下25幅动态图象!考虑实际应用要不阻塞信道,能传10幅就很庆幸了。如果采用图像压缩技术,牺

43、牲的是图象质量和响应速度,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QQ上的视频聊天仅仅只传一路扑克牌一样大小的视频图象,那样的小图象和动画一般的延迟速度能有实际应用价值吗?还有一笔帐没有算,每个摄像头处都要安装一台模拟/数字转换卡、地面每台显示器差不多都要配备一台电脑用于视频解码!试想一下,如果在光缆中多加几芯光纤,干脆把视频图象直接传到地面上来,岂不是更经济,性能更好,使用更可靠吗?为什么偏把问题复杂化呢?(4)光纤以太环网安装在井下可靠性如何?以太网每一个结点都要连接光端机和数字交换机,这些设备都属于计算机系统,精密娇嫩的器件和工艺不适合在煤矿井下低照度、高潮湿、高粉尘、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

44、,在肮脏、狭小、黑暗,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无法进行现场维修,随身携带的专业检修仪器,比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光纤测试仪、光纤熔接机等设备,大部分没有防爆措施,不可以在井下使用。以太网的信息全部集中在二对光纤中,硕大个矿区,一旦遭遇地震,矿井火灾、瓦斯爆炸,运输设备挤压、采掘损伤、电力中断等事故或灾害发生,等于将全矿系统“命悬一线”,安全监控系统更不适合在井下进入环网。就算没有这些危险,一旦光缆在使用中断纤,在井下爆炸性危险场合熔接光纤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光缆的可靠性和可塑性远不如通信电缆。(5)光纤以太环网能给煤矿带来什么?有局域网的单位一定有这样的经验,我公司的局域网连接40余台电脑,几乎每天都

45、要有专人维护才能正常运行,且不说网络线头接触不良、交换机、集线器、电源插座故障,就连系统中的下级小交换机都会经常发生死机,更不用说置于井下防爆壳中的大交换机了。这样的维护力量和成本,普通以生产煤炭为主业的矿山能否承受得了?国家花巨资建造的以太光纤环网设备,能给煤矿带来哪些福祉是值得人们深思的。(6)光纤以太环网的推广让我们思考些什么?为什么我国总会有些荒唐的事情不断地发生?这应该与我们的教学科研体制分不开,高等学校的科研还在延续计划经济的模式,高校教授关注每年能用什么课题忽悠些经费来,至于真的要研究出什么成果来,则是另外一回事了。煤矿光纤环网项目就是典型的例证,花了国家巨额的科研经费,不得不拼

46、凑一些“成果”来应付领导,教授们坐在办公室里实在拿不出什么新鲜创意,硬是把地面成熟的光纤以太网技术搬到井下,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冷饭新炒一下罢了。不知道上面决策领导是否清楚,煤矿安全装备的脆弱点在哪里?井下最急待解决的基问题还在搁置,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还没着落,花钱搞井下光纤网,只能起到头痛医脚的效果。如果上面决策领导还看不懂这里面的真实情况,硬是要把所有的监控设备向这个环网标准统一的话,有可能再次酿成一个尴尬局面。在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煤矿里,居然还有人使用最古老的瓦斯检测方法火灯(带有防爆铜网的煤油灯),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他存在的道理,越是简单的方法,工作越可靠,我们因该从中悟出些

47、道理来。以上都是笔者本人的观点,难免有偏见之处,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一下,煤矿上的以太工业环网能给煤矿带来些什么?它能传输些什么?它的应用成本如何?它的可靠性怎样?怎样进行日常维护?能否在煤矿里成为不可或缺的设备?10、分站后备电池为什么在使用中容易损坏?后备电池放电完毕,一定要马上充电,否则电池将很快损坏!仓储中的后备电源要定期半年充电一次。升井检修的仪器,一定要充足电后再储藏,避免损坏电池。使用中的后备电源,每次完全放电后,要经过48小时充电方能全部充满,每天都发生交流电停电的场合,电池将长期处于过放电状态,不能保证后备时间且极易损坏电池极板。 使用中要防止后备电池长期处于过度放电状态,仪器一

