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72359188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的文章词不达意、空洞无物、了无创意;作文教学策略欠当,缺乏方法,高耗低效,教师们举步维艰,学生们更是苦不堪言。在这种背景下,我校语文课题研究组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学学生作文能

2、力提高途径研究的课题,对此,进行了一次作文现状的调查。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0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宿松县高岭中学704班、801班、906班共174人。调查目的:了解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找出学生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教师习作教学、学生习作能力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二、问题设计与学生回答情况数据统计见附表。三、调查数据分析1.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学生有时候喜欢作文,甚至有16以上的学生根本不喜欢作文。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写作很重要,但为老师而作文的被动心态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分数的价值比自身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在学生心目中占有更

3、高的地位,对作文写作充满自信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人。分析其原因是: 为写作而写作,学生被动地参加教师所安排的写作活动,根本谈不上尽情尽兴。作为教师,忽视指导学生通过写作学会使用文字来沟通表达,没有把写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忽略课标中提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要求,忽略了作文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学生作文自然会出现这种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创新意识的作文不正常状态。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不喜欢、没自信心、勉强应付的孩子如何能写好作文? 整理为word格式 2.学生写作时遇到的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有21%学生不知道写什么,48以上的学生知

4、道些什么却不知该怎样表达,45以上的学生认为作文写不出新意来,都是陈词滥调。分析其中原因在于:(1)不能把写文章和学过的习作知识、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示写作方法,恰当地设置写作情境,从而诱发学生的悟性、灵性,快速写作,可不定时地因情而炼、因景而写、因事而记。在把握课文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一一攻克困难的碉堡。(2)思路不开阔,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能力有待提高。写文章是一个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由信息加工到信息输出的过程。从文章产生的过程看,信息输入显然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反映了这一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在作文论中也指出“

5、有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真实的水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和知识视野,让他们拥有鲜活、丰富、充实的写作源泉。这就要求教师不只引导学生关注教材,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不只思考校园生活,还要把视野扩大到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让他们关注、调查、分析、思考多种复杂的现象和社会热点,寻找写作“活水”,取得写作素材。一方面,坚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内课外书籍报刊;另一方面,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广泛及时的收集多种信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提高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3)学生缺乏写作的方法、缺乏积累。缺乏语言积累。一是阅读少,有的学生一学期只读二三十篇课本文章,课外阅读更是少之又

6、少,加之老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多诵读,多背诵,往往是学生浏览一遍教师就开讲。学生该读的没读,该背背的没背,一篇课文学完了读都读不流利;二是不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价值和作用,大多停留在对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上,很少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素材和灵感的;三不是学生读中感悟,发现写作规律,而是“给”学生各种写作技巧知识,急功近利。(4) 缺乏生活积累。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情感思想没有进入作文教学结构的必要环节。作文教学被禁锢封闭在狭小的课桌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即使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也没有放任与课内教学同等地位上的规则,使之有序、有效,例如,如何教给学生

7、以观察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好眼力”;如何抓住瞬间即逝的现象,培养“捕捉力”等,往往放任自流,自生自长,教师没有把学生引导成有心人,他们也就对生活熟视无睹了。整理为word格式总之,内不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外不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的空间,这样忽视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积淀,学生作文顺理成章的形成当今困难重重的局面了。3.学生对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区: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方法只有点滴了解,对于学习写作方法、勤写多练的认识都不到位。分析其中原因,有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教师作文教学方法有待改善:(1)指导方法陈旧单一。作文教学中仍有大部分教师未严格按照

8、作文教学“学习体验,从说到写”的原则进行训练,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流程,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写出来的文章趋于雷同,缺乏创新,加之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力,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2)重指导轻讨论轻讲评。目前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视作文指导而忽视作文讲评。所谓的作文讲评课,无非是拿几篇写得较好的文章一读了之。这样的作文讲评课对学生起不到什么效果。四、思考和建议人是习惯的奴隶。学习语文和做其它事一样,都得遵循规律。郭宗明先生认为学习语文的规律是“早起步,死记硬背”;吴忠豪先生认为是“读和背”;朱作仁先生认为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总

9、而言之,语文能力在于实际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学习语言的最终在于应用。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读是写的经验积累,写是读的能力转化,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内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读写是互逆的过程。阅读要求读者能准确地从文章的众多信息中捕捉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意图、思路及具体运用的手法、技巧等,而写作则是运用作文手段将作者要表达的主要信息辐射扩展,演译成文。一个是运用整合思维将信息接受、压缩与整理,一个是运用发散思维将信息整理、扩张与输出。整合性是读书内化活动的基本特征。在读书内化的过程中,作为凭借物的语言材料,包括符号的、语义的、概念的、图像的、情感的、关系的、方法的都如同和弦伴奏一样

10、,被统一的进行着整合性的加工变换,没有任何一项是可以被单抽出来进行孤立训练的。读书内化即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在语文能力培养的序列设计上,也必须实现一个根本的转变:由条状分割、各个击破的线形序列,变为多元整合、块状推进、螺旋上升的序列。最下功夫的是要设法让学生把课文“吃进去”,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读,不仅要读文本,还要读生活。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社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日新月异的农村面貌必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影响到农村学子,并且为农村中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生活和第一手写作材料。整理为word格式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是在三尺讲台辛勤耕作,

11、要适时地带领学生走到生活中去,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再引导学生把见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转化为写作素材。笔者曾带领所授班级学生观察学校花坛,然后布置学生作文,发现学生的文章生动具体很多,写出来的也不是陈词滥调。语言的积累运用,首先是词语的积累运用。学生大脑中储存的词汇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动态的,即经常运用的词汇,称为“积极词汇”;另一种是静态的,即只储存不运用的词汇,称为“消极词汇”。语言教学就是要经常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从而丰富语言。词语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就是先帮助学生熟悉课文的语言,然后再引导学生到特定的情境和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对课文语言进行自我加工,最终达到内化的造句训练法。正如钱钟书老先生谈到文学创作时所说的“真积力久,学化才干,熟而能巧”,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之,要走出我校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我校学生作文实际情况,有效利用阅读课,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那么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必能有所新突破。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