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验收规范年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72655502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建筑验收规范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智能建筑验收规范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智能建筑验收规范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验收规范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验收规范年(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智能建筑验收规范03年.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本文由lfzgd2008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quality of I

2、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s 2003-07-01发布 2003-10-01实施 第 1 页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3392003 GB 50339 2003 条 文 说 明 筑 龙 网 2003 第 2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前 言

3、 本规范是依据“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 原则,为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和智能建 筑设计标准GB/T 50314配套使用编制的。在编写过程中,强调了对 质量的过程控制,加强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措施,明确了工 程实施单位、 工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质量控 制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本规范提出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的 验收程序是上述十六字方针的具体体现, 从而保证了对智能建筑工程 质量验收的规范化。 本规范对智能建筑工程结构的划分可参看附图 “智能建筑工程体系结 构图”。 本规范共13章,具体结构如下:

4、 1. 总则:共5条,主要阐明本规范制定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执行 时与其他标准、规范和有关文件的关系。 2. 术语和符号:共10条,其中9条术语是解释了智能建筑工程中涉及 到的9个主要术语的基本概念。符号部分列出了规范中出现的缩略语 表,表中收集了16条缩略语及其涵义。 3. 基本规定:共5节29条,其中: 3.1 一般规定,共5条,是智能建筑中任何了个子分部工程(系统) 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3.2 产品质量检查,共7条,对智能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关键产品的检 查做出了具体规定。 3.3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共9条,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第一阶段, 由与前期工程的交接和工程实施条件准备、进

5、场设备和材料的验收、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和随工检查、工程安装质量检查、系统自检和试运 行等环节组成,对各环节质量控制的具体 第 3 页 方法和具体要求作出了规定。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3.4 系统检测,共5条,对系统检测的方法、结论判定与处理等做出 了原则规定。 3.5 竣工验收,共3条,对竣工验收的方法、结论判定与处理做出了 原则规定。 第413章是对10个子分部工程(系统)的工程质量验收的具体规定。 在各章的系统安装质量检测和系统检测中, 依据分项工程在工程质量 控制中的重要性划

6、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这部分共43节,237条。 其中主控项目84条, 一般项目32条, 事关安全的条款列为强制性条文, 共有6条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合计13章、50节、281条。强制性条文6条,在文中以黑体字标 出。 本规范涉及新技术、新产品较多,不少系统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在国 内还是首次被编写成文, 本条文说明尽可能对有关条文做出较详尽的 条文说明,以方便本规范的正确使用。 第 4 页 筑龙网 zhulong 第 5 页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

7、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目 录 1 总 则 8 2 术语和符 号1 0 3 基本规 定 .11 3.1 一般规 定11 3.2 产品质量检 查11 3.3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 制12 3.4 系统检 测12 3.5 分部(子分部)工程竣工验 收13 4 通信网络系 统14 4.1 一般规 定14 4.2 系统检 测14 5 信息网络系 统17 5.3 计算权网络系统检 测17 5.4 应用软件检 测17 5.5 网络安全性系统检 测17 5.6 竣工验 收20 6 建筑设备监控系 统21 6.1 一般规 定21 6.2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 制21

8、 6.3 系统检 测21 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 统22 7.2 系统检 测22 7.3 竣工验 收22 第 6 页 8 安全防范系 统23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8.1 一般规 定23 9 综合布线系 统24 9.1 一般规 定24 9.3 系统性能检 测24 9.4 竣工验 收25 10 智能化系统集 成26 10.1 一般规 定26 10.2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 制26 11 电源与接 地27 11.1 一般规 定27 11.2 电源系统检 测27 11.3 防雷及接地系统

9、检 测31 12 环 境33 12.1 一般规 定33 12.2 系统检 测33 13 住宅(小区)智能 化34 13.1 一般规 定34 13.2 系统检 测35 13.4 安全防范系统检 测37 13.5 监控与管理系统检 测37 13.6 家庭控制器检 测38 13.7 室外设备及管 网39 13.8 竣工验 收40 第 7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1 总 则 规定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的 1.0.1 明确规范制定的目的, 组织程序、合格评定标准,要求按工程实施及质量控

