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争霸苹果-市场利润各胜一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72637145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星争霸苹果-市场利润各胜一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星争霸苹果-市场利润各胜一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星争霸苹果-市场利润各胜一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三星争霸苹果-市场利润各胜一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星争霸苹果-市场利润各胜一场(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星争霸苹果:市场利润各胜一场 在智能手机时代,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三星扮演了“终结者”的角色。其已经成为手机行业的“新贵”,将诺基亚从“神坛”上赶了下来。 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三星凭借4220万部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并凭借9380万部手机总出货量将诺基亚挤下手机老大地位,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 IDC认为,三星成最大手机厂商主要得益于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其与苹果的竞争也在加剧。 另外,根据三星的一季度财报,其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运营利润达5.85万亿韩元(约合51.5亿美元),同比增长98%;实现净利润达5.05万亿韩元(约合44.4亿美元),同比

2、增长82%,这两项均创下公司历史的新高。 新贵诞生 伦敦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手机占据了全球1/4的市场份额;智能手机方面,三星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30.6%,超过苹果公司的24.1%。 而已经在手机行业第一宝座待了14年的诺基亚近况惨淡。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断流失。第一季度,诺基亚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90万部,同比下滑50.8%。为什么超越诺基亚的是三星而不是HTC或者摩托罗拉? Market Watch专栏作家德沃拉克认为,三星之所以可以取代诺基亚成为第一手机公司,而且日益威胁到苹果的地位,关键就在于他们面向市场勇于探

3、索的精神。 业内人士认为,三星在产品设计、分销与营销方面的强大执行力为其带来回报。目前,三星销售至少13款智能手机,显示屏尺寸在2.8英寸 (Replenish)到5.3英寸(Galaxy Note)之间。 此外,三星奉行“机海战术”,推出了多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包括谷歌安卓、微软Windows Phone和三星自己的Bada。通过在所有操作系统上面下注,三星确保其稳操胜券。 IDC高级分析师凯文?雷斯蒂沃阿尔则称,三星凭借与运营商稳定的关系在多样化的市场里获得收益,蚕食诺基亚市场份额并最终超越诺基亚。 而在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三星也极为重视。近期,其携手中国联通发布了三星S6102

4、E和三星S6352两款千元智能手机产品,出击中低端市场。 “三星一直认为,年轻人是最活跃、最耀眼的移动终端消费群体,谁能获得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谁就能赢得对市场的主动权和未来发展的掌控力。” 三星电子高级副总裁兼三星电子大中华区移动通信部总裁李镇仲对记者表示,属于“跨界系 列”的三星S6102E和S6352是三星与中国联通合作开拓年轻人群市场的一项关键举措,对于双方吸引和培育新的用户人群,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双寡头格局初现 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的统计显示,苹果和三星分别以24.1%和30.6%共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54.7%的份额,言外之意,苹果和三星在

5、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上的优势还将延续。而两者所占整个的手机行业利润的比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9%。 今年一季度,与三星和苹果智能手机实现增长相反,排在后面的诺基亚、RIM、HTC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诺基亚智能手机同比下滑50.8%,RIM和HTC分别下滑29.7%和23.3%。 其他竞争对手无论在出货量还是利润方面似乎都无法与三星和苹果抗衡。IDC研究经理弗朗西斯科?杰洛尼摩称:“当前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两强相争的局面,而且我们认为今年这种情况不会有所改变。” 通信行业资深观察家孙永杰认为,随着苹果和三星今年新机的发布,例如苹果iPhone5和三星的GalaxyS3,两者会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

6、,并持续在市场份额、营收和利润挤压其他的手机厂商,也许未来的手机市场格局将不会随着众多厂商的加入呈现百花齐放的多极化态势,相反,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厂商被淘汰。 双寡头格局初步显现。谁会称王? 目前来看双方各具优势。有分析师认为,三星手机不仅技术规格多样而且价格区间也很宽,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者都能在三星手机里找到一款自己买得起的产品。相比之下,苹果产品的价格过于单一。甚至有分析师建议苹果必须拓宽自己的产品线,否则将面临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 虽然在出货量上超过了苹果,三星移动业务营收却不及iPhone营收。数据显示,一季度iPhone为苹果带来227亿美元的营收。而三星移动业务总营收则为170亿美

