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2423957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研究摘要战略犹如指南针指引企业向目标前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制定出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然而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在对企业战略的认识上、在企业战略的选择与实施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全面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并实施战略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能生存和顺利发展。本文首先从选题的意义及相关理论综述入手,分析了战略环境研究的重要性;然后,结合研究对象碧桂园集团的经营现状,使用SWOT研究方法着重对其进行战略环境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

2、完善碧桂园集团战略体系、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最后,就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观点进行小结。关键词:战略环境;SWOT法;对策THE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OF COUNTRY GARDEN GROUPABSTRACTLike a compass guiding corporate strategy to the goal, enterprises want to seek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enterprise develo

3、pment strategy must be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research to develop a scientific strategy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owever, China's current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proc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strategy, in the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4、corporate strateg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ow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will directly affect whether a company can survive and develop smoothly. This article first top

5、ic reviewed the meaning and the theory analyzes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then, with a research subject - Country Garden Group, the business situation, using the SWOT methodology focuses its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nalysis; in Based on this, try to put forward a sound s

6、ystem of Country Garden Group strategy to addres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nally,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the summary view.Key words: strategic environment; SWOT method; countermeasures目 录 1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31.3 研究方法 3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42

7、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42.1 碧桂园集团发展历程简介 52.2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SWOT分析 103 碧桂园集团不同战略环境组合下的发展对策 103.1 SO战略环境组合 103.2 ST战略环境组合 103.3 WO战略环境组合 113.4 WT战略环境组合 134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 谢 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来了众多知名品牌相继加入竞争行列,业内展开了一场攻关战。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焦点从成本、性价比、开发模式转为战略。在这一新的竞争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重视企业战略管理的规划与建设,并将企业战略管理的

8、研究与制定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亦表明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综合、科学地分析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外部发展环境,并结合自身的内部资源、条件制定正确地发展战略,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纲领性意义和重大影响。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处的业内环境,找出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从而有助于企业决定选择做什么;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据此,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环境多变的经营环境中实现长期利润与盈利。然而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面临政府较为强硬的政策调控,加上自身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如何全面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并实施战略管理,已成为我国房地

9、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课题以碧桂园集团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分析碧桂园集团目前所处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探讨碧桂园集团发展中已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碧桂园集团战略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1.2.1 国外研究及进展战略管理又称战略规划,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战略管理理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伴随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而呈现出一种动态演变的特点,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学中的重要名词和重点研究方向。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在经营者的职能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战略这一概念,并将其引入企业管理中(。1972年伊戈尔安索夫在战略管理思想一文

10、中,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概念,为战略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平台(2(。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学者贝恩、舍勒、波特等都认为要充分重视行业环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认为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将企业同它所处的行业环境相联系。20世纪70年代,奎因和明茨伯格等学者则侧重强调企业需要根据现实中普通存在的环境变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对自身战略进行相应调整的思想,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指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去适应(3(。1971年,哈佛商学院的肯尼斯.R.安德鲁斯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提出了制订战略过程的SWOT分析框架,将企业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

11、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随着企业实践的深入,企业战略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4(。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先后出版了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构建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工具与模型,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5(。1990年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在企业核心能力中,把企业通过从外部环境研究来寻找竞争优势转向企业内部资源分析来建立竞争优势,提出了企业战略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能力观(6(。1.2.2 国内研究及进展建国以来,我国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在曲折中发展,总体来说,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我国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实情研究战略管理

12、在企业中的运用,他们为企业家传道授业解惑、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四位专家刘冀生、郎咸平、赖伟民、徐二明被公认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教学、咨询的四大领军人物,称为“中国企业战略四大天王”。1998年,刘冀生教授在著作企业经营战略中,以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企业经营领域的确定、企业战略的选择及决策、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及控制等内容为主要研究框架,为企业经营战略描绘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全貌(7(。2002年,徐二明教授在企业战略管理(修订本)一书中,以现代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为依据,重点研究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提出了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的方法和工具(8(。学者