10、制、系统检测和 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执行本规范,从而起到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 1.0.2 说明规范适用范围。 1.0.3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任何 层次的标准规范,其内容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的规定。 1.0.4 在智能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主要原则必须遵循建筑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1.0.5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本规范应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配套使用; 2 在执行本规范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 条文的有关规定; 这些 3 本规范所引用的国家现行标准应是该被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 标准重编或修改后,应自动改用相应的新

11、版标准; 4 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要求采用国际标准时,应按要求采用 适用的国际标准,但不应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5 下列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BMB5 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保护要求 BMZ1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 BMZ3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评测指南 GA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367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 2887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 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第 8 页 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筑龙网 zhulong 筑

12、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GB 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 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oo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5建筑装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7401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 9175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68/T 5031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13、验收规范 GB/T 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Y/T 106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GY/T 121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49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 YD2012 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YD 5017卫星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 503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 5038 点对多点微波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YD 5044 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 5045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工程验收规范 YD 5048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 通信设施验收规范 YD 5077 程控 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 5079

14、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 J44 电信网光纤传输系统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6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各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会不断被修 订,本条可体现动态发展,以此保证智能建筑工程的先进性。 第 9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2 术语和符号 本章中给出的9个木语和16个符号(缩略语)是本标准有关章节中所 引用的。本规范中引用的其余术语和符号参看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第2章。 由于智能建筑涉及多项新技术,迄今对文中的部分术语仍无权威定 义,本章对这些术

15、语的解释仅从本标准的角度赋予其涵义,引用时仅 供参考。 第 10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为贯彻“ 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 六字方针,根据智能建筑的特点,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过 程划分为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 3.1.2 说明适用范围。 本规范的系统划分考虑了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和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协调一致,因为这两本标准 将和本规范配套使

16、用。根据智能建筑工程的特点,本规范将各子分部 工程称为“系统”,各系统包括的“子系统”为分项工程,并对GB/T 50314和GB 50300附录表B.0.1中的一些具体名称作了修改。如:“办 公自动化系统”改为“信息网络系统”、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改为“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素统”,并将其中“分项工程”所列 内容和名称也作了一些相应的调整。 3.1.3 主要说明了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顺序。 3.1.5 本条在GB 50300第6章规定的基础上,做了如下补充: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因行 业主管有相关的强制性标准,故列出此款。系统检测委托专业检测机

17、构实施,以保证工程质量;暂时无专业检测机构时,系统检测可按 GB50300第6章的规定执行。 3.2 产品质量检查 严格执行国家质量监督 3.2.2 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 检验检疫总局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本条内容规定供需双 3.2.3 产品的检查涉及各种国家现行产品标准; 方有特殊要求时,也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第 11 页 有时 3.2.4 智能建筑中的产品很多是以系统集成的方式用于工程中, 需用仿真系统等复杂设备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对保证工程质量是至关 重要的。必要时,应对生产厂或系统承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

18、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包商提出工厂检测的要求。 现场只能对产 3.2.5 硬件设备的可靠性检测需要长时间的统计数据, 品可靠性进行有限度的检测和分析, 故重要设备的可靠性检测可参考 设备生产厂商提供可靠性检测报告。 3.2.6 软件和检测和验收 本条将软件分为商业化软件、用户应用软件和自编软件三类,并提出 不同的检测和验收要求。 3.2.7 系统接口是智能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 也是智能建 筑中涉及到的最不规范的部分, 本条对接口的检测验收程序和要求做 了专门规定。 3.3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说明 3.3.2 强调了应做好与智能建筑

