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水污染设计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72642126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水污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水污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水污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水污染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水污染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绩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学生姓名姜春强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学号20101717135班级10环工1专业名称环境工程指导教师万蕾2013年11月17日1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41.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41.2 设计题目41.3 设计任务41.4 规划及污水水量、水质41总论61.1 设计任务和内容61.2 基本资料6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72.1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确定72.1.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72.1.2 处理构筑物选择72.1.3 污泥处理工艺方案82.1.3.1 污泥的处理要求82.1.3.2 常用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 :82.1.3.3. 处理构筑物

2、选择83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93.1 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93.2 设计说明93.3 设计参数:93.4 设计计算:93.4.1 确定栅前水深93.4.2 格栅计算93.4.3 栅渣量计算104提升泵站114.1泵站设计的原则114.2泵房形式及工艺布置114.3泵房设计计算124.3.1设计参数124.3.2泵房的设计计算124.3.4泵站总扬程的校核135沉砂池155.1设计参数155.2设计计算156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176.1 设计参数及设计计算177 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197.1 处理工艺说明197.2 设计参数计算197.3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237.3.1需氧

3、量计算237.3.2供气量247.3.3空气管计算268 二沉池288.1设计参数288.2设计计算289 污水厂总体布置319.1主要构(建)筑物与附属建筑物319.2污水厂平面布置319.3 污水厂高程布置329.3.1 主要任务329.3.1.1 高程布置原则33设计体会34参考文献341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等得到锻炼。1.2 设计题目某区污水处理厂设计1.3 设计任务 根据规划和所给的其它原始资料,设计污水处理厂,具体内容包括:1.选择污水厂的厂址;确定污水

4、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选择处理构筑物并通过计算确定其尺寸(附必要的草图);3、污水厂的工艺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标出水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1图);4污水厂工艺流程高程布置,表示原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污水厂排放口的标高(2图);5曝气池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2图);6按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画出二沉池的工艺设计图,包括平面图、纵剖面及横剖面图(2图);7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1.4 规划及污水水量、水质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该区,其中:工业以五个工厂为主体,人口为20多万人。环保规划及水量、水质如下:1排水系统:雨水

5、与污水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为合流制,污水处理厂只考虑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输入污水厂的污水干管直径为900mm,管底埋深为地面以下5.3m,充满度为0.5;2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水量与水质如下:第一组:类别流量(m3/d)COD(mg/l)BOD5(mg/l)SS(mg/l)pH生活污水9500040030020067工业废水甲厂4800 60035040067乙厂130010005007006.87.5丙厂1200496185中性丁厂3700657281131中性戊厂500047819199中性注:(1)表中数值为日平均值;(2)工业废水的时变化系数为1.3,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为

6、1.4;(3)污水平均水温为25(夏季)和15左右(冬季);(4)工业废水的水质不影响生物处理。3该区地面由北向南坡度为1%,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选在该区南段,此处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坡度为0.5%,进入污水厂的排水管端点的地面标高为220.00m。四、 原始资料 1 气象资料: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年平均风速3.3m/s降雨量年平均9001200mm,其中2/3集中在夏季,7月15日至8月10日为暴雨集中期温度年平均11oC,极端温度:最高37.3oC,最低 -20oC土壤冰冻深度0.70.83m地基承载力各层均在120Kpa以上地下水位地面下2.0m2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7、据19601998年连续观测,河道的最高洪水位标高为214.00m,常水位标高为211.00m,枯水位标高为209.00m。经当地环保部门商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水(BOD530mg/l,SS30mg/l)满足河水水质要求。 3工程地质资料:地质钻探结果表明,沿河地质结构(由上而下)由表土层、亚粘土层、细砂中砂层、卵石层以及基岩层构成。其中表土层2m以下,亚粘土层3.56.5m。基岩层最浅7m以下,最深12m以下,地基计算强度建议采用2.1kg/cm2,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1总论1.1 设计任务和内容设计任务: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

8、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最大日处理量为149000立方米每天1、最大日最大时流量: Qa 160001.3+950001.4153800m3/d =1.78m3/s2、最大日平均时流量: 取生活污水时变化系数=1.3。=950001.41.3+16000=102308m3/d=1.369m3/s设计内容:对工艺构筑物的选型作说明;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的工艺计算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和高程的布置1.2 基本资料1、根据原始资料,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出水水质见下表: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单位:(