13、李垣、陈浩然、谢恩在管理工程学报上发表对战略管理理论演化过程中的四个学派的观点进行分析与评述,并提出未来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将注重对企业柔性战略、战略管理一体化及战略联盟等的研究(9(。2009年,学者朱金海在第14期的金融经济期刊上发表企业战略的再思考一文,文中首先列举了安索夫、安德鲁斯、波特等战略大家对企业战略的论述,比较了企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区别,最后围绕“企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自己的总体认识,认为企业战略其实是一种目光、思维、能力、高度等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高境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是领导人特质的重要标准(10(。学者汤勇在现代商业上发表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研究一

14、文,他首先指出了我国企业目前多存在缺乏战略思想、战略眼光、战略重点等问题,然后从提高企业决策者整体战略观念与意识、加强学习与人才管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11(。在未来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方向上,企业界和理论界都认识到,为了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更有效地实现企业制定的目标,企业不仅仅需要建立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而且应该具有相当的柔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时间的竞争和战略柔性的程度日益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1.3 研究方法在广泛学习总结归纳研究方法之后,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法进行研究:(1)观察法,主要用于观察碧桂园集团的经营状况及其战略环境的现实情况,同时分析其环

15、境于现在之间的联系。(2)文献资料法,主要用于收集有关战略环境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3)比较研究法,主要用于各文献的观点及相关方面的比较。(4)个案法,根据碧桂园集团的特殊情况,通过SWOT矩阵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本文总体分为四个章节:(1)第一章主要阐述企业战略环境、战略管理概念及理论发展现状。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及竞争压力下,企业研究其所处的环境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是保障企业生存与赢得未来收益的坚实基础。(2)第二章对本文的研究样本碧桂园集团进行简介,并对其进行SWOT矩阵分析。根据笔者在该公司实习期间获得的相关一手资料,对该公司的经营现

16、状进行描述。同时通过第一章理论研究的支持,对碧桂园集团现阶段发展环境进行详细的SWOT分析。(3)第三章尝试对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中现存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通过前两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内外部不同环境因素组合条件下的应对战略,为企业建立更长远的战略目标提供建议。(4)第四章则将对本课题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论、观点进行小结。 2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分析2.1 碧桂园集团发展历程简介碧桂园集团是中国具有领导地位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诞生于1992年,在房地产领域矢志耕耘,历经十九年稳健发展,从一个区域品牌成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地产品牌,被誉为“南中国房地产业航空母舰”。碧桂园集团采

17、用集中及标准化的连营模式,业务范围涵盖建筑、装修、物业发展、物业管理、酒店开发及管理等。集团以快速和规模性开发房地产项目著称,将设计、建筑、物业等开发模式一体化,力求降低成本,提供高品质产品、优质园林环境、完善配套、国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等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以切合市场的需求。同时集团亦开发及管理独立于若干物业发展项目内之酒店,提升了房地产项目的升值潜力。“碧桂园”品牌于200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碧桂园自创立以来,一直受惠于中国日趋兴旺的经济发展,从顺德区到广东省内各地,再拓展至全国其他经济高增长地区。碧桂园首创以度假美墅为载体的大盘大配套度假之城的运营模式,

18、在业内外博得“度假美墅专家”的美誉。迄今为止,碧桂园已在全国拥有逾80个地产项目,遍布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湖南省、湖北省、重庆直辖市、天津直辖市、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区域,建造了包括顺德碧桂园、碧桂园凤凰城、碧桂园假日半岛等经典项目在内的70多个大型人居新城,同时设香港展销中心,拥有超过25万业主。碧桂园集团策略性的拓展进一步加深了碧桂园自身的品牌魅力,在国内其他省份赢得一定的业务发展,更充分表现了碧桂园卓越的项目执行能力及物业开发模式的不可复制性。2010年碧桂园认清方向,在巩固广东区域同时,积极开拓进取,首进京津、南京、广西等地区。据2011年2月1日碧桂园