19、相关联的其他工程的交接确认,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阶段所包括的工作内容。 3.3.5 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要求: 2 设备和软件是保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故提出此款; 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提出此条; 为保证工程质量, 3 为鼓励新材料、 工程中采用新材料、新产品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4 中国加入 WT0,对进口产品提出此款规定。 3.3.8 根据智能建筑特点,要求在系统自检时,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 规定对检测项目进行全检,不准抽检。 3.3.9 除综合布线、电源与接地和环境三个系统外,其余各系统应在 调试投运完成后规定一个适当的试运行周期, 具体应因各系统的特点 不同而有所不同,

20、在此不做统一规定。 3.4 系统检测 3.4.1 系统检测是在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阶段完成后开始的, 前期工 作是后期工作的必要准备。 第 12 页 具有应用新技术 3.4.2 因智能建筑技术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 和新产品多、技术进步快等特点,因此,规定由建设单位组织各工程 责任单位编制检测方案并经专业检测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机构批准,以便既能跟上技术的进步,又能做到检测要求合理和保证 工程质量。这一条体现了动态跟进技术发展的思想。 各系统将根据其自身 3.4.4 本条对检测

21、结论与处理只做原则性规定, 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做出具体规定。 3.5 分部(子分部)工程竣工验收 3.5.1 本条所列8项竣工验收内容是各系统在验收时必须进行认真查 验的内容,但不限于此8项内容。本规范中各系统有特殊要求时,可 在各章中做出补充规定。 6 主要应对在系统检测和试运行中发现问题的子系统或部分进行复 检。 7 观感质量验收包括设备的布局合理性、使用方便性及外观等内容; 8 智能建筑的等级评定参照GB/T 50314和设计要求进行。 此条规定为基本规 3.5.2 竣工验收结论的判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定,以坚决阻挡不合格工程投入使用。实际执行过程中,当出现因个 别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

22、系统而使整个智能建筑工程无法完成竣工验 收时,可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对个别不合格系 统待其整改合格后再进行专项验收, 以免延误整个工程项目的投入使 用。专项验收合格后,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第 13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4 通信网络系统 4.1 一般规定 4.1.1 通信网络系统仅限于在智能建筑内安装的由用户自主管理的 通信网络设备及其与公用通信网络之间的接口, 不包括由公共电信部 门及广播电视部门管理的通信网络设备。 4.1.2 通信网络系统可包括

23、程控 交换机、ATM交换设备、接入网 (xDSL、HFC和FTTx等)、 VSAT卫星通信系统、微蜂窝数字无绳 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光纤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专用网络 系统及会议电视系统等。本章只对通信及会议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及 有线电视、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等子系统的检测和验收做出规定,其 余子系统的检测和验收应根据国家现行规范、 设计要求及本章的有关 规定执行。 4.2 系统检测 4.2.1 通信系统安装、移交和验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4.2.4 试运行是对工程质量稳定性观察的重要阶段,是对设备、系统 设计和实际施工质量最直接的检验。 试运行期间统计的数据是验收测试的主要依据。 试运

24、行的主要指标和 性能达到合同规定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如果主要指标不符合要求 或对有关数据发生疑问,经过双方协商,应从次日开始重新试运行3 个月,并对有关数据重测,直至合格为止。 4.2.5 通信系统检测验收应按以下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YD2012 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YD5017 卫星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503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5038 点对多点微波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YD5044 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5045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工程验收规范 第 14 页 YD5048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

25、 通信设施验收规范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第 15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YD5077 程控 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5079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J44 电信网光纤传输系统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4.2.7 通信系统的接入方式包括铜缆接入(xDSL)、窄带综合业务数 字网(N-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以太网,混合光 纤同轴网

26、(HFC)、光纤接入(FTTx)及无线接入系统等。 4.2.9 1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的检测验收应按以下国家现行标准的有 关规定执行。 GY/T 106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GY/T 121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49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 GY/T 150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内单元测氛 GY/T 151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外单元测量 第 16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5 信息网络系统 5.3 计算权网络系统检测 使用ping命令进行测