9、mg/L)CODcrBOD5SS进水429298208出水6030303、厂区选型污水厂选址在185-192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187.5m。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米,南北长280米。4、设计成果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图纸:污水厂平面图和污水厂处理高程图各一张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本工程设计中氮、磷的去除不作要求,其他各项指标均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即要求出水BOD5 降至30mg/L以下,CODCr降至100mg/L以下,SS 降至30mg/L以下。经分析,原污水各项指标均不是很高,采

10、用传统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即可达到处理要求。2.1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确定2.1.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该地区污水水质特征,污水处理工程没有脱氮除磷的特殊要求,主要的去除目的是BOD5,CODCr和SS,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曝气池采用传统的推流式曝气池。格栅污水提升泵房平流式初沉池平流式沉砂池进水出水计量槽向心辐流式二沉池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1)工作原理:1)流入工序:原污水从曝气池首端进入,由二沉池回流的回流污泥也同步注入, 2)曝气反应工序:压缩机通过管道输送到设在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成为气泡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污水和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溶液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

11、动至池的末端.3)沉淀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内分离,4)排放工序:处理后的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除系统进行污泥处理,另一部份活性污泥则回流到进水端。特点: 污水处理效果好,BOD5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可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曝气池容积大,占地规模大,基建费用高。2.1.2 处理构筑物选择污水处理构筑物形式多样,在选择时,应根据其适应条件和所在城市应用情况选择。选用中格栅、平流沉砂池,平流式初沉淀池,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向心辐流式二沉池, 2.1.3 污泥处理工艺方案2.1.3.1 污泥的处理要求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生物污

12、泥,有机物含量较高且不稳定,易腐化,并含有寄生虫卵,若不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处理要求如下:减少有机物,使污泥稳定化;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后续处置费用;减少污泥中有毒物质;利用污泥中有用物质,化害为利;因选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故应避免磷的二次污染。2.1.3.2 常用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 :(1):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最终处置(2):生污泥浓缩机械脱水最终处置(3):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干燥焚烧最终处置(4):生污泥浓缩自然干化堆肥农田由于该工艺选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较多,不稳定,且污水中重金属含量较多,不易采用农田处置方式,干燥焚烧方式没有必要,因此综合比较各处理工艺选用

13、(生污泥重力浓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最终处置)如下图。其中污泥浓缩,机械脱水污泥含水率能达到80%以下。重力浓缩池初沉池污泥二沉池污泥机械脱水泥饼外运厌氧消化池贮泥池2.1.3.3. 处理构筑物选择污水处理构筑物形式多样,在选择时,根据其适应条件和所在城市应用情况选择。选用污泥泵房,竖流式污泥浓缩池,正方形贮泥池,固定盖式消化池,采用带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3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3.1 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进水中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或悬浮物,以保护进水泵的正常运转,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拟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回转式固液分离机运转效果好,该设

14、备由动力装置,机架,清洗机构及电控箱组成,动力装置采用悬挂式涡轮减速机,结构紧凑,调整维修方便,适用于生活污水预处理。3.2 设计说明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槽内流速0.5m/s左右。如果流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冲过格栅,如果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此外,在选择格栅断面尺寸时,应注意设计过流能力只为格栅生产厂商提供的最大过流能力的80%,以留有余地.由于本设计流量较大,采用两组格栅,每组格栅的流量为:格栅栅条间隙拟定为30.00mm。3.3 设计参数:栅条净间隙为b=20.0mm 栅前流速V1=0.7m/s过栅流速

15、0.6m/s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60 单位栅渣量:1=0.05m3栅渣/103m3污水3.4 设计计算:3.4.1 确定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所以栅前槽宽约1.595m。栅前水深h0.797m3.4.2 格栅计算说明: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格栅倾角,度();h栅前水深,m; 污水的过栅流速,m/s。栅条间隙数(n)为 =栅槽有效宽度()设计采用10圆钢为栅条,即S=0.01m。(m)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h0计算水头损失; g重力加速度;K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3;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对于圆形断面, 所以:

16、栅后槽总高度HH=h+h1+h2=0.80+0.3+0.02=1.12(m) (h1栅前渠超高,一般取0.3m)栅槽总长度L0.8+0.31.1L1进水渠长,m; L2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m;B1进水渠宽,; 1进水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取20。图一 格栅简图3.4.3 栅渣量计算对于栅条间距b=30.0mm的粗格栅,对于城市污水,每单位体积污水烂截污物为W1=0.05m3/103m3,每日栅渣量为m3/d拦截污物量大于0.2m3/d,宜采用机械清渣。4提升泵站污水总泵站接纳来自整个城市排水管网来的所有污水,其任务是将这些污水抽送到污水处理厂,以利于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置。因采用城市

17、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故本设计仅对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泵站进行设计。排水泵站的基本组成包括:机器间、集水池、格栅和辅助间。4.1泵站设计的原则1、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2、集水池池底应设集水坑,倾向坑的坡度不宜小于10%。3、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0.71.5 m/s。出水管流速宜为0.82.5 m/s。 其他规定见GB500142006室外排水规范。4.2泵房形式及工艺布置本设计采用地下湿式矩形合建式泵房,设计流量选用最高日最高时流量。1、泵房形式为运行方便,采用自灌式泵房。自灌式水泵多用于常年运转的污水泵站

18、,它的优点是:启动及时可靠,管理方便。该泵站流量小于2m3/s,且鉴于其设计和施工均有一定经验可供利用,故选用矩形泵房。由于自灌式启动,故采用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前后设置。大开槽施工。2、工艺布置本设计采用来水为一根污水干管,无滞留、涡流等不利现象,故不设进水井,来水管直接经进水闸门、格栅流入集水池,经机器间的泵提升污水进入出水井,然后依靠重力自流输送至各处理构筑物。4.3泵房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为Q=1.78m3/s=1780L/s集水池最高水位为219.93m,出水管提升至细格栅,出水管长度为5m,细格栅水面标高为224.9983m。泵站设在处理厂内,泵站的地面高程为221.50m。

19、泵房的设计计算泵站采用矩形平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式,尺寸为15 m12m,高12m,地下埋深7m(1)集水池的设计计算设计中选用5台污水泵(4用1备),则每台污水泵的设计流量为:按一台泵最大流量时5min的出水量设计,则集水池的容积为:=133.5m3 取集水池的有效水深为集水池的面积为:m2集水池保护水深0.71m,实际水深为2.0+0.71=2.71m。 集水池尺寸:宽度采用7m,长度为10m(2)水泵总扬程估算1)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间的高差为:8m2)出水管管线水头损失每一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其流量为Q1=445L/S,选用的管径为的铸铁管,设总管长20m,查给水排

20、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得流速(介于0.82.5之间),。出水管出水进入一进水渠,然后再均匀流入细格栅。设局部损失为沿程损失的30%,则总水头损失为:泵站内的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1.5m,考虑自由水头为1.0,则水泵总扬程为:(3)选泵本设计单泵流量为Q1=445L/s,扬程。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选用300TLW-540IB型的立式污水泵。该泵的规格性能见表3-1。表3-1 300TLW-625IB型的立式污水泵的规格性能流量Q扬程H转度n电动机功率N效率污物通过能力气蚀余量r重量固体纤维1828507.813.797073511080300200050842104.3.4泵站总

21、扬程的校核水泵的平面布置形式可直接影响机器间的面积大小,同时,也关系到养护管理的方便与否。机组间距以不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为原则。机组的布置应保持运行安全、装卸、维修和管理方便,管道总长度最短,接头配件最少,水头损失最小,并应考虑泵站有扩建的余地。(1)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每根吸水管的流量为Q445L/s,选用的管径为,流速为,坡度为。吸水管路的直管部分的长度为1.0m,设有喇叭口(),的弯头1个(0.67),的闸阀1个(0.06),渐缩管1个(0.20)。 喇叭口喇叭口一般取吸水管的1.31.5倍,设计中取1.3则 喇叭口直径为:,取800 闸阀,mm。渐缩管选用mm其中,得。 直管部分为1.

22、0m,管道总长为:m则 沿程损失为:局部损失为: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为:(2)出水管路水头损失出水管直管部分长为5m,设有渐扩管1个(0.20),闸阀1个(0.06),单向止回阀(1.7,)。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总出水水头损失: (3)水泵总扬程水泵总扬程用下式计算: 式中 吸水管水头损失,m;出水管水头损失,m;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提升最高水位之差,m;自由水头,一般取=1.0m 。故选用5台300TLW-625IB型的立式污水泵是合适的。5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5.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78m3/s(设计1组,分为2格)设计流速:v=0.25m/s水力停留时间:t=30s5.