48、旦过度放电后没有及时充电,会造成电池永久性损坏。注意:只要发生一次停电事故后没有及时恢复,电池就将损坏!仓储中的后备电源要定期半年充电一次,升井检修的仪器,一定要充足电后再储藏,避免损坏电池。井下工作面设备搬迁时,往往生产部门首先切断工作面电源,然后才逐步拆卸设备,带有后备电源的分站,在交流电停止那一刻开始,已经开始消耗后备电池中的电能,直到电池放光为止。如果这台设备不能迅速搬移到新工作地点,并且连接好电源将电池及时充电,那么这台分站中的电池组注定就报废了!用户要避免这种在不知不觉中损坏设备的习惯行为,一定要在拆装设备之前,用遥控器关闭分站电源。在进行后备电源容量的测试之前,一定要保证48小时

49、的全充电(二天二夜),如果仅仅充电八小时就开始放电,电池组只能充到1/3不到的容量,将远远达不到全容量的指标!11、影响传感器接线距离都有哪些参数?影响传感器接线距离的主要因素是电缆压降造成的,使传感器末端电压过低不能工作。其中有三个重要参数关系到接线距离:一是分站供电电压,电压高距离就远,通常在16V21V之间;二是传感器耗电,电流小距离就远,传感器采用开关式稳压一般在50150mA范围内,很容易满足要求,三端式稳压电源都在200mA以上,就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三是传感器电缆铜芯直径,线径越粗距离越远,通常都用1.0平方毫米,新标准要求在1.5平方毫米电缆上测试,距离不能小于2公里。12、为

50、什么馈电传感器在380V线路上使用正常,而在660V线路上有时就不正常?馈电传感器与被捡电压无关,它是通过检测电缆芯线中是否存在交流电场来判断:有电/停电 状态的,出于安全因素,煤矿井下动力电源要求“零线”一律不允许接地,大矿井全都严格执行此项规定。对于零点悬浮的动力电线,导线的对地电场是不确定的,它与电缆芯线的漏电导、分部电容有关。馈电传感器恰恰是以大地为参考点进行比对检测的,所以有时候状态就不正常。小煤矿大都采用380V电源,变压器设在地面,地面上的零线是不允许悬浮的,有良好的接地,因此馈电传感器能正常工作。大矿都是使用660V动力电,中性点悬浮,使人们产生一个错觉,好像馈电传感器只能用于

51、380V电源,而不能用于660V电源上。解决悬浮接地馈电检测有个好办法,馈电传感器不要卡在三相电齐全的电缆上,专门拉出一根“缺相”电缆,或者只连接一根单相线上的电缆,就可以正确检测供电状态了,这样拉出的独头“盲线”要注意末梢绝缘处理。13、连接监控设备的交流电缆外皮上,用测电笔为什么能测到光亮?而其他设备电缆就正常?这样的现象是否有危险?有现场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井下,连接监控设备的660V动力电缆外皮上,能够用测电笔检到“有漏电”现象,更换监控设备无效果,更换绝缘更好的电缆也无济于事,同样的电缆接到其它设备上就一切正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没有触电的危险?常使人们非常困惑。其实它是三

52、相交流平衡与不平衡造成的“漏电假象”,机电设备都是三相供电,三相交流电场的矢量和是“零”,平时不缺相的电缆中,站在远处看进去,他们的电场相互抵消掉了,测电笔是感应不出有电的。监控分站就不同了,它只使用单相电源,二根导线不管怎样连接,都会对地合成很高的电场,电压矢量三角形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对中性点的电场关系。电缆芯线对地都有分布电容,测电笔靠近不平衡交流电场时,灵敏的氖气泡就会感应发光,这是正常现象没有触电危险,如果不放心感应电场存在,可以使用四芯电缆,将三相电接全,进入仪器后再剪断一相芯线,这样在电缆外面就测不到“漏电”了。14、有人说中煤玻璃钢外壳分站是划时代的产物,它有什么突出的优势?KJ1