27、5.3.2 使用TCP/IP协议网络的连通性测试方法: 试。具体测试方法为在dos命令窗口中输入ping命令,格式为“” ,“” 为网络中机器或设备的网络地址。如返回 信息为“Reply from x.x.x.x:bytes= m timen TTL=y”, 则表 明可以连通;同时还应考查返回信息中的响应时间和丢包率等信息。 在局域网中,正常情况下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丢包率应符合设 计要求或为0。,测试TCP/IP网络与公共网连通性时,响应时间和丢 包率的数值应比在局域网内的测试数值略高,但不应高于设计规定 值。如返回信息为“Request time out”或其他信息时,则表明无法 连通

28、。专用网络测试仪是指网络协议分析仪和网络流量分析仪等。 5.3.4 使用TCP/IP协议网络的路由测试方法:使用 traceroute命令 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为在dos命令窗口中输入“” ,输出为到达“” 节点所经过的路由,如返回信 息与定义的路由表相符,则路由设置正确。 5.4 应用软件检测 5.4.4 黑盒法:测试不涉及软件的结构及编码等,只要求规定的输入 能够获得预定的输出。如果系统说明书中有对可靠性的要求,则需进 行可靠性测试; 支持标准规格说明或承诺支持与其他系统互连的软件 系统需进行互连测试。 5.5 网络安全性系统检测 5.5.1 1 物理层安全,包括对于信息网络运行的物理环

29、境(如机房、配线间 等)的控制和管理,也包括防范因为物理介质、信号辐射等造成的安 全风险。 第 17 页 2 网络层安全,主要是保证网络通信的稳定和可靠,并在网络层进行 访问控制和安全检查,抵御在网络层的攻击和破坏。网络层安全包括 防攻击、 因特网 (Internet) 访问控制和访问管理、 安全隔离等内容。 涉及安全网络拓扑、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内容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过滤等技术或产品。 3 系统层安全, 主要对各种网络设备、 服务器、 桌面主机等进行保护, 保证操作系统和网

30、络服务平台的安全, 防范通过系统攻击对数据造成 的破坏。 4 应用层安全,主要解决各种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 5.5.3 建议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内容过滤系统,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还 可以配置应用安全平台 “应用安全平台” ( 的解释见条文说明第5.5.8 条)。 防火墙是在网络中不同网段之间实现边界安全的网络安全设备, 主要 功能是在网络层控制某一网段对另一网段的访问。 一般用在局域网和 互联网之间,或局域网内部重要网段和其他网段之间。 1 非军事化区:简称DMZ,在网络结构中,处于不安全外网和安全内 网之间的一个网段,它可以同时被外网和内网访问到,主要提供一些 对内对外公开的服务,如主页(www)

31、、文件传输服务(FTP)、电子 邮件(E-mail)和代理服务(Proxy)等; 2 安全内网:在网络结构中的一个受到重点保护的子网,一般是内部 办公网络和内部办公服务器或监控系统, 此子网禁止来自外网的任何 访问,但可以接受来自非军事化区的访问; 3 所有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只能放在非军事化区,不允许放在内 网;数据库服务器和其他不对外服务的服务器应放置在内网; 4 配置防火墙之后,应满足如下要求: 1) 从外网能够且只能够访问到非军事化区内指定服务器的指定服务; 2)未经授权,从外网不允许访问到内网的任何主机和服务; 3)从非军事化区可以根据需要访问外网的指定服务; 4) 从非军事化区可以

32、根据需要访问内网的指定服务器上的指定服务; 5)从内网可以根据需要访问外网的指定服务; 6) 从内网可以根据需要访问非军事化区的指定服务器上的指定服务; 7)防火墙的配置必须针对某个主机、网段、某种服务; 8)防火墙的配置必须能够防范IP地址欺骗等行为; 9)配置防火墙后,必须能够隐藏内部网络结构,包括内部IP地址分 配; 第 18 页 10)防火墙的配置必须是可以调整的。 5 网络环境下病毒的防范分以下层次,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 行选择配置: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1) 配