23、2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L=vt=0.2530=7.5m(2)水流断面积:A=Q/v=1.78/0.25=7.12m2(3)池总宽度:设计n=2格,每格宽取b=4m0.6m,池总宽B=2b=8m(4)有效水深:h2=A/B=7.12/8=0.89m (介于0.251m之间)(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四个沉砂斗)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50m3/106m3,(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设计斗底宽a1=1.03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斗高hd=1.03m,则沉砂斗上口宽:沉砂斗容积: (略大于V1=2

24、.775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 则沉泥区高度为h3=hd+0.06L2 =1.03+0.061.53=1.12m 池总高度H :设超高h1=0.3m,H=h1+h2+h3=0.3+0.89+1.12=2.31m(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3=L1=3.41m(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则vmin=Q平均日/A=0.89/4.736=0.1880.15m/s,符合要求(11)计算草图如下:6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6.1 设计参数及设计计算,本设计取=2.0,(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设沉淀时

25、间t = 2h ,有效水深: h2 =qt =32=6m(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4)池长:设水平流速v=4.0m/sL=(5)池总宽:(6)池子的个数:设每个池子宽:5.6m;则n=B/b=20个L/b=28.8/5.6=5.144(符合要求)(7)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初沉池污泥含水率p0=95%,取贮泥时间T=2d,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1113.5m3(8)每格污泥所需容积;(9)污泥斗容积:; (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式中:l为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上下底的长度,m.;污泥总体积: V= V1+ V2 =56.29+24=80m369m3 ,满足要求。(11)沉淀池总高度:设

26、沉淀池超高h1=0.3m,缓冲层高h3 =0.5m,沉淀池总高度:(12)排泥管: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管径DN200,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排泥静压头采用1.0m,连续将污泥排出池外贮泥池内。草图如下:7 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7.1 处理工艺说明传统活性污泥法,又称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从池子首段进入池内,二沉池回流的污泥也同步进入,废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至池子末端,流出池外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水在推流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浓度逐渐降低。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处理效率高,BOD去除率可待90%u以上,是较早开始使用并沿用至今的一种运行方式。本工艺设计

27、曝气池采用廊道式,二沉池为辐流式,采用螺旋泵回流污泥。7.2 设计参数计算(1)处理效率E式中进水BOD浓度出水B0D浓度去除的BOD浓度(2)污水负荷NS的确定选取NS0.3 kgBOD5kgMLVSSd(3)污泥浓度的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混合液悬浮物浓度)X (MLSS)式中 SVI污泥指数。根据NS值,取SVI=120 r二沉池中污泥综合指数,取r=1.2R污泥回流比。取R=50%kg/m3混合液挥发性悬浮物浓度X (MLVSS)XfX式中 f系数,MLVSS/MLSS,取f=0.7X0.73.32.3 kg/m3污泥回流浓度Xr(4)核算污泥回流比RR49%,取50%(5)容积负荷Nv

28、NvXNs2.30.30.69 kgBOD5/m3d(6)曝气池容积V式中 Q设计流量,m3/d。(7)水力停留时间名义水力停留时间tm实际水力停留时间ts(8)剩余污泥量XXa Q LrbVX式中 a污泥产率系数,取a0.6b污泥自身氧化率,取b0.05Xa Q LrbVX0.61023080.265-0.05392922.311748kg/d(9)污泥龄C选用推流式曝气池,廊道式、鼓风曝气。确定曝气池各部分尺寸。(10)曝气面积设8组曝气池,每组容积为V/n取池有效水深H=5m则每组曝气池的面积F1(11)曝气池宽度B取池宽B=7m介于12之间,符合要求。(12)池长L 符合要求(13)曝