19、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2010年碧桂园销售业绩稳健增长,全年实现全新开盘项目13个,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29亿元,超额完成目标约10%,同比上升约42%;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26%;集团全年总收入约2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约47%;确认收入建筑面积约4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41%,超额完成目标约12%(12(。碧桂园集团于2007年4月20日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007.HK)。上市后不但为集团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也迈出了集团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成功一步。碧桂园在上市后备受市场关注与认同,于2007年

20、9月1日成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标准指数成份股,于2007年9月10日晋身成为恒生综合指数、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及恒生中国内地流通指数成份股。加入成份股则标志着酱市场对碧桂园作为香港股票市场重要部分的肯定,并强化了碧桂园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凭借巨大的品牌魅力和强劲的综合实力,碧桂园集团光环四射:碧桂园蝉联九届“广东地产资信二十强”、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房地产百优” 、蝉联三届 “杰出内房股”殊荣、连续四度蝉联“中国蓝筹地产企业”殊荣、荣获“2010中国十大诚信房地产企业”称号、接连四次斩获“中国华南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荣誉、荣获“最具影响力地产企业”、“中国地产

21、企业公民大奖”、 并获“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第一名”等荣誉。2.2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SWOT分析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2.2.1 优势分析(1)碧桂园拿

22、地价格低是其严格成本控制下最大的竞争优势。碧桂园素以土地储备低成本著称,其通过在城郊或新城区一次性拿下大面积土地以达到降低土地成本的目的,并且拿地、选址眼光长远,市场升值潜力较大。源源不断的需求则是碧桂园楼盘市场最有力的支撑,顺应选址地段优势,碧桂园能抓住每一年在房地产市场上产生的新需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对市场进行细分,从而最大化保证收益,同时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2)碧桂园集团依托一体化发展模式获益良多。在地产开发诸多链条中,碧桂园开发的许多构成要素均由自身提供,形成一条涵盖项目设计、建筑、装修、销售直至项目建成后的物业管理的自主房地产开发链。据此,在碧桂园集团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中,集团降低了

23、生产成本,提高了自身多元化的建设能力,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同时也无形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3)碧桂园以“快速”开发模式赢得优势。这主要体现在碧桂园开发项目快速、销售快速、项目配套一次成型上。碧桂园的开发速度非常惊人,例如于广州东部发展区的凤凰城项目,2002年5月开盘,在开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五星级广州凤凰城酒店(600间客房)、大型商业广场、主题公园、大型交通中心、中英文学校、大型水厂(日供水量达8万立方米)等配套设施相继建设完工,并陆陆续续正式启动运营,数万户业主温馨入住其中。2.2.2 劣势分析(1)碧桂园省外扩张过程中遭遇瓶颈。在开发模式中,碧桂园大部分以集中建设大型城

24、镇式小区项目为主,在省外扩张项目上大规模用了省内经典户型,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地考虑各地区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性,文化特色等因素,因而影响了当地消费者对于这些项目楼盘的选择。(2)碧桂园大规模扩张导致工程质量难以控制。由于全国各地项目同时上马,建筑方面项目工程量不断增大,自身产能无法满足项目快速建设需求,而在一些项目上采用了“外包”形式开发,因此出现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3)碧桂园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目前碧桂园手握400亿的资金,如何更好地利用这400亿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比如2010年无锡地块建设时,碧桂园拿地投入10个亿,这笔资金假如按10%的年利率计算,每天的利息超过30万元,如果算上复利,

25、这个数额会更大。但是实际操作中,项目在审批时遇到了问题,这一等就是7天,直到2010年12月底,规划都还没有完成。到了次年二月底项目得到批复重新开工建设,虽然项目最终动工了,但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却低了。(4)人力资源系统建设不完善。碧桂园集团的人员流动性较大,老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并不高,究其原因笔者总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碧桂园发展快速、规模庞大,人员调动均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进出、统一调配,因而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很大,管理混乱、沟通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员工明天要被调去异地驻盘,而前一天下午才收到通知,员工对此没有心理准备,容易产生不被尊重的感受。二是没有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模式,导致企业培养出来