7、元。 孙永杰认为,如果未来三星要想真正挑战苹果的话,要么提高利润,要么再次加大出货量。 “上个季度苹果iPhone的利润率在43%左右,而三星仅在15%左右,苹果的利润率几乎是三星的三倍。所以,要想在利润上挑战苹果难度相当大,且势必影响自己的出货量。”孙永杰建议三星与其冒险和苹果死拼,不如继续挤压其他的竞争对手,进而间接在营收和利润上缩小与苹果的差距。 除此之外,三星在超越苹果的道路上还面临着生态系统构建、专利战等挑战。有业界人士分析甚至担心,快速崛起的三星会像近来一些PC厂商那样成为普通硬件的制造商并饱受利率被挤压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希望避免只在低端市场与华为和中兴竞争,那么三星必须

8、发展包括软件、硬件和内容在内的生态系统。 周鸿:奇虎360手机的另类战术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其实,奇虎360做手机,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是手机厂商先找周鸿的。 思考了半年的周鸿,最终决定“做手机”,原因不是所谓的“对抗小米”,而是他想再次颠覆互联网手机的“传统”玩法。 360本身就是渠道 半年前,有国内手机厂商找到奇虎360董事长周鸿,希望能合作推出手机产品。 对手机厂商抛来的橄榄枝,周鸿并没有一下子心动,他要想清楚,互联网手机这个游戏应该怎么玩,360的价值点在哪里? 半年观察下来,周鸿已经了然。5月4日晚,周鸿在微博上宣布:360要进军手机市场,360公司将作为开放平台,未来

9、不做硬件,而和国内外厂商合推多款零利润特供机,他同时称:“这件事情思考了半年,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周鸿一条微博引发业界哗然,360要做手机这一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然而,这也正是手机厂商所看重的“互联网特质”。 5月10日凌晨,余承东发布微博,表示将与奇虎360合作推出智能手机,性价比将超过小米手机。不过,这一微博随后即删除。5月14日,在媒体的追问之下,周鸿承认将与华为合作推出360特供手机。 何谓特供手机?“360是个开放平台,同时也是智能手机开放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直接为3亿多的360用户供应高性价比的手机。”事实上,在360特供手机这一模式里,360本身已经成为手机产品的销售渠道。“

10、甚至只有那些开机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360用户,才能购买特供手机。”周鸿开玩笑地说。 互联网时代,奇虎360上亿的用户量已经可以成为手机渠道之一,可以帮助手机厂商精确找到用户,可以省下大量营销费用,同时通过电商省下渠道成本,360特供手机的低价空间也由此而来。按周鸿的规划,“360手机不做硬件,不做品牌,只做定制”,但360的利益点在哪里呢?“我并没有想着赚手机的钱,我只是想在移动互联网软件上能有360一席之地。”周鸿强调,360在手机业务上的利润来源,一是能吸引更多的360用户,为用户提供如特供手机这类的超值服务;二是360可以实现移动产品的流量分成、游戏等内置的收费等,而这部分利润,360也

11、将与合作的手机厂商分享。 颠覆传统的互联网手机模式 正是想明白了自己的利益点,周鸿最终决定进军手机市场。 与小米手机自己生产手机的方式不同,可以看到,360不自己做手机,也不打自己的品牌,某种意义上,360特供手机是在手机厂商与360用户间搭建一座桥梁,试图“帮助传统手机厂家实现互联网转型”。 但事实上,360特供手机的玩法仍是360在PC互联网时代推出免费模式的延续:终端厂商提供“硬件零利润”或“接近成本价”的定制手机,由360供给用户,再通过流量变现转化为收入。 这一思路其实就是周鸿经过长时间思考之后的决定,“术业有专攻,手机制造业的水很深”,如同部分业界人士不看好小米的原因一样,通信制造

12、不是轻易可以玩转的,周鸿选择了合作的方式,“互联网产业和手机产业这两个产业最终会剧烈地碰撞,最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最保险的是不要自己做手机,而是帮助别人做。这世界上帮别人成功的事最容易成功,帮别人挣钱的事最挣钱。”周鸿称,这是他多年来的思路。对手机产业的发展,周鸿认为,商业模式、产品体验、市场推广和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这是目前手机产业必须面对的新趋势,而这正是360所拥有的优势。 而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周鸿也不认同百度的合作方式,他称,得与“有实力的、真正的手机制造厂商合作”。至少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是,360将与华为合作,对照的则是百度先与戴尔合作,5月15日再与长虹合作。 在手机制