53、01NF2型分站07年投放市场的,它采用一种玻璃纤维强化环氧树脂材料外壳,是用模具热压成型的,制造出的仪器表面光滑,一致性非常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是金属铸造或焊接外壳无法相比的;玻璃钢材料重量轻,韧性好强度高,重量仅仅相当于相同体积的金属设备1/3以下,而物理强度不亚于金属;玻璃钢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井下无论是碱性或是酸性淋水,都不能对它造成腐蚀;玻璃钢是良好的绝缘体,在井下电器设备发生击穿短路时,能够有效抵御浪涌抗冲击和雷电袭击;玻璃钢的绝缘性能还能对人身安全提供一道良好的防护,即使660V电缆发生意外拔脱,也不会造成电击人员的惨祸;模压成型的产品线条流畅造型美观,是任何

54、其他工艺所不能及的。KJ101N-F2分站不仅仅是外壳材料的变革,更主要是它卓越的技术性能和新颖的一体化结构,堪称当今行业之典范。KJ101N-F2型八模矿用监控分站是在AQ6201新标准执行后,中煤电子推出的新一代产品,它大量采用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新材料,吸收了国内外所有同类产品的优点,浓缩了KJ101N中最精华的技术和工艺,是镇江中煤电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KJ101N-F2型分站具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可靠性更好、功能更强大、外形更美观、使用维护更人性化、适应范围更宽广的诸多特点。该仪器采用了最新一代嵌入式微处理机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将CPU、闪存、接口全部集成在一块芯片中,大

55、大简化了仪器的外围电路,使整体结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分站全部电路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传感器引线直接由电路板上引出,使可靠性大大提高。仪器优雅流畅的外形设计,加上精湛的加工工艺,使一台井下防爆装备拥有了现代仪器的造型。仪器显示视角水平和垂直均大于130度,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的观察空间。仪器不仅外形美观大方,更具有难能可贵的超小型体积和超轻型重量,包括本安电源在内整机重量仅13公斤,加装大容量后备电池后总重量也不超过17公斤,是目前国内外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一体化监控分站。该仪器参考人体负重特点进行了人性化设计,箱体尽可能减小厚度,这样可以更方便携带和吊挂安装。仪器的四周棱角全部设计成大R圆角,

56、光滑的表面加上浑圆的机身增强了与人体的亲和力。仪器上方安装了一只提握舒适的宽提梁,用户提在手中犹如携带一只小型密码箱。仪器采用前后开盖结构,前盖属于本质安全结沟设计,易改传统的四壁围绕模式,仪器的盖子与四壁设计为一体,打开门字形前盖后,仪器的一块控制电路板全部暴露在外面,非常方便接线和维修。后盖系隔爆腔型设计,打开隔爆后盖,交流电源接线柱、断电接线柱都充分暴露在外面,多路电源全部设计在一块电源板上,旋下四颗螺钉就可以方便的拆下检修。仪器的后备电源安装在隔爆腔中,镶嵌在压铸模架上,用二颗粗大的内六角螺栓紧固着,拧下螺栓后电池就可以方便的拆下来更换。电源板中设计有专业级的自动充放电管理电路,性能优

57、良的后备电源保证了交流电源中断后的可靠切换,板上的智能化充放电管理,让使用者不必担心电池记忆效应的发生,大容量的后备时间可保障长达4小时以上满负荷运行。仪器设有八路输入端口,相当于二台KJF19监控分站的功能,具有多种输入模式,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本仪器在KJ101N用户网中使用时,可设置成虚拟二台四模监控分站,断电闭锁功能齐全、实用,与使用二台分站一样方便,可为用户节省大量装备资金。仪器保留了KJF19监控仪的数字编码远程控制技术、开关量串行扩展技术外,还增加了开关量三态输入、红外线遥控参数设定、传感器串行码输入、监控参数地面置入、交流电源供电状态监测、传感器远程启动、四位精度显示等新功能。使仪器具有更为灵活的传感器输入选择,可以配接任意满度值的传感器和任意物理量的参数。输入制式设置灵活,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该仪器用于瓦斯监控时,机内带有二路独立的本地继电器控制断电输出,同时还设有二组远程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