26、的业务精英,技术能手没有充分地为企业做出贡献,便流失到其他企业中。2.2.3 机会分析(1)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趋紧。2011年开始,国家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市场制度改革,不断有新的楼市政策出台,抑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减缓房价上涨速度。在这种政策大环境下,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谁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政策,开辟新道路,谁就能在房地产业成为新的主导力量。对于碧桂园而言,这样的政策环境是具潜在机会的,碧桂园房价相比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来说并不算高,以价廉物美的理念在业界牢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这些有利因素能有效帮助其开拓新市场。(2)保障性住房需求。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对保障

27、性住房的需求,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政策严控的局势下更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例如碧桂园清远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在建设保障性住房上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下一步可以继续与相关政府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开拓新的业务。(3)扶贫济困项目建设。扶贫济困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碧桂园集团在消费者心目中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固有的成见,提升自我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碧桂园。碧桂园集团一直以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为宗旨,扶贫项目的建设在碧桂园集团的各项发展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2010年参与粤北绿色扶贫项目

28、,先后启动英德市西牛镇、肇庆怀集绿色产业扶贫工程,董事会承诺投资上亿元用于慈善项目的建设,并在集团法务部成立扶贫济困室,全面跟进扶贫济困项目的各项工作。2.2.4 威胁分析(1)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商的激烈竞争。当前,严厉的调控政策在打击房地产投机热度控制房价过高、涨速过快的同时也抑制了一部分住房刚性需求的置业者购房意愿,各大房企推盘量锐减,楼市价格暗流涌动。而开发商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对于市场而言僧多粥少的情况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延续。在这样一种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碧桂园集团面对的挑战自然而然也是前所未有的艰巨。(2)建筑物料短缺,价格昂贵。在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下,各种建筑原材料的采购价格

29、相较以往一路攀升,在这种形势下,碧桂园集团的成本控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通过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优化采购程序,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开源节流”满足项目建设运营所需的现金流,并在保证建造房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房屋建造成本。2.2.5 碧桂园集团发展SWOT矩阵分析碧桂园在其“低成本、快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下,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房地产行业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下笔者将通过SWOT矩阵分析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尝试归纳其当前战略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表3-1 碧桂园集团战略环境SWOT矩阵分析表内部优势(S)(1)低成本拿地(2)一体化发展模式(3)快速的开发内部劣势(W)(1)模

30、式复制遭遇瓶颈(2)全国扩张工程质量难控制(3)资金利用效率不高(4)人力资源系统建设不完善外部机遇(O)(1)房产政策调控(2)保障性住房需求(3)扶贫济困项目建设优势+机遇(SO)(1)积极建设一体化保障性住房(S1、S2、O1、O2)(2)深耕二三线城市、城郊地区(S2、S3、O3)劣势+机遇(WO)(1)完善供应链建设(W2、W3、O1、O2)(2)提高企业的执行力(W1、W3、W4、O3)外部威胁(T)(1)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商激烈竞争(2)建筑物料短缺,价格昂贵优势+威胁(ST)(1)坚持快速开发的一体化战略(T1、S3、S2)(2)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房与同业者竞争(T1、S1、S2

31、)劣势+威胁(WT)(1)与房地产同行形成行业同盟(T1、W1、W2)(2)加强财务分析能力(T2、W2、W3)(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T1、W1、W4、)通过上表的SWOT分析,碧桂园集团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组合的作用下,企业可以相应采取不同的战略:(1)SO战略组合:在此战略组合下碧桂园集团可以利用其低成本拿地,快速开发,在城郊结合部建城的发展优势,抓住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新形势,适应新政策的实施。积极加入国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扶贫项目的建设,为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作出企业贡献的同时,提高企业自身的形象。(2)ST战略组合:碧桂园集团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去避免或者减轻外部环境