13、造方面,华为与戴尔、长虹相比,谁更专业呢? 360选择了一条与当下其他互联网企业都不同的特色之路:与真正的专业手机制造企业合作,做一个真正的中立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手机,谋求自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席之地。 采访中,周鸿描绘了他心目中的“梦想手机”:基于安卓系统;目前市价在3000-4000元之间的主流的高端智能机的配置,最好为4.3或4.5英寸的高清屏;双核1G以上CPU;对手机摄像头有较高要求。但这样一部手机,对360用户的特供价最高只能是1999元。因为“3000元的手机,渠道至少拿走1000元”,自身就是渠道的360特供手机,可以控制住价格。 有了渠道优势之后,在周鸿规划的3

14、60特供手机中,既有1999元的高价版,也有低价的1000元版,但无论哪种,都是超出目前市场预期的高性价比手机。 “360的特供手机平台对所有手机硬件厂商开放,欢迎合作。”周鸿称。 据周鸿称,360特供机目前由奇虎360手机业务部负责,规模约400人,周鸿亲自带队,奇虎公司将建立一个专门的新网站接受用户建议。问到何时能推出360特供手机,周鸿称:“我们正在快马加鞭,我也很着急。”不过,周鸿也强调,今年下半年,一定会推出。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热潮让更多的企业加入手机终端的角逐,传统手机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在谋求手机市场的新格局。“互联网手机的发展上,小米手机开了个好头儿,但猜中了开头,却未必能

15、猜中结局,360希望能开个新的头儿,360的境界与小米、阿里完全不同。 智能手机谁先出局? 本报记者 王刚 发自北京 当苹果和三星在为谁将成为手机行业霸主而比拼时,诺基亚和RIM们则似乎在“比赛”谁将更快出局。 有人欢喜有人愁。当苹果和三星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营收的99%利润时,曾经的“风云角色”诺基亚、RIM、LG、索尼等却都是一些高管离职、股价下跌、市场份额被蚕食的消息传来。 据ihs iSuppli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诺基亚手机出货量为8300万台,而三星的出货量为9200万台。 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出入并不算大,诺基亚第一季度出货量为8270万

16、台,三星为9350万台。 诺基亚持续14年的神话就此终结,三星成为手机行业新的王者。 诺基亚芬兰MeeGo平台负责人来中国,在中关村参观手机市场的时候,随行人员告诉摊主,这是诺基亚的头,你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于是店主很激动地问:“你们什么时候出安卓手机?”全场大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如果你关注几年前的三星,那个时候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可以说是无立足之地。但是诺基亚和RIM在智能手机市场却是领头羊。很显然,对于已经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选手来说,来尝试改变或者应对市场的变化方面困难更多、阻力更大。” 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Alex Spektor认为,在iPhone面世并

17、改变整个智能手机格局的时候,诺基亚和RIM的反应速度明显慢了半拍。 在诺基亚一直牢牢掌控的低端市场方面,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像华为、中兴等品牌已经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吞噬诺基亚低端市场的份额。 迫不得已,诺基亚也开始艰难地自救。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宣布重大转型计划,将与微软展开深入的战略合作,打造新的移动生态系统,Windows Phone将成为诺基亚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 这就意味着诺基亚开始放弃为其“打下天下”的塞班和“难产”的MeeGo。业内对“诺微配”的评价多半是“激进的”、“令人吃惊的”。 “从理论层面上讲,微软和诺基亚的联姻是相当不错的。但是选择的时机似乎有点太晚了。iPho

18、ne已经发布两年多,安卓系统已经在市场取得成功之后,双方再开始合作,真的有点晚了。”HIS高级分析师Wayne Lam认为。 前不久,诺基亚再受重创,标准普尔将该公司债券评级下调至BB+/B,已落入信用风险较高的“垃圾债券”范围。 诺基亚公司以及其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也遭到股东的集体诉讼。 另一家重量级选手RIM情况也不容乐观,第一季度RIM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1%,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400万部降至 1100万部。其把希望寄托在了新一代BlackBerry 10操作系统上面,采用该系统的手机将在2012年稍晚推出。 数据表明,诺基亚和RIM的近况惨淡。从营收和利润上看,二者在各自最新的财报中

19、均处于亏损的状态。 其中诺基亚亏损12亿美元,RIM亏损1.25亿美元。诺基亚的营收同比下滑29%,是诺基亚公司近7年来收入最低的一个季度,RIM营收同比下滑25%。 今年的第一季度,据IDC统计,诺基亚智能手机出货量1190万部,占8.2%的市场份额;RIM出货量在970万部,占有6.7%的市场份额。诺基亚同比下滑50.8%,RIM同比下滑29.7%。 其实,情况稍好于诺基亚和RIM 的HTC、LG、索尼和摩托罗拉等其他安卓厂商也都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苦苦挣扎。 至于谁先出局?有业界人士分析称,从综合的实力考虑,RIM出局的可能性要高些。毕竟诺基亚还具有相当规模的功能性手机业务,至少这