29、气池的平面形式设曝气池为三廊道式,则每廊道长具体尺寸见图1。(14)曝气池总长度H取超高为0.5mHH +0.55+0.55.5 m(15)进水方式为使曝气池在运行中具有灵活性,在进水方式上设计成既可集中从池首进水,按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又可沿配水槽多点分散进水,按阶段曝气法进行,还可沿配水槽集中从池中部某点进水,按生物吸附再生法运行。6 图1 曝气池的平面形式7.3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需氧量计算(1)日平均需氧量O2O2aQLr + bVX式中 a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过程中的需氧率;b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取a= 0.5 b= 0.15O2 = 0.51023080.265 + 0.153929

30、22.3 =27112kgO2/d =1130kg/h(2)去除每公斤BOD5需氧量O2(3)最大需氧量O2maxO2maxaQLrK + bVX考虑BOD5负荷变化,最大需氧量变化系数K=1.4O2max = 0.51023080.2651.4+0.15392922.3 =32534kgO2/d =1356 kg/h7.3.2供气量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气装置,距池底0.2m,故淹没水沉为4.3m,最高水温采用30。(1)溶解氧饱和度CS查三废P500表得:水温20时,CS(20)=9.17mg/L水温30时,CS(30)=7.63mg/L(2)曝气器出口绝对压力PbPb = P + 9.8103

31、H式中 P标准大气压,P=1.013105PaH曝气器安置深度,H =3.8mPb =1.013105+9.81034.3=1.434105Pa(3)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Ot式中 EA氧转移率,%,对膜片式微孔曝气器,选EA=18%(4)曝气池混合液平均饱和浓度Csb(T)按最不利温度考虑 T=30(5)20条件下,脱氧清水充氧量R0式中 R实际条件下充氧量,O2=216kgO2/h废水液相传质系数KLa的修正系数,取=0.8废水CS的修正系数,取=0.9压力修正系数,取=1C氧实际浓度,取C = 2 mg/L (6)最大时需氧的充氧量R0max(7)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GS(8)最大

32、时供气量GSmax(9)去除每公斤BOD5的供气量(10)每m3污水的供气量7.3.3空气管计算按曝气池平面图布置空气管道,在相邻两个廊道的隔墙上设一根空气干管,共六根干管。在每根干管上设六对配气竖管,共12条配气竖管。全曝气池共设72条配气竖管。(1)每根竖管的供气量(2)空气扩散器总数曝气池平面面积16846.7=7846m2取微孔曝气器服务面积1m2曝气器总数:(3)每根竖管上安设的曝气器数目(4)每个曝气器的配气量在膜片式曝气器范围内。(5)空压机的选定空气扩散装置安装在距曝气池池底0.2m处,因此,空压机所需压力为:最大时:平均时:根据所需压力及空气量,决定采用:RMF-250罗茨鼓

33、风机;1170r/min P=49KP;Qa=84.7m3/min;La=88.6KW;Pa=110KW;选用8台,正常情况下七台工作一台备用,最大量时八台一起工作。8 二沉池该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机。设置十组二沉池。8.1设计参数 设计进水量:Q=15380 m3/d (每组) 表面负荷:qb范围为1.01.5 m3/ m2.h ,取q=1 m3/ m2.h 固体负荷:qs =140 kg/ m2.d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T=3 h 堰负荷:取值范围为1.52.9L/s.m,取2.0 L/(s.m)8.2设计计算(1)沉淀池面积:按表面负荷算:m2(2)

34、沉淀池直径: 有效水深为 h1=qbT=13=3m4m (介于612)(3)贮泥斗容积: 为了防止磷在池中发生厌氧释放,故贮泥时间采用Tw=2h,二沉池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 则污泥区高度为 (4)二沉池总高度: 取二沉池缓冲层高度h3=0.4m,超高为h4=0.3m则池边总高度为h=h1+h2+h3+h4=3+1.4+0.4+0.3=5.1m设池底度为i=0.05,取污泥斗的上部直径为D1=3则池底坡度降为 则池中心总深度为H=h+h5=5.1+0.65=5.75m (5)校核堰负荷: 径深比 堰负荷以上各项均符合要求(8)集配水井设计计算1) 配水井中心管直径:,本设计取1.8m。式中 v中

35、心管内污水流速(m/s),本设计取0.7m/s。2)配水井直径:,本设计取3.3m。式中 v3配水井内污水流速(m/s),本设计取0.3m/s。3)集水井直径:,本设计取4.5m。式中 v1配水井内污水流速(m/s),本设计取0.25m/s。4)出水管管径:由前面可知,DN=1000m,v=0.75m/s.(9)排泥装置: 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吸泥机,周边传动刮吸泥机的线速度为2-3m/min,刮吸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吸入污泥槽,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至分配井中。排泥管采用DN200mm.(6)辐流式二沉池计算草图如下:9 污水厂总体布置9.1主要构(建)筑物与