33、置网关型防病毒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对进出信息网络系统的 数据包进行病毒检测和清除; 网关型防病毒服务器应尽可能与防火墙 统一管理; 2)配置专门保护邮件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防止通过邮件正文、邮 件附件传播病毒; 3)配置保护重要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防止病毒通过服务器访问传 播; 4)对每台主机进行保护,防止病毒通过单机访问(如使用带毒光盘、 软盘等)进行传播。 6 入侵检测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1) 必须具备丰富的攻击方法库,能够检测到当前主要的黑客攻击; 2)软件厂商必须定期提供更新的攻击方法库,以检测最新出现的黑 客攻击方法; 3)必须能够在入侵行为发生之后,及时检测出黑客攻击并进行处理

34、; 4)必须提供包括弹出对话窗口、发送电子邮件、寻呼等在内的多种 报警手段; 5)发现入侵行为之后,必须能够及时阻断这种入侵行为,并进行记 录; 6)不允许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系统启动后,网络速度和不启动时 不应有明显区别; 7)应尽可能与防火墙设备统一管理、统一配置。 7 内容过滤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科学、全面和及时升级的因特网网址(URL)分类数据库; 2)具有和防火墙结合进行访问控制的功能; 3)具有全面的访问管理手段。 5.5.4 网络层安全的检测方法: 检查网络拓扑图, 应该确保所有服务器和办公终端都在相应的防火墙 保护之下; 扫描防火墙,应保证防火墙本身没有任何对外服务的

35、端口(代理内网 或DMZ网的服务除外); 内网宜使用私有IP地址; 扫描DMZ网的服务器,只能扫描到应该提供服务的端口。 5.5.5 系统层安全检测: 检测方法: 1) 以系统输入为突破口, 利用输入的容错性进行正面攻击; 第 19 页 2)申请和占用过多的资源压垮系统导致破坏安全措施,从而进入系 统; 3)故意使系统出错,利用系统恢复的过程,窃取用户口令及其他有 用的信息;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4)利用计算机各种资源中的垃圾信息(无用信息),以获取如口令、 安全码、解密密钥等重要

36、信息; 5) 浏览全局数据,期望从中找到进入系统的关键字; 6) 浏览那些逻辑上不存在,但物理上还存在的各种记录和资源,寻 找突破口。 系统要求: 1) 操作系统版本应达到或超过国际通用的美国可信计算机系统评 估准则DOD5200.28-STD中划分的C2级安全; 2)对Wiiidows NT系列,必须采用NTFS格式,严禁使用FAT格式; 3)对用户日令的建议:最少为6位(管理员帐号至少8位)的字母、 数字和特殊符号的组合,同时要求用户必须定期(最长三个月)更换 口令。 5.5.6 身份认证:确认被认证者是一个合法用户,并且明确该用户所 具有的角色的过程。 访问控制:在用户访问信息资源(包括

37、网络资源和应用资源)时,根 据事先确定的权限设置、控制用户对资源访问的过程。 5.5.8 应用层的安全检测有以下三种方法: 1 使用应用开发平台如数据库服务器、 WEB服务器、操作系统等提供 的各种安全服务; 2 使用开发商在开发应用系统时提供的各种安全服务; 应用安全平台是由 3 使用第二方应用安全平台提供的各种安全服务。 第三方信息安全厂商提供的软件产品,它可以和应用系统尤缝集成, 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可靠而且强度一致的安全服务(包括身份队证、 授权管理、传输加密、安全审计等),并提供集中统一的安全管理。 5.6 竣工验收 5.6.1 应加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

38、障信息安全。 1 中心机房仅允许授权的系统管理人员进入; 第 20 页 安全技术培 2 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对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训, 对各种网络设备、 硬件设备、 应用软件、 存储介质等的安全管理, 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执行的保障和监督措施等。 特殊行业或者地 区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上岗等有特殊规定的,应遵守相关规定。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1 一般规定 6.1.3 各子系统是指包含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可独立运行的各系 统。 6.2 工程实施及质