32、中的威胁,如利用低成本优势采取无差异化战略,跟竞争者进行价格战;利用其快速开发的优势生产出足够数量的存量房,在与同业者竞争中赢得先机;利用其自身一体化发展模式中形成的内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向后一体化系统建设,应对供应材料不足的威胁。(3)WO战略组合:碧桂园集团需要利用现阶段所面临的房产新政实施,保障性住房需求的持续提升,扶贫项目的积极开展来弥补内部存在的劣势。如在保障性住房、扶贫项目中巩固已有成绩之余,努力学习建立起更完善更具针对性的供应链。同时,不断提高碧桂园集团在各项目建设中的执行力度,对企业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为企业参与未来的竞争打下坚实基础。(4)WT战略组合:这是碧桂园集团在面对

33、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时必须要考虑的防御性战略,尽可能的去克服内部劣势,避免外部威胁。在碧桂园集团发展中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使员工更具凝聚力、战斗力去克服劣势,规避威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则有利于自身控制好成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领先对手一步;与行业形成同盟,缓和竞争者之间竞争激烈程度,优化自身资源配置,摸清行业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定位。 3 碧桂园集团不同战略环境下的发展对策3.1 SO战略环境下的对策组合一是积极建设保障性住房。顺应国家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碧桂园可继续利用一体化发展模式积极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中来,推进市政建设的同时,展示碧桂园集团勇于担负社

34、会责任的形象,也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美誉度。二是深耕二三线城市、城郊地区。延续碧桂园发展模式,在不背离城市化进程的前提下,项目选址于二、三、四线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核心,及一线城市周边自然环境优越,交通路网完善的潜力发展区。3.2 ST战略环境下的对策组合一是坚持快速开发的一体化战略。在碧桂园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产销一条龙的房屋建设与服务体系。在ST战略环境组合条件下,碧桂园集团未来应该更加注重一体化战略中的后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即利用自身发展过程中后向一体化发展建立起来的优势,建设保证充足建筑原材料的储备工程。二是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房与同业者竞争。碧桂园的优势总结来说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快”另

35、一个是“量”。碧桂园集团完全可以在自身具备相当的备货与后续生产能力的同时与对手展开一次无差异化竞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价格战。最终通过价格战建立起房地产市场新秩序,为未来可持续发展铺好道路。3.3 WO战略环境下的对策组合一是完善供应链建设。通过细致分析企业在经营对象、合作伙伴、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设计出更加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方案,实现“前期设计施工销售”四个阶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资金周转、增加市场占有率等目标。二是自上而下塑造企业的强执行力氛围,使全体员工都具备强大的执行力,真正将决策贯彻下去。区域、项目、部门要严格遵守集团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层为表率,全员严格执行,统一目标,相互融合,

36、形成合力,从而建立良好的行为文化,借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宏观计划执行力:一方面科学审慎编制、审核项目宏观计划,确保计划合理性及可行性,另一方面,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严肃执行,确保项目开工、销售及交楼等各节点按计划完成。(2)工程质量执行力:从战略高度出发,实施管理精细、过程精品,继续执行工程质量狠抓源头的工作思路,把项目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落到实处。(3)绩效考核执行力:要严格执行以业绩导向为核心的考核激励体系,实现压力和动力的有效传递,增强内部职员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4)信息化建设执行力:要积极构建信息体系,搭建信息平台,针对所有业务部门进行信息采集、归集,为决策做参

37、考,让决策者看得到成本和利润,实时监控,及时服务。(5)物业管理业务线的执行力:物业管理应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承接与现行规模、档次相当的外部物业管理业务,并逐年、稳步提高外部物业管理业务的比重,逐步发展成为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和独立运营能力的经济核算体,达到与集团地产线相匹配的地位,获得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及社会认同度,致力成为国内最好的物业服务品牌之一。3.4 WT战略环境下的对策组合一是与房地产同行形成行业同盟。(1)房地产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抗市场波动能力较弱,目前我国地产多存在规划需求与所掌握开发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不到位等弊端。面对这些问题,房地产企业加入房地产行业

