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72447379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它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各阶段教材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

2、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

3、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得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4、三、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四、精心设计的练习,开阔学生的思路。 要进行思维上的训练,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时间较为紧张的前提下,设计巧妙的练习无疑成为了最好的选

5、择。练习的内容不一定要繁复冗长,但一定要有深刻的关联性,不是一模一样的依葫芦画瓢,而是学生能从所学知识中自然生发出去的思维结果,有着足够的思维活跃空间。例如:在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分析长、正方形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各种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学生便能更清晰地明白“一个面”所代表的含义。在对比中区别概念,在辨析中防止知识的混淆,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了对应关系的应用题之后,我设计了“有7筐梨,每筐的重量都相等,现在从每个筐里取出8千克梨,剩下的梨总重量等于原来3筐梨的重量。原来每筐梨重多少千克?”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发现题中的两组对应关系: 剩下的梨的重量 原来3筐 共取出的梨的重量 原来4筐(总筐数3筐) 87 (7-3) 这样就把一道看似转弯抹角的题目理清了思路,在整理对应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各类数量关系的知识,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在以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技能,会解答了哪些题目,而是应当更加多地关注,通过每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了哪些思维方法,锻炼了哪些思维能力,或许这其中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正是这样点滴的进步,才能扎实地垒起良好的基础,真正地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并不是空话,也不需要额外的加课,而是从上好每一天每一节课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