39、量控制 6.2.2 由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受控对象是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及 其系统,涉及专业领域广,被控设备多,需要明确与各专业的技术接 口和施工接口。 6.2.4 电力电缆、控制线缆和通讯线路的施工,在有关现行国家标准 中已有明确规定,本条中引用了相关标准的内容。在工程实施中如有 特殊要求可按设计文件执行。 本条中传感器、电动阀门、执行器和其他仪表设备包含内容比较多, 安装要求应按有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标准执行。 6.3 系统检测 6.3.1 根据目前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 6.3.1 系统检测以系统功能检测为主, 工程实际情况,将以下9个子系统列为: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 统、

40、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源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电 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的数据通讯接口以 及中央管理工作站和操作分站。在具体工程检测时,应根据建筑物的 要求和建设方的需求,按检测方案进行。 6.3.5 检测方法为:在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改变设定值或状态,或人 为改变现场测控点状态时,记录被控设备动作情况和响应时间;在工 作站或现场控制器改变时间设定表,记录被控设备启停情况;也可根 据历史记录和试运行记录对节能优化控制做出 评价。 第 21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

41、03-SM 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7.2 系统检测 7.2.3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和建设方对智能建筑各系统集成的不同 需求, 在具体工程中出现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建筑设备 监控、安全防范等系统的联动,因这些联动超出了GB 50166的规定范 围, 所以在本条中提出了当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还与其他建 筑智能化系统具联动关系时,其检测按本规范第10章的规定,依照检 测方案进行的提法。 7.2.6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如要求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向智能化系统集成上传有关信息时, 应检测上传信息与本系统信息的 一致性和响应时间,符合设计要求者为合格。 7.2.9 新型消

42、防设施应按法定程序得到消防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的 认可,由于已有规范中未涉及这部分内容,冈此在本章中将此项作为 检测项目。 7.2.12 按现行消防规范要求,消防控制室原则上应单独使用、但实 际执行中出现厂消防、安防和其他系统共用控制室的情况,所以根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提出此条款。 7.3 竣工验收 7.3.1 按现行消防监督管理办法, 任何需要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 联动系统的建筑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所以 规定智能建筑的总体竣工验收放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竣 工验收之后。如遇特殊情况,消防系统验收暂时不能通过,但火灾自 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各项

43、设施已通过检测时,经主管部门同意 后,也可以进行智能建筑的总体竣工验收。同时须对消防系统限期整 改并通过专项验收后,建筑工程方允许投入使用。 第 22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8 安全防范系统 8.1 一般规定 8.1.1 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应依据下 GB 10408.1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0408.2 超声波入侵探测器 GB 10408.3 微波入侵探测器 GB 10408.4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08.5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

44、B 1040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 10408.7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7401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T 10408.8 振动入侵探测器 GB/T 10408.9 玻璃破碎报警器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367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8.1.2 对某些特殊功

45、能的建筑,如银行、金融、文博等风险等级和防 护级别高的建筑, 应执行公共安全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是: GB/T 16571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8.1.3 本规定中所列安全防范系统的范围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子系统。 第 23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9 综合布线系统 9.1 一般规定 如果交接间 9.1.2 本条只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环境检查作出规定。 安装有源设备(集线器设备等),或设备间安装计算机、交

46、换机等传 输设备时,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应按上述系统设备的设计要求进行检 查。 交接间、 设备间安装设备所需要的交流供电系统和接地装置及预埋的 暗管、线槽以及通信设备直流供电系统。UPS供电电源等应按本规范 第11章的规定检测验收。 9.3 系统性能检测 9.3.1 现场测试仪应能测试3类,5类对绞电缆及光纤链路。对于光缆 链路的测试,应首选在两端对光纤进行测试的连接方式,如果按两根 光纤进行环形回路测试时, 对于所测得的指标应换算成单根光纤链路 的指标验收。 对电缆系统的测试必须选择符合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标准TSB 67的级精度专业级线缆认证测试仪 (用于信道及基本链路测试) , 测试前应对测