38、联盟,这不仅能保护开发商自身的利益,而且能很好地兼顾投资者、经营者的利益。 (2)地产行业联盟是未来地产运营发展趋势所在,这有利于缓和与其它竞争者之间竞争的程度,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定位,实现长远发展。二是加强财务分析功能。(1)集团总部中的财务资金部每季度要对各项目的经营状况作横向对比分析,协助管理层监控区域的经营运作,确保集团各项财务指标正常、健康;每半年对集团整体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并与业界其他房地产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协助管理层了解企业发展状态,为决策层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2)企业通过利润及现金流预算管理,并辅以重点费用预算及动态成本的管理,建立全

39、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各区域组织营销、财务、工程造价等相关部门编制好每一年的利润及现金流预算。整合内部资源,使资金运作模式一体化。在综合考虑存款、贷款、按揭业务的基础上,选择综合实力雄厚的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清理冗余账户,集中账户管理,发挥资金池的最大作用。重点关注资金计划的准确性,强化资金的风险预警职能。(3)在对外宣传方面,需要主动出击,联系分析师和投资人,就企业成本控制、资金使用、销售表现、经营成果等情况,积极地对外展现,增强投资人对企业的信心。对季度、期中和期末财务报表主要数据和指标变化做讲解,提高企业管理透明度,帮助投资人更好的了解公司。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做好策略研究及同业分析,同

40、时关注投资人预期,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碧桂园集团作为一个庞大的房地产航母,更应以心待人,以诚待人,将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思想统一到集团所设定的人性文化之中。其结果必然是既关心培养了员工,又发展了碧桂园,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2)构建人才流失预警系统。在职场中人才流动是自然现象,人才都是往更有发展更高处走的。而目前碧桂园集团建立的薪酬制度、福利措施等留人机制无法完全杜绝人才流动,所以碧桂园应同时建立人才流失的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具体来说是要求集团建立和人才保持沟通的专门渠道,了解人才的意愿和需求,最合理的分配人才。4 结论中

41、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视企业战略环境研究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外部环境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碧桂园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发展的眼光、前瞻的姿态去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适应甚至改变某些环境。由于受限于研究时间和笔者的理论水平,论文中未将有关的环境因素进行具体量化分析,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更充分地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同区域间消费者习惯、消费水平的差异性等一些因素并通过量化得出更加准确,更具实践检验能力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 刘 敏,许征文.战略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和最新进展J.东方企业文化,2007,17(5A):35-41.2 张向

42、前.西方企业战略管理学派评析J.商业时代,2007,12:11-14.3 沈 惺.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市场周刊,2007,23:7-10.4 朱群芳.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房地产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2-34.5 王长琼.房地产波特战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17.6 张京敏,杨浩雄.北京房地产企业核心能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7.7 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19.8 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修订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4-51.9 李 垣,陈浩然,谢 恩.战略管理研

43、究现状与未来我国研究重要领域J.管理工程学报,2007,49(1A):1-5.10 朱金海.企业战略的再思考J.金融经济,2009:35-38.11 汤 勇.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7,18(25A):30-33.12 莫 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度报告R.广东:碧桂园人,2010,43A:2-4.13 丁忠明.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创新研究J.财贸研究,2006,21(1A):29-31.14 俞宏生,丁新生.关于房地产发展环境的再思考J.房地产界,2008,16:57-59. 15 Robert E, Eriksson.Strategic Management

44、 M.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U.K.,2006:V12 5-10致 谢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里衷心地感谢老师在论文期间给我的指导和帮助!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勤恳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是我学习的榜样!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对老师给我的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参加此次论文评审和答辩工作的老师们,正是有了你们的帮助、指导、监督,才使我的论文真正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其次,我要感谢碧桂园集团,谢谢公司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从实习中我不但得到了撰写论文的实际资料,更是让我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写本论文的过程中,参阅并引用了国内外的诸多学习资料,在此对参考文献的作者、译者以及出版单位表示感谢!同时,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的默默牵挂与支持给予我无尽的勇气来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挑战!最后,并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断给予我关心、支持与鼓励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PAG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