20、会让诺基亚赢得相对多一些的时间。 国产手机厂商的利润保卫战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手机行业已经步入低利润时代。 据市场调研公司Asymco发布的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仅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8.8%,但苹果公司却占据了全球手机利润的73%。同期,三星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23.5%,占全球手机利润的26%。 苹果和三星占据智能手机市场99%的利润,剩下的1%利润则由其他数十家手机厂商分享。 在如此“可怕”的数据面前,在手机市场残酷、野蛮生长的今天,面对“做则亏损、不做丧失市场份额”的局面,国内手机厂商该如何生存?华为、中兴、宇龙酷派,这一场利润战应该如何打? 高端手机才

21、有高利润,苹果、三星稳居高端手机市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处于弱势的其他手机厂商为了求得更多市场份额,不得不推出更多中低价位的机型,而且必须还是“高配置、低价格”的产品,由此而来的便是成本提高、利润进一步趋薄。 去年底,苹果、三星两家已经占据智能手机市场利润的95%,而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99%。来自Asymco的数据显示,除HTC在2012年一季度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外,RIM、诺基亚、索尼、摩托罗拉、LG等手机厂商都在亏损。 甚至可以说,中低价位手机做得越多,亏损越大。面对手机市场的严酷态势,国内手机厂商更是在寻求突围。 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手机市场竞争

22、惨烈,而活下来的前提是,这家手机厂商的利润率一定不能低于10%,他也承认,华为手机的利润还很低,“一位数”。 而来自手机市场的压力更让余承东时刻警惕。“目前手机行业的现状是都在收缩,在未来三年之内可能只有3-4家手机终端公司存活下来,最多不会超过四家。”在余承东看来,华为只有进入全球前三至四名,才能生存下来。余承东自己在微博上也多次毫不讳言地公开指出,华为终端还有很多可提升的地方,而公开讲出问题,就是试图通过社会化媒体间接给自己的团队施压,让华为终端能够在压力下迅速前行。 今年1月,华为在拉斯韦加斯的2012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了 “全球最薄”的双核智能机Ascend P1 S。在2月底

23、的MWC2012上,华为又发布了“全球最快”的四核智能手机Ascend D quad。做“最”手机,做中高端手机产品,并以此打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余承东和他率领的华为终端已经发力。 除中高端的“最”手机之外,华为仍注重与运营商合作推出一系列千元智能机,与中电信合作的华为C8650曾创下百天百万销量的纪录,此后华为再推出C8812千元智能机。手机市场份额与推出中高端手机以谋求利润,华为选择了兼顾。 2012年,在中兴内部被定为“利润年”,这一战略呈现在手机产品上,中兴选择了有的放矢。 2011年已经是中兴手机转型的一年,中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400%,从2010年的300万部增长到1500万部,

24、但中兴的目标不仅限于此,在中兴的规划中,手机业务不仅要成中兴营收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还希望在2015年成为全球前三大手机厂商。 中兴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强调,中兴的做法仍以运营商渠道为主要方向。全球前50大运营商里有43家与中兴手机有着合作关系,此前,中兴手机95%以上的销售都来自运营商定制市场,“今后,我们的手机销售占比要在除运营商以外的公开市场上达到10%”。 对于手机产品,中兴未来的战略则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成为全球瞩目的好莱坞级大明星,从而拉动终端整体上升,包括收入和利润。”何士友如此说道。在何士友看来,中兴对中高端产品的定义是价格在1500至3000元间,配置上为QHD、HD大屏幕、双核

25、甚至四核,制式上有3G和LTE,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要在安卓4.0以上、Windows7.5以上的版本。 在市场拓展上,中兴更强调在高端地区市场的占有率。何士友非常看重美国、中国、欧洲、巴西等高端消费能力市场,并表示中兴将加深与当地运营商的合作,不断推出如BLAD880一样的明星机,从而带动中兴手机品牌的提升,实现对中高端市场的进入。 “我们的目标是在业务收入、智能手机市场扩大的同时,盈利能力要有提升。”何士友认为,今年国内的千元智能机市场将会拼抢得非常残酷,山寨品牌以及国际品牌都在进入,今年之后,千元智能机以及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都会形成,只会剩下几个厂家,所以中兴必须在千元智能机上有一定份额,并将中高端布局作为重要的支撑点,否则将会被边缘化。 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