47、试仪表进行精度校正,校正后精度不低于级。测试仪 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所有存贮的测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和打印机 上,用于维护和文档管理。 9.3.4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和光纤系 统性能测试。 其中电缆系统测试内容分为基本测试项目和任选测试项 目。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测试记录格 式参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的表 7.0.1。 9.3.5 综合布线系统宜配置专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中文平台、系统管理软件; 2 显示所有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 3 显示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 4 实时登录各

48、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 第 24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9.4 竣工验收 9.4.2 竣工技术资料的验收标准如下: 1 综合布线系统图:系统图应反映整个布线系统的物理连接拓扑结 构,图中应注明光缆的数量、类别和路由,及每根光缆的芯数,垂直 布线对绞电缆的数量, 类别和路由, 每楼层水平布线对绞电缆的数量、 类别及信息端口数,各配线区在建筑物中的楼层位置; 分布图应反映每楼层信息端口在房 2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端口分布图: 间中的位置、类别及编号,不使用的信息端口位置也应予以标出;

49、布局图应反映电缆布线各配线区对 3 综合布线系统各配线区布局图: 绞电缆的数量和类别,配线连接硬件的数量和类别,进出线位置、编 号及色标;光缆布线各配线区内光端口的编号,连接硬件的数量,光 纤的数量和类别;苦已作跳线,还要反映跳线的走向; 4 信息端口与配线架端口位置的对应关系表, 表中应严格给出信息端 口编号与配线架端接位置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5 综合布线系统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应反映路由的类 别,接地情况,路由在楼层间和楼层内的走向及其占用情况; 自检报告应反映整个系统中的每一条 6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报告: 链路,即每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垂直布线电缆 的每一线对以

50、及光缆布线的每芯光纤通过测试的情况。 未通过测试的 项目应经修复,并应在自检报告中注明。 第 25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10 智能化系统集成 10.1 一般规定 10.1.2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为满足智能建筑物 功能、管理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可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对智能化系统进 行不同程度的集成”的智能化系统集成的设计思想,结合我国目前智 能化系统集成的实际发展情况, 本规范规定了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为 基础的智能化系统集成检测方法, 并对智能化系统集成所实现的

51、功能 和目标在总体上作了说明。 10.2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10.2.1系统集成工程的实施按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文件进行, 10.2.1 体现智 能化系统集成“按需集成”的思想,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实施和验收应 依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用户的使用需求和投资规模的实际情况进 行。 10.2.2系统集成中使用的系统软件、 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应是满足功能 10.2.2 需求、性能良好,具有安全性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商业化软件。未形成 商业化的软件和自编软件还应提供软件自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中应包 括模块测试、组装测试和总体测试的内容,软件应通过功能测试、性 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的检验,软件测试的时间应为持续运行不低

52、于1个 月。 第 26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11 电源与接地 11.1 一般规定 11.1.6 建筑物中各智能化系统防雷电波入侵措施,系指LPZ0A区及 LPZ0B区与后续防雷区界面间全部智能化系统的电源线路和 信号、控制线路防电涌元件的设置。 对于防雷区(LPZ),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中的定义为: LPZ0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 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LPZ0B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 流直

53、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11.2 电源系统检测 11.2.1 供电电源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使用要求:智能建筑 设计标准GB/T 50314中第10.3节规定: 甲级标准:电源质量应符合: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2%;稳态频率偏 移不大于上0.2Hz;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允许断电持续时间为 04ms 。 乙级标准:电源质量应符合: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5%稳压频率偏移 不大于上0.5Hz; dr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8%;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为4 200ms。 丙级标准:电源质量应符合产品使用要求。 若产品使用无明确要求或使用要求过低时, 应以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 10%;稳态频率偏移不

54、大于1Hz,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20%为标 准,达不到标准时应采用稳压或稳频措施。 在电源污染严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时,应采取电源净化措施。 11.2.2 本条应执行GB 5030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中第9.1节的规定,原文如下: 第 27 页 9.1 主控项目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9.1.1 不间断电源的整流装置、逆变装置和静态仆关装置的规格、型 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内部结线连接正确, 紧固件齐全, 可靠不松动, 焊接连接无脱落现象。 9.1.2 不间断电源的输