36、附属建筑物该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构筑物有:机械除渣格栅井、平流沉砂池、平流初次沉淀池、鼓风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及若干辅助建筑物。工艺流程布置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面积和地形,采用直线型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生产联络管线短,水头损失小,管理方便,且有利于日后扩建。厂区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构筑物上清液和溢流管、构筑物放空管、各建筑物的排水管、厂区雨水管。对于雨水管,水质能达到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而构筑物上清液和溢流管与构筑物放空管及各建筑物的排水管,这些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很高,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不能直接排放,设计中把它们收集后接入泵前集水池继续进行处理。9.2污水厂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 处理构筑物与

37、设施的布置应顺应流程、集中紧凑,以便于节约用地和运行管理。 工艺构筑物(或设施)与不同功能的辅助建筑物应按功能的差异,分别相对独立布置,并协调好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如地形走势、污水出口方向、风向、周围的重要或敏感建筑物等)。 构(建)之间的间距应满足交通、管道(渠)敷设、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管道与渠道的平面布置,应与其高程布置相协调,应顺应污水处理厂各种介质输送的要求,尽量避免多次提升和迂回曲折,便于节能降耗和运行维护。污水厂管线布置主要有以下管线的布置:污水厂工艺管道、污泥工艺管道、厂区排水管道、空气管道、超越管道 协调好辅建筑物,道路,绿化与处理构(建)筑物的关系,做到方便生产运行

38、,保证安全畅道,美化厂区环境。2.总平面布置结果污水由北边排水总干管截流进入,经处理后由该排水总干管排入河流。该厂平面布置特点为:流线清楚,布置紧凑。鼓风机房和回流污泥泵房位于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一侧,节约了管道与动力费用,便于操作管理。输送管较短。节约了基建投资。办公室。生活住房与处理构筑物、鼓风机房、泵房、消化池等保持一定距离,位于常年主风向的上风向,卫生条件与工作条件均较好。在管线布置上,尽量一管多用,如超越管、处理水出厂管都借道雨水管泄入附近水体,而剩余污泥、污泥水、各构筑物放空管等,又都与厂内污水管合并流人泵房集水井。第二期工程预留地设在一期工程北侧。 具体布置见附图19.3 污水厂高

39、程布置为使污水能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需进行高程布置,以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高程。为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已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也最好利用重力流动,若需提升时,应尽量减少抽升次数。为保证污泥的顺利自流,应精确计算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并考虑扩建时预留的储备水头。9.3.1 主要任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1、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2、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3、通过计算确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畅通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9.3.1.1

40、 高程布置原则1、保证污水在各构筑物之间顺利自流。2、认真计算管道沿程损失、局部损失,各处理构筑物、计量设备及联络管渠的水头损失;考虑最大时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并留有一定的余地;还应考虑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运行的其余构筑物及有关的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3、考虑远期发展,水量增加的预留水头。4、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5、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6、设置终点泵站的污水厂,水力计算常以接受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

41、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防处理后的污水不能自由流出。二泵站需要的扬程较小,运行费用较低。但同时应考虑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难。7、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该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要提升的污泥量。8、协调好高程布置与平面布置的关系,做到既减少占地,又有利于污水、污泥输送,并有利于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3.2 污水处理厂构筑物高程布置计算在污水处理工程中,为简化计算一般认为水流是均匀流。管渠水头损失主要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式中:为沿程水头损失,m;为管段长度,m;为水力半径,m;为管内流速,m/s;为谢才系数。局部

42、水头损失为: 式中:局部阻力系数。计算厂区内污水在处理流程中的水头损失,结果见下表:设计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我们环境工程专业的任务及目前的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还掌握了很多关于排水处理方面的知识,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下学期做毕业设计做好基础.同时,我发现了自己专业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观察不仔细,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方面的不足,认为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来提高自己。总之,这次课程设计加深了我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增添了我将要从事本专业的信心。参考文献 1何圣兵主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指导,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罗固源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严煦世 刘遂庆主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