55、入,输出各级保护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波形畸 变系数,频率、相位、静态开关的动作等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试验调整 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9.1.3 不间断电源装置间连线的线间、 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不大于 0.5M。 9.1.4 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N极).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 N . 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11.2.3 本条应执行GB 50303中第8.1 节的规定,原文如下: 8.1 主控项目 8.1.1 发电机的实验必须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附录A发电机交接试验 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 8.1.2 发电机组至低压配电柜馈电线路的相间、 值大于0.5M;塑料绝缘电缆馈电线路

56、直流耐压试验为2.4kV,时间 15mm,泄露电流稳定,无击穿现象。 两端的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的 8.1.3 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 相序一致。 第 28 页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第 29 页 8.1.4 发电机中性线(工作零线)应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螺栓防松 零件齐全,且有标识。 11.2.4 本条应执行GB 50303中第6.1.8条的规定,原文如下: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

57、003-SM 6.1.8 直流屏试验,应将屏内电子器件从线路上退出,检测主回路线 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直流屏所附蓄电池组的充、 放电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整流器的控制调整和输出特性试验应 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11.2.5 本条应执行GB 50303中第10.1.2条的规定,原文如下: 10.1.2 现场单独安装的低电压器交接试验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 的规定。 附录B 低压电器交接试验 表B 低压电器交接试验 序号 试验内容 试验标准或条件 1 绝缘电阻 用500V兆欧表摇测绝缘电阻值1M;潮湿场所,绝缘电阻值0.5M 缺欠。 13.1 主控项目(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

58、电缆敷设) PE)或接零(PEN PEN)可靠。 13.1.1 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 PE PEN 第 30 页 13.1.2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 等缺欠。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14.1 主控项目(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 14.1.1 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 合下列规定: 1 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 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

59、m2; 2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 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 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 地线; 3 金属线槽不作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时,金属线槽全长不 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地(PEN)干线连接; 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 4 非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 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 的连接固定螺栓。 14.1.2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 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 2mm的钢导 2mm 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14.1.3 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 活接头,其接合面

60、应严密。 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 14.1.4 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 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11.3 防雷及接地系统检测 11.3.1 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系统的防雷、接地,原则上纳入建筑物防 雷系统。当设计文件未指明智能化系统主机房接地线截面时,采用绝 缘铜导线不小于25mm2;采用镀锌扁钢不小于254mm2。通信机房接 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24.1.2、 24.1.4、 24.1.5 条 11.3.2 本条应执行GB 50303中第24.1.1、 的规定,原文如下。 24.1.1 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 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

61、试点。 24.1.2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灰 24.1.4 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 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 块长度的35倍。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型尺寸的1.2 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24.1.5 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 接触良好。 第 31 页 11.3.4 智能化系统接地与建筑物等电位联结,从电气安全观点分析 是一种最经济实用的措施; 不宜利用TN-C系统中的PEN线或TN-S 系统 中的N线,作为智能化系统接地引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62、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线,当利用TN-S系统中的PE线作为智能化系统接地引线时,PE线截面 积应符合 设计要求:本条应执行GB50303中第27.1 节的规定,原文如下: 27.1 主控项目(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27.1.1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连接 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 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 连接线形成环型网络, 环型网络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 位箱连接。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 27.1.2 等电位联结的线路最小允许截面应符合表27.1.2的规定。 表27.1.2线路最小允许截面(mm2) 截 面 6 材 料 铜 干 线 50 支 线 16 铜 筑龙网 zhulong 筑 龙 网 zhulong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 说明 资料编号:GB 50339-2003-SM 12 环 境 12.1 一般规定 12.1.1 本条适用区域的环境要求, 全部按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中所列甲级标准执行。 12.2 系统检测 12.2.7 关于环境噪声标准,国家环境立法规定距建筑物外窗1m处环 境噪声测试合格标准为:白天55dBA,夜间45dBA;位于工业区的住宅 分别加 5dBA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中,对学校、 医院、 旅馆、 住宅四类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